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模拟作文及范文:融于集体彰显价值

上传人:gege****666 文档编号:145838138 上传时间:2020-09-2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高考模拟作文及范文:融于集体彰显价值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0高考模拟作文及范文:融于集体彰显价值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0高考模拟作文及范文:融于集体彰显价值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20高考模拟作文及范文:融于集体彰显价值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20高考模拟作文及范文:融于集体彰显价值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高考模拟作文及范文:融于集体彰显价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高考模拟作文及范文:融于集体彰显价值(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高考模拟作文及范文:融 于 集体,彰显价值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火花和浪花偶然会面了。火花对新朋友浪花说:“我们都能开出美丽的花,而且都叫花,因此我们是对亲密的姐妹。”浪花考虑了一会儿,不同意它的看法,否认说:“从表面看,我们的确有些相像,但是我与波浪紧密相连,根植于波浪之中,所以我的花永开不败;而你只突出个人,所以总是一闪即逝。”浪花的对话给人深刻的启示,你从中获得了怎样的感悟?请就你的感悟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命题方向人文底蕴:审美情趣科学精神: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健康生活:健全人格责任担当:

2、社会责任实践创新:问题解决审题限制性1.内容限制。浪花的话是审题立意的关键。浪花因“与波浪紧密相连,植根于波浪之中”,所以永开不败;火花因“只突出个人,所以总是一闪即逝”。综合本寓言材料来看,其体现了“个体与群体”“瞬间与永恒”的关系,可从此角度展开分析与写作。以“个体与群体”“瞬间与永恒”两个词组或其一的辩证关系切入来写都可以。2.立意限制。材料给了两个对象火花与浪花,“浪花的对话给人深刻的启示,你从中获得了怎样的感悟”,题目任务锁定在让考生思考“浪花的对话”上:“根植于波浪之中,所以我的花开不败;而你只突出个人,所以总是一闪即逝”。“永开不败”和“一闪即逝”,暗示命题人肯定的是“植根于波浪

3、”,反对“只突出个人”。寓言都是带有比喻性或象征性的,而“浪花”和“火花”都是有比喻性的,写作此文,要联系社会人生,挖掘出比喻的本体或象征体的深意,让文章更有现实意义和针对性。3.价值观限制。材料中浪花“永开不败”,火花“一闪即逝”,“永开不败”即为永恒、持久,有更强的生命力;“一闪即逝”意味着短暂、微弱,无甚价值。二者相较,扬此抑彼的态度不言自明。命题人肯定的是“植根于波浪”,反对“只突出个人”,考生不得肯定“后者”。开放性1.写作角度是多元的。本题是一道寓意哲理类材料作文题,所给对象为浪花和火花,考生在写作时可以联想到个体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角度,据此展开联想,阐述个体融入集体,方能彰显价

4、值的重要性,从正面写融于集体的重要性等;可从反面谈脱离集体,一味凸显自我的局限和弊病;也可兼谈二者,写作的角度是多元的。从“个体与群体”的角度立意,可写个人的成长进步离不开集体的智慧与力量;个人的前途命运离不开群体;人生幸福的浪花必须根植于大海等。若只突出个人,则常常一闪即逝。从“瞬间与永恒”的角度立意,可写根植于波浪,花永开不败。只突出个人,则常常一闪即逝。从综合角度立意,可将火花和浪花展开对比,在对比中揭示让人生“花开不败”的道理:要做常开不败的浪花,不做一闪即逝的火花。2.素材的选用是开放的。本题写作的关键是由材料中的浪花和火花,延伸拓展至人类社会中的现象。无论古今还是中外,只要是能突出

5、材料主题、符合材料寓意的素材皆可使用。个人融于团队,方能实现价值;个人融于社会,方能绽放光华;个人融于时代,方能缔造不朽。考生平时积累的不少名人事迹、成功案例,都是其融于团队、融于社会、融于时代的具体体现,因此素材的选用也具有开放性。因写作者的生活经历、人生阅历、生命体验不同,联想和思考的角度、深度、广度也自然会是丰富多元的。如:家庭、民族、阶层、党派、团体、机构、部门、国家、生命、生活、历史、现实、社会、文学、观点、思想、情感、兴趣、文化性格等方面都可涉及,只要体现这两个词组或其一的辩证关系即可。3.文体自由。从写作引导语“浪花的对话给人深刻的启示,你从中获得了怎样的感悟”来看,文体的限制并

6、不严格,具有开放性。但要注意符合文体特征,不能写成“四不像”。解题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所给材料是寓言哲理性材料,准确、全面解读材料寓意是写作成功的关键。材料中浪花因“与波浪紧密相连,植根于波浪之中”,所以“永开不败”;火花“只突出个人,所以总是一闪即逝”。据此可立意为个人只有把自己融入集体、融入社会和时代,才能永葆事业的青春,创造永恒的价值。一味突出个人,只能像火花一样,转瞬即逝。本寓言材料既考查理性思维,也考查价值观,可联系现实把“个体与群体”“瞬间与永恒”这两个词组或其一的辩证关系分析透。“群体”,可联系到“国家”“民族”“社会”,也可联系到“文化”“习俗”“风格”“流派”“精神

7、风貌”等;所写内容要体现辩证关系:个体与群体不可分割,没有个体就没有群体,而个体的生活、学习和工作都离不开集体,它要受到群体的制约,而情感上的荣辱与共、心理上的相互依存、行动上的相互支持以及共同的奋斗目标都是集体的显著特征。参考立意切题立意:1.拥抱江河,常开不败。2.融于社会,彰显价值。3.走出孤岛,奔向集体。4.火花易逝,浪花永恒。5.根植于波浪,花永开不败。6.超越小我,实现大我。7.孤芳不自赏,大我铸辉煌。8.收敛个人锋芒,成就时代辉煌。9.做常开不败的浪花,不做一闪即逝的火花。偏题立意:1.灿烂的火花,豪迈的气概。(与题旨相反)2.迸发的火焰,智慧的光芒。(与题旨相反)3.坚持信念让

8、瞬间永恒。(材料讨论的是瞬间和永恒的关系,无关信念)4.个体与群体就是务实与虚幻。(胡乱联系)5.忽略那美丽而虚幻的永恒。(与题旨相反)6.众人拾柴火焰高。(材料没有谈及个人与集体的关系)7.团结就是力量。(材料没有谈及个人与集体的关系)8.透过现象看本质。(万能标题,没有针对性)存在问题:1.个别考生存在审题不准,不能准确理解材料的寓意,误将浪花与波浪的关系理解成合作共赢、团结协作的问题。2.部分考生将材料寓意理解为透过现象看本质,立意泛化,缺乏针对性,未能领会命题者的意图。范文展示 融于集体,彰显价值浪花与波浪紧密相连才会经久不衰,永远绽放。个人只有把自己融入集体、社会和时代,才能永葆事业

9、的青春,创造永恒的价值。一味突出个人,只能像火花一样,转瞬即逝。16世纪英国诗人约翰邓恩曾说:“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可以自全。”我们青年人不应囿于自我的小圈子,当与祖国一起追梦、圆梦。融于集体,融于社会和时代,方能更好地实现自我的价值。不要蜷缩在自己促狭的世界里,当关注祖国的发展,因为无数的人都与我们有关。二战时期一位牧师曾这样反思自己:“起初他们追杀共产党,我不说话;接着他们追杀犹太人,我不是犹太人,我不说话;最后他们奔我而来,再也没有人站起来为我说话了”过于自我其实是在孤立自己,而帮助别人就是在帮助自己。“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古训是说读书人要少参与是非,多钻研学问,而不是教人“

10、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祖国需要我们的担当与奉献。融入时代,砥砺奋斗,无数的人都与我们有关。不要认为自己的力量渺小,当滴水汇成大海时,你就可以改变世界。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充分证明了这一观点。总设计师林鸣发明专利达数百项之多,但一个人的力量总是有限的,港珠澳大桥的建设还需要无数设计者和工人的辛勤付出才能完成。港珠澳大桥被国外媒体誉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如果单凭总设计师的一己之力去研发,这个世界难题恐怕很难攻克。“众人拾柴火焰高”,个人只有融于集体,才能收获更大的成功。不要忽略集体的价值,当灾难来临时,你会体会到大爱与温暖。2008年汶川大地震突如其来,让汶川人民恐慌不已,让中国同胞紧张不已。而从各地赶到汶川的救护人员和志愿者却让我们的心很温暖,正所谓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因为我们都是祖国的一分子,是一个集体。无论何时遇到困难,四面八方的兄弟姐妹都会第一时间赶到我们面前并向我们伸出援手。鲁迅先生说:“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浪花离不开波浪,鱼儿离不开海洋,鸟儿离不开天空,而我们离不开集体。个人与集体、社会、时代紧紧连在一起,只有融入集体才能更好地彰显自我价值,圆梦新时代。点评本文立意准确,能紧紧围绕材料寓意展开论述。作者立足于个人和社会、国家、时代的关系行文,展现不凡见识。三个分论点的使用使文章结构清晰,脉络分明。开头和结尾处引用恰当,也为文章增色不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