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特殊句式 教案

上传人:gege****666 文档编号:145796929 上传时间:2020-09-2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文特殊句式 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文言文特殊句式 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文言文特殊句式 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文言文特殊句式 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文言文特殊句式 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言文特殊句式 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特殊句式 教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言文特殊句式教 案教学目标1、了解高考对文言句式的要求。 2理解和掌握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文言句式及其用法。3通过相关练习加以巩固和提高,延及高考。教学重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掌握辨析较复杂的文言句式的能力。教学方法讲练结合、归纳积累。课时安排5课时第一、二课时导入:考点阐释: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高考中常见的文言句式: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 倒装句导入: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我们往往会遇到大量的倒装句,那在现代汉语中有没有倒装句呢?(请学生举例)如:“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是典型的谓语前置句,“奋斗吧,为了祖国的明天”是状语后置句。在文言文中这种现象很常见,如果我们不懂倒装句,往往会

2、造成误读,闹出笑话。二、现代汉语中语序:主谓宾,是主干,定语藏在主宾前,谓语一看着了急,前状后补巧打扮。(定语)主语 +状语谓语补语+(定语)宾语示例:高中学生应努力学好语法知识。可以说,与通常顺序不一样的句子,就属于倒装句。文言文中常见的倒装句有:宾语前置、介词结构后置、定语后置、主谓倒装(即谓语前置)。从语法功能上讲,前置的倒装句主要起强调的作用,而后置的倒装句则是古人的语言习惯。翻译这类句子,就要理顺表达顺序,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 三、倒装句(一)宾语前置1、概念:将宾语移置到谓语之前的现象2、阅读下列句子,完成后面的小题: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秋

3、水)余是以记之。(石钟山记)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大王来何操?(鸿门宴)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鸿门宴)沛公安在? (鸿门宴)A 其中 和 是在疑问句中, 疑问代 词做宾语,宾语前置。类似的疑问代词还有谁、奚、胡、何、曷、安、恶、焉等。B 和 是在否定句中, 代 词做宾语,宾语前置。类似的否定词还有不、未、无、莫、毋、弗等,类似的代词还有余、吾、尔、自、之、是等。C 和 是用“ 之 ”字和“ 是 ” 字以突出强调宾语。 这两个字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D 和 是在介宾短语中,宾语放在介词之前了。3、小练习下列句子属于上述情况中的哪一种,

4、请在句子后面的括号内填入序号。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孟子)( B )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信陵君窃符救赵)( C )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A )一言以蔽之。(论语)( D )(二)介词结构后置1、概念:文言文中介词结构放在谓语之后做补语,而现代汉语则习惯将它放在谓语之前做状语。这种现象又称状语后置。2、阅读下列句子并完成后面的小题。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故临崩寄臣以大事矣。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A 和 是将介词结构“ 于 ”放在谓语后面做补语,类似的例子还有 。B 和 是将介词结构“ 以 ”放在谓语后面做补语,这种现象在文言文中并不多见。

5、(三)定语后置1、概念:定语是修饰限定名词的,要放在中心词之前,这种语序古今一致。但有时也可以放在中心词之后,称为“定语后置”。2、阅读下列句子然后归纳总结出定语后置的几种类型。A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中+之+定)B人马烧溺死者甚重。(赤壁之战)(中+定+者)C 缙绅而不能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五人墓碑记)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中+之/而+定+者)D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木兰诗)(中+数量词)3、小练习下列句子分别属于上述哪种情况,请填入序号。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过秦论)( D )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促织)( B )居庙堂之高则

6、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A )人谁又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渔父)( AC )(四)主谓倒置概念:也叫谓语前置。为了强调谓语,有时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这仅仅是因为语言表达的需要。 例如:不仁哉!梁惠王也 。译文:“梁惠王不仁!” 四、板书1、现代汉语正常语序示例:高中学生应努力学好语法知识。2、文言文中常见的倒装句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做宾语前置宾语前置 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前置用“之”“是”提宾介词宾语中,宾语放介词前倒装句 介词结构后置:“于”或“以”结构放谓语之前。“中+之+定”定语后置 “中+定+者”“中+之/而+定+者”“中+数量词”谓语前置练习1.翻译 甚径

7、且易,不数日可抵中京,何为故道此?)答案:(道路)非常笔直、好走,用不到几日便可抵达中京,因为什么缘故要走这条路呢?2.翻译 苟不以盐自活,一旦蜂聚为盗,则为患深矣。答案:如果(他们)不凭借(意译为“靠”也可)贩卖私盐来救活自己,一旦(他们)蜂拥聚集在一起成为盗贼,那么祸患可就严重了。3.翻译晚年将推淮北之法于淮南,已病风痹,未竟其施。答案:(陶澍)晚年的时候打算在淮南推行淮北的政策,后来生病且中风麻痹,没有能实施这政策。4.下列各句中的“之”,属于代词作前置宾语的一项是( B ) A、除郎中、上甲令,皆不之官 B、而自归于帝,帝不之罪C、访率军追之,获鞍马铠杖不可胜数 D、将士用命,访何功之

8、有3.下列各句,与“何为而至于此”句式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A )A 君何以知燕王 B 夫子何哂由也C 夫晋,何厌之有 D 何故而至此相关练习1、选出下列各组中不是宾语前置的句子 ( )A 何以知之? B 未之有也。C 安得广厦千万间? D 弗之怠。答案:C2、选出下列各组中不是宾语前置的句子 ( )A 其间旦暮闻何物? B 君何以知燕王?C 莫之或止。 D 未之多见也答案:A3、选出下列各组中不是宾语前置的句子 ( )A 沛公安在? B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C 唯才是举。 D 尔何知?答案: B4. 选出不是宾语前置的句子( )A君安与项伯有故?B唯余马首是瞻C君何以知燕王?D寂寥而莫我知也答

9、案:A5.与例句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 例: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A. 何为其然也? B.吾尝见笑于大方之家C.无乃尔是过与?何以伐为? D. 沛公安在?答案:B 例:宾语前置句 A C D宾语前置句 B.被动句6.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A.月出于东山之上 B.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 C.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D.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答案:D 例:判断句 A.介词结构后置句 B.被动句C.介词结构后置句D.判断句7.下列句式不同于其它三句的一项是( )A.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B.固一世之雄也。C.非我也,岁也。 D.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答案:A

10、A.介词结构后置句 B.判断句C.判断句 D.判断句8.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妪,先大母婢也。A、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B、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甿隶之人,而迁徒也。C、大王来何操? D、余威震于殊俗答案:B 例:判断句 A、介词结构后置 C、宾语前置句D介词结构后置句9.下列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A、而耻学于师 B、冰,水为之,而寒于水C、渺渺兮于怀 D、冉有、季路见于孔子答案:C A.B.D介词结构后置句C、主谓倒装10.下列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A、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B、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C、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D、是社稷之臣也。答案:CABD判断句. C是介

11、词结构后置句11.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凌万顷之茫然A、铸以为金人十二 B、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C、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D、以为桂林、象郡答案:A 例:定语后置B、判断句C、省略句D、省略句12.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A、所谓华阳洞者,以其在华山之阳名之也。B、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C、金城千里D、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答案:D 例:介词结构后置句A、判断句B、省略句C、定语后置13.选出下列句中不含定语后置的一项( )A、疆土之新辟者,移种民以居之。B、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C、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D、贤于己者,

12、忌之而不愿问焉。答案: D14.从句式角度看,对下列两组句子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客有吹洞萧者A.与相同,与不同 B.与相同,与也相同C.与不同,与相同 D.与不同,与也不同答案:A判断句 介词结构后置句 定语后置第三课时 被动句文言文中,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在古汉语中,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有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 有标志的被动句大体上有以下几种形式:1.表被动的“于”字句例:五人者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君子役于物,小

13、人役于物。 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李氏子藩,年十七,不拘于时,学于余。 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 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2表被动的“见”字句或“见于”结构例: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暴见于王。 昔者弥子瑕见爱于卫君。 人皆以见侮为辱。辨析:慈父见背 冀君实或见恕也。 (分析:“见”字在六朝时期经常用作指代性副词,这里的“见”不表被动,它是放在动词前,表称代,表示对自己怎么样的客气说法。一般译为“我”,现代汉语中的“见谅”也是此种用法。“见谅”即“请原谅我”)3.表被

14、动的“为”字句或“为所”结构例: 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 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恐为操所先。 父母宗族,皆为戮殁。” 其印为予群从 所得。 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不者,皆且为所虏。 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4.表被动的“受”字句或“受于”结构(此结构比较少)。例: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5.用“被”表示被动,构成“被+动词”的形式。例: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6无标志的被动句,即意念被动句。这种情况是指没有被动词的被动句,动词本身表被动,需要根据上下文来判断。例: 城陷,忠烈拔刀自裁。 兵不克,执至白下。 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 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 帝感其诚 有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感斯人言。相关练习1、选出下列各组中不是被动句的一项(A )A. 禹,汤被之矣。 B. 恐为操所先。C. 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 D. 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2、选出下列各组中不是被动句的一项(A )A. 同舍生皆被绮绣 B. 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C. 盖当蓼州周公之被逮 D. 受制于人。3、选出下列各组中不是被动句的一项( B )A. 行将为人所并 B. 视为止,行为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