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管理专业技术人员公共危机管理网络考试参考题库

上传人:蜀歌 文档编号:145847292 上传时间:2020-09-23 格式:PDF 页数:29 大小:604.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危机管理专业技术人员公共危机管理网络考试参考题库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危机管理专业技术人员公共危机管理网络考试参考题库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危机管理专业技术人员公共危机管理网络考试参考题库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危机管理专业技术人员公共危机管理网络考试参考题库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危机管理专业技术人员公共危机管理网络考试参考题库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危机管理专业技术人员公共危机管理网络考试参考题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危机管理专业技术人员公共危机管理网络考试参考题库(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危机管理专业技术 人员公共危机管理 网络考试参考题库 危机管理专业技术 人员公共危机管理 网络考试参考题库 公共危机管理试题 一、 单选题 (95 道,共 95.0 分) 1. 公共危机管理法制的特点表现在内容 和对象的综合性、边缘性、( ),实施过程具有 很强的行政紧急性,立法目的上更强调对权利的保 障性以及法律制裁具有更大的严苛性。 (1.0 分) A 程序上的法律性 B 执行上的严格性 C 措施上具有明显的政策性 D 适用上的临时性和预备性 2. 在我国,预警级别是依据突发公共事件 的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 )来分级。 (1.0 分) A 紧急程度 B 介入主体 C 伤亡程度 D 影

2、响范围 3. 不同类型的突发公共事件的性质、涉及 范围、造成的危害程度、可控性等各不相同,实行 ( )。 (1.0 分) A 分级管理 B 分群管理 C 分类管理 D 分层管理 4. 参与人数在 100 人以上、1000 人以下, 影响社会稳定的事件属于( )。 (1.0 分) A 一般事件 B 较大事件 C 特别重大事件 D 重大事件 5. 下列哪一项不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 预防与应急处理的工作程序中的内容?() (1.0 分) A 应急协调中心 (卫生行政部门) B 疾病控制中心、医疗救助机构 C 上报国际组织 D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 指挥部(统一领导、统一指挥)启动预案 6. 构成

3、危机决策机制的决策主体包括中 枢决断系统、(A)和协调系统。 (1.0 分) A 应急联动系统 B 参谋咨询系统 C 物资保障系统 D 现场指挥系统 7.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共 有几章和几个条文( )。 (1.0 分) A 7 章、60 条 B 6 章、60 条 C 8 章、70 条 D 7 章、70 条 8. 发生规模大,后果特别严重,发生在一 个市以内或是波及两个市以上,需要动用省级有关 部门力量方可控制的危机事件,应属于( )。 (1.0 分) A 重大危机事件 B 特别重大危机事件 C 一般危机事件 D 较大危机事件 9. 市(地)级政府须在事故发生后()之 内报省级政府安全

4、生产综合监管部门。 (1.0 分) A 4 小时 B 12 小时 C 6 小时 D 8 小时 10. 恩格斯指出“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 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其中体现的是 什么思想? (1.0 分) A 多难兴邦 B 时势造英雄 C 天灾源于人祸 D 福祸相依 11. 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中国人民 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和( )应当有计 划地组织开展应急救援的专门训练。 (1.0 分) A 民间组织 B 企、事业单位 C 民兵组织 D 社会团体 12. ( )对本行政区域内突发事件的应对 工作负责。 (1.0 分) A 企业事业单位 B 上一级人民政府 C 县级人民政府 D 社

5、会团体 13. 突发事件发生后,发生地( )应当立 即采取措施控制事态发展,组织开展应急救援和处 置工作,并立即向上一级人民政府报告,必要时可 以越级上报。 (1.0 分) A 县级人民政府 B 县委 C 省级人民政府 D 市级人民政府 14. 公共危机的评估机制可以分为:危机 风险评估、( )和危机管理评估。 (1.0 分) A 危机资源评估 B 现场指挥评估 C 危机影响评估 D 危机责任评估 15. ()应当无偿开展突发事件预防与应 急、自救与互救知识的公益宣传。 (1.0 分) A 企业事业单位 B 县级人民政府 C 社会团体 D 新闻媒体 16. 在灾后重建工作中,()是组织回复 重

6、建的基本行政单位。 (1.0 分) A 省级政府 B 县级政府 C 地市级政府 D 乡镇政府 17. 建立危机预警机制时,要考虑政府治 理能力、民众心理承受能力和大众传播媒介等诸多 因素。这是指( )。 (1.0 分) A 分级预警原则 B 常抓不懈原则 C 以人为本原则 D 讲究方法原则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已于( )年正式颁布实施。 (1.0 分) A 2006 B 2007 C 2008 D 2005 19. 突发社会安全事件本身具有 ( ) 特点, 需要调动大量的公共资源, 整合社会力量加以解决。 (1.0 分) A 公共性 B 突发性 C 社会性 D 系统性 20.

7、 社会安全事件发生后,组织处置工作 的人民政府应当立即采取者多项应急处置措施,下 列选项中不包括的是( )。 (1.0 分) A 强制隔离使用器械相互对抗 或者以暴力行为参与冲突的当事人,妥善解决现场 纠纷和争端,控制事态发展 B 对特定区域内的建筑物、交通 工具、设备、设施以及燃料、燃气、电力、水的供 应进行控制 C 保障食品、饮用水、燃料等基 本生活必需品的供应 D 封锁有关场所、道路,查验现 场人员的身份证件,限制有关公共场所内的活动 21. 根据危机决策的特点,以下选项中, 不属于决策者应该遵循的基本决策原则是( )。 (1.0 分) A 属地管理原则 B 结果优先原则 C 权力集中原

8、则 D 强制原则 22.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适用于( )。 (1.0 分) A 涉及跨省级行政区划的,或超 出事发地省级人民政府处置能力的重大突发公共 事件应对工作 B 各级政府行政区划内的特别 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应对工作 C 各省级行政区划的重大突发 公共事件应对工作 D 涉及跨省级行政区划的,或超 出事发地省级人民政府处置能力的特别重大突发 公共事件应对工作 23. 社会安全事件发生后,组织处置工作 的人民政府应当立即组织有关部门并由( )针对 事件的性质和特点,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 家其他有关规定, 采取应急处置措施。 (1.0 分) A 武警部队 B 公安机关 C 检察

9、院 D 法院 24. 对公共危机管理本身的有效性进行的 评估活动属于( )。 (1.0 分) A 危机风险评估 B 危机决策评估 C 危机管理评估 D 危机影响评估 25. 各地区、各部门要针对各种可能发生 的突发事件,完善( )机制,开展风险分析,做 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1.0 分) A 信息发布 B 预测预警 C 评估 D 信息报告 26. 下列哪个不是“四不放过”原则?() (1.0 分) A 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 B 责任人员未处理不放过 C 检查验收未通过不放过 D 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 27.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 法的规定,可以预警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

10、 共卫生事件的预警级别分为四级,即一级、二级、 三级和四级,分别是下列何种颜色标示( )。 (1.0 分) A 红、橙、黄、蓝 B 红、黄、橙、绿 C 红、橙、黄、绿 D 红、黄、绿、蓝 28. ( )应当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 培训制度,对负有处置突发事件职责的工作人员定 期进行培训。 (1.0 分) A 街道和乡镇组织 B 国务院 C 县级人民政府 D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29.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 法的规定,应急指挥中心属于人民政府的( )。 (1.0 分) A 办事机关 B 办事机构 C 派出机构 D 派出机关 30. 按照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 一次死亡 3-9 人

11、的事故属于()。 (1.0 分) A 一般事故 B 特别重大事故 C 重大事故 D 特大事故 31. 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范围中,() 应除外。 (1.0 分) A 重大职业中毒 B 重大非传染性疾病 C 重大食物中毒 D 重大传染病疫情 32. 政府采取危机应对措施必须有宪法上 的授权,并且政府启动危机管理机制必须有法律上 的明确规定。这即告诉我们,政府在危机应对中应 当遵循( )。 (1.0 分) A 合法性原则 B 合理性原则 C 时效原则 D 责任原则 33. 生产安全事故发生时,现场抢救的措 施包括抢险救灾方案的确定、 现场抢救的组织领导、 实施抢救和()。 (1.0 分) A 现场

12、保护 B 预警方案确定 C 人员疏散 D 预警方案的组织实施 34. 应急预案的层次可分为综合预案、 ( )、现场预案。 (1.0 分) A 个体预案 B 单位预案 C 专项预案 D 国家预案 35. 安全生产的基本方针是()。 (1.0 分) A 条块结合,属地为主 B 应急响应 C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D 科技兴安 36. 在突发性灾害发生后,各级政府的民 政部门应确保( )小时内各项救灾措施到位。 (1.0 分) A 36 B 2 C 8 D 24 37. 下列不属于危机基本特征的是( )。 (1.0 分) A 社会性 B 不可转化性 C 突发性 D 不确定性 38. 在公共危机管理的组织管理体系中,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