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应用会计电算化系统的风险及解决方案研究论文正稿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45824661 上传时间:2020-09-2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应用会计电算化系统的风险及解决方案研究论文正稿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对应用会计电算化系统的风险及解决方案研究论文正稿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对应用会计电算化系统的风险及解决方案研究论文正稿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对应用会计电算化系统的风险及解决方案研究论文正稿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对应用会计电算化系统的风险及解决方案研究论文正稿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对应用会计电算化系统的风险及解决方案研究论文正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应用会计电算化系统的风险及解决方案研究论文正稿(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录绪论.一 我国电算化系统的发展历程及趋势 (一)会计电算化定义 (二)会计电算化系统发展历程 (三)会计电算化系统应用趋势二 国外企业应用会计电算化系统经历的历史阶段 (一)单项会计核算业务电算化阶段 (二)会计综合数据处理的全部电算化阶段 (三)建立了网络化的、以管理为重心的会计信息系统或企业管理信息系统阶段 (四)建立了以会计或企业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和专家系统阶段三 国企业应用会计电算化系统的现状及危机 (一)会计电算化系统在我国的应用现状 (二)会计电算化系统应用过程出现的危机1.电算化系统安全性和性危机(1)电算化硬件系统危机(2)电算化软件系统危机2.电算化系统运用的部控制危机3.

2、电算化人员素质危机四 针对应用电算化系统风险的解决办法 (一)电算化系统安全性和性危机解决办法 (二)电算化系统部控制危机解决办法 (三)电算化人员素质危机解决办法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对应用会计电算化系统的风险及解决方案的研究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电子计算机技术在企业中应用越来越普遍的应用,会计的重要性也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突出。如今信息化道路发展迅速,会计电算化带有自动、高校、准确、便捷等优点而来,受到广大会计人员的欢迎。会计电算化是以电子计算机为主的当代电子信息技术应用到会计实务中的简称,作为会计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革命,它的运用和推广对传统的会计工作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我国在

3、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应用会计电算化系统。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企事业单位认识到会计电算化系统应用的重要性,其覆盖面在急速扩大,普及面越来越广。于此同时与此同时伴随着应用该软件的危机便渐渐显露出来,会计电算化系统硬件问题、部控制危机、会计人员素质问题等等都是应用该软件系统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结合国外会计电算化发展历程,认清我国企事业单位应用会计信息系统的现状,同时针对我国应用该信息系统出现的危机进行研究,提出解决办法。为会计信息系统的普及和推广解决更多的隐患。本文【关键词】 会计信息系统 现状 危机 解决办法绪论 会计信息系统是用电子计算机代替人工记账、算账、报账以及部分

4、替代人脑完成对会计信息的分析、预测、决策的过程。它作为现代化大生产和新技术革命的必然产物,是会计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革命,因此它的运用和推广对我国会计工作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我国会计电算化工作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发展,相对于国外发展状况而言,起步较晚,发展并不平衡。从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的“缓慢的自发发展阶段”到如今的“有组织稳步发展阶段”,至今30多年的历程里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整体来讲虽然有着重大的进步,但是仍然暴露出很多潜在危机,随着网络的广泛应用、电子商务的深入发展,会计信息系统必须不断创新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本文从会计电算化基本概念入手,深入分析国外会计发展历程,同时结合我国会计信息

5、系统发展现状,针对企事业单位应用该系统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一、 我国电算化系统的发展历程和趋势(一) 会计电算化定义会计电算化是在会计工作中应用计算机技术的简称,指有专业人员编制会计软件,由会计人员及有关操作人员操作会计软件,指挥计算机替代人工来完成会计工作的活动。它是把电子计算机和现代数据处理技术应用到会计工作中的简称,用电子计算机代替人工记账、算账和报账,以及部分代替人脑完成对会计信息的分析、预测、决策的过程,以提高企业财会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为目的,实现会计工作的现代化。会计电算化是一个人机相结合的系统,广义来讲是指与会计工作电算化有关的所有工作,包括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开发和应用、会计电

6、算化人才的培训、会计电算化的宏观规划、会计电算化软件市场的培育与发展等。它是一个人际相结合的系统,其基本构成包括会计人员、硬件资源、软件资源和信息资源等要素,其核心部分是功能完善的会计软件资源。如今会计电算化在经济管理的各个领域中处于应用电子计算机的领先地位,正在起带动经济管理诸领域逐步走向现代化的作用。会计电算化极大的减轻了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会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促进了会计职能的转变。因此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管理要求的不断提高,会计手工操作将渐渐被会计电算化所取代,发展相关会计软件专业人才是我国企事业单位发展会计工作必须重视的事情。(二) 会计电算化系统发展历程1954年,美国通

7、用电气公司率先将计算机应用到会计领域。于此同时我国会计电算化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末,1979年财政部给第一汽车制造厂拨款500万进行会计电算化的试点工作。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王景新在1981年的8月份倡导,第一汽车制程厂与中国人民大学在发起了“会计、财务、成本应用”专项的讨论会。教授王景新在会议上倡议使用“会计的电算化”作为“使用计算机对会计数据进行处理”的简称。这次的会议是我国会计电算化理论研究的里程碑。为了迎接新技术革命的挑战,1983年国务院成立了电子振兴领导小组,从此我国电子技术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从1983年下半年开始全国掀起了一个应用计算机的热潮,微型计算机在国民经济各个部门都

8、得到了应用。然而由于应用计算机的经验不足,理论准备与人才的培训不足,管理水平跟不上相应的节奏,造成了会计电算化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的盲目低水平重复开发的现象,浪费了许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于是从1984年开始,各大中专院校以及研究院纷纷开始培养会计电算化的人才。1987年11月中国会计学院成立了会计电算化的研究组,为有组织的开展理论研究做好了准备。经历了缓慢发展阶段和自我发展阶段之后,国相继出现了一开发经营会计核算软件为主的专业公司,而且业务发展很快,逐渐形成了会计软件产业。虽然由于受到了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和计算机发展的限制,会计电算化的演进进程具有一定复杂性,但是总体来讲从单项的数据处理,

9、发展到全面应用计算机建立会计信息系统;从计算机处理到手工并行,发展到靠计算机独立运行完成记账、算账和保障等任务;从计算机应用于企业部会计信息单处理,发展到用计算机汇总并处理报送会计报表,为国家宏观经济提供可靠的会计信息;从最开始采用原始的软件开发方法发展到运用现代软件工程学开发适合自己的会计软件;从单独开发会计软件到设置专门机构,开发通用化、商品化的会计软件。整个阶段会计软件的开发逐渐趋向通用化、规化、专业化和商品化。于此同时各级行政部门和业务主管部门也加强了对会计电算化的管理,许多地区和部门制定了相应的发展规划、管理制度和会计软件开发标准,失败的经验也得到总结。这一阶段主要是我国会计电算化普

10、及提高阶段。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以经济业务发生后记账、算账和报账等作为主要容的“核算型”会计软件逐渐不能满足企事业单位的管理上的需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企事业单位部管理需要具有预测、决策、规划、控制、核算和分析功能的会计软件。在1996年4月,召开了“会计电算化发展研讨会”,会议一致同意在进一步提高“核算型”会计软件水平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我国的“管理型”会计软件,并在开发和应用我国管理型会计软件方面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措施和建议。从此以后,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就进入了开发和应用 “管理型”会计软件的新阶段。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会计电算化在会计软件标准的规、会计软

11、件产业的形成、会计电算化管理等方面,已经具备了相当的基础并日益走向成熟。(三) 会计电算化应用趋势 展望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现阶段虽然还存在不少问题,但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我国会计电算化将存在以下发展前景。 1.会计电算化在中小企业的推广目前,我国大型企业和部分中型企业中部分会计业务或全部会计业务核算已经实现电算化,但许多中小企业仍未实现电算化,普及率较低,企业的领导人员不够重视是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但将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市场竞争将会越来越激烈,中小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客观上要求随时掌握市场经济基础信息,并作出迅速的反应。因此中小企业的经营管理

12、者将越来越重视本企业的会计电算化工作,为了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他们必须借助会计电算化,以便及时准确的获得相关信息,作出相应的对策。因此会计电算化在中小企业的推广和普及是不可避免的。2.会计电算化趋于管理一体化 会计电算化一直作为整个管理电算化的一个有机部分存在,它需要其他部门电算化的支持,同时也需要将信息资料提供给其他部门使用。如今许多单位的会计电算化有了一定的基础,具备了向其他部门扩展的条件。同时网络和数据库等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在一定的技术程度上给管理一体化的发展提供了可能。从发展趋势来看,会计电算化工作奖逐步和其他部门信息结合形成本单位的财务统计信息综合数据库,综合利用会计信息的方向

13、发展。ERP技术的出现正是“管理一体化”的最佳证明。现如今产生的企业资源计划将信息集成的围向企业外部的供需市场和企业部管理的方方面面延伸。会计管理系统作为一个子系统和其他系统密不可分,一体化的管理系统使得数据的共享性得以实现,通过信息保证物流与资金流向的同步,及时反馈、调整并保证计划的可行性,预见相当长的计划期可能出现的问题,提早采取措施应对隐患。这些在管理一体化下能实现的要求也是会计电算化发展的必要趋势。3.会计电算化趋于网络化发展网络化发展是会计电算化走向信息化的必然步骤。信息化时代的今天,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及时有效的市场信息往往决定一个企业的生存、兴亡,市场信息瞬息万变,不仅强调信息有

14、效性更强调及时性,所以在会计领域中形成一个全国性的大网络的现代化进程是发展所向。会计电算化趋向网络化就我国现状来看主要会在大中型企业实行局域网络化,采用先进多用途的财务软件及时准确的反馈财务信息,实现真正的全方位管理,提高会计数据的处理速度和会计信息的利用率。虽然网络化伴随着信息泄露的危险,但是只有会计电算化趋于网络化,才能更有效及时的传递信息,有利于各单位有效的利用资源,促进企业健康稳定的发展。因此网络化的会计电算化也是必然趋势之一。二、 国外企业应用会计电算化系统经历的历史阶段国外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全球围会计电算化,是从50年代开始起步,70年代以后由于计算机技术发展,机件价格不段降低,特别

15、是微型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出现,给会计电算化开辟了广阔的天地。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分别与1984年2月、10月和1985年6月公布了3个有关会计电算化的国际审计准则。主要包含三方面,一是在电子数据处理环境下的审计,二是家算计辅助审计技术,三是电子计算机数据处理环境对会计制度和有关的部控制研究与评价的影响。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1987年10月在日本东京召开的第十三届世界会计师大会的中心论题就是会计电算化,这标志着会计电算化在全球围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归结起来国外会计电算化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一)单项处理阶段国外会计电算化在该阶段主要是利用计算机代替人工成批的处理大量数据。该阶段的基本特征是会计电算化软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