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小说阅读最后50天提升练:从不同角度和层面探究作品的创作风格

上传人:gege****666 文档编号:145844120 上传时间:2020-09-23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届高考小说阅读最后50天提升练:从不同角度和层面探究作品的创作风格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20届高考小说阅读最后50天提升练:从不同角度和层面探究作品的创作风格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20届高考小说阅读最后50天提升练:从不同角度和层面探究作品的创作风格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20届高考小说阅读最后50天提升练:从不同角度和层面探究作品的创作风格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20届高考小说阅读最后50天提升练:从不同角度和层面探究作品的创作风格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届高考小说阅读最后50天提升练:从不同角度和层面探究作品的创作风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届高考小说阅读最后50天提升练:从不同角度和层面探究作品的创作风格(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届高考小说阅读最后50天提升练:从不同角度和层面探究作品的创作风格【小专题说明】创作风格是作家在创作中表现出来的写作特色和创作个性。不同作家在作上表现出来的写作特色和创作个性不尽相同。具有独特创作风格的作家,即便其作品不署名,熟悉其作品的读者也能根据其文章风格识别出来。其原因,是因为作品中融入了其性格、趣味、思想、思维方式、价值观、生活方式、习惯等特征属性。比如近三年考查过的内容:鲁迅小说在人物塑造上外在特征是内在特征的传神写照,莫泊桑在人物形象塑造上艺术技巧高超,老舍语言幽默生动等。作家,特别是知名作家的写作风格是近年来高考考查的热点。【样题示例】2020年湖北黄冈1月调考阅读下面的

2、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蒿儿梁孙犁一九四三年,敌人冬季“扫荡”开始了,杨纯医生带着五个伤员,和一个小女看护,名叫刘兰,转移到繁峙五台交界地方,住在北台脚下的成果庵里。五台山有五个台顶,北边的就叫北台。这是有名的高山,常年积雪不化,六月天走过山顶,遇见风雹,行人也会冻死。这几天情况紧急,区委书记夜里来通知杨医生,叫他往山上转移,住到蒿儿梁去。他的身上,东西已经不少。一支大枪,三十粒子弹,五个手榴弹,一个皮药包。两条米袋像围巾一样缠在她的脖子里。背上,他自己的被包驮着刘兰的被包。他挺身走着,山底子鞋拍啦啦沉重地响着。“杨医生,我们的药棉又不多了。”刘兰跟在后面说。“到蒿儿梁,我们做。”“怎么着弄个消毒

3、的小锅吧,做饭的大锅,真不好刷干净,老百姓也不愿意叫使!”“这也要到蒿儿梁想办法。”刘兰又问:“伤号光吃莜麦不好吧?”“到蒿儿梁,弄些细粮吃。”“蒿儿梁,蒿儿梁!到了蒿儿梁,我们找谁呀?”“找妇救会的主任。区委书记没说她叫什么名字,只说一打听女主任,谁也知道。”她不过二十五岁,披着一件男人的深黑面的黑羊皮袄,紫色的圆顶帽子装饰着珠花。她嘻嘻地笑着跑到南屋里来。她的相貌,和这一带那些好看的女人一样,白胖胖的脸,鲜红的嘴唇和白牙齿。杨纯说:“你就是主任呀?我们把你的房子占了。”“不要紧!”主任说,“老头子说你们来了,我真高兴。”她转身走了,踢着路上的雪和石子。转过山坡,她好像又想起了什么,转身回来

4、,喊道:“杨同志,我们当家的病了,你去给他看看吧!”杨纯问:“什么病呀?”“准是受了风寒,你给他点洋药吃吧!”她那清脆的声音,在山谷里,惊起阵阵的回响。隔了一天,老人的病好了,可是情况更紧了,他和杨纯商量,在附近山里,找个严实地方,预备着伤员们转移。吃过晌午饭,他带着杨纯,从向西的一条山沟跑下去。到了山底,他们攀着那突出的石头和垂下来的荆条往上爬,半天才走进了那杉树林。他找着那条陡峭的小路,杨纯紧紧跟上去,身上反倒暖和起来,流着汗。主任的丈夫转脸告诉他:把你的扣子结好,帽子拉下来,到了山顶,你的手就伸不出来了。杨纯站在山顶上,他觉得是站在他们作战的边区的头顶上。千万条山谷,纵横在他的眼前。那山

5、谷里起起伏伏,响着一种强烈的风声。冰雪伏藏在她的怀里,阳光照在她的脊梁上。瀑布,是为了养育她的儿女,永远流不尽的乳浆,现在结了冰,一直垂到她的脚底!忽然,主任的丈夫喊:“不好,你来看,敌人到了成果庵吗?”杨纯看见,在远远山脚下面,成果庵那里点起火,他断定敌人到了那里,天气还早,敌人可能还要往上赶,到蒿儿梁。他隐隐约约听见了山的下面有枪声,那是放哨人的警号!他们慌忙寻找下山的道路,主任的丈夫跑在前边。他们从雪上往下滑,石头和荆条撕碎了他们的衣裳,手上流着血。当他们跑进那通到村里去的山沟,他们迎见了主任!她满脸流着汗,手拉着踉跄跑来的刘兰!在她旁边是由蒿儿梁老少妇女组成的担架队,抬来了五个伤员。她

6、们把伤员抬到了杉树林的深处,安置在地窖里。她们还抬来主任从川里弄来的粮食和菜蔬,妇女们也都带了干粮来。夜晚,飘起雪来,妇女们围坐在地窖旁边,照顾着伤员。杨纯到前面放哨,主任和刘兰在杉树林的边缘站岗。她们靠在一棵杉树上,主任把羊皮大衣解开,掩盖着刘兰的头。主任紧紧抱着刘兰。雪飘在她们头上,不久掩没了她们的脚;雪飘在她们脸上,但立刻就融化了。刘兰呼吸着从她的胸怀放散的热气,这孩子竟有些困倦。主任望着前面,借着她的好眼力和雪光,她看见杨纯,那个青年人,那个医生,那个同志,抱着一支大枪,站在山坡一块突出的尖石上。他那白色毡帽,成了一顶雪帽,蓝色的大棉袄背后,也落上一层厚雪。杨纯站在那里,尖着耳朵,听着

7、山谷里的一切声音。不久,他跺一跺脚上的雪,从石头上轻轻跳下来,走到主任的面前说:“蒿儿梁什么声音也没有,敌人想是在成果庵过夜了,看黎明的时候吧!”主任说:“要紧的时候,我们就转移到山顶上去,原班人马都在这里!”又说:“刘兰睡着了,就叫她这么着睡一会吧!”杨纯说:“你们帮助了我们!”“我们不是自己人?”主任笑着问。“这就叫鱼帮水,水帮鱼吧!”杨纯也笑着说。主任问:“谁是水,谁是鱼?”“老百姓是水,我们是鱼!”杨纯说。“你这比方打错了!”主任说,“老百姓帮助你们,情愿把心掏给你们,为什么?这为的是你们把我们救了出来!”本篇小说风格清新自然,有孙犁“诗化小说”的特点。请结合本篇小说具体分析这一风格体

8、现在哪些方面。【考点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写作特点的分析能力。解答时,紧扣题目强调的“诗化小说”这一关键词,联系情节内容、文章结构和语言风格,进行分析即可。【解析】“诗化小说”的特点是:不注重叙事功能,不以情节冲突来塑造人物性格,而是重视创造意境;它是作家经过精心提炼而创造的某个独特形象、细节、特定氛围、场景的描写,充满浓郁的抒情气息,凝聚丰蕴的哲理意味。分析本文主要从主题、选材、语言、意境等角度,紧扣“小说的诗意美”,结合具体场景、细节等表述。如语言、意境描写冰雪伏藏在她的怀里,阳光照在她的脊梁上。瀑布,是为了养育她的儿女,永远流不尽的乳浆,现在结了冰,一直垂到她的脚底他那白色毡帽。【答案】以

9、独特的视角来写战争题材。小说没有描写充满硝烟的正面战场,而讲述了在抗日后方军民一心、守望相助的故事。以人物的乐观、活泼、可爱的性格来表现革命乐观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情怀。场景描写的诗情画意。“冰雪伏藏在她的怀里,阳光照在她的脊背上”;“雪飘在她们头上,不久掩没了她们的脚;雪飘在她们脸上,但立刻就融化了”。语言表达上的抒情意味。如:“她看见杨纯,那个青年人,那个医生,那个同志,抱着一支大枪,他那白色毡帽,成了一顶雪帽。”【精华总结】鉴赏语言表达艺术主观题的六个角度:用词炼句;人称变换;句式多样;修辞手法;语言风格(整体风格、语体色彩等);情感态度。【对点精练】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小题。牵风记

10、(节选)徐怀中“请等一下!请等一下!”传来一个女孩子的呼喊声。齐竞远远看到,那个女孩子站在场地最后,一只手抱着长长的一个什么物件。部队和群众是间隔开来的,好像是特为女孩留出的一条通道,她一溜儿小跑来到了台前。她很有自信的样子,一看就知道是受过良好教育的,脸上总挂着那么一丝天然的微笑。同时他认出了,女孩抱在胸前的是一张古琴,用锦缎琴囊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女孩仰起脸,向高居于舞台台口的齐竞提出交涉:“首长同志你好!碰巧我带着古琴,就由我为大家弹奏一支曲子可以吗?”一个花季少女怀抱古琴,突然出现在队列前,齐竞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了。陪同女孩子的地方干部上前说明,她是从北平来的女学生,要报考边区政府开

11、办的太行第二中学,路经此地,正好赶上“虎团”在开晚会。齐竞脸上顿时感觉热辣辣的,这一下,让沦陷区来的女学生看笑话了!女学生自告奋勇,由她来演奏一曲古琴,让“一号”首长颇费斟酌。应该欣然接受,还是婉言谢绝呢?齐竞已经下令部队解散,并且也已经在队前宣布,要用一段时间来整顿纪律,否则这个部队今后可怎么带?“厚而不能使,爱而不能令”,考虑到古代兵法有这句格言,齐竞实难接受这位古琴姑娘的提议。可是,他又不能不暗自警告自己,一个似懂事又不懂事的女学生,心里怎么想的?立即付诸行动,并无任何顾忌。作为现场的最高指挥员,决不可冷冰冰地板起面孔,对待如此天真烂漫的一种想法,劈头一瓢冷水浇下来。“欢迎欢迎!请到台上

12、来!请到台上来!”齐竞正式发出邀请。汪可逾登上舞台,她已经迫不及待地解开琴囊,取出了古琴。“啊哟天哪!这不是一张宋代古琴吗?”齐竞惊呼。夜老虎团团长,带兵打仗的一位老总,凭什么他一眼就认出了这是一张宋琴呢?愈加令北平女孩惊奇不已的是,团长一边爱不释手地鉴赏这张千年老琴,一边随口吟诵出了白居易废琴诗句:“丝桐合为琴,中有太古声。古声淡无味,不称今人情。”女学生也来了兴致,以白居易的另一首诗作回应:“七弦为益友,两耳是知音。心静即声淡,其间无古今。”齐竞忽然意识到,自顾和北平女学生吟诗论琴,把部队扔在那里不管了,他连忙示意让部队坐下。现场指挥立即发出口令:“请注意!全体坐下!”老乡们也都重新围拢上

13、来,等待恢复演出。姑娘席地坐在台口,盘起双腿,将古琴平平架在大腿上。自古便是这样盘腿抚琴的,她取的是最为标准的一种弹奏姿势。自然是由齐竞担任了报幕员,他这才想起,不曾问过北平女学生姓名。“我姓汪,叫汪可逾。三点水的汪,可不可以的可,逾越的逾。”“下面安静!下面安静!现在,让我来介绍这位古琴艺术家汪可逾女士。大家看到了吗?古琴,也叫七弦琴,又称瑶琴玉琴。是中国一种最早的弹拨乐器,有文字可考,不会晚于尧舜时期。好了,我不能再多口多舌招人讨厌了,就请小汪同学为大家演奏一支古琴曲,好不好啊?”“好!”来自山区的农民士兵们,祖祖辈辈不知古琴为何物,台下虽有反应,但不甚热烈。只见汪姑娘缓缓抬起右臂腕,纤纤

14、素手弹出了一个散音空弦音。她的这张宋琴共鸣极佳,洪亮一如铜钟。团长看出,北平女学生从不曾在这样的野台子上表演过,不知道先要大喊大叫报出自己的演奏曲目来。他问:“小汪同学,你第一个弹什么曲子?”“高山流水。”高山流水,齐竞也略知一二。唐代化为高山流水两支乐曲,后经清人蜀派琴家张孔山改编,以大量滚、拂、绰、注等手法,作洋洋之水声,人称“七十二滚拂”。至今更一统天下,诸多名家几乎无一人不是尊张氏传谱流水来演奏的。齐竞心存疑惑,难道这个小小年纪的女琴童与众不同吗?他问:“请问小汪同学,你弹高山,还是流水?”汪可逾加重语气回答:“不是高山,也不是流水,是高山流水!”“这么说,你从来不弹高山,也不弹流水,

15、是吗?”“是的,我只弹高山流水。”“是老师要求你这样,还是家长规定下来的?”“不是老师,也不是家长,纯粹是我自作主张。”齐竞以探讨的语气说:“好多人讲,七十二滚拂汹涌起伏,大气磅礴,构成了全曲最华丽最坚实的高潮,为什么不可以一试呢?”古琴女孩从容回答说:“不做过多缓急变化,任其一路流淌下去,让人领略到不舍昼夜的意味,不是更有内在神韵吗?”齐竞深深点头,转身报出了第一首曲名:高山流水。离开舞台一段距离,便可以隐约听到远处接连不断的炮声。台下观众早把战火纷飞隆隆炮声掷诸脑后了,一支古琴曲营造出了超乎音响感受的一种空幻氛围,清风明月,万籁俱寂,令全场军民泰然心悦,陶醉不已。【对点练】小说具有深沉的现实主义质地和浓郁的浪漫主义气息,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的能力。【解析】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小说具有深沉的现实主义质地和浓郁的浪漫主义气息,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需要结合文本内容分析如何体现“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等。结合“那个女孩子站在场地最后,一只手抱着长长的一个什么物件。部队和群众是间隔开来的,好像是特为女孩留出的一条通道,她一溜儿小跑来到了台前”“她是从北平来的女学生,要报考边区政府开办的太行第二中学,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