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里的脏腑辨证幻灯片

上传人:日度 文档编号:145848357 上传时间:2020-09-24 格式:PPT 页数:81 大小:11.5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里的脏腑辨证幻灯片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中医里的脏腑辨证幻灯片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中医里的脏腑辨证幻灯片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中医里的脏腑辨证幻灯片_第4页
第4页 / 共81页
中医里的脏腑辨证幻灯片_第5页
第5页 / 共8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里的脏腑辨证幻灯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里的脏腑辨证幻灯片(8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脏腑辨证,1,概念,脏腑辨证:是运用脏腑学说理论,根据脏腑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结合八纲、病因、气血等理论通过对四诊收集的病情资料进行分析、归纳,以辨明病位、病性、邪正盛衰的一种辨证方法。,2,脏腑辨证内容,心与小肠辨证,肺与大肠辨证,脾与胃辨证,肝与胆辨证,肾与膀胱辨证,3,心与小肠病辨证,心的生理功能: 主血脉 主神 在体合脉,在志为喜,在液为汗 与小肠相表里 小肠的生理功能:泌别清浊(指小肠对食物消化的同时随之进行分清别浊的功能),4,心气虚与心阳虚 心血虚与心阴虚 心火亢盛 心血瘀阻 痰迷心窍 痰火扰心 小肠实热,心与小肠病辨证内容,心病辨证,小肠病辨证,虚证,实证,5,心气虚与心阳虚,

2、概念:指心气不足,心之阳气虚衰所表现的虚弱证候。 病因: 久病体虚 年老脏气衰弱 失血(外伤、产后失血) 气虚及阳,损伤心阳 证候:心悸,气短,自汗,活动时加重,脉细弱或结代 兼见:面白无华,体倦乏力,舌淡苔白心气虚 兼见:形寒肢冷,心胸憋闷,舌淡胖,苔白滑心阳虚,6,心气虚与心阳虚,病机分析: 鼓动乏力,血液不能正常运行心悸体倦乏力 心气不足,胸中宗气运转无力气短 气虚卫外不固自汗 血液运行无力,不能上荣面部面白无华 血不能充盈脉管脉细弱 心脉瘀阻,气血运行不畅心胸憋闷,舌质紫暗 不能温煦周身形寒肢冷 治法:补益心气;温通心阳 方药:桂枝甘草汤;四君子汤,心气虚,心阳虚,人参 白术 茯苓 甘

3、草,7,心血虚与心阴虚,概念: 心血虚:是由于心血亏虚,心失濡养所出现的证候。 心阴虚:是由于心阴亏损,虚热内扰所出现的证候。 病因: 失血(外伤、崩漏、产后失血) 生化之源不足 久病耗伤阴血 证候:心烦,心悸,失眠,多梦,健忘,易惊 兼见:头晕目眩,面白无华,唇舌色淡,脉细弱心血虚 兼见: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口燥咽干,舌红苔少, 脉细数心阴虚。,8,心血虚与心阴虚,病机分析: 不能充盈脉管脉细 不能上荣头面眩晕,面白无华,唇舌色淡 心失所养心悸,健忘,失眠多梦 心阳偏亢,虚火内扰五心烦热,潮热,盗汗, 口燥咽干,舌红少苔,脉细数 心失所养心悸,健忘,失眠,多梦 治法与方药: 心血虚:补血养心

4、,益气安神;归脾汤 心阴虚:滋阴降火,养心安神;天王补心丹,心血虚,心阴虚,9,心火亢盛,概念:是指心火炽盛所表现出来的实热证候。 病因: 七情郁久化火 六淫内郁化火 证候:心胸烦热,失眠,面赤,口渴,舌尖红 赤,苔黄,脉数,或见口舌生疮,舌体 糜烂疼痛,或吐血,衄血,甚或狂躁, 谵语。,10,心火亢盛,病机分析: 内扰心神,轻者心胸烦热,失眠 重者狂躁,谵语 灼伤津液口渴,尿黄,便秘 心火上炎口舌生疮,舌尖红赤, 甚者舌体糜烂 灼伤络脉,迫血妄行吐血,衄血 治法:清泻心火 方药:泻心汤,心火亢盛,大黄 黄连 黄芩,11,心血瘀阻,概念:是指瘀血、痰浊阻滞心脉所表现的证候。 病因: 继发于心气

5、虚、心阳虚 情绪激动、劳累、受寒凉 过食肥甘、饮酒 证候:心悸,怔忡,气短,左胸痛,痛引左臂内侧, 时发时止,舌淡紫,有瘀斑,脉细涩,12,心血瘀阻,病机分析: 心气虚 不能推动血液正常运行心悸,怔忡,气短 心阳虚 心阳不振,气血运行不畅 推动无力 气滞血瘀 不通则痛胸痛,心悸,面唇青紫 手少阴心经循肩背痛引肩背内臂 治法: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方药:血府逐瘀汤,继发于,心血瘀阻,13,痰迷心窍,基本概念是痰浊蒙蔽心神所致以神志失常为主的证候。 临床表现神识痴呆,精神抑郁,表情淡漠,喃喃自语,举止失常;或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口吐涎沫,喉中痰鸣;或面色晦滞,脘闷恶心,意识模糊,甚则昏不知人;舌苔白

6、腻,脉滑。 治法涤痰开窍,导痰汤(胆星、枳实+二陈),14,痰火扰心,基本概念是痰火内盛,扰乱心神,以神志失常为主的证候。 临床表现发热气粗,面红目赤,躁狂谵语,便秘尿黄,或胸闷,喉间痰鸣,痰黄稠,心烦失眠,甚则狂躁妄动,打人毁物,力逾常人,胡言乱语,哭笑无常,不避亲疏,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心降火,涤痰开窍;涤痰汤(导痰汤+菖蒲、竹茹、人参、姜枣),15,小肠实热,概念:是指心火下移,致小肠里热炽盛的证候。 病因: 证候:心中烦热,口渴喜凉饮,口舌生疮,小便 赤涩,尿道灼痛,尿血,舌红苔黄,脉数。,小肠里热炽盛 心火炽盛下移小肠,16,小肠实热,病机分析: 小便赤涩,尿道灼痛 热盛灼伤

7、血络尿血 心火上炎心烦口渴,口舌生疮 治法:清热利尿 方药:导赤散,心热心火炽盛下移小肠,生地 木通 竹叶 甘草稍,17,肺与大肠病辨证,肺的生理功能: 主气,司呼吸 主宣发和肃降,通调水道,朝百脉 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发,开窍于鼻 在志为悲忧, 与大肠相表里 大肠的生理功能:传化糟粕,18,肺与大肠病辨证内容,肺气虚 肺阴虚 风寒束肺 风热犯肺 痰热壅肺 痰湿阻肺 大肠湿热,肺病辨证,大肠病辨证,实证,虚证,19,肺气虚证,基本概念是肺气虚弱,卫表不固,宣降无力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咳喘无力,少气不足以息,动则益甚,咯痰色白清稀,面色淡白,声低懒言,神疲体倦,自汗畏风,易于感冒,舌淡苔白,脉

8、虚。 辨证要点以咳喘无力,咯痰清稀与气虚见症为辨证要点。 治法补益肺气,保元汤,黄芪 人参 炙草 肉桂,20,肺阴虚,概念:是指肺阴不足,虚热内生的证候。 病因: 久咳伤肺阴 痨虫(结核杆菌)袭肺 邪热恋肺,耗伤肺阴 肾阴虚(水不涵金) 证候: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稠,或咳痰血, 口干咽燥, 声音嘶哑,形体消瘦,潮热,颧红,盗汗,舌红 少津,脉细数。,21,肺阴虚,病机分析: 肺失肃降久咳伤阴,口咽干燥,声嘶 津液不足痰少而稠,舌红少津 损伤肺络痰带血丝 虚热内炽午后潮热,五心烦热,盗汗,颧红 治法:滋养肺阴 方药:百合固金汤,肺阴虚,22,风寒束肺,概念:是指感受风寒,肺卫失宣所表现的证候。 病

9、因:风寒之邪袭肺 证候:咳嗽,痰稀白,鼻塞流清涕。或兼恶寒 发热,无汗,头身疼痛,苔薄白,脉浮紧。,23,风寒束肺,病机分析: 肺气失宣 肺气上逆咳嗽 肺失输布 水停为痰稀薄色白,流清涕 卫气被郁恶寒,发热,无汗 治法:宣肺散寒止咳 方药:杏苏散,风寒束肺,24,风热犯肺,概念:是指风热之邪侵犯肺卫所表现的证候。 病因:风热之邪侵犯肺卫 证候:咳嗽,咯吐黄稠痰不爽,口渴,咽喉痛, 头痛,恶风发热,舌边尖红,苔薄黄, 脉浮数。,25,风热犯肺,病机分析: 肺失宣降 肺气上逆咳嗽 热伤肺津,炼液为痰口渴,痰黄稠 卫气被郁恶寒,发热,头痛,苔薄黄, 脉浮数 治法:宣肺散热止咳 方药:桑菊饮,风热犯肺

10、,26,痰热壅肺,概念:是指热邪夹痰内壅于肺所表现的实热证候。 病因:温热之邪夹痰内壅于肺 证候:咳嗽气喘,呼吸气促,甚则鼻翼煽动,咳嗽 痰黄稠,或痰中带血,或咳脓血痰有腥臭味, 发热,胸痛,烦躁不安,口渴,小便黄,大便 秘结,舌红苔黄腻,脉滑数。,27,痰热壅肺,病机分析: 热煎熬津液成痰 痰热郁阻,肺气不利, 失于宣降咳嗽,呼吸气促,鼻翼煽动, 痰黄稠 痰热阻滞肺络胸痛 血败肉腐化脓咯吐血腥臭痰 热邪内郁 灼伤津液发热,口渴, 小便黄,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泻肺热,化痰平喘 方药:千金苇茎汤,麻杏石甘汤,痰热壅肺,28,痰湿阻肺,概念:是指痰湿阻滞于肺而表现的证候。 病因

11、: 久咳伤肺 脾气虚 感受寒邪 证候:咳嗽痰多性粘,色白易咯,胸部满闷, 或见气喘,喉中痰鸣,舌淡苔白腻, 脉滑,29,痰湿阻肺,病机分析: 阻滞气道,肺气不利,影响气机升降胸 部满闷,气喘,痰鸣 肺气上逆咳嗽,痰多粘腻,易咯 治法:燥湿化痰 方药:二陈汤,痰湿阻肺,半夏 陈皮 茯苓 甘草,30,大肠湿热,概念:是指湿热蕴结大肠所表现的证候。 病因: 饮食不节 湿热蕴结于大肠 证候:腹痛,泄泻秽浊,或下痢脓血,里急后重, 肛门灼热,小便短赤,或发热口渴,舌红 苔黄腻,脉滑数。,31,大肠湿热,病机分析: 饮食不节,不洁,大肠传导失职泄泻 秽浊,腹痛,里急后重 湿热伤肠道肛门灼热,下痢脓血 湿热

12、内蕴口渴,小便短赤,苔黄腻 治法:清利湿热 方药:白头翁汤,大肠湿热,白头翁 黄连 黄柏 秦皮,32,思考题,心气虚、心血虚、心阴虚、心血瘀阻的辨证要点是什么?分别写出它们各自的治法及方剂。 肺病的主要证候类型有哪些?请写出它们各自的治法及方剂。,33,脾与胃病辨证,脾的生理功能: 主运化 主升清 主统血 在体合肌肉,其华在唇,开窍于口 在志为思,在液为涎 与胃相表里 胃的生理功能:受纳、腐熟水谷,34,脾与胃病辨证内容,脾不健运 脾不统血 脾气下陷,脾气虚,脾阳虚,寒湿困脾,脾胃湿热,食滞胃脘,寒滞胃脘,胃火炽盛,虚证,实证,脾病辨证,胃病辨证,35,脾不健运,概念:是指脾气不足,失其健运而

13、表现的证候。 病因: 先天不足 饮食不节 劳倦思虑过度 证候:食少纳呆,口淡无味,脘腹胀满,便溏,少气懒言, 四肢倦怠,消瘦,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缓弱。,36,脾不健运,病机分析: 食少纳呆,口淡无味,脘腹胀满,便溏 四肢肌肉失养 四肢倦怠,消瘦 气血生化不足 少气懒言,面色萎黄 治法:益气健脾 方药:四君子汤,脾气虚 运化失常,37,脾不统血,概念:是指脾气虚不能统摄血液所表现的候。 病因: 久病脾虚 劳倦伤脾 证候:便血,尿血,肌衄,鼻衄,齿衄,或妇女月经过多, 崩漏等,伴有食少便溏,神疲,少气懒言,面白 无华, 舌淡,脉细弱。,38,脾不统血,病机分析: 统摄无权 冲任不固月经过多,崩

14、漏 不能摄血 脾不统血 血溢脉外便血,尿血,肌衄, 鼻衄,齿衄 运化失常食少纳呆,便溏,面白无华, 脉细弱 治法:补脾摄血 方药:归脾汤,脾气虚,39,脾气下陷,概念:是指脾气虚、主升的功能失常所表现的 证候。 病因: 脾气虚 久泄久痢 劳倦伤脾 证候:脘腹有坠胀感,食后益甚,便意频数,肛门坠重,或 久痢不止,脱肛或内脏下垂,或小便混浊如米泔, 头晕目眩,少气无力,肢体倦怠,食少便溏,舌淡苔 白,脉虚弱。,40,脾气下陷,病机分析: 清阳之气不能上升于头头晕耳鸣 升提无力脏器下垂 运化无力食少,便溏,肢体倦怠 固摄无权久痢不止,小便混浊如米泔 治法:益气升提 方药:补中益气汤,脾气虚,41,脾阳虚,概念:脾之阳气不足,见一派脾气虚衰的表现。 病因: 多由脾气虚衰发展而来 贪食生冷,损伤脾阳 证候:在脾不健运的症状上,同时出现腹中冷痛,腹满时减、得温则舒,口泛清水,四肢不温,气怯形寒。舌淡苔白,脉沉迟。 治法:温中健脾 方药:理中汤,党参 干姜 白术 甘草,42,寒湿困脾,基本概念是由于寒湿内盛,脾阳受困,运化失职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脘腹痞闷胀痛,泛恶欲吐,口淡不渴,纳呆便溏,头身困重;或身目发黄,其色泽晦暗如烟薰;或肢体浮肿,小便短少;或妇女白带量多清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