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整理新教育教学理论学习资料全.doc

上传人:摩西的****12 文档编号:145827311 上传时间:2020-09-24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0.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整理新教育教学理论学习资料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20年整理新教育教学理论学习资料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20年整理新教育教学理论学习资料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20年整理新教育教学理论学习资料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20年整理新教育教学理论学习资料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整理新教育教学理论学习资料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整理新教育教学理论学习资料全.doc(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育教学理论学习资料一、新的教学观1、教学目的的新演变新的教学目的观(1)双基观:传授基础知识和训练基本技能。(2)智能观:加强基础.发展智力.培养能力。(3)素质观:加强基础.增强能力.发展个性.提高素质。2、教学本质的新定义新的教学本质观(1)将“教学”当作一种行为.即相当于老师的“教”.是教学实践中教师这一方的行为。(2)将“教学”看成是一个联合词组.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方面组成的活动.并且两者不可分割。(3)华东师大施良方教授指出.从关注教师的行为的角度来说.“教学(教)就是教师引起、维持与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现代的课堂教学.不是单纯的知识传递过程.而是组织学生主动学习

2、.实现学生的某些内在的发展与变化的过程。3、教学价值的新内涵新的教学价值观(1)重外在价值轻内在价值。教学的外在价值.即教学服务于社会的价值。教学的内在价值.即教学具有完善人的精神世界的价值。(2)内外价值并举。教学不能仅仅只注重学生认知智慧的发展.还应关注人的情感智慧的发展.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完善人的精神世界。4、教师角色的新定位新的教师观(1)教师的职责定位:传授文化知识;教师的角色定位:知识的传授者、课堂纪律的管理员、社会的代表人等。(2)教师角色的新定位为:人类文化的传递者;新生一代灵魂的塑造者;学生心理的保健医生;学习者和学者;人际关系的艺术家;教学的领导和管理者。教师职责的新

3、定位:帮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展自己的潜能.引导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发展。5、对学生的新认识新的学生观(1)潜能观学生是具有巨大潜能的人人的潜能分为生理潜能和心理潜能。心理潜能又分为智慧潜能、情感潜能和创造潜能。教师所要做的.就在于发现和开发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潜能。我们要相信每个人都具有潜能。(2)发展观学生是处于发展中的人乐观地估计学生的天性。坚持性善论.反对性恶论。性善论注重自省和内在力量的挖掘.性恶论注重外在规范的约束和行为的矫正。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学生还是一个不成熟的人.是一个正在成长的人。要理解学生身上存在的不足.要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改正错误.从而不断促进学生的进步和

4、发展。(3)主体观学生是具有主体性的人要认识学生必须是学习的主体。外因只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才是变化的基础.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要相信学生确有内在的主体能力.教师不能包办代替学生的学习。明确判断教学活动中谁是主体的标准。看学生是不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主要取决于他是否确定或参与确定有关活动的目的.是否决定或参与有关活动的过程。如果是.则为主体;如果不是.则为客体要帮助学生完善主体结构。学生的主体结构包括操作系统和动力系统两部分。操作系统主要由智力因素组成.承担着对客体(教学内容)的感知、概括、记忆、运用等任务;动力系统主要由非智力因素组成.承担着激发和维护主体认识活动的任务。(4)差异观学

5、生是一个个独特的人.要承认学生的差异性。二、创新教育与教师1、树立创新教育的理念。“创新”、“创新教育”首先是作为一种观念提出的。任何一种新观念的提出.都是时代时展的必然结果。创造是现代人的本质特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是现代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创新教育是走教育创新的必经之路。同时.新观念都具有超前性。2、营造创新教育的环境。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情感活动。俗话说通情才能达理.情是基础.理是目的。创新教育要注重人的情感投入.创设怀境、培养情感.使课堂充满人情味。3、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材是教师实施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载体.是学生学习知识、进行思维活动、发展探索能力的

6、重要依据。现行教材中蕴藏着大量创新的好题材.如:“通过.你发现了什么?”.“想一想.还有别的解法吗?”等等。但教材具有通用性、共同性.同时又有简约性的特点.加上时代的变化.观念、知识的更新.往往显露出滞后性。这就要求教师联系实际.进行及时的充实和变通。(四)创新教育与学生。1、强调主体的参与。2、强调知识的应用。(1)课本知识生活化.培养应用意识。(2)重视实践.培养应用能力。教师要精心创设具有探索性、开放性的实践活动.引导和帮助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学习中提高应用能力。三、素质教育(一)结合学科特点.有机渗透思想教育。1、结合教材.自然渗透。教科书中思想品德教育内涵

7、十分丰富。教学中教师应积极挖掘并有意识地去揭示它们.让学生通过观察.得到感觉.从而自然地受到教育。2、见缝插针.适时渗透。除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外.其他学科都有它自身的教学要求和教学任务。这就要求教师善于见缝插针.抓住每一个教育时机.适时向学生渗透。3、持之以恒、不断渗透。一种正确的思想、科学观点不是一朝一夕就形成和树立的.它需要长期的实践.反复不断地认识.逐步形成或树立。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持之以恒、进行不断地渗透。(二)正确处理主导与主体的关系.优化课堂教学。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教师虽代表不了学生外在环境和教育的全部.但却象一面聚光镜一般.把外部环境和教育对学生提出的要

8、求和提供的条件.集中起来发挥影响。这种影响反映在教学中.就是教师在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等方面充分发挥主导性作用。但教师的主导作用必须也必然有一个落脚点.这个落脚点只能是学生的学习。现代教学研究认为:“既然学生的学习是一种认识活动.这种认识活动必须是能动的、主动的、独立的活动。学生就当然是主体。”学生主体作用能否发挥.关键在于教师能否有目的地把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习意图.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现代教学论把教与学的关系看作:“学这个主体是教主导下的主体.教这个主导是对主体的学的主导。”这就明确指出了.教与学双方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构成

9、教学活动中辩证统一的两个侧面的关系。只有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得到和谐统一的发展.才能促进课堂教学的优化。1、合理确定教学目标.并把它转化为学生的学习意图。教师要在认真学习纲要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发展水平.结合认知、技能、情感等要素.分别制定学期、单元和课时目标。课堂教学目标要明确、具体.便于操作。教学目标确定之后.教师要在不断调控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为学生创造较为理想的认识、思维条件.有目的地把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习意图。2、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让全体学生有效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教学过程是教师主导下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讲效率的学生个体的认识过程。这一认识过

10、程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它由复习铺垫、引入新课、探索新知、巩固练习、总结评价等环节构成。优化教学各环节.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根本保证。要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必须最大限度地让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避免由少数学生的活动代替多数学生的活动。教学过程中.应具有这样的意识:能让全体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的.就不让少数或个别人代替。3、优化教师的“教法”.教给学生“学法”.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教学方法是指为了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老师和学生在共同活动中的方式。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讲解法、谈话法、演示法、实验操作法、练习法、讨论法、游戏法、阅读法等等。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在选择教学方法时.教师

11、要舍弃一节课只用一种教学方法的做法.应根据教材内容、教学目标、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知识基础、接受能力等因素.采用不同的方法.把多种教学方法有机结合.综合运用。(三)突出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四)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学生学习知识是为了发展.学生获得知识不是他们学习的终点.而是他们心理发展的起点。学生的心理发展包括认识的发展和意向的发展。认识的发展主要指一个人的认识能力的发展.如感知觉、记忆、思维等。主要表现在认识客观事物的敏捷、正确、深刻和完善程度.概括和抽象水平.以及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意向的发展.也有称为个性品质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对待客观事物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如需要、

12、兴趣、情感、意志等。认识的发展与意向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相铺相成的关系。1、创造良好的气氛效应.培养学生的成功感和自信心。课堂教学是一种特定的群体活动.教师的任务是力求创造良好的班级气氛.并善于运用气氛去引发或转变学生的行为.这种气氛应该是和谐的、认真的、合作的、追求科学的一种学习气氛。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要求教师能够给予学生更多的注意、期望、鼓励、关怀和爱护。1968年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克布森做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实验.证明了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与情感是促使学生积极上进的物质力量。对于学生个体来说.感受到学习的成功.品尝到成功的愉快.才能树立学习的自信心。2、组织学生在活动中锻炼意志.发展能力

13、。人的意志是在社会实践中锻炼出来的.对于学生来说.更多的是在学习活动中的锻炼。四、注重参与的广度和深度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一)注重参与的广度.让全体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实现参与“量”的飞跃。1、采取多种形式.让全体学生参与学习。素质教育的基本观点是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为学生获得终身学习能力打好基础。因此.课堂教学必须采取“合作研讨”、“分层教学”等多种形式.引导全体学生参与学习活动。2、展示知识的形成.让学生全过程参与学习。教学过程是一个以学生活动为主的动态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创设教学情境.创造条件让学生进行各种实践活动.使学生把握知识

14、的来龙去脉.受到恰当的思维训练.完成知识的“发现”和“获取”过程。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准备性参与、尝试性参与、理解性参与和巩固性参与.从而达到全程参与的目的。3、调动多种感官.让学生全方位参与学习。多种感官协同参与学习活动.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学习方法之一。读书、计算、操作、推理、判断等任何一项学习都不可能由眼、耳、口、手、脑某一感官独立完成。必须密切合.才能使学习卓有成效。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听觉通道的学习.效率只有30%.视觉通道的学习.效率为50%.而复合通道的学习效率可达7080%。为确保学生的全方位参与.教师在课堂上应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充足的、典型的、较为完整的感性材料.有目的地创设学

15、生活动的空间.放手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实践中发现、认识、理解、掌握知识.发展自己的认知结构。(二)注重参与的深度.增强学生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参与“质”的飞跃。1、培养自主意识.增强独立性。“独立性”指对自己有信心.相信自己能学好,能通过独立思考来认识和判断问题,对自己的学习结果和策略能作出适当的评价.并进行调控。2、调动积极因素.增强主动性。“主动性”是指学生在学习时表现出的自觉性、积极性特征的总和。表现为对学习有兴趣.能主动确定较明确的学习目标.主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有积极参与各种教学活动的热情。教学中.教师要创造条件.调动学生的内在积极因素.让学生成为信息

16、的主动摄取者和加工者.以自身的力量去主动作用于教师的教。(1)创设问题情境.产生认知兴趣.使学生“想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前提。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2)教给学习方法.具有主动学习能力.使学生“会学”。 “会学”是学生侧重于掌握学法.主动探求知识.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要想使学生主动听课、积极动脑、学会学习.就必须教给他们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他们独立学、思、用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喜欢学习、主动学习。3、注重思维发展.增强创造性。人才最本质的特点在于创造。对学生创造性品格的培养.主要包括创造意识、创造精神、创造思维、创造能力和创造人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