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师大附中高二(上)期中语文试卷同步解析

上传人:云*** 文档编号:145824383 上传时间:2020-09-23 格式:PDF 页数:26 大小:513.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师大附中高二(上)期中语文试卷同步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湖南省师大附中高二(上)期中语文试卷同步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湖南省师大附中高二(上)期中语文试卷同步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湖南省师大附中高二(上)期中语文试卷同步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湖南省师大附中高二(上)期中语文试卷同步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省师大附中高二(上)期中语文试卷同步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师大附中高二(上)期中语文试卷同步解析(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共 26 页 期中语文试卷 期中语文试卷 题号 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 得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3.0 分) 1. 阅读下面的文字,由此可以推出的一项是() 1981 年,当全世界认为野生朱鹮已经灭绝时,在中国又重新发现 7 只野生朱鹮, 现在国内朱鹮数量已达 1617 只。目前全世界的朱鹮都是由当年的 7 只繁育而来。 由于近亲繁殖严重,朱鹮成为世界濒危鸟类中遗传多样性最低的物种。这会导致种 群抗病率降低、患病致死率上升,尤其是抵抗舍流感等致命性疾病能力极低。 A. 近亲繁殖不利于物种进化,将遭到自然的淘汰。 B. 遗传多样性对于朱的生存与发展至关重要。 C. 朱鹮

2、数量有明显上升,其灭绝风险进一步减小。 D. 想要拯救朱鹮,务必要发展人工培育和养殖技术。 【答案】B 【解析】A“将遭到自然的淘汰”错,文段只说“由于近亲繁殖严重,朱鹮成为世界 濒危鸟类中遗传多样性最低的物种”,但并未说到将遭到自然淘汰,属于过度引申。 B理解正确。 C“其灭绝风险进一步减小”错,文段中朱鹮的数量已达 1617 只,但是文段主要论述 的是其遗传多样性的降低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并不能说明其灭绝风险进一步减小。 D“务必要发展人工培育和养殖技术”的说法与语段话题不一致,文段论述的是遗传 多样性会导致种群抗病率降低、患病致死率上升,尤其是抵抗舍流感等致命性疾病能力 极低的问题。 故选

3、:B。 本题考查理解句子,理解句子需要理解句子的表层意义,即字面意义。需要理解句子的 句内意义。 所谓 “句内意义” 是指句子的语境意义, 即在一定的语境中句子的临时意义。 需要理解句子的句外意义,即“言外之意” ,也就是言在此而意在彼所产生的意义。各 种转义的修辞手法,如反语、双关、委婉等,表达的往往是句外意义,常常是考查的重 第 2 页,共 26 页 点。 理解句子几个注意: 1、对语句的理解也必须建立在对全文的理解之上,不能脱离具体的语言环境。 2、任何内容都为中心服务,因而,我们在做题目时要始终保持一种“中心意识”。在 对句子的理解过程中,我们不能忽略作者这样写可能会表达什么情感,或者

4、表现什么主 旨,所以,作者的情感或主旨就或多或少的成为了答案的一部分。 3、重要句子往往不是很简单的,所以我们在做题目的时候,不能把几种方法割裂开来, 结构复杂的句子中的每个分句中还有关键的词语,并且还用了修辞手法,因此我们要拥 有整体意识,要综合运用。 4、把握表达还原的原则:敛去浮华,回归本质。 二、默写(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8.0 分) 2.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道遥游一文中用一种动物和一种植物来比喻生命的短暂,总会错过一些美好的东西 的句子是“ _ ”。 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说明了在前朝任职的目的而打消晋武帝疑虑的两句是 “ _ ”。 归去来兮辞中写诗人驾车出游,先后写了

5、出游方式、游历经过、游中所见和游中所 感,其中“ _ ”。两句表现了诗人游中所感。 【答案】【小题 1】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小题 2】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小题 3】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解析】故答案为: (1)朝菌不知晦朔 蟪蛄不知春秋 (重点字:蟪蛄) (2)本图宦达 不矜名节 (重点字:矜) (3)善万物之得时 感吾生之行休 (重点字:善) 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古诗文默写要做到以下几点:准确无误地背诵和 记忆,背写时不添字,不掉字,不写错别字。 归去来兮辞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 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

6、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 第 3 页,共 26 页 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 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 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 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 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 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

7、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 帝乡不 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 乐夫天命复奚疑! 三、其他(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15.0 分)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石洞村始建于清光绪元年。() ,故被称为“珍珠洞”。该洞弯曲延伸数千米, 洞中有水、水中有洞,奇特的自然景观让人 _,堪称“苗乡屏边第一洞”。 各种奇形怪状的钟乳石遍布洞中,珍珠厅、珍珠瀑布、皇宫珠帘等景点_, 洞内道路忽左忽右、忽上忽下,忽宽忽窄、忽平忽陡,_穿行于洞中,时 而可以看见清澈的水潭,时而可以听见“叮咚、叮咚”的滴水声音和蝙蝠、岩燕的 鸣叫,犹

8、如天上仙境、人间美景汇集一洞。“王母娘娘藏珍珠”“金鲤鱼跳龙门” 等美丽传说让珍珠洞披上了神秘的面纱。 来到石洞村,不仅能够欣赏奇特的自然美景,还能够体验_的苗族文化。学 习神奇的苗家医术,观赏精美的苗族服饰和“十字绣”,共同欢跳“芦笙舞”,品 尝苗家美味的“剁鸡身”,畅饮醇香的“竹筒酒”,真正感受到“菜是生态的、饭 是七彩的、酒是飘香的、人是好客的、歌舞是民族的”。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_ A有一个喀斯特地貌溶洞立在村旁,其洞壁砂石奇特,光线照射其上仿佛漫天珍珠闪 闪发光 B有一个喀斯特地貌溶洞立在村旁,其洞壁砂石奇特,闪闪发光,光线照射仿佛漫天 珍珠 C村旁有一个喀

9、斯特地貌溶洞,其洞壁砂石奇特,光线照射其上仿佛漫天珍珠闪闪发 第 4 页,共 26 页 光 D村旁有一个喀斯特地貌溶洞,其洞壁砂石奇特,闪闪发光,光线照射仿佛漫天珍珠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_ A叹为观止琳琅满目变化无常多姿多彩 B叹为观止美不胜收变化无穷多姿多彩 C击节叹赏美不胜收变化无常五光十色 D击节叹赏琳琅满目变化无穷五光十色 【答案】【小题 1】C 【小题 2】B 【解析】(1)C承前句“石洞村” ,应以“村旁有一个喀斯特地貌溶洞”相接 ; 另“闪 闪发光”为“光线照射”的结果,综合考虑选 C。 (2)叹为观止:看到这里就停止,不再看别的了。赞美所看到的事物好到

10、极点。击节 叹赏 : 形容对诗文、音乐等的赞赏。结合语境“洞中有水、水中有洞,奇特的自然景观” 该用“叹为观止”,排除 CD。 琳琅满目:比喻各种美好的东西很多(多指书籍或工艺品)。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很 多,一时接受不完(看不过来)。结合语境“珍珠厅、珍珠瀑布、皇宫珠帘等景点”该 用“美不胜收”,排除 A。 变化无穷:变化多端,没有穷尽。变化无常:变化多端,没有一定的规律,难以捉摸。 多姿多彩:形容颜色形态多样(多种姿态,多种色彩)。五光十色:形容色彩鲜艳,式 样繁多。 答案: (1)C (2)B (1)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连贯性。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设题的形式,如本 题是从文中抽出一

11、句话让考生进行选择,考生要把握前后的语境,明确主语的一致性, 明确句式的对称性,明确前后内容的照应。 (2)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 要求,然后把握成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 语境补写答题技巧: 第一步:把握文段语脉,定位句子关系。 第 5 页,共 26 页 先初读语段,搞清整个语段或前后句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特别要注意关联词语,注意 规律总结。明确补写的句子是总领下文的总起句,还是承上启下的展开句,还是对内容 做出总结的总结句。 第二步:根据上下语境,注意合理推导。 考生要根据上下文提供的条件或者语境进行分析比照, 从而合理地推断出所补写的

12、内容。 补写时需考虑陈述对象和话题的统一性,表述句式的合理性等。 第三步:检验补后内容,确保语意连贯。 检查补写后内容是否符合题干要求、语言是否连贯、有无语病、是否简洁等。要防止草 率审题,盲目机械地答题,如果发现问题要及时纠错。最好在写好后代入原文读一读, 看看是否真的连贯、贴切、严密。 4.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 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l2 个字。 由于抗生素可用于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有的人就将抗生素作为万能药。要知道, 滥用抗生素,可引起许多不良的后果。因为抗生素虽然可以治病,_。如链霉 素、庆大霉素等可损害第八对脑神经而造成耳聋;青霉素

13、可引起皮疹和药物热,甚 至过敏性休克。因此强调_,重视抗生素的副作用是很有必要的。 【答案】但同时也会产生副作用,合理使用抗生素 【解析】文段阐明“强调合理使用抗生素、重视抗生素的副作用是很有必要的” 第一处空格前的“虽然”表明前后语意转折,据文段尾句的“副作用”可判断,空格处 内容为“但同时也会产生副作用” 第二处空格是结论, 据文段内容分析, 此处是由前文的 “滥用抗生素” 现象得出的结论, 即“合理使用抗生素” 故参考答案为: (1)但同时也会产生副作用 (2)合理使用抗生素 本题采用补写语句的形式考查语言的连贯,解答本题首先要阅读语段,理解文段内容, 理清文段思路然后重点分析空格处与前

14、后文的衔接,判断补写的内容,构思补写的语 句 解题时要注意每一个空白处的连贯性和与上下文的关联性, 必须结合整段文字进行分析 第 6 页,共 26 页 5. 铺天盖地的大众化广告常使人们感到乏味与麻木。 但一些独具创意的广告也会给人 一种眼前一亮的感觉。请阐释下面这则广告的寓意并说明理由。 【答案】解答此题要细致观察画面的整体内容,搜索并提取有效信息,观看图画要充分 发挥自己的想象,丰富画面内容,从而有助于揭示画面蕴含的主题。本题的画面整体内 容是草地上一大一小两只花豹,大的背上有一个 XL,小的背上有一个 S,由此联想到 人类衣服的尺码,从此我们可以得出主题:呼吁大众莫为了皮毛服饰而滥杀动物

15、。 答案: 深意:呼吁大众莫为了皮毛服饰而滥杀动物; 理由:草地上一大一小两只花豹,大的背上有一个 XL,小的背上有一个 S,这与衣服 的尺寸一致。 【解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解答时首先认真阅读题干要求,弄清主题,看清要 求,尤其是字数限制等细节;然后仔细阅读示意图,注意箭头方向,看明白几个关键词 的关系;表述时找准顺序,注意表达简洁和连贯。 高考图(表)文转换题特点如下: 1考查的综合性明显 图文、表文转换看似只是两种表达形式的相互转换,其实涉及准确、生动、简明、连贯、 得体、修辞等诸多考点,综合考查考生描述、压缩、概括等各方面的能力,更涉及考生 观察社会、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语言综合表达

16、能力。 2考题选材生活化突出 近几年图文、表文转换题的选材非常生活化,内容涉及亲情、节约水资源、网络语言等 第 7 页,共 26 页 生活中的热点和焦点。由此可见,该题型走向生活,体现实用性、人文性、情趣性的趋 势较为明显。 表文转换和图文转换是高考图表题的两大类型,是一种综合性、技术性较强,具有创新 特色的新题型。表面上是“看图说话” ,实际上综合了句式变换、仿写、续写、压缩语 段、准确、鲜明、生动、连贯等多个考点,其实是对语言运用的综合考查。而这两个类 型又包括多种考查形式。 表文转换 : 表格文字转换、柱形图表文字转换、曲线图表文字转换、饼式图表文字转换、 结构图表文字转换。 图文转换:徽标文字转换、图片文字转换、漫画文字转换。 在媒体信息交流和传递中,图表是主要的表现形式之一,它能直观鲜明、简洁明了地反 映事物的发展变化规律或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