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整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20.doc

上传人:摩西的****12 文档编号:145842355 上传时间:2020-09-24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51.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整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20.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020年整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20.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2020年整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20.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2020年整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20.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2020年整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20.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整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20.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整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20.doc(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11-01-24 新疆日报网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近日印发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通知指出,教育规划纲要是指导未来10年新疆教育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教育是稳疆兴疆、富民固边的基石。教育在经济社会建设过程中发挥着基础性、普惠性、长远性的作用,优先发展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是新疆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也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对促进自治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通知要求,各

2、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加强对教育工作的领导,把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作为重要职责,加强对教育规划纲要实施的组织领导。要组织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认真学习教育规划纲要,深刻理解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任务和重要举措,进一步增强做好教育工作的紧迫感和自觉性,到2020年,实现全区教育发展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位居西部前列的总体目标。要坚持“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全力推进教育支撑自治区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战略目标的实现。要开展广泛深入的宣传活动,形成全社会重视、关心、支持教育发展的良好氛围。要结合本地区实际,采取有力措施,把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各项任务

3、落到实处,努力办好各族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制定本纲要。序言教育是稳疆兴疆、富民固边的基石,在自治区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强区必先强教。科学跨越,后发赶超,长治久安,教育要先行。优先发展教育,对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新疆的教育事业。自治区成立以来,在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级各类教育蓬勃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已建立起基本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地域特色的国民教育体系。进入新世纪以来,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

4、现,职业教育加快发展,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阶段,双语教育快速推进,教师队伍素质得到提高,学校党的建设得到加强,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一步增强,教育投入大幅度增加,办学条件显著改善,学生资助体系进一步完善,农牧区教育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教育公平迈出重大步伐,保障了各族人民群众依法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提高了各族人民的素质,推进了科技创新、文化繁荣,为自治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民生改善作出了重大贡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以现代文化为引领,以科技、教育为支撑,加速新型工业化、农牧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进程;加快改革开放,打造中国西部区域经济的增长极和向西开放

5、的桥头堡,建设繁荣富裕、和谐稳定的美好新疆,关键靠人才,基础在教育。面对机遇与挑战,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自治区教育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各族人民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中央提出的教育规划优先、投入优先、资源配置优先的要求还需大力推进落实。教育观念、内容、方法比较陈旧,素质教育推进困难,教育体制机制不够完善,结构布局不尽合理,教育投入不足,办学条件仍需改善,教师队伍建设亟待加强,双语教育有效推进任务繁重,教育质量提高和均衡发展任务艰巨。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是教育系统丝毫不能懈怠的重要任务。教育强区,人人有责。立足区情,着眼未来,从促进自治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和维护边疆长治久

6、安的总体战略出发,认真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全面规划到2020年自治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发展任务、改革重点和保障措施,推动教育事业在新的起点上科学发展,既是各族人民日益增长的迫切需求,又是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第一部分总体战略第一章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新和人才强区战略,优先发展教育,构建和完善具有民族区域特色的现代教育体系,努力办好各族人民满意的教育,不断增强教育对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国家“优先

7、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遵循教育规律,面向社会需求,优化布局结构,坚持分类指导、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为实现自治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培养大批高素质的劳动者、一批高层次专门人才和若干拔尖创新人才。(二)总体目标。到2020年,教育发展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位居西部前列,教育支撑自治区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能力全面增强。教育普及程度进一步提高。到2020年,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达到80%左右,学前两年幼儿入园率达到90%;义务教育进一步巩固提高,基本实现均衡发展;职业教育进一步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加快普及,毛入学率达到90%左

8、右;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毛入学率达到40%;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普及水平进一步提高;扫除青壮年文盲;继续教育参与率大幅提升;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从9年提高到11年;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从10年提高到13年。公平教育惠及各族人民。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全社会共同促进教育公平的机制,构建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依法保障公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重点保障困难群体接受教育的权利,大力扶持南疆等边远贫困地区、农牧区教育事业发展,不断缩小教育发展差距。优质教育资源进一步丰富。扩大学前优质教育资源,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

9、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强化职业教育基础能力,提高高等教育办学水平,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总量。发挥教育对口支援和现代远程教育的作用,进一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和受益面,最大限度地满足各族人民对高质量、多样化的教育需求。全面提高少数民族教育质量和水平。率先在七地州及九县市普及学前两年双语教育,构建学前和中小学相互衔接、师资合理配置、教学资源配套的双语教育体系。加快南疆等边远贫困地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进程。统筹区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加快培养少数民族人才。第二章战略重点(三)实现优先发展。教育优先发展是党和国家提出并长期坚持的一项重大方针,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

10、,进一步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为提升各族人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奠定坚实基础。构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的长效机制。营造全社会优先关心支持教育事业发展、共同培育下一代的良好环境。(四)促进教育公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前提。落实促进教育公平的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教育公平的关键是保障机会公平,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向边远贫困地区、农牧区、少数民族地区倾斜,目的是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五)提升普及水平。以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和区域内教育

11、均衡发展为重点,高水平高质量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以双语教育为重点,加快普及学前教育。以职业教育为重点,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为重点,加快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步伐。构建面向全民、形式多样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基本实现学有所教。(六)推进素质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要把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全面加强和改进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坚持能力为重,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实践、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创造美好

12、未来,使学生成为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七)提高教育质量。教育质量是教育工作的生命。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坚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核心任务。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始终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八)推进双语教育。双语教育事关中华民族整体利益,事关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进步,对于增进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构建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坚持双语教育服务新疆跨越式

13、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战略地位,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有效推进各学段双语教育。在具备条件的地方鼓励和倡导民汉合校、民汉学生混合编班、各民族相互学习。(九)加强民族团结。民族团结是新疆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民族团结教育是维护民族团结,构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基础工程。各级各类学校要认真贯彻落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教育条例,将爱国主义教育和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教育作为重要的教育内容,贯穿于学校教育始终,使各级各类学校成为民族团结的典范。(十)坚持改革创新。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以更新教育观念为先导,以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创新人才培养体制、办学体制、教育管理体制,逐步建立具有

14、区域特色的现代学校制度。改革质量评价和考试招生制度,改进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培养高质量、多样化的人才。不断扩大教育开放程度,充分利用区外、境外优质教育资源,促进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全区教育事业发展主要目标一览表注:含中等职业教育学生数;不含新疆籍在内地高校就读的学生第二部分发展任务第三章思想政治教育(十一)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牢牢把握党对学校教育工作的主导权,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于国民教育的全过程,巩固社会主义办学阵地,确保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贯彻落实。加强学校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建立健全辅导员、班主任选拔、培养、使用、培训机制,造就一支高素质、高层次、

15、高水平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德育骨干队伍。加强学校党组织对共青团、少先队组织的领导,发挥团、队组织在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积极作用。(十二)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广大学生,坚持不懈地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把“三个离不开”“四个认同”和马克思主义“五观”教育作为德育的重要内容,深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党的民族理论、民族政策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春风化雨,潜移默化,寓教于乐,丰富德育内容,创新德育形式和手段,完善德育评估,构建各学段有效衔接的德育体系,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

16、力。加强无神论教育,坚持教育与宗教相分离,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法律意识、中华民族意识和公民意识,培育青少年学生崇尚科学、反对迷信、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十三)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坚持学前、中小学、高等教育相衔接,促进家庭、学校、社会相配合,共同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深入开展平安校园、文明校园、绿色校园、和谐校园创建活动,为师生创造安定有序、团结和谐的环境。加强生命教育、安全教育、国防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学校安全管理,强化校园网络管理和周边治安综合治理。第四章双语教育(十四)有效推进双语教育。到2012年,基本普及少数民族学前两年双语教育,接受学前两年双语教育的少数民族幼儿占同年龄段少数民族幼儿的85%以上;到2015年,少数民族中小学基本普及双语教育,接受双语教育的少数民族中小学生占少数民族中小学生的75%左右;到2020年,接受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