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精选中华书局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5课三国鼎立习题精选九

上传人:雨水 文档编号:145838282 上传时间:2020-09-24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1.9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精选中华书局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5课三国鼎立习题精选九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最新精选中华书局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5课三国鼎立习题精选九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最新精选中华书局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5课三国鼎立习题精选九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精选中华书局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5课三国鼎立习题精选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精选中华书局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5课三国鼎立习题精选九(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教育资料精选 1 / 12 最新精选中华书局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5 课 三国鼎立习题精选九 第 1 题【单选题】 我国优秀的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取材于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的历史,历史上的三国鼎立局面形 成于 ( ) A、公元 3 世纪初期 B、公元 3 世纪 20 年代 C、公元 2 世纪初期 D、公元 2 世纪 20 年代 【答案】: 【解析】: 第 2 题【单选题】 以少胜多,以弱克强,击敌要害,一战而统一北方的战役是( ) A、城濮大战 B、长平之战 C、官渡之战 D、赤壁之战 【答案】: 【解析】: 第 3 题【单选题】 赤壁之战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的重要战役。它发生在( ) 最新教

2、育资料精选 2 / 12 A、三国时期 B、春秋时期 C、东汉末年 D、隋朝末年 【答案】: 【解析】: 第 4 题【单选题】 “ 三顾茅庐 ” 的历史典故发生在襄阳的隆中,下列与典故有关的历史人物是( ) A、袁绍 B、诸葛亮 C、孙权 D、曹操 【答案】: 【解析】: 第 5 题【单选题】 魏国建立者是( ) A、曹操 B、曹丕 C、孙权 D、刘备 【答案】: 最新教育资料精选 3 / 12 【解析】: 第 6 题【单选题】 2010 年 1 月 13 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在北京举办年度考古学论坛,“ 河南安阳曹操高陵” 被列为 2009 年 中国考古六大新发现之一,引起了社会各个层面的普遍

3、关注。下列关于曹操事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 挟天子以令诸侯” ,取得政治优势 B、与刘备、孙权联军在赤壁展开激战 C、完成北方的统一 D、废掉汉献帝,建立魏国 【答案】: 【解析】: 第 7 题【单选题】 下列人物不属于三国时代的是( ) A、曹操 B、刘备 C、诸葛亮 D、孙权 【答案】: 【解析】: 第 8 题【填空题】 最新教育资料精选 4 / 12 填图题,读图填空写出左图中的国家 名称 A_B_C_ 【答案】: 【解析】: 第 9 题【材料分析题】 最新教育资料精选 5 / 12 根据图示指出图示中统一过北方黄河流域地区的政权有哪些?有哪两个少数民族政权统一过黄河流 域

4、? 请您根据图示和所学知识用史实概括指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治、经济、军事、民族关系方面的主 要特点并简单说明理由。 【答案】: 【解析】: 最新教育资料精选 6 / 12 第 10 题【材料分析题】 如图,汉末三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大分裂、大动荡的时期,一段时间里,社会生产遭到巨大破 坏,人民流离失所。但这一时期在政治和经济方面也存在许多有利于重新走向统一的积极因素。阅读下列 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 他结束了汉末豪族混战的局面,恢复了黄河两岸广大平原,为后来的西晋统一铺平了道 路。 ” 毛泽东 材料二: “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杜甫 诸回答: 材料一是对哪个历史人物的评价?他

5、是通过哪个战役基本上统一北方的? 材料二是对哪个历史人物的评价?他促成了孙权和刘备的联合,通过取得哪个战役的胜利形成了三分 天下的局面 ? 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后,魏国和蜀国对生产都很重视,有哪些具体表现呢? 【答案】: 【解析】: 第 11 题【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列引文,并回答问题。 最新教育资料精选 7 / 12 材料一:公元前202 年,曹操以少量兵力同袁绍的大军作战,打败袁绍,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 材料二:公元208 年,曹操帅大军南下同孙权、刘备的联军决战,孙权的大将周瑜,利用曹军不习水 性的弱点,指挥联军用火攻的办法,大败曹军。 材料三: “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6、。” 请回答: 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说的是哪两次战役?这两次战役都有一个共同特点是什么?反映的是哪一时期的 社会现象? 材料三中的这首诗抒发了曹操远大抱负和雄心壮志,想一想,他当时的雄心壮志是什么?他的抱负实 现了吗? 曹操在两次战役中的结局如何? 材料二反映的战争之后形成了什么局面? 【答案】: 【解析】: 第 12 题【材料分析题】 纵观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光辉历史,分久必合,由分裂走向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请阅读材料,回答 下列问题。 材料一:秦朝行政系统简表 最新教育资料精选 8 / 12 材料二:主父偃说上曰:“ 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 易为淫乱, 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 子弟,以地侯

7、之,彼人人喜得所愿, 不削而稍弱矣。” 资治通鉴 材料三:自董卓以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 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 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三国志 ?诸葛亮传 请回答: 秦统一后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度,请结合所学将材料一补充完整。 _ ; _ 结合材料一图示以及所学,秦统一后确立了谁的至高无上的地位?在地方上秦朝采取了什么制度?为 巩固中央集权制度,秦朝在经济上采取了什么措施? 材料二中的 “ 上”“陛下 ” 是谁?主父偃的建议是什么?这

8、一建议有何巧妙之处? 最新教育资料精选 9 / 12 材料三中提到“ 操遂能克绍 ” ,这是指哪次战役?三国鼎立的局面是在哪一次战役后奠定的?请分别写 出魏蜀吴这三国的建立者。 【答案】: 【解析】: 第 13 题【材料分析题】 三国时期是一个风云变幻、英雄辈出、令人神往的时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水面偏能用火攻。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 材料二:他挟天子以令诸侯,采用谋士许攸的计策打败袁军。又消

9、灭了袁绍的残余力量, 基本上统一了北方。 请回答? 三国是指哪三国?三国时期,英堆辈出,你最喜欢的是哪一位?请用一句话说 明你喜欢的理由。 材料一中 “ 水面偏能用火攻” 是指什么战役?试评述“ 樯橹灰飞烟灭 ” 的原因。 (写出两点即可) 最新教育资料精选 10 / 12 材料二中 “ 他挟天子以令诸侯” 的人是指谁?打败袁军的战役名称是什么? 它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描写了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的历史,这一名著是什么? 【答案】: 【解析】: 第 14 题【材料分析题】 “ 读史使人明智” 。读史要读出历史的真实,读懂历史发展的规律,进而理性地参与历史。 材料一: 少典之子,姓公孙,名

10、曰轩辕。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 明。 史记 五帝本纪 材料二:武王 封诸侯, 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 史记 周 本纪 材料三:始皇曰: “ 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 求其宁息,岂不难哉! ” 廷尉议是。史记 秦始皇本纪 材料四: 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史记 项羽本纪 请回答: 这四则材料都引自我国古代同一部史书,此书作者是谁? 最新教育资料精选 11 / 12 材料一中的轩辕氏是传说中的哪个人物?他被炎黄子孙尊奉为什么? 材料二反映了“ 武王 ” 实

11、行什么制度来加强统治?请写出该则材料中的两个诸侯国。 材料三说明秦始皇对材料二的制度持什么态度?为此他实行了什么制度取代以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材料四中描述的是哪一场著名战役?这次战役的特点是以少胜多,你还知道哪些古代以少胜多的战 役?请再写两个。 【答案】: 【解析】: 第 15 题【综合题】 从春秋战国到魏晋时期发生了很多经典的战争,传递出了宝贵的战争思想和智慧。 公元前 260 年,秦、赵之间发生空前的_ , 赵军向秦军投降。 公元前 207 年, _项羽以少胜多大败秦军主力,秦朝走向衰亡。 最新教育资料精选 12 / 12 208 年, _孙刘联军大败曹军,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383 年,东晋与前秦进行_ , 这是一次典型的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答案】: 【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