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教学课件

上传人:痞** 文档编号:145835346 上传时间:2020-09-2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村教学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山村教学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山村教学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山村教学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村教学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村教学课件(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村教学课件山村教学课件 山村是一首古代童谣,它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宁静而幽远的乡村美景。这首童谣排列整齐,朗朗上口,充满儿童情趣,具有韵律美,是进行朗读训练的好项目。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山村教学课件,欢迎参考。 山村教学课件1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古诗,做到让每个学生都会背诵古诗。 2在课文中随文识字,渗透拼音的认识。 3学写生字。 二、教学重难点: 1随文识字。 2学写生字。 三、教学过程: (一)课前活动 你会背哪些诗,给大家展示一下。 (二)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会背这么多诗了,真好,今天我们再来学一首小诗好吗? 板书:山村 2谁认识,读一读。 (三)新授 1打开书翻到P12页,请你读一读小

2、诗,用你喜欢的符号画出不认识的字。 2有的同学已经都能流畅地读下来,谁愿意展示一下?(请一生读)其他同学要想把自己不认识的字解决,你该怎么做?(让学生总结,通过认真听别人读来解决自己不认识的生字,进行听读识字) 3谁来说说,通过听别人读,你认识了哪些字?(学生可以自由地说说自己认识的字,无论是不是生字表中的,如果说到了二、六、七、八、九、十、花这几个字,就随手把生字卡片贴在黑板上) (及时引导学生自评,既达到了巩固的目的,又使学生树立起责任的意识。)自己读;老师读;一起读(这时课件中这些生字变成红色的) 4这首诗是一幅很美的风景画。老师很想画一画。(准备一张宣纸,随手点缀画出诗中描绘的景象,边

3、画边说)描绘诗中的大意。 5美吗?现在你想怎么读?(引导生尽量读出自己的感受) 6现在字宝宝要跳出来了,看你还认识它吗?(出示:二、六、七、八、九、十、花等字。)先一生带读拼音,再抢读。 7这些字宝宝看见你能读出它的名字,特别高兴。它们又回到课文中去了,快互相指读课文,看你能准确读出它们吗?再互相背一背,看谁最棒。(生试着背)(会的齐背。) (四)写字 咱们的字宝宝还想让你把它请到田字格里去呢! 1出示带田字格的一、二、三、十,让学生观察。 2这些字有哪些笔画?(横、竖) 伸出你的手指来写一写, 师说:从左到右,横。从上到下,竖。 请你拿出铅笔,在生字本上准备。先出示在田字格中写好的字。 3看

4、看老师怎样写的,(师范写,生认真看) 谁来评一评老师写得怎样。(学生自己有什么想法都可以说,包括觉得哪里好,哪里不好。)你们看把“一”的家放在哪里比较好。 4请你们自己写一写,写完了同桌的朋友互相看一看、评一评。 谁愿意让大家看一看你写的字。(在实物投影展示) (师生间平等的交流,学生间相互的赏识,为交流情感、分享收获、体验成功提供了空间。) 5小“一”在对你说:“你把我写得真漂亮,谢谢你们”呢! 6小“二”跑过来了。快看。(师在田格里书写) 你来写一写。师指导,找一些有代表性的问题的作业。(在实物投影上看)如“二”写在横虚线上边。(学生评) 小二说:“你把我写在上边,太挤了,下边不是还有地方

5、吗? 7用同样的方式写“三”“十” 8哪个认真的孩子发现了我们在写的时候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引导孩子注意到书写顺序:先上后下,先横后竖。 9现在利用我们会写的字去干活了。 请你打开书第14页,数一数,填一填。(同桌对一对) 图中有:条船两只猫个水桶条小鱼。 (五)小结 孩子们你们这节课都有什么收获啊? (孩子们可以各抒己见,学会一首诗、会写了几个字等都可以) (评价的适时适度,使学生享受到了收获的快乐。) (六)作业 你可以把我们今天学的诗配上画,并试着在上边写写你会写的数字,好吗? 山村教学课件2 教材分析 山村是一首极具趣味的数字关联诗,是学生初次入学以来最先接触到的古诗。它意境优美,读起

6、来琅琅上口。安排这首诗主要是让学生认识数字,体会数字的妙用,学习“、”两个基本笔画,掌握汉字的笔顺,能正确书写“一、二、三、十”。 教学目标 认识10个生字,会写其中的“四、五、六、七、十”5个生字。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通过诵读了解古诗的意思。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猜谜激趣,导入新课 1小朋友,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咱们一起来猜一个谜语: 两棵小树十个叉, 不长叶子不开花; 能写会算还会画, 天天干活不说话。 谁知道谜底是什么?(手)对,这则谜语的谜底是“手”。两只小手共有几个手指头?大家赶快数一数。(学生边数教师边在黑板上板书“1、2、3、4、5、6、7、

7、8、9、10”10个数字。) 2这10个数字还可以分别用10个汉字来表示。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这10个汉字,怎么样?(板书课题,并领读) (学生对新知的构建是在新知与已有经验和现有认识水平的碰撞中实现的。为促进新知的构建,教师先用学生喜欢的猜谜语导入新课,把“110”与10个表示数字的汉字联系起来,提前渗透文本内容,实现学生已有的数学经验和新知的有机结合,可增强学习兴趣,减缓学习坡度。) 二、学习古诗,认读生字 1我国宋代有个叫邵雍的诗人,把这10个汉字都写在一首诗里面,想知道他是怎么写的吗?请大家翻开课本第42页看“识字(1)”山村。现在,请同学们借助拼音读一读这首小诗,然后在诗中找出“一

8、至十”这10个汉字,并用你喜欢的符号画出不认识的字。(生自由读文) 2谁想把这首小诗读给大家听?其他同学想要解决自己不认识的字应该怎么做?(让学生总结,通过认真听别人读来解决自己不认识的生字,进行听读识字。) 3通过听和读,你认识了哪几个生字,到投影前指着文中的生字领着大家读一读好吗? 4现在,有几个淘气的生字宝宝从课文中跑了出来,你能认出他们吗?(出示生字卡片:山、村、台、九、枝。指名认读、抢读。) (由于本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识字课,在教学时应该适当降低难度,先让学生借助拼音读古诗,然后让他们自主阅读与其他多种方式阅读相结合,用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把诗读熟,并做到不漏字、不添字,准确,通顺。)

9、三、指导朗读,探究方法 1这首诗是一幅优美的风景画:一路走去二三里,不远处有个小山村,村里有四五户人家升起了炊烟,六七座亭台掩映在绿树丛中,鲜花簇簇,一片恬静美丽的景象。(教师边用语言描绘边用彩色粉笔在黑板上勾画出诗中描述的美景。)大家看(指板画),美吗?现在,你想怎么读这首诗? (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 2现在老师也想读读这首诗,你们想听吗? (让学生通过听老师范读和评价老师的朗读,意识到读古诗不但声音要响亮,还要注意节奏的抑扬顿挫。) 3谁想读给大家听?(指名读之后由其他同学评一评,再指几生读一读,评一评。) 4同学们知道了这么多读古诗的窍门,你们有信心把它读好吗?请大家再读一读看看。

10、(生同桌间互读互听。) 5谁能试着把它背下来? (学生自由背诵,同桌检查背诵,指名背诵。) 6同学们背得真好!还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吗? (引导学生把图画和诗句对应起来,加强语言和意象的联系,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再通过反复的朗读、背诵,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培养语感。) 四、小组合作,学习写字 1这节课我们不但诵读了古诗,还认识了这几个生字(出示:四、五、六、七、十)可是,这5个生字是我们应该会写的,老师问问你们能不能把它们写好啊? 2首先我们来学写 四 字,大家看一看这个字的形状有什么特点? (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四”字的第2笔是“横折”,第4笔叫“竖弯”,探究 四 字的书写规则:先外后内再封

11、口。) (师先范写,然后要求生练习写35个。生写时师巡视检查指导,注意搜集典型进行评议。) 3现在我们再来学写“五”字。(注意:要给学生讲清楚各个笔画,特别要提示“横折”为一笔,规则为:从上到下。) 4学写 六 字。(板书:六。指名说一说写“六”字应注意什么。引导学生认识到“六”字的撇不能写成竖或点,点不能写成竖或捺。) 5学写 七 。(指名到黑板上田字格中书写“七”,注意“七”字中的横要略斜。) 6学习书写“十”。 (引导学生观察横竖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一”写在横中线上,“|”写在竖中线上,学生自己练习写,反馈、评议。) 7请同学们把每个字再写一写,写完了请同桌评一评。 (认识生字、写生字是

12、本课的重点,教学时,要调动学生开动脑筋,自己观察、认识新笔画“横折钩”“竖弯”。指导学生书写时,重在指导学生掌握笔顺和书写规则,注意间架结构。) 五、拓展延伸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都学到什么啦?(引导学生整理学过的知识,使他们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2在这首古诗中,作者把表示数目的10个汉字同小路、烟村、亭台、鲜花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为我们勾画了一幅美丽、恬静的山村风景。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词语也用到了这些数字。(出示卡片:四面八方)你能试一试用今天学过的字组成一些词语吗? (利用本课所学的字进行扩词练习,使学生能将所学知识进行迁移应用,以加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3同学们也可以回家试给这首诗配上画,并在上面写一写今天学到的生字,让爸爸妈妈也来分享一下这首古诗中的美好意境,好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