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精选语文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25《论语》十则习题精选二十八

上传人:雨水 文档编号:145800050 上传时间:2020-09-23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2.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精选语文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25《论语》十则习题精选二十八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最新精选语文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25《论语》十则习题精选二十八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最新精选语文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25《论语》十则习题精选二十八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精选语文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25《论语》十则习题精选二十八》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精选语文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25《论语》十则习题精选二十八(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教育资料精选 1 / 14 最新精选语文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25 论语十则习题精选二十八 第 1 题【填空题】 找出下列句子中的词类活用现象,请解释。 传不习乎 _ 【答案】: 【解析】: 第 2 题【填空题】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吾日三省吾身省: _ 身: _ 为人谋而不忠乎忠: _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信: _ 见贤思齐焉贤: _ 齐: _ 饭疏食饮水饭疏: _ 食: _ 水: _ 曲肱而枕之肱: _ 枕: _ 士不可以不弘毅弘毅: _ 子在川上川: _ 不舍昼夜舍: _ 匹夫不可夺志也夺: _ 【答案】: 最新教育资料精选 2 / 14 【解析】: 第 3 题【填空题】 填

2、空。 孔子认为可以终身奉行的一个字是_,阐述为: _,_。 曾子自省的三个方面是:_?_?_? 【答案】: 【解析】: 第 4 题【填空题】 最新教育资料精选 3 / 14 文学常识填空。 论语主要是记录春秋时期_言行的书,内容涉及政治、文学、哲学、_以及 _等多 方面,是 _家经典著作之一。 孔子,名 _,字 _, _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_家、 _家。 朱熹把 _ _ _ _合称为 “ 四书 ” 。 【答案】:无 【解析】: 第 5 题【填空题】 给划线字注音。 【答案】: 【解析】: 最新教育资料精选 4 / 14 第 6 题【填空题】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字。 见贤思齐焉_ 不成人之

3、恶_ 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_ 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_ 【答案】: 【解析】: 第 7 题【问答题】 曾子的 “ 吾日三省吾身” 里所提到的自省的内容,在今天还有没有意义?为什么?谈一谈自己的感想。 【答案】: 【解析】: 第 8 题【语言表达】 课文中很多语句已成为成语或熟语,试着把它们写出来。 最新教育资料精选 5 / 14 【答案】: 【解析】: 第 9 题【翻译】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

4、中矣。 【答案】:无 【解析】: 最新教育资料精选 6 / 14 第 10 题【文言文阅读】 阅读论语十则,完成小题。 论语十则 曾子曰: “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 “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贡问曰: “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 “ 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曾子曰: “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子曰: “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 不去也。 ” 子贡问君子。子曰:“ 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子曰: “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子曰:

5、“ 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 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点)曰: “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 叹曰: “ 吾与点也! ”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_ 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_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_ 最新教育资料精选 7 / 14 吾与点_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文中有很多语句都已成为成语,请你写出其中的三个。 请选取你喜欢的一则谈谈自己的感悟或对你的启示。 【答案】: 【解析】: 第 11

6、 题【文言文阅读】 最新教育资料精选 8 / 14 文言文阅读 子曰 : “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 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 曾子曰 : “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学而 ) 子曰 : “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 子曰 : “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 子夏曰 : “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 与“ 人不知而不温 ” 中的 “ 而 ” 字用法相同的一项( ) A、学而时习之 B、学而不思则罔 C、曲肱而枕之 D、切问而近思

7、 结合选文,从内容和形式等方面概括论语的特点。 【答案】: 最新教育资料精选 9 / 14 【解析】: 第 12 题【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下列问题。 论语(节选) 子曰: “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 而) 曾子曰: “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学而) 子曰: “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子曰: “ 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 子曰: “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 子曰: “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

8、者而改之。” (述而) 子贡问曰: “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 “ 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 子曰: “ 默而识 之,学而不厌 , 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述而) 子曰: “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 , 敏以求之者也。” (述而) 子曰: “ 学如不及 , 犹恐失之。 ” (泰伯) 子曰: “ 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 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子罕) 子夏曰: “ 日知其所亡 , 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子张) 【注】 识( zh ):记住。 厌:满足。 好古:爱好古代的文化。 及:赶上,追上。 鄙 夫:鄙陋浅薄的人。 亡( w

9、):指不知道的东西。 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是_家经典著作之一。 下列句中划线词读音和意义都不同的一组是( ) 最新教育资料精选 10 / 14 A、学而时习之/学如不及 B、吾日三省吾身/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C、诲女知之乎/诲人不倦 D、是知也 /日知其所亡 请用自己的语言写出“ 吾日三省吾身 ” 的具体内容。 答: _ 请写出对 “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的理解。 答: _ 请用自己的语言写出“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的原因。 答: _ 孔子所说的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对我们为人处世有什么启示? 答: _ 选文后五则内容都与学习有关,请你选择感悟最深

10、的一则,写出在学习方面所获得的启示。 答: _ 【答案】: 【解析】: 最新教育资料精选 11 / 14 第 13 题【默写】 默写句子。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应该做到:_ ;_ 。(填写论语十则中的句子) 如何提高自身修养:_ ;_ 。(填写论语十则中的句子) 论语十则中告诉我们要珍惜宝贵的时光,勉励自己和学生奋发进取的句子是:_! _。 论语十则中表现人的志气不可随意改变的句子是:_,_。 论语十则中辨别“ 君子 ” 和“ 小人 ” 的句子是: _,_。_。 最新教育资料精选 12 / 14 【答案】:无 【解析】: 第 14 题【综合题】 阅读课文,完成题目。 下面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

11、是( ) A、“ 传不习乎 ” 是谈学习方法;“ 吾日三省吾身 ”“博学而笃志 ” 是谈修身做人的。 B、“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赞美了颜回贫贱不能移的品 质,颜回为了自己的理想,即使生活清苦困顿也自得其乐。 C、“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告诫人们要珍惜宝贵的时光,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发奋进取。 D、 “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告诉我们志向的确立和坚守是非常重要的。 请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的看法。 孔子在文中对富贵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结合当前我国反腐形势, 围绕孔子思想的现实意义谈谈自己的观点。 【答案】:无 【解析】: 最新教育资料精选 13 / 14 第 15 题【综合题】 阅读论语十则全文,回答下列问题。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信: _ 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图: _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之: _ 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而: _ 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译文: _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译文: _ 最新教育资料精选 14 / 14 文中有很多语句都已成为成语,请你写出其中的三个。 答: _ 请从本文中任选一则,谈谈对你的启示。 答: _ 【答案】: 【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