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素材之时事热评:“量子波动速读”披着“高科技”外衣的骗局

上传人:gege****666 文档编号:145838290 上传时间:2020-09-2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5.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作文素材之时事热评:“量子波动速读”披着“高科技”外衣的骗局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作文素材之时事热评:“量子波动速读”披着“高科技”外衣的骗局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作文素材之时事热评:“量子波动速读”披着“高科技”外衣的骗局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作文素材之时事热评:“量子波动速读”披着“高科技”外衣的骗局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作文素材之时事热评:“量子波动速读”披着“高科技”外衣的骗局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作文素材之时事热评:“量子波动速读”披着“高科技”外衣的骗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作文素材之时事热评:“量子波动速读”披着“高科技”外衣的骗局(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作文素材之时事热评:“量子波动速读”,披着“高科技”外衣的骗局正文:“量子波动速读”1分钟看完10万字?这届家长又交智商税2019-10-15 19:19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 “遇事不决,量子力学。”这是科幻圈中流传的一句话,意思是有些科幻作品一遇到解释不清的科学问题,喜欢用量子力学来蒙混过关。而最近,这种科学家都没完全搞明白的问题,却出现在了儿童培训班中“量子波动速读”近日,微博上流传出多个某教育机构组织6-10岁儿童进行量子波动速读大赛及日常学习的视频。视频中,孩子们围坐在一个大房间里不停埋头翻书:“翻得越快,你和宇宙的距离就越近!”家长就在后边守着,虽然大概率也是搞不懂孩子们在干什么,但

2、显然,房间里拉着的横幅“给孩子补习功课,不如补习方法”已经俘虏了他们的心。工作人员表示:翻书几分钟,完整阅读几十万字!看着几十位孩子一起哗哗哗翻书的场面,你也只能感叹一句:今年诺贝尔物理奖难免也颁太早了。仔细看视频可以发现,比赛现场还有一两个保持着清醒,在一页页认真看书的小朋友,难以想象他们内心得多无语.量子听说过、波动也能理解、速读也知道,但这三个词连起来是什么意思?传说只要学了,来自宇宙的神秘力量就会让你拥有一种神奇的能力,用1-5分钟就可以看完10万字的书!并且是可以把内容完整复述出来的那种!还有更玄乎的,闭着眼睛就能和书发生感应,戴上眼罩也能知道作者传达的情绪和内容。这样的培训班,收费

3、要三万块,甚至五万块而且行情十分火爆。_WL999:我以前也经常这样,挺凉快从Ins看世界: 我发明了一种渗透压睡眠速记法,就是晚上睡觉的时候把书顶在头上,因为书里的知识浓度高,脑子里的浓度低,因此知识会往你的脑子里渗透。之所以顶在头上是因为地心引力的缘故可以加速知识的流动!而且还有助于排出你脑子里的水。Roronoa:不懂配色,赛博朋克;脑洞不够,平行宇宙活到最后一集:蒙眼识字!我姨就带我妹上了两节这个课,什么量子 全脑开发。用布蒙住眼睛,用手摸一下,用鼻子闻,弹一下纸放耳边听就知道什么颜色,随便拿个名片就知道什么字结果一顿神操作下来,原理竟然是从蒙眼睛的布的缝隙下偷看!一次没看清再看第二次

4、,至今我姨都觉得她女儿是个神童来自宇宙的神秘力量,愿者上钩?根据他们的理论,“量子波动速读”的原理是这样的用心去感受!这是一种革命性的阅读方式。波动速读法的英文是Quantum Speed Reading,简称QSR,在波动速读过程中,你只需以高速翻动书本(类似于洗扑克牌的速度),甚至不!需!翻!开!书!本!就能理解书中内容,并复述出来!而实际上,量子是表现某物质或物理量特性的最小单元,“量子波动”只是物理学上量子的一种状态。真要分析,所谓的“量子波动速读”,大概想包装的概念是:通过量子波动让头脑中产生动态影像,即通过物理学的概念让感知器官产生多维感受然而,你知道量子波动或量子碰撞是怎么产生的

5、吗?百度一下“量子对撞机”,它长这样额也就三四层楼这么高吧所以,单纯用手翻阅书本是有什么神奇能力可以产生量子波动?某位培训老师,在回答蒙眼识字究竟是什么原理的时候,她磕磕绊绊地解释“是物理学的量子纠缠,还有光的波粒二象性”,说着说着自己都笑了。其实如此迷幻的操作,明眼人一下就能识破是怎么回事,或许是爱鸡娃的家长们求成心切,这才被花言巧语迷惑:“大人无法理解,只有小孩才能感受到。”微博上有一位曾经去过类似培训机构的学员还原了当事者的全过程:“妈呀!这种培训班我上过!5年级时,坐标北京,暑假,有一天我妈神神秘秘把我带到北京郊区,也不说话,就是扔到这种培训机构,老师跟我讲我是个骨骼清奇的天才,需要练

6、习一下量子波动速读技术,说是一种来自宇宙的神秘技术,当时我听得兴奋死了!接着我们就开始了为期1个星期的训练,坐在教室冥想,打坐,对于当时好动的我,简直就是监狱!然后每天就是闭着眼睛翻书,猜书里的内容,不过那里的饭真的好吃,每天最开心的就是吃饭。老师跟我们讲宇宙深处有一种神秘的量子,会打入我们的大脑,然后我们就会变成天才。当时使用的课本就是我刚在学校学过的五年级教材!老师问我们谁能示范一下量子术,我举手了,然后闭着眼睛讲清楚了书里的内容,老师一个劲儿地夸我,还到我妈那边表扬我,开心死我了。但是后来我问我妈花了多少钱,她说5万人民币!”这样的“智商税”,1979年就有了日光之下,并无新事。类似的骗

7、局不要太多,媒体也是报了又报:这是2018年的新闻:培训人员的说法是,激活大脑松果体,蒙着眼睛就能感知到物体或文字。说白了,它和量子波动速读在“原理”上是一致的。最后家长发现,所谓在展示时能表演“蒙眼识字”的孩子,是在识字过程中偷看了。而被众多培训机构吹得神乎其神的松果体,被解释是人类大脑中一种腺体,主要的功能是分泌各种激素。报道里这么讲:贵阳市第六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段毅说。“之所以将松果体称为人类的第三只眼睛,是因为松果体能够分泌一种名叫褪黑素的激素,让人感受昼夜交替的变化。”段毅直言,“激发松果体,也不能让人蒙眼识物。”不过,骗子们已经在这一市场深耕多年。再往前看,这是1979年:

8、文中写:1979年以后 , 国内掀起特异功能热潮时,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专家组成的特异功能调研组在一些省市实验调查的结果表明,那些以前被当地发现具有特异功能的孩子, 在识别调研组严格设计的试验面前,全都使用了作假偷看手段被检查出来,并当场写了检讨。从1979年到现在,这样的骗局无非是瞄准了家长们望子成龙的心态。教育专家熊丙奇说,这类骗局大行其道且长盛不衰,主要原因还是神童情结作祟它抓住了家长想走捷径的心理。只要神童情结在,这种骗局,就算被揭露100次,也会在第101次换上新的名头卷土重来。而渴望子女与众不同的家长,就算被忽悠100次,也会在第101次垂直入坑不试试怎么知道,万一呢?望子成龙,也

9、不能“走火入魔”,这样的“智商税”,只能坑娃!来源:新闻晨报、新闻坊、脊梁in上海、1818黄金眼、科技日报、新浪微博观点1+1“量子波动速读”真有“奇效”吗?蒋萌2019年10月17日16:20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背景:近日,一段孩子们蒙眼快速翻书的视频蹿红网络,据说这叫“量子波动速读”。有关培训机构宣称,只要掌握了量子波动速读方法,就能在10分钟内阅读一本10万字的读物,准确复述80%以上内容,“直接以心灵感应的方式高速获取信息”。记者发现,多地出现此类培训机构,收费在6000元半年到26万元“终身制”不等。新京报发表叶克飞的观点:很多人嘲笑这些孩子的父母,认为“父母的智商才是孩子成功路

10、上的最大绊脚石”。也有媒体分析,这些父母之所以交上一笔智商税,是因为心里有个“神童梦”。但现实中大多数父母其实无此奢望,所求无非是自家孩子能“跟得上”。作为当下中国孩子的父母乃至长辈,面对赢在起跑线的教育军备竞赛,每个人都在交智商税,无非多少之分。很多父母都说最怕开家长会,因为每次一开家长会,就会发现其他孩子又学这个又学那个,自家孩子明显落后。在这种焦虑氛围下,大家只能将教育理解为速成,尽快出成绩,尽快达到让别人满意而非让孩子满意的效果。许多家庭对五六岁孩子的要求,已经以十五六岁作为标准。很多人曾经以为,这一代年轻父母可以扭转这一局面,但教育焦虑反而加剧了教育速成观念。这也让骗子们拥有了更多空

11、间。在量子波动速读的骗局中,最让我感慨的是,本是受害者的孩子们最终却成了骗子的合谋者。正是他们认同量子波动速读的“成效”,才让更多家长在骗局中越陷越深。但错不在孩子,面对家长和长辈的焦虑与督促,他们并没有说“不”的权利,更不敢说自己什么也没学到。说到底,当中国父母和长辈们用揠苗助长的方式,赋予孩子远超其自身年龄的期望时,孩子要么就走向反叛,要么就为了让大人满意而选择欺骗。小蒋随想:80年代末、90年代初,有过一阵“气功热”。当时,一些“大师”在台上“发功”,不少学员都说感觉“有效”。至于有什么“效”,在今天看来,无非是心理暗示、三人成虎、别人说有自己不好意思说无。某些“大师”由此赚得盆满钵满,

12、后来就没有后来了,似乎也没人找“大师”后账,真是没风险的好买卖。在某种程度上,“量子波动速读”也有类似“效果”。一些家长们听着这玩意挺神,想让自家娃“弯道超车”。对孩子而言,反正就是翻书呗,比做奥数题容易多了,父母的钱打不打水漂,孩子们管不着。或者说,这班那班上得太多,都是爹妈选的,孩子们也麻木了。新闻媒体曝光,“量子波动速读”这波行情估计也要歇菜了。可对那些啥资质没有的培训机构,能有什么实质性的惩处?培训机构跑路的不要太多,这帮人可能呈鸟兽散,回头再搞其他“项目”。还能搞什么呢?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人家做不到,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这之中,一种现象让人挺无语。一些人在试图提高智商的时候,却在交

13、智商税,学这学那,唯独没学到真正的科学精神。教育焦虑确实是个社会问题,但真至于“病急乱投医”吗?一些骗局接着另一些骗局,只是变花样,“效能”都差不离,能不能先学点前车之鉴?东方快评丨“量子波动速读”,为什么家长愿意“垂直入坑”?2019-10-15 14:40:12来源:东方网作者:胡欣红选稿:桑怡近日,微博上流传出多个某教育机构组织6-10岁儿童进行量子波动速读大赛及日常学习的视频。视频中,孩子们围坐在一个大房间里不停埋头翻书:“翻得越快,你和宇宙的距离就越近!”。甚至用1-5分钟就可以看完10万字的书!(10月15日,新闻晨报)“1分钟可以看完10万字的书”“闭着眼睛就能和书发生感应”“不

14、需要翻开书本就能理解书中内容”对于大多数公众而言,一目十行已经足以惊为天人,没想到还有更神奇的“量子波动速读”,真是脑洞大开。据悉,强调“用心去感受”的“量子波动速读”是一种革命性的阅读方式。波动速读法的英文是Quantum Speed Reading,简称QSR,在波动速读过程中,你只需以高速翻动书本(类似于洗扑克牌的速度),甚至不需要翻开书本,就能理解书中内容并复述出来!“遇事不决,量子力学。”这是科幻圈中流传的一句话,意思是有些科幻作品,一遇到解释不清的科学问题,喜欢用量子力学来蒙混过关。没想到这种科学家都没完全搞明白的问题,竟然堂而皇之地出现在了儿童培训班中,而且收费动辄要三万块、五万

15、块,行情还十分火爆。这种似曾相识的操作,不由得令人联想起不时被媒体曝光的“蒙眼识字”之类的闹剧。打着“开发松果体”和“全脑教育”等“高大上”旗号,宣称“开启右脑的智慧,促进左右脑平衡应用,提升孩子的专注力、记忆力、创作力”;“超感心像力”课程提升孩子专注力,蒙着眼睛也能辨别物体颜色;“脑屏成像”课程增强孩子记忆力,对任何文章篇目过目不忘;“超感创作力”课程激发孩子创作力,1小时写20首古诗,再不愁背书和写作文满满的“科学”依据,似乎煞有其事。北京师范大学儿童青少年脑智研究中心主任陶沙表示,关于超感知等等说法已经有了几十年上百年了,但是没有任何严谨的科学证据证明它存在。对于屡屡出现的神秘“松果体”,医学专家也明确表示:“之所以将松果体称为人类的第三只眼睛,是因为松果体能够分泌一种名叫褪黑素的激素,让人感受昼夜交替的变化。”换言之,即便激发了“松果体”,也不能让人蒙眼识物。玄乎其玄的培训,其实就是在敛财:2天的“超感心像力”、7天的“超感创作力”、7天的“脑屏成像”,整套系列课程收费6.8万元所谓的“以孩子为重,不要吝惜金钱和时间”,其真实面目昭然若揭。按下葫芦浮起瓢。“蒙眼识字”“脑立方”等逐渐退出“舞台”之后,崭新的“量子波动速读”又粉墨登场。传说只要学了,来自宇宙的神秘力量就会让你拥有一种神奇的能力。然而,微博上有一位曾经去过类似培训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