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中市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11月月考试题[含答案]

上传人:i**** 文档编号:145852181 上传时间:2020-09-2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0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晋中市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11月月考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山西省晋中市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11月月考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山西省晋中市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11月月考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山西省晋中市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11月月考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山西省晋中市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11月月考试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西省晋中市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11月月考试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晋中市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11月月考试题[含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西省晋中市祁县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11月月考试题第卷(选择题)本卷包括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选项符合题意。1、易中天先生在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中对春秋战国时期的学派作了如下的评价:关注文化,留下了仁爱、正义、自强的核心价值。关注人物,留下了真实、自由、宽容的人生追求 关注国家,留下了公开、公平、公正、法制的治国理念 关注社会,留下了平等、互利、博爱的社会理想 下列学派与题干中评价对应正确的是:A. 墨家、道家、法家、儒家 B.儒家、道家、法家、墨家C. 道家、儒家、墨家、法家 D.法家、墨家、儒家、道家2、先秦诸子理论着眼的角度和论述的根据虽然各有不

2、同,但都认为应该由独一无二的君主来治理天下。这反映出:A. 诸子希望恢复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B. 先秦诸子阶级属性没有本质上区别 C. 结束分裂实现集权已成为诸子共识 D. 只有君主专制才能维护社会的安定 3、董仲舒春秋繁露载:“天为君而覆露之,地为臣而持载之;阳为夫而生之,阴为妇而助之;春为父而生之,夏为子而养之。”对此段材料解读正确的是:A. 体现了儒学的民本思想 B. 反映了中国古代人伦观念C. 强调了孔孟儒学的“仁爱”思想 D. 体现了道家“无为”的治国理念4、葛兆光先生在中国思想史中说:“(理学)思想成为原则,而原则又成为规则,而规则就进入民众生活,当民众在这种规则中生存已久,它就日用

3、而不知地成了常识,任何违背常识的行为都将成为错误甚至罪孽。”对这种社会现象,表述正确的是:A宋明理学世俗化的社会影响 B宋明理学逐渐思辨化、哲学化 C宋明理学吸收大量佛、道思想 D宋明理学强化了纲常伦理道德5、王守仁传习录载,“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如意在于事亲,即事亲便是一物;意在于事君,即事君便是一物;意在于仁民爱物,即仁民爱物便是一物。”这一主张:A. 否定“存天理,灭人欲” B. 体现了人文精神的内涵 C. 注重人的意识的重要作用 D. 科学地指明了心与物的关系 6、明朝万历年间,李贽在私塾讲学。别人教书专讲“四书”“五经”,他专教一些实用的东

4、西,还让学生猜谜语: “皇帝老子去偷牛,满朝文武做小偷”,谜底竟是“君不君,臣不臣”。 这体现了李贽: A. 以“异端”而自居,倡导唯物思想 B. 主张“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C. “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 D. 注重学以致用,挑战正统思想权威7、清朝前期,乾嘉学者继承顾炎武考据学的方法,博古不通今,论史不议政,涌现出吴派、皖派、扬州学派和浙江学派等各具特色的学术流派。他们都以考订实证为基本特征,标榜“汉学”,以别于官学、“宋学”。这反映了当时:A. 社会剧变思想活跃 B. 君主专制空前加强C. 经世致用深入人心 D. 程朱理学遭受动摇8、下表是我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科

5、技类名录项目(部分),该表说明中国古代科技:遗产名称批准时间传统桑蚕织技艺2009年10月宣纸传统制作技艺2009年10月雕版印刷技艺2009年10月中国针灸2010年11月中国珠算2013年12月二十四节气2016年11月A 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B侧重继承与创新的结合C具有注重实用性的特点 D建立了完整的理论体系 9、中国古代天文学认为天是一个有意志和情感的、至高无上的存在者,以某种神秘的方式与地上的人事发生关联,于是了解天象、破解天意成了统治者的政治需要。这一倾向导致古代天文学的发展:A. 专注于对“天时”“农时”的关注B. 崇拜上天忽视自然而极具神秘色彩C. 为专制政治服务与生产实际相

6、脱离D. 缺失探究天体运行规律的科学精神10、下图是西周与战国两个时期相同文字的不同写法,反映出字形发生了变化,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书写材料的不同 B文字的频繁使用 C“书同文”的推行 D各国变法的实施 11、明代杰出画家徐渭的主要作品黄甲图,图中肥阔的荷叶已开始凋零,一只螃蟹缓缓爬行,留出大片空白表现秋水,荷叶墨色淋漓,画蟹形状虽夸张,却饶有笔情墨趣。此画所反映的中国文人画的典型特点是:A.“以形写神”,形态逼真 B.“意在笔先”,“趣在法外”C. 工笔重彩,色彩绚丽 D. 注重写实,富有生活气息 12、宋史记载: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年),“淮南盗宋江等犯淮阳军,遣将讨捕,又犯京

7、东、河北,入楚、海州界,命知州张叔夜招降之”。明代施耐庵在宋、元以来有关水浒故事的基础上,创作了水浒传,又名忠义水浒传,讲述北宋以宋江等人由被迫落草、替天行道,直至受到朝廷招安、东征西讨的历程。对此解释合理的是:A. 社会主流思想影响大众的历史认知B. 不同的史家对同一历史现象有不同理解C. 新型史料介入有助于厘清历史事实D. 古代史家扬善抑恶的传统影响历史解释13、拉尔夫的世界文明史记载:“元代戏曲的地位提高,成为一种主要的艺术形式,部分原因是科举中止,使才子们无法求取功名,转而在以往不屑一顾的这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娱形式上下功夫”。以上论述揭示出元曲兴盛的原因是:A. 元朝的高压统治B. 科

8、考功名的需要C. 国家政策的影响D. 商品经济的发展14、在史学研究中,人们习惯于把孔子与苏格拉底相提并论,两位圣贤在中西传统文化中的历史地位大致相当,获得的尊重与崇拜难分伯仲。孔子与苏格拉底在东西方都受到尊崇的主要原因在于他们:A. 生活在同一个历史时期B. 思想主张中含有人文主义思想C. 都是著名的学者和教育家D. 思想主张适应了时代的需要15、在信仰问题上,普罗泰格拉公然宣称自己不信神,并由此招致了雅典的惩罚:而苏格拉底则相信自已的“灵机”而不是传统的邦神,这也成了他被控告的一个有力的理由。这实质上表明两人:A. 都公开反对宗教神学 B. 都因犯罪遭到了惩罚 C. 都注重对人的思考 D.

9、 都强调道德的重要性16、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主张人追求财富和现世的幸福,启蒙思想家考虑“要寻求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够以全部的力量来防御和保护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由此可以看出启蒙思想家思考的问题与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相比,突出强调了:A. 人性解放 B. 平等自由 C. 要批判神权统治 D. 要构建民权政府 17、“文艺复兴”这个术语是由15世纪的知识分子创造,因为他们相信,他们的时代代表了继“黑暗时代”即他们所称的中世纪之后古典文化的再生。这一解释直到19世纪才为人们所接受。但是,今天的历史学家已经不再认为这是中世纪的漆黑一团和文艺复兴的炫目明亮相对立的一个时期。事实上,中世纪人们对

10、古典的兴趣并没有完全消失,相反,中世纪某些特征在文艺复兴时期还是表现得非常明显。由此可见:A历史术语是为研究而创造,都具有片面性B“文艺复兴”乃创造出来,实际并不存在C看清历史面貌需时间积累,后世认识更准D延续与变迁是历史的两面,研究不可偏废18、马丁路德曾经说过:“信徒和上帝,犹如两个相爱的恋人,他们之间不需要第三者。”下面能够体现马丁路德这一宗教思想的是:A因行称义 B信仰得救 C人权至上D神权高于教权19、18世纪的欧洲,最畅销的小说是卢梭的新爱洛漪丝、孟德斯鸠的波斯人的信札和伏尔泰的老实人等。这些哲人小说大受欢迎是因为:A 采用现代主义的表现手法,突出表现自我,反传统和理性B 借助于通

11、俗的文学形式,提出改造社会以保证人权的方案C提倡追求自由、享受现实生活,鼓励发财致富和冒险精神D关注焦点由神转向人,从实际出发,洞察宇宙,探索人生20、电影流浪地球讲述了太阳急速老化,人类在逃离太阳系,去往新家园过程中遭遇木星引力吸引,险些与木星相撞的故事。这一情节涉及到的近代自然科学原理是:A哥白尼的“日心说”B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C法拉第电磁感应理论 D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21、2018年10月30日,著名作家金庸先生逝世,享年94岁。金庸先生是新派武侠小说的集大成者。金庸小说的艺术价值在于,他以武侠小说的幻景形式和生花妙笔有效地掩盖了现实处境的严峻,完美地连缀了来自现实的矛盾的裂缝,而向世人

12、昭示出一种理想化、和谐化的世界的可能性。世界文学史上与其风格类似的是: A巴黎圣母院B安娜卡列尼娜 C人间喜剧D等待戈多22、同治三年(1864年)李鸿章写信给恭亲王和文祥说:“中国士大夫沉浸于章句小楷之积习,武夫悍卒又多粗蠢而不加细心,以致用非所学,学非所用。夫今之日本即明之倭寇也,距西国远而距中国近。我有以自立,则将附丽于我,窥伺西人之短长;我无以自强,则并效尤于彼,分西人之利薮。日本以海外区区小国,尚能及时改辙,知所取法。然则我中国深维穷极而通之故,夫亦可以皇然变计矣。”李鸿章意在强调:A中国社会积习沉沉 B西人利薮与日平分C学习西方寻求变革 D防范日本侵略野心 23、甲午战后,梁启超写

13、道:“吾国之大患,由国家视其民为奴隶,积之既久,民之自视亦如奴隶焉。奴隶于主人之事,罕有关心者,非其性然也,势使之然也。”梁启超旨在:A批判封建伦理 B推翻君主政体 C传播民主革命 D进行思想启蒙 24、1903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发表驳保皇报书一文,说“夫今日,专制之时代也。先必破坏此专制,乃得行君主或民主之立宪也。既有力以破坏之,则君主民主随我所择。如过渡焉,与其滞乎中流,何不一棹而登彼岸,为一劳永逸之计也?”表明孙中山主张:A以君主制作为民主制的过渡 B反对君主立宪倡导民主共和C将民主制和君主制有机结合D在君主制和民主制中择其一25、据统计,18991918年,中国国内出现了多篇共产党宣言的

14、译文,译者主要采用片译、段译和摘译等方式进行翻译;翻译的内容也被夹杂在社会进化论、改良主义、三民主义等社会思潮中传播。这一现象说明当时:A中国社会矛盾尖锐复杂 B文学革命方兴未艾C国人尚未深入了解马克思主义D新民主主义革命思想兴起26、1923年,国内出现了“科学与人生观”的争论。梁启超提出,要反思一战,认为科学不能解决人生观问题,反对“科学万能论”;有人坚持科学是人生观的基础与核心;陈独秀则立场鲜明地主张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人生观问题。这场论争:A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开端B民主科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内容C体现出国人积极思考中国文化的发展方向D使国人认识到了欧洲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27、从兴中会、同盟会开始,国民党始终是一个以少数知识精英为主的集合体,不是会党,就是海外华侨;直到1924年以后,国民党才发展为一个开放的、具有广泛政治动员能力的现代型政党。这一变化主要是基于:A“三大政策”的推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