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复习ppt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5831181 上传时间:2020-09-23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2.8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岳麓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复习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岳麓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复习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岳麓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复习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岳麓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复习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岳麓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复习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岳麓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复习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岳麓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复习ppt课件(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单元复习,中国古代史(下),单元线索: 581至907年是隋唐时期。这一时期,国家大一统,经济文化高度繁荣。唐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帝国之一。,第五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单元体系,第五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隋朝开运河创科举,唐朝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唐朝的民族关系和中外交往,隋唐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第课开运河创科举,复习要点: 了解隋朝的统一;知道隋朝大运河开凿的目的、概况及作用;了解隋朝科举制度的创立。,、隋朝统一南北,客观:江南经济发展、民族融合的加强 和人民盼望统一; 主观:隋朝经济、军事力量迅速增强; 南朝陈后主荒淫奢侈。,、隋朝的繁荣,原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良

2、好的社会环境;隋文帝励精图治和发展生产。 表现:人口激增、垦田扩大、粮仓丰实。,条件:,经过:,意义:南北重归统一。,581年建立隋朝,589年灭掉了南朝最后一个朝代陈。,、大运河的开凿,三点:涿郡、洛阳、余杭 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五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概况:,目的:,调集江南财物,进一步控制江南地区,巩固隋朝政权(根因) 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主因) 加强各地经济文化交流,尤其是沟通南北交通 追求享乐,作用:,对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国家统一的巩固起了很大作用,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科举制的创立(创立封建社会的选官制度),隋文帝时,改革选拔官吏的办法,通过分科

3、考试选拔人才,开科举制的先河; 隋炀帝创设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作用:,开创:,科举制打破了门第限制,给一般知识分子提供了做官参政的机会; 选拔官吏的权力从地方集中到了中央,为统治者吸收、笼络人才拓宽了道路; 隋朝创立的科举制对后世具有深远的影响。,难点突破,比较秦、隋两朝的共同点,南北朝政权更替示意图,北魏,宋,齐,梁,陈,东魏,北齐,北周,西魏,隋,温故知新,581年,589年,隋朝统一时的疆域图,复习要点: 能结合“贞观之治”的基本内容,评价唐太宗;知道武则天和“开元盛世”的基本史实。分析“治世”出现的原因;,唐朝盛世,贞观之治,开元盛世,贞观遗风,李渊建立唐朝,唐太宗李世民时出现繁

4、荣,轻徭薄赋,知人善任 重视纳谏,加强中央权力,完善科举制度,政治清明 经济发展 国力强盛,一、贞观之治,贞观之治原因及其表现,、轻徭薄赋,多次减免租税 大力提倡节俭,力戒奢侈浪费 保证农民的土地和耕作时间,,原因:,客观原因:唐初经济凋敝 主观原因:吸取隋亡教训,表现:,作用: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加强中央集权,沿用三省六部制,增加宰相人数; 合并州县,加强对地方的管理; 大力精简机构,节省了财政开支,提高行政效率。,4、完善科举制度,唐朝科举常设科目是明经科和进士科; 明经科主要考查儒家经典; 进士科主要考试诗赋和政论,难度很大,是做官的主要途径。,、知人善任重视纳谏,重视选官用人

5、,虚怀若谷,从谏如流 任命房玄龄和杜如晦为相; 重用魏征和李靖等。,贞观之治原因及其表现,二、女皇武则天,1、时间:690-705年。,2、措施:重用有才能的人,重视发展农业生产,3、作用:在她当权的时期,社会经济继续发展,为唐朝走向全盛奠定了基础,史称“贞观遗风”。,三、开元之治,1、原因:,2、作用:,政治:选拔德才兼备的姚崇等为相; 整顿吏治,严格执法。 经济:大力发展生产。 励精图治,政绩卓著。,社会稳定,经济空前繁荣,国力强盛,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之治”,四、唐朝经济的发展,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曲辕型、筒车 全国耕地和人口大大超过前代,手工业,丝织业,长安,陶瓷业,北方善织

6、绢,南方盛产锦和布 棉纺织业也在一些地方发展起来,瓷器品种很多,越州青瓷和邢州白瓷、巩县“唐三彩”都负盛名 长沙铜官窑是釉下彩陶器的最早产地。,建筑宏伟,布局严整,商业繁荣,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 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当时著名的国际性大都市,难点突破,比较汉武帝与唐太宗两位皇帝,复习要点: 了解唐与吐蕃等民族交往的史实,分析民族关系的发展;能以遣唐使、玄奘西游、鉴真东渡等史实为例,分析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唐朝的民族关系和中外交往,唐朝疆域四至,唐,南海,咸海,南,东,西,东北,外兴安岭以北和库页岛,大海,唐朝的民族关系,表现,影响,扩大了疆域,巩固和发展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7、 促进了民族融合,密切了各民族人民之间的关系; 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和进步; 丰富了边疆和内地人民的经济文化生活。,唐朝的对外交往,唐朝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中外交往出现盛况空前的局面。,遣唐使 鉴真东渡 玄奘西游,原因,唐朝先进的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对各国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根因); 唐朝政府实行开明的对外政策; 唐朝发达的对外交通,表现,唐朝的对外交往影响,唐朝先进的经济文化给亚洲各国以重大影响,丰富了他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推动了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加快了世界文明的进程; 唐朝对外开放引进了外国物产,吸收了外来文化成果,丰富了中国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进一步促进了唐朝的繁荣鼎盛。,陆

8、路,海路,可到达朝鲜,可达朝鲜半 岛、日本,沿丝绸之路可达 中亚、西亚,从广州 出发,经林邑, 西至狮子 国,绕天竺,达波斯湾,经吐蕃可到天竺, 经南诏可至骠国,从长安出发,向南,向西,向东,从登州、 扬州出发,隋唐的科技和文艺,复习要点: 概述隋唐时期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指出隋唐时期的书法、绘画、雕塑、音乐和舞蹈方面的成就;以唐诗为例,了解中国古代的文学成就。,隋唐时期的科技成就,隋唐艺术成就,1、书法:颜真卿“颜体”多宝塔 柳公权“柳体”玄秘塔碑 张旭、怀素的草书,各成一体 2、绘画:阎立本擅长人物故事画 吴道子擅长人物画和山水画, 被后人尊称为“画圣” 3、雕塑:敦煌莫高窟(又名千佛洞)

9、 隋唐时开凿,世界上最大的艺术宝库 4、音乐:隋朝万宝常和唐朝李龟年 是当时著名的音乐家 5、乐舞:秦王破阵乐霓裳羽衣舞胡旋舞,盛唐:“诗仙”李白,望庐山瀑布、 蜀道难 由盛转衰:“诗圣”杜甫,“三吏”“三别” 唐中期:白居易长恨歌琵琶行等,隋唐文学 唐朝诗歌的黄金时代,1、(2012陕西)隋朝就其历史而言,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的是 A.以关中为中心统治全国 B.开凿了大运河 C.开创了为后世沿用的制度 D.为统治者提供了教训 2、(2012年莱芜) “自古男儿掌朝纲,谁料女杰作俊贤.重拳击碎贪腐吏,玉手托起清廉官.”诗中提到的皇帝历经千年,褒贬不一,但还是有人称赞其统治是 “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10、”.这位皇帝的突出贡献是 A.戒奢从简,虚心纳谏 B.增设殿试和武举 C.派文成公主入藏和亲 D.重视地方吏治 3、(2012年广东)“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永徽之际。缙绅(有官职或做过官的人)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为不美。”对该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 进士科的兴衰反映了科举制演变 B.所有人才都从进士科选出 C. 进士科是科举考试中最重要的科目 D. 缙绅都要参加进士科考试 4、下列遗迹中最能体现中华民族团结友好的是 A. 秦兵马俑遗址 B. 大昭寺会盟碑 C. 唐招提寺鉴真坐像 D. 敦煌莫高窟 5、金城公主入藏后,吐蕃赞普尺带珠丹上书唐朝皇帝,称吐蕃与唐朝“和同为一家”了,“

11、和同为一家”的含义是 A. 唐朝皇帝的女儿嫁给吐蕃赞普成为定制 B. 唐朝和吐蕃两个政权合二为一 C. 唐蕃之间已经建立起十分密切的关系 D. 吐蕃赞普已经向唐朝皇帝俯首称臣,B,B,C,B,C,6、618年,李渊建立唐朝。4年以后,在阿拉伯半岛 A.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 B.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 C.穆罕默德在麦地拉建立政教合一的神权国家 D.阿拉伯国家统一后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7、对唐朝对外交往出现盛况空前的局面原因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唐朝先进的经济文化对各国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B.唐政府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 C.唐朝对外交通发达 D.受的影响8、西汉前期与唐朝前期出现兴盛局面的共同原因

12、是 A.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 B.实行十五税一 C.继承了前期的先进制度 D.减轻刑罚,废除肉刑9、(2012年株洲)某剧组准备拍摄大唐王朝的纪录片,你认为下列哪一场景不可能在片中出现 A。唐太宗和魏征在商讨如何处理北方少数民族问题 B。江南地区的农民使用曲辕犁耕作 C。一批日本遣唐使抵达长安,受到唐政府的热情接待 D。李白用“交子”支付酒楼老板酒钱10、隋唐文化辉煌灿烂,是因为 中外文化交流频繁 统治者重视文化的发展 南北统一,经济发达 各族人民为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A。 B。 C。 D。,C,D,A,D,A,21、(2012年荆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美国学者费正清说:“在一个我们看

13、来特别注重私人关系的社会里,中国的科举考试却是惊人的大公无私。每当国势鼎盛,科举制度有效施行时,总是尽一切努力消除科场中的徇私舞弊。”材料二 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评价八股取士时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但四百六十余人也.”(1)科举制度诞生于何时? 废除于何时?(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科举制度在历史上所起积极作用.(3)材料二中顾炎武的观点与材料一中费正清的观点是否矛盾? 请说明理由.,诞生于隋朝, 完善于唐朝, 废除于清朝(1905年),公开考试,平等竞争,一般地主知识分子可以参与政治.扩大了统治基础,缓和了社会矛盾,巩固统治.有利于文化发展,材料一从人才选拔的方式上肯定科举制;材料二从人才评定的内容和形式上否定明清时期的科举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