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5编号《教育统计与测量》练习题库及答案

上传人:玩*** 文档编号:145843991 上传时间:2020-09-23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358.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975编号《教育统计与测量》练习题库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975编号《教育统计与测量》练习题库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975编号《教育统计与测量》练习题库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975编号《教育统计与测量》练习题库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975编号《教育统计与测量》练习题库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975编号《教育统计与测量》练习题库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975编号《教育统计与测量》练习题库及答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n m 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教育统计与测量课程练习题库及答案教育统计与测量课程练习题库及答案 本科本科 一、 名词解释一、 名词解释 1.教育统计:是运用数理统计的原理和方法研究教育现象数量表现和数理关系的科学。 2.变量:是指可以定量并能取不同数值的事物的特征。 3. 算术平均数:所有观察值的总和除以总频数后所得之商。 4.频率:就是随机事件 A 在 n 次试验中出现了 m(mn) 次,则 m 与 n 的比值就是频率,用公式表示就是 W(A)= 5.测验设计:是指测验编制者对测验形式、时限、题量、题目编排、测验指导手册等进行的设计工作。 6. 测验效度:就是测验

2、实际上测到它打算要测的东西的程度。 7.描述统计:是研究如何将收集到的统计数据,用统计图表或者概括性统计量数反映其数量表现和数理关 系的统计方法。 8.名称变量:又称类别变量,是指其数值只用于区分事物的不同类别,不表示事物大小关系的一种变量。 顺序变量又称等级变量,是指其数值用于排列不同事物的等级顺序的变量。 9. 离散变量:又称间断变量,是指在一定区间内不能连续不断地取值的变量。 10.总体:是根据统计任务确定的同一类事物的全体。 11.教育测量学:就是根据一定的法则用数字对教育效果或过程加以确定。教育测量学是以现代教育学、 心理学和统计学作为基础,运用各种测试方法和技术手段,对教育现状、教

3、育效果、学业成就及其能 力、品格、学术能力倾向等方面进行科学测定的一门分支学科。 12. 自由应答式试题;是指被试可以自由地应答,只要在题目限制的范围内,可在深度、广度,组织方式 等方面享有很大自由地答题方式。 13.随机变量:是指表示随机现象各种结果的变量。 14. 连续型变量:是指在其所取的任何两值之间可以作无限地分割,即能连续不断地获取数值的变量。 15.度量数据:是指用一定的工具或按一定的标准测量得到的数据。 16. 正相关:两个变量变化方向一致的相关。 17. 同质性2 检验 : 在双向表的2 检验中, 如果是判断几次重复实验的结果是否相同, 叫做同质性2 检验。 18. 难度:就是

4、被试完成项目作答任务时所遇到的困难程度。 19. 比率变量:等距变量又称间隔变量,是指其数值可以用于表明事物距离差异大小的变量。比率变量 是指数值不仅能反映数字之间的间隔大小。还能说明数字之间比率关系的变量。 20. 样本:总体是根据统计任务确定的同一类事物的全体。个体是构成总体的每个基本单位。样本是从 总体中抽取的作为观察对象的一部分个体。 21.频率:就是随机事件 A 在 n 次试验中出现了 m(mn)次,则 m 与 n 的比值就是频率,用公式表示 就是 W(A)= ,概率又称“机率”或“然率” ,表示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量。 22. 负相关:两个变量变化方向相反的相关。 23. 独立

5、性2 检验:在双向表的2 检验中,如果要判断两种分类特征之间是否有依从关系,叫做独立 性2 检验。 24.情境测验法:指的是把被试置于一种特定情境中以观察其行为反应,然后对其人格特征作出评鉴的一 种方法。 25.推断统计:是研究如何利用部分统计数据所反映的数量特征,在一定可靠程度上推测和判断未知的全 体统计对象数理表现和数理关系的统计方法。 26.等距变量:又称间隔变量,是指其数值可以用于表明事物距离差异大小的变量。比率变量是指数值不 仅能反映数字之间的间隔大小。还能说明数字之间比率关系的变量。 27.随机误差是指由于某些事先难以控制的偶然因素造成的误差。 28. 双向表:按两种分类标志编制成

6、的表就是双向表。 29.心理测验:是通过对一组标准刺激所引起的行为样组的客观分析,对人们的心理特征及个别差异进行 估测,描述和诊断的一种方法。 30. 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一种旨在预测未来成功可能性的测验。 31. 非随机变量:随机变量和非随机变量。 32.个体:是构成总体的每个基本单位。 33.心理量表:就是按照科学方法及系统的程序所编制的心理测验。 34. 分层抽样:按与研究内容有关的因素或指标先将总体划分成几部分,然后从各部分中进行单纯随机 抽样或机械抽样,这种抽样方法称为分层抽样。 35. 标准误:某种统计量在抽样分布上的标准差,就叫做该种统计量的标准误。 36.零假设 : 就是关于当前

7、样本所属的总体 (指参数值) 与假设总体 (指参数值) 无区别的假设, 一般用 H0 表示。 二、填空题二、填空题 1.统计学含_数量统计学_和_应用统计学_ 两大类。 2.依据变量的性质,变量分为名称变量顺序变量,等距变量和_比率变量_。 3.X1=1,在数轴上只表示一个点,则 X 变量是_离散变量_。 4.91.5 是一个连续数据,它的真正范围是_91.45,91.55_。5.一次全县调考后,算得其标准差为=15,某 校参加考试的人数为 49 人,其标准误是 X =_。 6.教育测量具有_间接性_、_多元性_ 和_随机性_ 的特点。 7.口头测验的方法有 高声朗读教师提问,随机抽答,专题发

8、言,小组讨论,师生一般会谈,_情境讲述_ 和 _角色扮演_ 。 8.情境测验的主要类型有_品格教育测验和情境压力测验_ 。 9.教育统计具有 数量性 和 比较性 的特点。 10.教室里有 20 个学生,取这个数值的变量称为_比率变量_。 11.Y1=1,在数轴上表示为一个区间,则 y 变量是_连续变量_。 12.资料来源有两个方面,即_经常性资料和专题性资料_。 13.统计图由标题、图号、图目_图形 和 图注_ 五部分构成。 14.点二列相关在教育测验中可用来计算_区分度_。 15.标准正态分布(也称 Z 分布)的离差统计量公式是_Z=_ 16.效度分为内容效度、结构效度和_效标关联效度_。

9、17.教育统计具有_数量性_ 和 _比较性_ 的特点。 18.统计表一般由标题、表号、标目、线条、数字和表注组成。 19.教育测量的主要工具是_测验_ 。 20.测验题目的编排形式有两种,即_并列直进式和混合螺旋式_ 。 21.将简答题、填空题归于客观题的理由是_评分客观_ 。 22.独立样本平均数之差的标准误的公式是_ 。 23.在标准正态分布图形中,=.05 时的临界(Z 值)是 Z=1.65 和 Z=1.96 24.一般正态曲线有_无数_ 条。 25. 编制统计图表的工作属于_描述统计_。 26.问卷调查法分为两类,分别是 _自填式问卷_ 和 _访谈式问卷_ 。 27.统计表的种类分为简

10、单表、分组表 、 复合表 28.教育测量有四种量表,它们是称名量表,顺序量表,等距量表和 比率量 29.韦氏儿童智力量表包括 _12_ 个测验。 30.客观题中最灵活的一种题型是 _选择题_。 31.相关样本平均数之差的标准误的公式是_ 32.在标准正态分布图形中,=0.01 时的临界(Z 值)是_Z=2.58 和 Z=2.33_。 33.依据变量是否具有随机性,变量分为 _随机变量_ 和 _非随机变量_。 34.在一次体育比赛中,某班获得团体第 1 名,取这个数值的变量称为顺序变量。 n r D 21 2 2 1 2 2 2 2 1 2 1 nn D n X 143.2 49 15 n 35

11、.非随机误差包括_系统误差和过失误差。 36.教育调查的常用方法有_问卷法_和_访谈法_。 37.A 班 50 人,B 班 48 人,要比较两班某次考试后的成绩分布状况,应该用多边图(说明:必须先编制 频数分布表)_ .图形表示。 38.教育测量学研究内容主要是 _测验的编制、使用以及结果的评价_ 。 39.智力超常人的智商是 _1.30_,智力正常人的智商是_70-130_ ,低常人的智商是_70 以下 _ 。 40.布卢姆把认知领域分为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和_评价_六个层次。 41.将学生的兴趣分为 “很有兴趣、 有兴趣、 较有兴趣、 无兴趣、 很无兴趣” 五个等级, 并分别用 “

12、5、 4、 3、 2、 1” 表示。取这些数值的变量称为_顺序变量_ 。 42.随机误差的来源包括观测误差和抽样误差。 43.数据 14、2、17、9、13 的中位数是_13_ 44.一个小组有 10 个学生,从中选一个组长,若每个人被选到的机会是相等的,选到张明或李华的概率 是_。如果进行两次选举,两次都选到张明的概率是_。 45.教育测量的两个要素是 _参照点 和 单位_。 46.根据课堂教学运用测验的一般顺序,学业成就测验分为安置性测验、形成性测验、诊断性测验和 终 结性测验。 47.根据测验内容的性质,心理测验可分为智力测验、能力倾向测验,创造成力测验和人格测验 48.标准正态分布曲线

13、有 _1_ 条。 三、判断题 1我们把能表示随机现象各种结果的变量称为随机变量。对 2总体中的个体一定是人的某种属性。错 3我们研究某区高三英语会考成绩时,这是个无限总体。错 4样本中个体数目大于 30 称为大样本。对 5样本中个体数目小于 30 称为小样本。错 6反映总体内个体间分散程度的一种统计指标称为总体平均数。错 7教育调查从调查范围来说可分为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对 8统计数据按来源可分为间断型随机变量的数据和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数据。错 9取值个数无限的(不可数的数据) ,称为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数据。对 10统计表一般由标题、表号、标目、线条、数字、表注等构成。对 11标题应写在统计表的

14、下方。错 12表号应写在统计表的左方。错 13表注是统计表必要的组成部分。错 14统计表可分为简单表、分组表和复合表三类。对 15某一个随机时间在 n 次实验中出现的次数称为这个随机事件的频数。对 16统计图由标题、图号、标目、图形、图注等构成。对 17统计图中图注的字体应和标题的字体一样大。错 18直条图是表示连续变量的统计图。错 19圆形图是表示间断变量的统计图。对 20线条图和频数分布图都可以用做表示连续变量的统计图。对 21集中量是代表一组数据典型水平或集中趋势的量。对 22集中量不能反映频数分布中大量数据向某一点集中的情况。错 23常用的集中量有算术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等。对 24算

15、术平均数可以简称为平均数或均数。对 25各观察值与其算术平均数之差的总和等于零。对 26中位数一定是一组数据中的某一个数值。错 27中位数是百分位数中的特例。对 28众数有理论众数和实践众数两种定义方法。 29几何平均数是倒数平均数。 30表示一组数据变异程度或离散程度的量称为差异量。对 5 1 100 1 31全距是集中量指标中一种。 32全距反应很灵敏,能体现一组数据中间数值的差异。 33四分为距比全距更可靠。对 34标准差的值越大,表明这组数据的离散程度越大,即数据越参差不齐,分布范围越广。对 35全距、四分位距、平均差和标准差都是绝对差异量。对 36差异系数是相对差异量。对 37差异系

16、数是有单位的相对数。 38不可能事件的概率等于 1。 39二项分布是一种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对 40正态分布是一种间断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错 41样本分布是某一种统计量的概率分布。错 42抽样分布是一个理论上的概率分布。对 43总体参数估计可分为点估计和区间估计两种。对 44平均数差的标准误来源于差的方差。对 45两个样本内个体间存在着一一对应关系,这两个样本称为独立样本。错 46对两个独立样本方差是否齐性,要进行 F 检验。对 47总自由度可分解成组间自由度及组内自由度。对 48比率的抽样分布是一项分布。错 49两个变量之间不精确、不稳定的变化关系称为相关关系。对 50一元线性回归是指只有两个自变量的线性回归。错 四、简答题四、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