癫痫持续状态发作的急救护理新演示课件

上传人:日度 文档编号:145847936 上传时间:2020-09-23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8.5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癫痫持续状态发作的急救护理新演示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癫痫持续状态发作的急救护理新演示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癫痫持续状态发作的急救护理新演示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癫痫持续状态发作的急救护理新演示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癫痫持续状态发作的急救护理新演示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癫痫持续状态发作的急救护理新演示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癫痫持续状态发作的急救护理新演示课件(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癫痫持续状态的急救护理,1,癫 痫是一种慢性的脑部疾病,以脑部神经过度放电所致的突然反复和短暂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常为特征的发作。,癫痫的概念,2,癫痫发作,癫痫发作是由大脑皮层神经细胞过度和超同步化活动引起的一系列短暂脑功能失常,是一种慢性的脑部疾病,反复发作.突然发生.突然停止.临床表现症状多样是其特点,但同一患者表现为刻板重复的同样症状,3,特点:,连续大发作抽搐,间歇期一般神智不能恢复,可持续数小时或数天,多数病人处于昏迷状态。可造成不可逆的神经损伤,且间歇期逐渐缩短,最终病人因意识障碍加重、肺部感染、高热、脱水、脑水肿、脑疝、酸中毒、呼吸循环衰竭等严重并发症而危及生命,故应密切观察,

2、妥善护理。,癫痫持续状态是指一次癫痫发作持续30分钟以上,或连续多次发作,发作间歇期意识或神经功能未恢复至通常水平。,何为癫痫持续状态?,4,癫痫持续状态的分类,全面性癫痫持续状态:全面性强直阵挛癫痫持续状态、阵挛性癫痫持续状态、失神性癫痫持续状态、强直性癫痫持续状态、肌阵挛性癫痫持续状态。 局灶性癫痫持续状态:一侧的面肌抽搐、 持续性先兆,5,癫痫持续状态的原因,由于各种原因突然停服抗癫痫(Ep)药物 服用抗Ep药物剂量不足,或减量方法不当 发生脑器质性病变,如脑血管病、脑肿瘤、脑外伤、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缺氧及中毒等。 睡眠不足以及代谢紊乱等,6,癫痫持续状态病理生理改变,系统性改变:血压合

3、心率;酸中毒;低氧血症;呼吸功能衰竭;体温升高;白细胞升高;神经功能改变。 中枢神经系统:颅内压升高;脑脊液中淋巴细胞增多;血脑屏障等。,7,一般措施:保持呼吸道通畅;给氧。 检测生命体征:呼吸、心脏功能、血压、血氧等。 建立大静脉输液通路:对症治疗,维持生命体征和内环境的稳定。 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试验室检查:如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血糖、凝血功能、血气分析、血药浓度监测等。,8,癫痫持续状态的急救护理,刚发作时的护理 发作控制后恢复期后的护理 主要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心理护理,9,癫痫持续状态刚发作时的护理,10,癫痫持续状态刚发作时的观察,是否突然发作,有无先兆,是否张口尖叫,瞳孔是否散大

4、、对称,有无大小便失禁的情况,11,1、置病人于急救室,评估病人的心肺功能,监测生命体征,观察意识、瞳孔情况并记录。准备抢救药物和器械,立即进行抢救。 2、迅速建立两条以上的静脉通道,保证抗癫痫药物的及时应用。观察输液速度,记录输入量,检测药物的血药浓度。从另一路静脉通道采集血标本,进行血气、血化学分析和电解质检查。静脉通道建立在前臂较大的静脉处,因病人连续抽搐,手背静脉易刺穿或滑出。,12,3、快速控制发作是急救成功的关键。最有效的首选方法是静脉推注地西泮。 成人剂量为10mg20mg,单次最大剂量不超过20mg。 儿童剂量为0.3mgkg0.5mgkg,以3mg5mg每分钟速度静注。,13

5、,4、病人连续抽搐且意识丧失,此时的护理原则是避免外伤,保持呼吸道通畅,控制抽搐。具体处理措施如下: 病人发作时,将缠有纱布的压舌板或被角、手帕,卷成小布卷置于口腔一 侧上下臼齿之间(不能用硬金属猛撬门齿),以防咬伤舌面或面颊部。及时解开衣领,放松腰带。摘去眼睛,取下假牙。随时清除口腔分泌物,以减少呼吸道阻塞。 频繁发作应防坠床摔伤,床边应安装挡板,必要时装上护架加以保护。,14, 需准确及时遵医嘱给与药物控制。如静脉滴注安定或阿米妥钠等药物时,应有两人操作,一人缓慢注射,另一人观察病人的呼吸、心率,如呼吸变浅或心率变慢,注射速度应放慢或停注。 在发作期,应托住枕部,轻压四肢,立刻将病人放置于

6、软面床铺上,以防肢体或头颅部撞伤。绝对不能用强力按压抽动之肢体,以防脱臼和骨折。 抽搐间歇期不要扶病人过早坐位。,15,5、病人取平卧位或头部稍高卧位,头偏向一侧,及时 清除口腔和呼吸道分泌物或呕吐物,防止误吸导致窒息。必要时插胃管排空胃内容物。 6、鼻导管常规给氧,必要时放口咽通气管,确保有效低流量吸氧,流量为2Lmin,16,发作控制后恢复期的护理,17,1、连续发作一但停止,病人如无自主呼吸,应行人工呼吸及氧气吸入,必要时配合呼吸兴奋剂。 2、仍使病人保持侧卧体位,使口涎继续自动流出,口腔分泌物应及时清除。 3、连续抽搐,体力消耗很大,在发作间期时,应尽早鼻饲给与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

7、和易消化饮食。,18,4、如昏迷时间长者,要防止压疮的发生,尿便污染床单和衣裤要及时更换,骨突出部位用50%酒精按摩。 5、要遵医嘱定时、定量、长期服用抗癫痫药物。不经专科同意,不要随便减量或改换其他药物。 6、应注意观察可能诱发癫痫持续发作的病因,如高热、各种感染等,及时报告医生。使持续发作消失在萌芽中。,19,主要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20,用多参数监护仪行24h连续动态监测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同时观察意识、瞳孔及肢体抽搐情况,包括抽搐发作的频率、持续时间、间隔时间做详细记录。意识状态是判断病人昏迷程度与情变化的可靠指征,昏迷加深提示病情进一步恶化,动态、综合地分析生命体征的发展过程

8、,准确对病情进行判断评估,预防并发症的发生。,1、全面监测,综合预防,21,保持呼吸道通畅不仅可以改善病人缺氧,减轻大脑继发性损害,预防脑水肿,而且是预防肺部感染的有效措施。 吸痰是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通气和有效控制肺部感染必不可少的手段。护理时要掌握合适的吸痰时间,适宜的插管深度及吸痰时的体位。吸痰与吸氧交替进行。 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护理时为保持呼吸道黏膜湿润,营造黏膜所需的生理环境,用双层无菌盐水纱布遮盖通气口,并及时更换、加湿。 防止误吸:误吸也是引起肺部感染的重要因素。平卧及平卧位时间的延长是引起误吸最危险的因素。护理时适当太高头部位置,可有效防止误吸,其最佳角度2030,同时也可以

9、增加脑部静脉回流,有利于降低颅内压。,2、预防呼吸道感染,22,瞳孔的变化是发现脑水肿、脑疝、颅内压升高的重要标志之一,护理时应动态观察瞳孔的变化,若两侧瞳孔不等大等圆且伴有“2慢1高”,即呼吸慢、脉搏慢、血压高,则提示颅内压高,又发生脑疝的可能。应及时给与20%甘露醇快速静脉滴注,改善呼吸功能,纠正脑缺氧,减轻脑水肿。,3、脑水肿、颅内压升高、脑疝的预防,3、脑水肿、颅内压升高、脑疝的预防,23,高热使脑代谢率增加,加重脑缺氧和脑水肿及神经细胞的损害,要积极对症治疗和抗感染治疗,护理的主要措施是物理降温,以冷敷为主,头置冰帽,四肢大血管放冰袋或乙醇拭浴。但重点是冰敷头部,以增加脑组织对氧的耐

10、受性,减少耗氧量。有效防止或减轻脑水肿,因此,头部降温对高热癫痫状态病人尤为重要。 另外,病人连续抽搐加上高热,易引起机体脱水,护理时应准确记录病人的出入量,密切观察尿量的变化,及时补充液体。,4、高热脱水的预防,24,护理时每天观察病人大便的性状及颜色,定期做大便潜血试验,同时密切观察血压、脉搏、血色素、尿量的变化,综合判断其出血量。临床上病人是否有“三高”、“三低”的消化道出血的典型表现,是帮助护士做出正确判断的很好依据。,“三高”:心率快、肠鸣音强而多、尿素氮高,“三低”:血压低、血色素低、尿少,5、应激性溃疡的预防,25,护理中应密切观察病人的全身情况,积极纠正发作引起的代谢紊乱、水电

11、解质失调及酸中毒,防患于未然。,同时还应注意地西泮与巴比妥类药物引起的呼吸抑制、低血压、中枢抑制和松弛肌肉的副作用,预防并发症的发生。,6、多器官功能衰竭的预防,26,心理护理,27,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多为病人着想,待抽搐得到控制后.神志清楚后,多做启发引导工作,鼓励其增强治愈信心,以消除病人心理上的不良情绪,仔细交代出院后的预防知识和注意事项,使其配和医护人员共同战胜疾病.,28,心理护理,护士还应重视家属亲友在支持患者佳 心境中的作用,争取他们的支持,使其有一个良好的家庭护理环境.另外,教育患者树立自信!自立!自尊!自强的信念,29,出院指导,应注意观察可能诱发癫痫持续发作的病因,如劳累

12、.生气.高热.各种感染等 要遵医嘱定时、定量、长期服用抗癫痫药物.不经专科同意,不要随便减量.停药或改换其他药物. 注意抗癫痫药物的副作用.及时复查,定期监测血药浓度 癫痫病人卡片. 定期门诊随访.,30,出院指导,饮食易清淡,避免刺激性食物.注意饮食规律,切忌暴饮暴食,少食辛辣食物,禁,可乐等含咖啡因的饮料! 戒烟戒酒嘱患者少去人群拥挤声音嘈杂的地方,生活环境保持安静,室内光线适宜!空气新鲜,注意保暖. 保持情绪稳定,出门随身携带,31,小结:,癫痫持续状态病人的危险性在于它是临床上一种急症,病人病情重,且易导致多脏器受累,而发作持续时间越长,脑损害程度越重。其护理不同于单纯癫痫病人的护理,必须采取及时有效治疗和护理,否则将造成严重的不可逆的脑损害,或致残,死亡。临床上急救成功的关键是快速控制发作;有效的护理措施是动态,综合地观察病人的全身情况和抽搐发作情况,预防并发症,及时有效处理并发症。,32,让我们共同关注癫痫病人的生活质量,33,谢谢大家!,3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