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连云港市高一(下)期中语文试卷同步解析

上传人:云*** 文档编号:145824514 上传时间:2020-09-23 格式:PDF 页数:21 大小:325.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连云港市高一(下)期中语文试卷同步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江苏省连云港市高一(下)期中语文试卷同步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江苏省连云港市高一(下)期中语文试卷同步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江苏省连云港市高一(下)期中语文试卷同步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江苏省连云港市高一(下)期中语文试卷同步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连云港市高一(下)期中语文试卷同步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连云港市高一(下)期中语文试卷同步解析(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共 21 页 期中语文试卷期中语文试卷 题号 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 得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6 小题,共 18.0 分) 1. 在下面一段文字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中国足球太缺少在硬仗中_的机会,难以在必须赢下的比赛中展现出 _的气势。世界杯预选赛留下的遗憾与失望,或许会被中国球员在亚冠赛场 上的神勇表现冲淡, 但中国足球在国家队层面的_甚至倒退, 将始终成为影 响这个项目全面起航的短板。 A. 锻炼 不可一世 故步自封B. 磨炼 舍我其谁 故步自封 C. 磨炼 不可一世 亦步亦趋D. 锻炼 舍我其谁 亦步亦趋 【答案】B 【解析】锻炼:1通过军事训练或体育活动

2、,增强体质每个早上进行走路上班的锻 炼2磨炼他这几年锻练得很不错了3锻造,冶炼; 磨炼: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锻炼; 不可一世:形容目空一切、狂妄自大到了极点。 舍我其谁:形容人敢于担当,遇有该做的事,决不退让。 故步自封:比喻守着老一套,不求进步。 亦步亦趋:比喻由于缺乏主张,或为了讨好,事事模仿或追随别人。 在本语段中, 第一空处的语意是中国足球需要有在艰难的环境中进行锻炼, 应用 “磨炼” ; 第二空处的语意是比赛中要有气势,是褒义语境,应用褒义词“舍我其谁”;第三空处 的涉及全面起航,语意应与不进行改革有关,故用“故步自封”。 故选:B。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 E包

3、括成语、惯用语、谚语、歇后 语、格言等。所谓“正确使用” ,就是指所用词语的含义、使用范围、感情色彩等都要 与语句表达的意思、感情等协调一致。 第 2 页,共 21 页 多义词的辨析,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第一,从词义上辨析。结合具体词语的含义辨析。 如:“春秋”一词,含义多,需要结合含义和语境进行。 第二,从词性上辨析。 如:“包装”一词,有名词和动词之分。 第三,从语境上辨析。 第四,从对象与搭配上辨析。如:“传达”一词,“传达之情”,从中可以看出是动 词,“学校的传达”,从搭配可看出是名词。 2. 当代文化研习活动中,某班研究的主题是“人类命运共同体”。下列各项中,不适 合这一主题的一

4、项是() A. 每个人都是他人的慰藉B. 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C.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D. 四海之内皆兄弟 【答案】C 【解析】C用于比喻同类的东西常聚在一起,志同道合的人相聚成群,反之就分开。 是朋友之间门当户对、志同道合的统称。不符合人类互相之间同甘共苦的主题。 故选:C。 考查理解句子含义,要广泛阅读积累,强化对古诗文的记忆,深入理解诗句含义,结合 语境准确辨析 (1)理解重要句子含意的方法: 进行语法分析。复句抓第一层次,整体把握句意,单句抓主干明确陈述对象,抓枝叶 明确内涵。注意句子在文中的地位。(总领句、总结句、过渡句、结尾句等)联系 文章的写作背景与创作意图。审视题干中的提示语。

5、 (2)句子的特定含意: 概括意义:理解具有概括意义的句子(中心句、归结句),要分析句子本身的修饰语 的意义,然后抓住文段中解释说明或者认证这些句子的支撑句,探讨其具体含意。 哲理意义:简练的警句所表现出来的深刻含意。 (3)句子的深层含意:比喻意义、象征意义、附加意义(双关义)。 还有你要注意含义与含意的区别 含义:指道理、常理、常识的意义。一般是书面意思。 第 3 页,共 21 页 含意:体现出的心意、意思、想法等。较生活化 3. 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方法的一项是() A. 石榴像一个球状的小口花瓶,皮是黄褐色的,剥开皮一看,一粒粒晶莹透明的 果实排得整整齐齐。 B. 何等动人的一

6、页又一页篇章!这是人类思维的花朵。 C. 他有一个大鼻子,但眉眼并未让鼻子挤去,鼻尖上生了几个酒刺,像未熟的草 莓。 D. 那记录的女生涨红了脸停笔不写,仿佛听了他最后的一句,自己就当众受到了 侮辱。 【答案】D 【解析】A比喻,把“石榴”比作“小口花瓶”; B比喻,把“篇章”比作“人类思维的花朵”; C比喻,把“长酒刺的鼻子”比作“未熟的草莓”; D没有使用比喻。 故选:D。 本题考查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手法。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常用的修辞包括比喻、比 拟、借代、对偶、夸张、设问、排比、反问等,本题着重考查比喻的修辞手法。比喻就 是抓住两种不同性质事物的相同点,用一事物喻另一事物。构成比喻的

7、关键是:本体和 喻体必须是性质不同的两类事物; 本体和喻体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比喻分为明喻、暗喻、借喻。明喻是本体、喻词和喻体同时出现。常用的喻词有:像、 好像、好似、如、如同等,暗喻本体、喻体同时出现,但用是、成等连接。借喻是不出 现本体和比喻词,运用它时要求本体与喻体的关系十分密切。 4. 下列古代诗句所蕴含的理趣与故事内容最不相符的一项是() 相传,古希腊有位国王做了一顶纯金王冠,便怀疑工匠在王冠中掺假。如何临别 真假又不损坏原物?国王将这个难题交给了阿基米德。 阿基米德尝试过很多办法都 失败了。有一天他去洗澡,踏入浴盆,水往外溢。他恍然大悟,终于找到了答案。 A.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

8、上下而求索 B.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第 4 页,共 21 页 C.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D.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答案】A 【解析】解析:这则故事主要的大意是苦思不得的情况下,由于偶然的事情而找到了答 案。A 项重在说对事情的执着,与故事内容不符,故符合题意;B、C、D 所蕴含的理 趣与故事内容都相符,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句子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审好题,能够从文本和诗句两 方面入手分析 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要求学生对文本和诗句有较好的分析和理解 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只要你校同意你参加

9、这次培训,报销交通费,安排食宿,办理相关证明,发放 培训资料等事宜我们可以帮助解决。 B. 航空发动机是为飞行器提供动力的热力机械,需要在高温、高压、高速旋转的 条件下工作,是经典力学在工程应用上逼近极限的一门技术。 C.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提出,契合沿线国家的共同需求,为沿线国家优 势互补、开放发展开启了新的机遇之窗。 D. 在核试验场等待氢弹试验结果时,物理学家陈能宽脱口背诵起了诸葛亮的出 师表,于敏也跟着背起来,在场的人无不为之动容。 【答案】D 【解析】A表意不明,“学校”和“我们”所负责事务不明确,将“报销交通费,安 排食宿,办理相关证明,发放培训资料”改为“报销交通费、安排

10、食宿、办理相关证明、 发放培训资料”; B搭配不当,“发动机”不是“技术”,在“是经典”前加上“航空发动机的制造”; C成分残缺,滥用介词,造成主语缺失,去掉“随着”; D表述正确。 故选:D。 解答病句题过程中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语感检查法。辨析病句,可以依靠预估, 一般说来,按习惯的说法觉得别扭的地方,常常是有语病的地方,病句类型中的搭配不 当。语序不当、语意重复都可用此法;主干枝叶法,按照先找句子主干,再看句子枝 第 5 页,共 21 页 叶的步骤来确定病句,搭配不当、成分残缺都可用此法;类比检查法,就是仿造一个 结构类似的句子同原句作比较, 如果仿写句子有问题则说明原句不正确 ; 逻

11、辑分析法, 就是从事理上分析句子,看概念的使用、判断、推理是否得当,语句的前后顺序、句间 关系是否合适,前后语句是否呼应等;寻找标志法,就是抓住病句中一些明显得语音 标志。 主语残缺。 1、偷换主语导致主语残缺。例如:艺术团的演出,博得了各界观众热烈的欢迎,对这 次成功的演出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改为:“艺术团的演出,博得了各界观众热烈的欢迎,(观众)对这次成功的演出给予 了极高的评价。” 2、滥用介词导致主语残缺。例如:从这件小事,说明了一个大道理。 主语因介词结构的掩盖而残缺了。 3、滥用使动句式导致主语残缺。例如:通过丰富的实践,使他接触了广阔的社会生活。 去掉“通过”或“使”。 6. 下

12、面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 值张老师的令郎结婚之际,我们办公室全体人员集体制作了一段视频,向他全 家表达了诚挚的祝福 B. 淮海路上一家手机经销店正在摘让利促销,我过去垂询了一下几款名牌智能手 机的价格,发现并没有便宜多少 C. 刚刚接到出版社寄来的论著样书,我匆匆打开,看到扉页上印着几位编者的姓 名,我的名字也忝列其中 D. 李教授出院了,小王在电话里对他说:“欣闻您康复出院,特表示衷心祝贺, 不知您何时来上班?” 【答案】C 【解析】A“令郎”用来表达对对方的尊敬,不能用于第三方,我们办公室全体人员 相对于张老师的儿子是第三方; B“垂询”,称别人对自己的询问,敬辞,不能用于自身,“

13、我过去垂询了一下几款 名牌智能手机的价格”显然不对; C“忝列”,谦词,有愧于排列在其中,“我的名字也忝列其中”是谦虚的说法,符 合语境; 第 6 页,共 21 页 D“欣闻”听到好的消息后大为喜悦、欢心,这是书面语,这是打电话,应该用口头 语。 故选:C 本道题考查谦辞敬辞的使用,敬辞是指含恭敬口吻的用语,在人们日常交际,特别是书 信往来中往往要运用到。敬辞经常与谦辞联系在一起。谦辞是表示谦虚的言辞,一般对 己。敬辞是指含恭敬口吻的用语,一般对人。 谦敬词语可归纳为“家大舍小令外人”一句话,意思即对别人称自己的长辈和年长的平 辈时冠以“家”,如家父(家严)、家母(家慈)、家叔、家兄等;对别人

14、称比自己小 的家人时则冠以“舍”,如舍弟、舍妹、舍侄等;称别人家中的人,则冠以“令”表示 敬重,如令堂、令尊、令郎、令爱等。 除“家”“舍”“令”外,谦词还有“小”(小女,称自己的女儿) 、“拙”(如拙见, 称自己的见解) 、“鄙”(鄙见,称自己的意见) 、“寒”(寒舍,称自己的家)等等。 常见的敬词还有“贵”(贵庚,称别人年龄) 、“大”(大作,称对方的作品) 、“高” (高见,称对方的见解)、“拜”(拜托,托人办事)等等。 二、默写(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8.0 分) 7. 把下列空缺部分补充完整。 舞幽壑之潜蛟, _ 。(苏轼赤壁赋)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_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15、 有善始者实繁, _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士不可以不弘毅, _ 。(论语十二章) 青青子衿, _ 。(曹操短歌行) 亦以明死生之大, _ 。(张溥五人墓碑记) 谨庠序之教, _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寡人之于国也) 路漫漫其修远兮, _ 。(屈原离骚) 【答案】【小题 1】泣孤舟之嫠妇 【小题 2】卷起千堆雪 【小题 3】能克终者盖寡 【小题 4】任重而道远 【小题 5】悠悠我心 第 7 页,共 21 页 【小题 6】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小题 7】申之以孝悌之义 【小题 8】吾将上下而求索 【解析】故答案为: (1)泣孤舟之嫠妇(重点字:嫠) (2)卷起千堆雪(重点字:堆) (3)能

16、克终者盖寡(重点字:寡) (4)任重而道远(重点字:任) (5)悠悠我心(重点字:悠) (6)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重点字:稷) (7)申之以孝悌之义(重点字:悌) (8)吾将上下而求索(重点字:索) 此题考查了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 A,高考时,以考试说明规定的篇目 为主,文体侧重于诗歌和散文,完成此类型题目,主要是靠同学们平时的积累,同时也 要注意突破关键字(生僻字,通假字,同义异形字,语气助词等) ,避免错别字的出现, 做题时,书写要工整清晰,留意语句的出处和具体的语境(情景默写的方式增加了对学 生理解能力的考查,学生要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进行识记)。 赤壁赋中的名句辑录: 1写江上水汽弥漫,江水无边无际和远方天际相接的句子是: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2概括了曹操军队在攻破荆州顺流而下的军容盛状的句子是:舳舻千里,旌旗蔽空。 3叙写江水流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