御复路二期工程——电力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

上传人:liy****000 文档编号:145853922 上传时间:2020-09-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御复路二期工程——电力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御复路二期工程——电力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御复路二期工程——电力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御复路二期工程——电力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御复路二期工程——电力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御复路二期工程——电力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御复路二期工程电力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1、工程概况御复路位于龙盛片区东部,御临河东岸,道路呈南北走向,基本平行于御临河。是连接南北向的重要交通纽带,道路中央分隔带预留了轨道8号线走廊。本次设计为御复路二期工程,南端起于御复路一期工程终点,即御复路一期工程与机场东联络线北线交叉口位置,向北平行于御临河,终点止于御临南公租房小区道路叉口。本次设计道路全长为2.329km,主干路,双向六车道,路幅标准宽度36米。路幅分配为:36m=4.5m(人行道)+11.5m(车行道)+4m(中央分隔带)+11.5m(车行道)+4.5m(人行道)。1.1设计范围本次设计范围为御复路(二期)K2+987.852K5+

2、350.801段电力工程设计。电力工程仅为土建部分的设计,不包括电力电缆的敷设。所涉及管线均为新建,具体管位见综合管网标准横断面图。初步设计审查意见:1)电力为地块预留的过街支管12孔太大,建议改为6孔或9孔。回复:按审查意见修改,预留地块过街管道采用9孔。2) 材料表电力排管规格、材质与图纸不统一(大样图为玻璃钢管,材料表为红泥管)。回复:按审查意见统一电力排管材质,采用红泥管。3) 电力平面图,部分挖方段电力支管井深入高挖方边坡内,不利于施工,应调整。如DL41,DL44支管。回复:按审查意见,调整支管长度,将过街电力工作井布置于路边石外1.5m处。4) 电缆沟墙体设计为砖砌,根据重庆市建

3、委要求,改为混凝土现浇。回复:按审查意见电缆沟墙身采用C20混凝土现浇。2、设计采用的主要标准及依据2.1设计主要标准 1)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 50289-98; 2)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 3)城市电力规划规范 (GB/50293-99); 4)城市电力电缆线路设计技术规定(DL/T 5221-2005); 5)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 50217-2007);2.2设计依据1)建设单位与我院签订的设计合同;2)业主提供的1:500地形图;3)道路专业提供的相关资料。3、设计原则1)统一设计,统一实施。2)管线规模容量按远期考虑,管网系统都按远期规划进行设

4、计。3) 管线布置采用先人行道后车行道;检查检修频繁的管道优先布置于人行道上;重力管道优先布置。4) 设计范围内所有管线均考虑埋地敷设。5) 所有管线符合各管线设置的规范及埋深要求,相互间在平面及竖向不发生碰撞,与道路构筑物不发生矛盾。6) 结合城市道路设计,在不妨碍工程管线正常运行、检修和合理占有土地的情况下,使路线简捷。7)尽量减少管线在道路交叉口处交叉。当工程管线竖向位置发生矛盾时,宜按下列规定处理:有压管让无压管,可弯曲管让不可弯曲管;支管线避让主管线;小管径管线让大管径管线;新建管线让既有管线。4、电力设计4.1电力管线现状本次设计道路范围内局部有少量架空电力管线。4.2电力管线设计

5、 根据规划要求,整个工程范围内10kV及其以下电力线路均须下地敷设。 本次设计范围均沿道路桩号前进方向左侧人行道新建电缆沟,沟中心距路缘石4.50m,其断面均按内空BH=1.71.2m计,两端分别与规划道路电力管线接顺。根据规划排管容量为24孔,电缆沟在路口时采用电力排管穿过,在直线段间隔150200米设置一过街预留电力支管,孔数9孔。 在电力管线跨越公路的两侧人行道上各设一电缆工作井,以利电缆敷设。电力管线直线段电缆工作井的距离不大于100米。并在电力管线终端、分支处、敷设方向变化较大及标高变化处设置电缆工作井。电缆排管敷设时,向工作井侧有不小于0.5%的排水坡度,各工作井集水坑底部均采用P

6、VC管将水引入邻近窨井或雨水管内。5、管廊设计1、电缆沟深度及宽度根据重规院提供的本项目综合管网规划方案确定,确定在道路人行道上设置 24回 (1.71.2m) 电缆沟。2、电缆沟基本布置在人行道上,其顶面标高低于地面0.2米,预留彩色地砖的安装空间。3、沿电缆沟纵向以转弯、分支、电力井的坐标点定位,与综合管线中其他管线的关系参见综合管网总平面图。4、电缆沟盖板,详见大样图,电缆支架选用防腐、表面光滑、非易燃的玻璃钢成品电力支架。6、电缆沟缆沟均应参照本设计的大样图进行施工,并设计了过街井的大样图,施工中应根据现场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过街管道做法。电缆沟沟墙采用C20混凝土。电缆沟压顶为C20

7、混凝土统一脚注。沿电缆沟纵向,沟内全线敷设-25X4的热镀锌扁钢左右侧各一根,沟外全线敷设-50X5的热镀锌扁钢一根,每隔30米用12的热镀锌元钢将左右侧的扁钢作等电位连接,并与沟外的扁钢连接作重复接地,要求焊接牢固,接地电阻不大于10欧姆。电缆沟考虑分段排水,沿电缆沟纵向间隔不大于50m设一个300X300X300集水坑,每个分支井处亦设一个500X500X500集水坑,电缆沟底部以不小于1%的坡度坡向就近的集水坑,集水坑内设置一根75UPVC排水管与就近的雨水井相连。7、电力排管过街电力排管管材采用非磁性、环保、内壁光滑的玻璃钢电力保护管(150X5),管道的顶部浮土应不小于1.0米,并采

8、用专用管架固定,水平间距为2.0米,排管底部做80mm厚的C20混凝土底板。电力排管以不小于0.5%的坡度坡向电力工作井。电力排管在终端、分支处、敷设方向及标高变化处设置电力工作井。电力排管管径不小于电缆外径的1.5倍。每根管子只穿一根电缆。电力排管尽可能做成直线。电力排管通过地基稳定地段,如管子能承受土压和地面动负载,则可在管子镶接处用钢筋混凝土或支座做局部加固。通过地基不稳定地段,必须在两工作井之间用混凝土全线加固排管。8、 电力工作井 在电力管线跨越公路的两侧人行道上各设一电缆工作井,以利电缆敷设。电力管线直线段电缆工作井的距离不大于100米。并在电力管线终端、分支处、敷设方向变化较大及

9、标高变化处设置电缆工作井。电力工作井净高不小于1.9m。每座封闭式电力工作井的顶板应设置直径不小于700mm人孔两个。每座电力工作井泄水坡度不小于1%,工作井内设置一根110UPVC排水管与就近的雨水井相连,并避免倒排。每座电力工作井的两侧除需预埋供安装立柱支架等铁件外,在顶板和底板以及于排管接口,还需预埋供吊装电缆用的吊环以及供电缆敷设施工所需的拉环。安装在电力工作井内的金属构件采用-50X6热镀锌扁钢与接地体连接,要求接地电阻不大于10欧姆。电力工作井两侧的排管孔口应封堵。电力工作井为砖砌结构,顶板单独预制,为钢混结构,墙体240mm,砖砌,基础150mm,混凝土。电力工作井防水处理。电力

10、工作井的井盖、井圈采用M-CS铣削型钢纤维成品。9、 施工及注意事项1、各种管线必须同时按各个单项专业管线施工图进行施工,必须严格控制各种管线的断面尺寸及管线交叉处的高程,并严格按照先深后浅的原则进行施工。各个专业管线施工应该密切配合。2、管道交叉处应严格按照先下后上的原则,下部管道两侧及顶部用M7.5水泥砂浆砌片石(或C15混凝土)至上部管道基底面后再安装上部管道。上部管顶覆土较浅时应采取补强措施,具体的处理意见及加固方法应共同协商。3、所有管线在施工中应采用统一的平面坐标和高程。4、现场施工应结合所有管线施工图和路施图、结施图施工,若有不协调时,应通知设计单位和建设方现场研究解决。5、管廊

11、在施工过程中,开挖到其他管道,应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保护。6、电缆沟钢筋混凝土盖板宽0.5m,除每个节点处留二个活动盖板,其余均力嵌缝固定盖板。7、土建施工时应特别注意施工场地及基坑排水。 8、施工时应特别注意安全,采取安全措施,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9、施工单位应遵守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规定。在城市市区内的建设工程,施工单位应当对施工现场实行封闭围挡,防止或减少粉尘、废气、废水、固体废物、噪声、振动和施工照明对人和环境的危害和污染。 10、施工单位对因建设工程施工可能造成损害的毗邻建筑物、构筑物和地下管线等,应及时采取防护措施,其正常使用,并及时通知有关单位,进一步落实保护和处理措施。11、施工单位在进行土石方工程时,应注意按规范要求进行合理支护、分层开挖。免槽壁失稳出现塌方,影响施工,甚至造成人身安全事故。12、电气施工孔,洞,预埋管口应用防火(防渗)堵料密封。13、不明之处按相关施工及验收规范执行。14、施工时应采用环保、节能措施,并且文明施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公路与桥梁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