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整理实验诊断学重点知识点大汇总考试前复习用.doc

上传人:摩西的****12 文档编号:145821410 上传时间:2020-09-2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8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整理实验诊断学重点知识点大汇总考试前复习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0年整理实验诊断学重点知识点大汇总考试前复习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20年整理实验诊断学重点知识点大汇总考试前复习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20年整理实验诊断学重点知识点大汇总考试前复习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20年整理实验诊断学重点知识点大汇总考试前复习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整理实验诊断学重点知识点大汇总考试前复习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整理实验诊断学重点知识点大汇总考试前复习用.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网织红细胞参考值成 人: 0.0050.015(0.51.5%)新生儿: 0.03 0.06(36%)绝对值: 2484109 / L2、溶血性贫血是RBC寿命缩短、破坏加速,超过骨髓造血代偿能力时所引起的一组贫血。属于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3、血细胞的发展规律 原始成熟 胞 体 大小 (巨核细胞相反) 胞 浆 量: 少 多 染 色:深蓝浅蓝 浅红 颗 粒:无有,非特异性特异性 胞 核 大小 (巨核细胞相反) 核 型: 规则不规则 染色质: 细致疏松粗糙密集紧缩成块 核 仁: 有无 核 膜: 不明显明显 核浆比 大小 (巨核细胞相反)4、粒红比值的定义:粒细胞系统各阶段总和与有核红细胞系统

2、 (成熟红细胞除外) 总和之比。正常值: 24 : 15、造血干细胞既可产生和自己功能相同的细胞,又能产生造血祖细胞及各种不同系列的血细胞。造血干细胞的特点: 高度自我更新能力 多向分化能力6、骨髓增生程度的分级(1-10%)(0.5-1%)(5个月)(3)(成人)剧烈活动或劳动(4)严寒、暑热(1)急性感染,化脓性细菌感染(2)严重损伤、手术、急性心梗(3)急性中毒,如有机磷农药(4)急性大出血(5)急慢性白血病及恶性肿瘤1)特殊感染:如伤寒、副伤寒、流感等(2)慢性理化损伤:如射线、化疗药物(3)慢性中毒: 如铅、苯、汞(4)脾功能亢进所致的血细胞减少(5)再生障碍性贫血病14、核左移 核

3、右移正常血象: 杆状核细胞与分叶核细胞之比约为1:13核左移:周围血中杆状核粒细胞增多常见于严重感染、白血病时,多伴有中毒颗粒、空泡变性、核变性。核右移:周围血中5叶核中性粒细胞超过3时为核右移主要见于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炎症恢复期、病情严重者出现核右移提示预后不良。1. 重点掌握血小板(PC)、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等检测项目正常参考值及临床意义2. 熟悉出血性疾病、血管壁检测、一期和二期止血缺陷筛检性试验方法及概念;熟悉有关凝血因15、血栓前状态:即血液有形成分和无形成分的生物化学和流变学发生某些生理变化。在这一状态下,血液有可能形成血栓或血栓栓塞性疾病。

4、16、分类一、血管壁检测:1、出血时间测定 2、束臂试验血小板检测:1、血小板计数2、血块收缩试验凝血因子检测:1、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APTT)2、凝血时间测定(CT)3、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PT)抗凝系统检测:血浆游离肝素时间测定纤溶活性测定:D-二聚体定性试验(D-D)分类二、一期止血缺陷检测: 1、出血时间测定(BT) 2、血小板计数(PC)二期止血缺陷检测: 1、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APTT) 2、凝血酶原时间测定(PT)岀血时间:指皮肤毛细管破裂后,出血自然停止所需的时间6.92.1 min(测定器法) (超过9 min为异常)17、血小板:正常参考值:1003001

5、09L18、二期止血缺陷的筛选性实验:二期止血缺陷是指凝血因子缺乏和抗凝物质存在所引起的止血异常。 凝血酶原时间:正常参考值:1113s,超过正常对照值3s以上为异常。 (手工法和血液凝固仪法)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正常参考值:手工法:3143s; 血凝仪法:3143s (与正常对照比,10s为异常)方 法: 与PT操作基本一样,只是加入试剂不同。 PT是监测口服抗凝剂的首选指标APTT可作为药物肝素治疗的首选监测指标 凝血时间(CT):正常(内源性凝血因子)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APTT):正常(内源性凝血因子)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正常(外源性凝血因子)1113s19、内外源

6、性凝血 纤维蛋白(稳定)Ca2+FPA,FPB内源性凝血途径接触激活凝血的共同途径组织因子FaAT-AT-凝血酶FCa2+凝血酶原FaCa2+PLFaFTFPICa2+PLFFaHMWKFaFFaAT-FaC1INHFaF外源性凝血途径TFPIPL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可溶性) 20、 A/G的临床意义名 称 A G A/G 急性肝炎 正常或略低 轻度升高 1.5 - 2.5 慢性肝炎 明显下降 轻度升高 1.1 肝硬化 明显下降 明显升高 0.75 肝癌 轻度下降 轻度升高 1.221、急慢性肝炎的鉴别诊断(一) 急性病毒性肝炎1. ALTAST: 显著升高(8倍以上)2. 黄疸鉴别: 血清胆

7、红素与尿二胆测定3. 两对半实验(二) 慢性病毒性肝炎1. ALTAST: 轻度升高(活动期时)2. 黄疸鉴别3. 两对半实验4. A/G比值: 122、补体的概念:存在于正常人和动物血清与组织液中的一组经活化后具有酶活性的蛋白质。目前已知补体是由30余种可溶性蛋白、膜结合性蛋白和补体受体组成的多分子系统,故称为补体系统。23、肿瘤细胞标志物主要是指肿瘤细胞分泌或脱落到体液或组织中的物质,或宿主对体内新生物反应而产生并进入到体液或组织中的物质。包括蛋白质、激素、酶和多胺等。 肿瘤标志物应用:v 肿瘤普查:AFPv 肿瘤高危人群筛选:PSAv 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前列腺酸性磷酸酶v 监测肿瘤:

8、CEA、HCGv 肿瘤预后判断:CA19924、 铁蛋白:正常参考值:男 30-300 ng/ml; 女 15-150 ng/ml临床意义:v 作为肝癌患者AFP测定值低时的补充作用。其它部位的恶性肿瘤也有相应的增高v 良性疾病肝炎、心梗、肝硬化、输血后含铁黄素沉积、继发性血色素沉着症等,都可使循环血中铁蛋白的水平增高v 单纯血清Fer的增高不能作为恶性肿瘤的诊断 甲胎蛋白(AFP)正常参考值:300 ng/ml ,但不少的肝癌患者,由于异质性的缘故,AFP可以正常v 生殖腺癌、胃癌或胰腺癌,AFP升高v 妊娠、病毒性肝炎、肝硬化,AFP升高:20200ug/L25、内生肌酐清除率试验1. 低蛋白饮食天,禁肉类,少动2. 第天晨留尿(24小时),同步取血、尿测定Cr3. 计算: 尿肌酐浓度(mol/L)24小时尿量(ml) 血浆肌酐浓度(mol/L)1440min参考值:80120 ml/min 内生肌酐清除率公式: (140 - 年龄)体重(kg) 85 (72) Scr(mg/dl)血清肌酐测定(Scr)v 原理: 肌酐由内源性和外源性组成,每天肌酐的生成量是相当恒定的。当肾实质损伤时,Cr的滤过减少,排出少,血中的Cr。只有当GFR下降到正常的1/3时,Scr才明显 Scr不能代表Ccr测定,不能反映肾早期损害的程度。v 参考值: 88.4176.8mol/L(全血) 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