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4编号统计学练习题

上传人:玩*** 文档编号:145839555 上传时间:2020-09-23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171.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414编号统计学练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414编号统计学练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414编号统计学练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414编号统计学练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414编号统计学练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414编号统计学练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14编号统计学练习题(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第一部分:单选题(一) 1、一位教授计算了全班 20 个学生考试成绩均值、中数和众数,发现大部分同学的考试成绩 集中于高分段,下面哪句话不可能是正确的?( ) A 全班 65%的同学的考试成绩高于平均值 B 全班 65%的同学的考试成绩高于中数 C 全班 65%的同学的考试成绩高于众数 D 全班同学的考试成绩是负偏态 2、一个 N=10 的总体,若其离差平方和是 200,则其离差的和(Xi)是( ) A 14.14 B 200 C 数据不足,无法计算 D 以上都不对 3、中数在一个分布中的百分等级是() 。 A 50 B 75 C 25 D 5051 4、平均数是一组数据的() 。 A 平

2、均差 B 平均误 C 平均次数 D 平均值 5、六名考生在作文题上的得分为 12、8、9、10、13、15,其中数为( ) 。 A 12 B 11 C 10 D 9 6、下列描述数据集中情况的统计量是( ) 。 A M Md B M0 Md S C S D M Md Mg 7、对于下列实验数据:1,108,11,8,5,6,8,8,7,11,描述其集中趋势用( )最 为适宜,其值是( ) A 平均数,14.4 B 中数 ,8.5 C 众数,8 D 众数,11 8、一个 n=10 的样本其均值是 21,在这个样本中增添了一个分数,得到的新样本均值是 25, 这个增添的分数值为( ) 。 A 40

3、 B 65 C 25 D 21 9、有一组数据其均值是 20,对其中的每一个数据都加上 10,那么得到的这组新数据的均值 是( ) 。 A 20 B 10 C 15 D 30 10、有一组数据其均值是 25,对其中的每一个数据都乘以 2,那么得到的这组新数据的均值 是( ) 。 A 25 B 50 C 27 D 2 11、一个有 10 个数据的样本,它们中的每一个分别与 20 相减后所得的差相加是 100,那么 这组数据的均值是( ) 。 A 20 B 10 C 30 D 50 12、下列数列 4、6、7、8、11、12 的中数为( ) 。 A 7.5 B 15 C 7 D 8 13、下列易受

4、极端数据影响的统计量是( ) 。 A 算术平均数 B 中数 C 众数 D 四分差 14、 “75”表示某次数分布表中某一分组区间,其组距为 5,则该组的组中值是( ) 。 A 77 B 76.5 C 77.5 D 76 15、实验或研究对象的总体被称为( ) 。 A 总体 B 样本点 C 个体 D 元素 16、下列数据中,顺序变量是( ) 。 A 父亲的月工资为 1300 B 小明的语文成绩为 80 分 C 小强 100 米跑步得第 2 名 D 小红某项技能测试得 5 分 2 17、一批数据中各个不同数值出现的次数情况是( ) 。 A 次数分布 B 概率密度函数 C 累积概率密度函数 D 概率

5、 18、以下各种图形中,表示连续性资料频数分布的是( ) 。 A 条形图 B 圆形图 C 直方图 D 散点图 19、特别适用于描述具有百分比结构的分类数据的统计分析图是( ) 。 A 散点图 B 圆形图 C 条形图 D 线形图 20、对有联系的两列变量可以用( )表示。 A 简单次数分布表 B 相对次数分布表 C 累加系数分布表 D 双列次数分布表 21、以下各种图形中,表示间断性资料频数分布的是( ) 。 A 圆形图 B 直方图 C 散点图 D 线形图 22、特别适用于描述具有相关结构的分类数据的统计分析图是( ) 。 A 散点图 B 圆形图 C 条形图 D 线形图 23、 适用于描述某种事

6、物在时间上的变化趋势, 及一种事物随另一事物发展变化的趋势模式 的统计分析是( ) 。 A 散点图 B 圆形图 C 条形图 D 线形图 24、欲比较同一团体不同观察值的离散程度,最合适的指标是( ) 。 A 全距 B 方差 C 四分位距 D 差异系数 25、在比较两组平均数相差较大的数据的分散程度时,宜用( ) 。 A 全距 B 四分差 C 差异系数 D 标准差 26、已知平均数=4.0,s=1.2,当 X=6.4 时,其相应的标准分数为( ) 。 A 2.4 B 2.0 C 5.2 D 1.3 27、求数据 16,18,20,22,17 的平均差( )。 A l8.6 B 1.92 C 2.

7、41 D 5 28、 测得某班学生的物理成绩(平均 78 分)和英语成绩(平均 70 分), 若要比较两者的离中趋势, 应计算( )。 A 方差 B 标准差 C 四分差 D 差异系数 29、某学生某次数学测验的标准分为 258,这说明全班同学中成绩在他以下的人数百分比 是( ),如果是-258,则全班同学中成绩在他以上的人数百分比是( )。 A 99,99 B 99%,1 C 95,99 D 95,95 30、已知一组数据 6,5,7,4,6,8 的标准差是 1.29,把这组中的每一个数据都加上 5, 然后再乘以 2,那么得到的新数据组的标准差是( )。 A 1.29 B 6.29 C 2.5

8、8 D 12.58 31、标准分数是以( )为单位表示一个分数在团体中所处位置的相对位置量数。 A 方差 B 标准差 C 百分位差 D 平均差 32、在一组原始数据中,各个 z 分数的标准差为( )。 A 1 B 0 C 根据具体数据而定 D 无法确定 33、已知某小学一年级学生的平均体重为 26kg,体重的标准差是 32kg,平均身高 110cm, 标准差为 6.0cm,问体重与身高的离散程度哪个大( )? A 体重离散程度大 B 身高离散程度大 C 离散程度一样 D 无法比较 34、已知一组数据服从正态分布,平均数为 80,标准差为 10。z 值为-196 的原始数据是 ( )。 A 99

9、.6 B 81.96 C 60.4 D 78.04 35、某次英语考试的标准差为 51 分,考虑到这次考试的题目太难,评分时给每位应试者 都加了 10 分,加分后成绩的标准差是( )。 3 A 10 B 15.1 C 4.9 D 5.1 36、某城市调查 8 岁儿童的身高情况,所用单位为厘米,根据这批数据计算得出的差异系数 ( )。 A 单位是厘米 B 单位是米 C 单位是平方厘米 D 无单位 37、现有 8 名面试官对 25 名求职者的面试过程做等级评定,为了解这 8 位面试宫的评价一 致性程度,最适宜的统计方法是求( )。 A spearman 相关系数 B 积差相关系数 C 肯德尔和谐系

10、数 D 点二列相关系 数 38、下列哪个相关系数所反映的相关程度最大( )。 A r=+0.53 B r= -0.69 C r=+0.37 D r=+0.72 39、AB 两变量线性相关,变量为符合正态分布的等距变量,变量 B 也符合正态分布 且被人为划分为两个类别,计算它们的相关系数应采用( ) A 积差相关系数 B 点双列相关 C 二列相关 D 肯德尔和谐系数 40、假设两变量线性相关,两变量是等距或等比的数据,但不呈正态分布,计算它们的相关 系数时应选用( )。 A 积差相关 B 斯皮尔曼等级相关 C 二列相关 D 点二列相关 41、假设两变量为线性关系,这两变量为等距或等比的数据且均为

11、正态分布,计算它们 的相关系数时应选用( )。 A.积差相关 B斯皮尔曼等级相关 C.二列相关 D点二列相关 42、r=-0.50 的两变量与 r=0.50 的两变量之间的关系程度( )。 A 前者比后者更密切 B 后者比前者更密切 C 相同 D 不确定 43、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 )。 A 1 B 0 C 1 D 030 C 总体分布为正态,总体方差未知 D 总体分布非正态,总体方差未知,样本 n30 25、下列条件下的样本平均数的分布为 t 分布的是( ), A 总体分布为正态,总体方差已知 B 总体分布非正态,总体方差已知,样本 n30 6 C 总体分布为正态,总体方差未知 D 总体分

12、布非正态,总体方差未知,样本 n30 26、下列关于 t 分布正确的是( )。 A t 分布的平均数是 0 B t 分布是以平均数。左右对称的分布 C 当样本容量趋于无穷大时 t 分布为正态分布,方差为 1 D 当 n-130 以上时,分布接近正态分布,方差小于 1 27、一个良好的估计量具备的特征( )。 A 无偏性 B 一致性 C 有效性 D 充分性 28、有一个 64 名学生的班级,语文历年考试成绩的=5,又知今年期中考试语文平均成绩 是 80 分,如果按 99的概率推测,那么该班语文学习的真实成绩可能为( )。 A 78 B 79 C 80 D 81 29、已知某次物理考试非正态分布,

13、=8,从这个总体中随机抽取 n=64 的样本,并计算得 其平均分为 71,那么下列成绩在这次考试中全体考生成绩均值的 0.95 的置信区间之内 的有( )。 A 69 B 70 C 71 D 72 30、假设未知,总体正态分布,有一样本 n=l0,=78,s2=64,那么下列数据属于其总X 参数的 0.95 置信区间之内的有( )。 A 71 B 82 C 84 D 85 三、计算题 1、已知 x 服从均值为,标准差为的正态分布,求以下的概率并解释其概率意义。 (1)P-1.86X+1.86 (2)P-3.7X+3.7 2、某市组织招工考试,考试成绩平均分为 70 分,标准差为 12 分,若这

14、次招工录取率 为 16%,查正态分布表确定最低录取分数。 3、求下列正态曲线下各区间的面积。 Z=0 Z=1.2 Z=0.5Z=2.8 Z=0Z=-1.4 Z= -1.5Z=1.8 Z=-0.5Z=-1.8 Z=-2.5Z=0.8 4、 某区 3600 个学生数学测验分数接近正态分布, 其平均分为 80 分, 标准差为 11.5 分, 问在 70-90 分之间应当有多少人?占总人数的百分比是多少? 5、试比较甲、乙两人三门课的总成绩,并说明他们在总体中的位置。 学生 考试科目 甲乙 团体平均分数 X 团体标准差 x 物理 化学 数学 53 78 82 73 70 70 65 74 71 4 6

15、 12 6、500 名学生的某项能力成正态分布,拟将之分成 ABCDE 五个等距的等级,问各等 级 Z 值分界点是多少?各等级应当多少人? 7、请将三位教师对 40 名学生普通话成绩的等级评定转化为数量化分数,并求出 AB 两 名学生平均等级的数量化分数。 等级各位教师所评定的人数被评评定者(教师) 7 教师甲教师乙教师丙学生甲乙丙 优 良 中 差 极差 总和 10 20 5 5 0 40 4 10 12 10 4 40 0 12 20 8 0 40 A B 优 良 良 优 中 中 8、200 人参加某项测试,结果符合正态分布,=72,S=8,求: 1、80 分以上的人数 2、高分 10%的分点的分数 3、中间 50%的分数范围 4、60 分以下的人数 9、某考生对微积分知识一无所知,完全凭猜测回答 10 道微积分的是非题,问猜对 5 题的概率是多大?猜对 7 题以上的概率有多大? 10、一个小组有 10 个学生,从中选一个组长,若每个人被选到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