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秋西南大学[0096]《现代化学教学论》作业辅导资料

上传人:奋斗 文档编号:145851702 上传时间:2020-09-2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78.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秋西南大学[0096]《现代化学教学论》作业辅导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秋西南大学[0096]《现代化学教学论》作业辅导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秋西南大学[0096]《现代化学教学论》作业辅导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秋西南大学[0096]《现代化学教学论》作业辅导资料(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西南大学 培训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代码: 0096 学年学季:20202窗体顶端单项选择题1、人文主义的化学教育观的培养目标是1. 化学英才2. 具有基本化学科学素质的公民 3. 科学家4. 教育家2、化学课程中的“课程”是指1. C. 教学进程2. 前三项都包括3. 教学目的、内容和范围4. 教学科目3、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诸多方面,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1. B. 关注学生的学习方法2. 关注学生的个人隐私3. 关注学生的智力类型4. 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4、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原因是1. A. 终身教育思潮的提出2. 以上选项都是3. 教育所承载的社会期望转嫁于教师4. 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5、下列描述课程目标的词语中不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是1. 死记硬背2. 形成3. 发现4. 认识6、有学者认为,在新的条件和背景下,化学教师素质应该包括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具体表现为一个完善合理的素质结构。以下论述最正确的是:1. 以上都对2. 高尚优良的人格3. 不断完善的知识结构4. 不断完善的能力结构7、某老师在讲授“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时,实验方案设计中选择的用H2SO4和NaOH作为反应物来说明“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这一反应规律,这一设计违背了演示实验艺术的哪个原则?1. 目的明确,具有针对性2. 适时引导,注重启发3. 演示实验的现象鲜明清晰,便于学生观察4. 设计富有趣味8、

3、在教“化肥”的内容时,教师可采用辩论式的讨论方法选择了一个比较开放的题目“使用化肥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教师将学生分成四组,正方、反方各两组进行讨论。这种方法属于哪种讨论法?1. 辩论式讨论法2. 任务组式讨论法3. 头脑风暴式讨论4. 蜂群式讨论法9、探究学习最主要的一个特点是:1. 教师为主2. 课本为主3. 学生为主10、下列选项中哪个不属于新教材具有的新功能( )1. 提供学生学习的范例2. 引导学生对他人进行评价3. 促进学生科学价值观的形成4. 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11、人文主义的化学教育观的培养目标是1. 化学英才2. 具有基本化学科学素质的公民3. 科学家4. 教育家1

4、2、体现了化学的隐性价值的是( )1. D. 解决水资源缺乏的问题2. E. 丰富日用生活品3. F. 开发新能源4. 破除宗教迷信13、体现了化学的隐性价值的是1. 解决水资源缺乏的问题2. 开发新能源3. 丰富日用生活品4. 破除宗教迷信判断题14、探究学习最主要的一个特点是教师为主。1. A.2. B.15、师生互动的学习氛围能促进学生的学习。1. A.2. B.16、教师专业发展既然有阶段性,那么可以断定化学教师专业发展不连续,在每个阶段内化学教师的专业素质是不变的。1. A.2. B.17、比起一般讲授法,设问讲授法更能提高学生的系统知识。1. A.2. B.18、化学学习策略不需要

5、教学,是由学生自我形成。1. A.2. B.19、化学成绩考核的依据是教学理论和实践。1. A.2. B.20、职业和专业是不同的,职业被社会看作一门专业是有条件的。1. A.2. B.21、在布卢姆对知识的分类维度中,包括概念性知识、事实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推理性知识。1. A.2. B.22、学生能力有限,不足以进行自主学习,自主学习就是自己看书做作业。1. A.2. B.23、教龄越长,教师越成熟,教学水平越高。1. A.2. B.24、化学学习策略的学习受教师和学生两方面影响。1. A.2. B.25、衡量一个化学测验水平高低的四个维度不包括信度。1. A.2. B.26、探究学习只是

6、学生娱乐的一种活动,对化学学习没有益处。1. A.2. B.27、新课程理念下,教材是唯一的课程资源。1. A.2. B.28、合作活动有利于发展学生个体的思维能力、增强学生个体之间的沟通能力以及对学生个体之间差异的包容能力。1. A.2. B.29、化学是一门只重实验不重理论的科学。1. A.2. B.30、在教“化肥”的内容时,教师可采用辩论式的讨论方法选择了一个比较开放的题目“使用化肥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教师将学生分成四组,正方、反方各两组进行讨论。这种方法属于辩论式讨论法。1. A.2. B.31、教学反思是化学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化学教学反思的第一个步骤是掌握反思方法

7、。1. A.2. B.32、任课教师没有变,但与以前的学生相比,教师们普遍认为现在的学生难教了,这都是因为现在的学生更调皮、不愿意学。1. A.2. B.33、化学教育的目标是让学生考高分。1. A.2. B.34、圆形排列法是我国中小学常见的座位编排方式。1. A.2. B.主观题35、准备性测验参考答案:准备性测验,或称摸底测验,是教师实施教学前,或接手一个新年级开始教学前实施的一种测验。这种测验的目的,主要是查明学生的学习准备状态,测试学生已经具备了哪些知识和技能,以利于决定施教的基点,或作为分组教学的一种依据。36、科学素质参考答案:科学素质是经过教育和实践发展起来的人们认识和应用自然

8、规律的内禀特质。科学素质是现代社会每个公民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素。对公民科学素质的评价,应包括三方法的内容:1)对科学技术知识的理解。2)对科学研究过程和方法的理解。3)对科学与技术对社会的影响的理解。37、绿色化学参考答案:绿色化学又称环境无害化学、环境友好化学、清洁化学。绿色化学是设计研究没有或只有尽可能少的环境负作用,并在技术上、经济上可行的化学品和化学过程。它是实现化学污染防治的基本方法和科学手段,是一门从源头上阻止污染的化学。从绿色化学的角度来看,中学化学中许多物质的制取反应、化学工艺等等都是值得讨论和重新考虑的。这也给改革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提供了良好的契机。38、

9、化学系统的构成要素参考答案:化学教学系统是由化学教学目标、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媒体和教学测评等要素构成的具有特定教学功能的有机统一体。39、实验法参考答案:实验法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利用特定的仪器、装置和药品独立进行实验,通过操作、观察、分析实验现象获取知识、技能的一种教学方法,也是具有化学学科特色的方法之一。实验法主要有两种形式:(1)随堂实验:又称边讲边实验,教师讲授新课与学生动手实验同步,凡操作简单(所用仪器、试剂的种类、数量较少)、反应速率快(一般在3至5分钟内即可完成)、无污染、无危险性的演示实验均可采用随堂学生实验代替。(2)学生实验:学生在实验室中完成的一组小实

10、验或一项实验。40、科学史例法参考答案:科学史例法的当代倡导者是美国科学教育家、美国前哈佛大学校长科南特(J.B.Conant),在理科教育改革运动中,被引入高中的理科教学中。科学史例法是一种应用科学史例,如科学发现的过程,科学理论演变的情况,科学思想的形成,科学史上的科学方法,科学家的生平与贡献等来进行理科教学的方法。其目的是培养具有科学读写能力的人。科学的读写能力包括三个方面:理解科学的主要概念和原理;理解科学研究的各个过程;理解科学与社会文化之间的相互作用。41、问题情境教学法参考答案:问题情境教学法又称问题教学法,是指教师根据教学需要,从教材入手提出一定的问题,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引导

11、学生深入思考,通过问题的解决达到理解和掌握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体系。42、范例教学法参考答案:范例教学法是一种让学生通过一系列与所学知识密切相关的生活、生产、应用等特殊例子的比较学习掌握知识的一般规律,然后借助这种一般规律去进行独立学习的教学方法。43、形成性测验参考答案:形成性测验是为教学进程直接服务的,主要目的在于检测学生知识和技能的进步与发展,以及时取得教学的反馈信息。随堂检查性的小测验、单元测验等均属于这类测验。44、谈话法参考答案:谈话法又称问答法,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围绕问题进行口头对话的一种教学方式。谈话法的具体形式有:(1)教师提问,学生答问;(2)学生发问,教师引导解疑;(3)

12、学生之间对问。45、练习法参考答案:练习法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巩固与运用知识、熟练技能技巧的一种常用的教学方法。练习法类型多,适用面广。按学生活动的行为方式可分口头练习、书面练习和操作练习,按化学教学的目的可分奠基性练习、提高性练习和发展性练习和诊断性练习等;按内容组合的方式可分课时练习、章节练习、单元练习、综合练习等。46、总结性测验参考答案:化学教学进入一个学习阶段的末尾,或者进入本学科结束阶段,就要进行总结性测验,以检测学习的效果,从而评定学生学习成绩等等。总结性测验多属于标准参照测验,以按照教学目标这一标准来评定学生的学习成绩。47、微型化学实验参考答案:微型化学实验(或,缩写为)是国

13、内外近20年进展较快的一种新的化学实验形式,体现了化学实验微型化的趋势。同常规化学实验相比,微型化学实验具有以下一些特点:节省实验经费操作安全、污染小节省实验时间激发学生化学学习的兴趣48、素质参考答案:狭义:生理学概念。是指人的先天解剖生理特点,主要是神经系统、脑的特性以及感觉器官、运动器官方面的特点。强调先天的遗传性。中义:未来发展的主体可能性(人的发展潜能)。强调后天的教育性。广义:个体在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和教育影响所能达到的发展水平。既强调先天的遗传性,又强调后天的教育性。49、演示法参考答案:演示法是指教师展示各种直观教具和实物,进行示范性实验,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教学,促使学生通过观察获取感性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演示法一般有三种形式:(1)静物展示:如提供挂图、模型等,帮助学生建立实体印象;(2)动态模拟:如录像、教学电影显示和计算机辅助模拟,形态逼真,突出化学现象的动感,强化对化学变化过程的认识;(3)实验操作:结合教学内容,重现实验过程,示范动作要领。(3)是化学教学中运用最多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