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病与多发病的防治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5851580 上传时间:2020-09-23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见病与多发病的防治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常见病与多发病的防治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常见病与多发病的防治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常见病与多发病的防治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常见病与多发病的防治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常见病与多发病的防治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见病与多发病的防治课件(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常見病与多發病的防治,鴻準醫務室,一常見病的種類与防治,1上呼吸道感染 2支气管炎 3急慢性胃炎 4腹瀉 5皮膚病 6口腔潰瘍 7關節炎 8缺鐵性貧血,1上呼吸道感染,1.1 定義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由病毒(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 副流感病毒腺病毒等)和或細菌(多為鏈球菌)引起的鼻咽喉部局限性急性炎症的總稱 1.2 特點 常年發病冬春兩季多發發病率高傳染性強部分患者可繼發支气管炎鼻竇炎腎炎風濕熱等 1.3 臨床表現 1.3.1起病急輕者僅有上呼吸道卡他症狀如鼻塞流涕打噴嚏等 重者可有全身不适畏寒發熱頭痛乏力等有咽炎症狀時還 可出現發熱咽痛或頸淋巴結腫大 1.3.2實驗室檢查病毒感染白細胞計數正常

2、或偏低淋巴細胞數增高 細菌感染白細胞計數和中性粒細胞數增高,1上呼吸道感染,1.4 預防与治療 1.4.1增強机体的自身抵抗力是預防上呼吸道感染的最好辦法比 如堅持有規律的合适的身体鍛煉生活方式以及勞逸結合等 1.4.2平時多飲水流行季節可適當喝一些預防用的藥劑如板蘭根 野菊花茶等 1.4.3平時少去一些公共場所和人員聚集的地方減少感染机會 1.4.4一旦患病除正常的藥物治療外還應多注意休息抽煙者忌煙 并且應該大量飲水保証正常飲食及營養的攝入進食可清 淡一 些以容易消化的食物為主多吃蔬菜水果等 1.4.5藥物治療一般以抗病毒為主如板蘭根金剛烷胺雙黃連 等合并細菌感染時加用抗生素治療常用的有青霉

3、素复 方新諾明先鋒霉素等,2支气管炎(慢性),2.1 概念 是指气管支气管粘膜及其周圍組織的慢性非特异性的炎 症 2.2 病因及發病机理 外因吸煙感染(有感冒病史)理化因素气候過敏因素等 內因呼吸道局部防御及免疫功能降低植物神經功能失調等 遺傳因素男性多于女性 2.3 臨床表現 咳嗽 早晨咳嗽較多白天較少睡覺前有陣咳或排痰 咳痰 早晨咳痰較多一般以白色或漿液泡沫形為主 偶爾帶血感染時變為粘液膿性 喘息或气短 勞動活動后發生嚴重時生活難以自理,2支气管炎(慢性),2.4 預防与治療 2.4.1吸煙者戒煙注意保暖預防感冒 2.4.2改善環境衛生加強個人勞動保護 2.4.3加強体育鍛煉增強体質生活要

4、有規律避免過度緊張和疲勞 2.4.4避免接触過敏源以免誘發疾病 2.4.5藥物治療以有效抗生素為主輔以驅痰鎮咳解痙平喘等 2.4.6气霧及中醫療法,3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3.1 概念主要指發生在胃和十二指腸球部的慢性潰瘍它的形成大都出自于自身消化發病率較高 3.2 病因与發病机理 3.2.1胃酸胃蛋白霉的消化作用 3.2.2情緒的應急狀態 3.2.3飲食不洁和失調 3.2.4藥物的不良作用 3.2.5 吸煙的不良作用 3.2.6遺傳因素“O”型血人群發病率較高患者親屬的發病率也 較高 3.2.7某些疾病引起,3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3.3 臨床表現 3.3.1大多數以上腹疼痛和胃腸道

5、症狀為主 3.3.2上腹疼痛特點 慢性過程 一般少則几年多則十年或更長 周期性發作 發作期与緩解期相互交替 節律性疼痛 3.3.3胃腸道打隔流涎惡心反酸腹脹等 3.3.4全身症狀失眠多夢消廋貧血等 3.3.5合并症出血穿孔幽門梗阻癌變等,3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3.4 預防与治療 3.4.1增強信心生活有規律勞逸結合節制煙酒放寬心胸降 低精神刺激慎用藥物 3.4.2一般治療以養護為主包括飲食起居 3.4.3藥物治療以抗酸藥為主 3.4.4手術治療及中醫治療,4腹瀉(急性腸胃炎),4.1 概念 急性腸胃炎是由細菌及細菌毒素病毒有毒動植物或化學藥 品引起的可伴有腸炎性腹瀉 4.2 臨床表現 輕

6、者僅有腹痛嘔吐腹瀉重者可伴有發熱水電介質紊亂和血壓 下降等 4.3 預防与治療 4.3.1平時多注意飲食衛生和個人衛生 4.3.2注意天气變化避免受涼 4.3.3一般治療注意休息吐瀉嚴重者應禁食多飲水補足液体 4.3.4藥物治療抗生素及解痙止痛藥,5皮膚病,5.1 病因 5.1.1真菌感染癬病念珠菌感染等 5.1.2細菌感染膿庖瘡毛囊炎等 5.1.3病毒感染皰疹疣等 5.1.4過敏 蕁麻疹接触性皮炎等 5.1.5精神及物理化學因素刺激濕疹皮炎瘙痒症等 5.1.6遺傳內分泌因素銀屑病痤瘡等 5.1.7其它因素毒性紅斑過敏性紫癜等,5皮膚病,5.2 症狀 不同病原有不同症狀 5.3 預防与治療 5

7、.3.1注意個人衛生和環境衛生避免接触過敏源 5.3.2避免不良刺激(飲食和外界) 5.3.3加強營養增強体質 5.3.4治療以藥物為主,6口腔潰瘍,6.1 病因 与病毒細菌感染消化功能紊亂以及疾病內分泌變化精神 緊張免疫功能變化和遺傳因素有關 6.2 臨床表現 潰瘍好發于唇舌尖舌腹頰粘膜等部位可伴有局部燒灼不 适感有時單發有時多發 6.3 預防于治療 6.3.1避免不良刺激多補充維生素(尤其是維生素B2) 6.3.2使用具有消炎止痛收斂作用的藥物涂擦患處 6.3.3可應用抗菌素及維生素類藥物 6.3.4必要時可使用調節免疫的藥物,7關節炎(類風濕性),7.1 概念以關節疾病為主的全身結締組織

8、及非特异性炎症 7.2 特點病變部位多為對稱和多發性疼痛和腫脹時而緩解時而 發作晚期可出現關節僵直畸形病程長 7.3 誘因寒冷潮濕疲勞創傷感染精神刺激等 7.4 臨床表現患者可出現疲乏無力消瘦出汗貧血等全身 症狀關節性疼痛有晨僵感活動不靈天陰 時加重嚴重者關節功能逐漸喪失最后強直 7.5 預防与治療 7.5.1去除誘因增強体質 7.5.2注意休息适當活動飲食以高蛋白高維生素為主 7.5.3藥物治療抗炎及糖皮質激素等 7.5.4理療中醫治療,8缺鐵性貧血,8.1 概念 是因体內儲存鐵缺乏影響血紅蛋白合成所引起的多見于怀孕 哺乳期婦女及生長發育的儿童亦可見于消化道疾患的病人 8.2 病因慢性失血需

9、鐵量增加或鐵吸收不良等 8.3 臨床表現主要有貧血症狀如頭昏乏力心悸面色蒼白 如伴含鐵脢活力降低還會有萎縮性胃炎口角炎 皮膚干燥扁平甲及吞咽困難等 8.4 預防与治療 8.4.1平時多吃富含鐵元素的食物如綠葉蔬菜動物肝臟等 8.4.2治療主要以補充鐵元素為主可口服或注射,二多發病的种類与防治,1高血壓 2糖尿病 3腎結石 4頸椎病 5低血糖症 6中暑,1高血壓,1.1 概念 高血壓病是以動脈血壓升高為特征伴有血管心腦腎等器官損害的一种全身性疾病(收縮壓大于140MMHG舒張壓大于95MMHG) 1.2 臨床表現早期可無明顯症狀隨病情發展可出現頭痛頭 昏失眠耳鳴健忘煩躁注意力不集中等 症狀晚期可

10、出現心腦腎等靶器官的損害 1.3 預防与治療 1.3.1低鹽低膽固醇飲食禁煙限酒避免劇烈運動 1.3.2定期檢查按時按量服藥 1.3.3保持大便通暢 1.3.4培養穩定而樂觀的情緒心平气和避免激動,2糖尿病,2.1 概念 是以高血糖為主要標志的一組常見的內分泌代謝疾病 2.2 臨床表現 代謝紊亂(三多一少)慢性病變(心血管腎眼神經 及皮膚)并發症(泌尿系統感染肺結核等) 2.3 預防与治療 2.3.1控制体重避免過度勞累病毒感染等誘發因素 2.3.2適當運動合理用藥 2.3.3控制飲食 2.3.4中醫及針灸療法,3腎結石(尿路結石),3.1 病因 3.1.1流行病學因素 包括個人和社會因素飲食

11、的成分和結构水 份的吸收气候代謝遺傳等 3.1.2 尿液因素 形成結石物質排出太多尿酸性低PH值增 高尿量減少鹽類和有机物的濃度增高 解剖結构异常等 3.1.3尿路感染 3.2 預防及治療 3.2.1注意飲食調節避免高動物蛋白脂肪內臟膽固醇高糖 3.2.2大量飲水稀釋尿液 3.2.3堅持適當体育鍛煉如慢跑爬樓梯睡覺前倒立等 3.2.4藥物及中醫治療,4頸椎病,4.1概念頸椎病是一种慢性的退行性疾病多發于老年人但近 年來有逐漸年輕化的趨勢 4.2病因先天因素慢性勞損急性損傷頸椎的退行性變(椎 間盤變性)骨質增生等 4.3臨床表現輕者出現頭昏頭痛睡眠不好食欲減退等嚴 重者可出現血管及神經病變如頸項

12、僵硬血供 不足肢体痳木中風甚至癱瘓等 4.4預防与治療 4.4.1從小就養成良好的坐姿及生活習慣注意勞逸結合等 4.4.2老年人應注意加強針對性的鍛煉及必要的補充鈣質 4.4.3物理治療及手術 4.4.4中醫中藥,5低血糖症,5.1 概念指空腹血糖低于3.9MMOLL伴有局部和全身症狀者 5.2 病因葡萄糖攝入不足分解過快胰島素過量晚期肝病 精神因素等 5.3 臨床表現頭昏惡心心慌抽搐甚至休克 5.4 預防与治療 5.4.1按時進餐尤其是早餐 5.4.2避免過度勞累堅持体育鍛煉增強体質 5.4.3快速補充糖份(口服靜脈輸入) 5.4.4針對病因及早治療,6中暑,6.1概念是由高溫環境引起的体溫

13、調節中樞功能障礙汗腺功能衰竭和水 電介質丟失過量所致的疾病 6.2病(誘)因高溫強輻射濕度較高通風不良体質弱疲勞肥 胖飲酒飢餓脫水失鹽發熱穿著不透風或緊身 的衣服以及某些疾病和服用阿托品及其它影響汗腺分泌的 藥物等均可引起中暑 6.3發病机理正常人的体溫一般恆定在37度左右通過体溫調節中樞的作 用使產熱和散熱相對平衡如果產熱大于散熱或熱散失受阻 体內溫度過高有過量熱積蓄則是中暑的主要原因 6.4具体表現 6.4.1熱射病典型的表現為高熱無汗意識障礙(昏迷) 6.4.2熱衰竭常無高熱但伴有頭痛頭昏惡心口渴胸悶臉色 蒼白冷汗脈細弱血壓低等虛脫症狀 6.4.3熱痙攣常在高溫環境下強体力勞動和大量出汗

14、后四肢肌肉 腹部發生痙攣,6中暑,6.5 預防与治療 6.5.1隔离熱源和降低車間溫度改善通風條件加強勞動保護合理調整作息 時間不應過度疲勞飢餓等 6.5.2可提供清涼解暑或含鹽飲保証水份攝入 6.5.3加強衛生宣傳教育 6.5.4執行高溫作業禁忌症對于高血壓心臟病肺結核以及貧血和肝腎 內分泌疾病先天性汗腺缺乏症者均應調离高溫作業環境 6.5.5應急處理迅速將患者轉移至陰涼通風的地方休息保持安靜平臥 6.5.6在頭腋下腹股溝處放上冰袋(隔布以防凍傷)或用冷水酒精擦浴 及加用電扇降溫 6.5.6口服補液飲料擴充血容量意識不清者可手掐人中內關合谷等 6.5.7藥物治療藿香正气水十滴水仁丹等嚴重者送醫院,祝您健康,謝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