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民族常识教案

上传人:雨水 文档编号:145796626 上传时间:2020-09-2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8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民族常识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六年级民族常识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六年级民族常识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六年级民族常识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民族常识教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六年级民族团结教学计划一、班情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年龄11左右,是孩子们记忆力最好的时候,正是学习地方文化经典的大好时光,在这段时间里学习民族团结常识,实际上是在和先哲交流思想感情。持之以恒,坚持数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定会滋养他们,成为他们的文化积淀,使他们终身受益。有人曾经说过:没有经典的文化是没有灵魂的文化,没有经典的人生是没有希望的人生。作为源头活水,经典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所载为常理常道,其价值历久而弥新。二、教材分析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构建学生的精神世界,提升学生的人才素养,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起着重要作用。本教材让

2、学生了解所居住的省、市、地区的地理特征和风土人情,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感,地方文化教育是学校开展正常教育教学工作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本册教材共完成四个单元的教学,第一单元“多民族的大家庭”,第二单元“多彩的民族家园”,第三单元“灿烂多彩的民族文化”,第四单元“知我民族,爱我中华”。分十二课完成。本学期主要学习前两个单元。三、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了解我国的五十六各民族及各民族的名称。2、了解少数民族生活的地方,地大物博,有迷人的自然风光。3、了解大多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有的民族还有自己的文字。4、了解我国56个民族,各民族的服饰各有特色,五彩缤纷、绚丽多彩。5、了解各民族

3、为了适应生活和劳动生产的需要,创建出了风格各异的住房。6、了解由于少数民族聚集地区的自然、经济环境不同,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饮食习惯。7、懂得在历史的长河中,各民族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创造了大量优秀的文学和艺术作品。8、了解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多姿多彩,源远流长。9、了解各少数民族有许多风格各异的传统节日。10、懂得在开发祖国疆土的漫长岁月中,各族人民共同保卫和建设了我们的国家。11、了解勤劳勇敢的中华各族人民共同开拓了祖国的疆土的同时,涌现出了许多民族的英杰。12、懂得我们应该要维护各民族大团结,中华各民族人民亲如兄弟姐妹,互相帮助,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维护祖国统一。四、教学措施1

4、、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学习。学生除了学习教科书的知识外,鼓励引导学生要多书报、多听新闻报道,试着了解少数民族的发展变化,了解少数民族的文化。2、要注重资料的搜集和收集,加强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辅助资料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了解一些少数民族的知识,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珍视祖国的历史、文化传统的情感,初步培养学生尊重少数民族的情怀。3、课堂上贯穿“自主学习,互动交流,探究发现”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少数民族,用自己的心灵感受少数民族,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少数民族,用自己的方式研究少数民族,帮助他们发现和解决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他们在乐中学,做中学,在愉悦中学习

5、成长。4、有些内容距离学生现实生活比较陌生,学生不容易理解,因此,教学中要本着以学生为本的原则,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学习兴趣、接受能力来组织教材内容,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在学习内容上,注重与学生日常生活的联系,在呈现方式上,注重文图结合、灵活展现,在活动内容上,注重可操作性。5、适时灵活渗透安全、环保等教育。如在进行多彩的中华家园这一单元中,向学生结合“创卫”进行家乡环保教育,在进行知我中华,爱我中华这一单元中,向学生进行民族大团结的教育。五、教学时间安排:每周授课时间一节,按十八周时间计算,共计18节课。第一单元 多民族大家庭 9课时第一课 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 1课时第二课 美丽富饶的民族地

6、区 4课时第三课 多种多样的语言文字 4课时第二单元 多彩的民族家园 9课时第四课 绚丽多彩的服饰 1课时第五课 风格各异的住房 4课时第一课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感受民族团结的重要性,以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 知识与能力: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了解国家的长期稳定和繁荣昌盛要靠各民族人民平等互助,团结合作,艰苦创业共同发展。自觉维护国家和民族团结。教学重点: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教学难点: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教学用具:录音机、多媒体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 导入:教师播放歌曲爱我中华,学生跟唱。 教师(适当评价)问:这首歌要表达的主题是什

7、么? 学生甲:爱我中华 学生乙: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 过渡:中华民族是56个民族的统称,我们知道,在历史上,最初这些民族相互间并不了解,甚至有时候还很敌对,那么后来又是怎样逐渐相互了解,并成为一家的呢?新课:一、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教师:历史上虽然出现过短暂的割据局面和局部分裂,但统一始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你能举例说明吗? 学生:秦朝、隋朝、元朝等。 教师:中国历史上出现的几次割据然后统一的局面,对我国民族关系的发展有什么影响呢? (学生沉默) 教师:可能大家没有想过,但你们还记得北魏孝文帝改革么?还记得改革的内容吗? 教师适当提醒,如推行均田制、实行租庸调制等,但有一条措施对民族

8、关系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就是移风易俗。 教师出示材料: 孝文帝改革移风易俗: 易服装、说汉话、改汉姓、 通婚姻、改籍贯、行汉制、 崇儒学 学生活动:结合孝文帝改革中“移风易俗”的内容,说明对当时的鲜卑族和汉族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学生交流,教师引导(思路:民族差异缩小、相互促进、融合、形成一个整体)。 得出结论: (学生齐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民族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有着共同的命运和共同的利益,产生了牢固的亲和力和凝聚力。 学生活动:你还能举其他事例说明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逐渐融合而形成的吗? 问:你知道我们溧阳的少数民族的有关情况吗? 学生可能知道一点,班级也许还有少数民族的

9、学生。(如有,则请该学生介绍本民族的一些情况)。 教师介绍:我们云南共有52个 民族,人数较多的是彝族,傣族,白族,哈尼族,纳西族,傈僳族,回族等。 过渡:这么大的一个家庭,家庭成员之间应该如何相处呢?二、坚持民族平等 教师出示材料: 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少数民族代表名额 蒙古族 24 回族 37 维吾尔族22 藏族 26 苗族 21 壮族 44 彝族 20 布依族7 朝鲜族 9 满族 20 侗族 6 瑶族 6 白族 4 土家族15 哈尼族 4 哈萨克族5 傣族 5 黎族 5 傈僳族2人 畲族 2 高山族 2 其余各少数民族代表各1人教师提问: 尽管少数民族人数较少,但在2000多名全国人民代表

10、中各民族都有一定的名额,这说明了什么? 学生:说明我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各族人民都是国家的主人,共同管理国家事务,共建美好家园。 问:那么为什么要实现各民族平等? 学生回答,教师引导。 历史的角度:各民族都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现实的角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特别在中华民族面临外来入侵的时候,各民族人民更表现出了强大的凝聚力和爱国精神,一致对外。(如抗日战争)因此,各民族理应平等。 然而,在新中国成立前,各少数民族并没有获得真正的平等,如元朝时,就将全国老百姓分成四等,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民族矛盾的加深。 问

11、:过去不能实现真正的民族平等,而新中国成立后却能实现真正的民族平等,那是为什么呢? 学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消灭了剥削制度,铲除了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的根源,各族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三、坚持民族团结 教师:你觉得56个民族有可能团结在一起吗? 学生:有 教师:为什么? 学生:我国各民族团结友好的关系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 教师:对,也就是说,各民族的团结友好是我国的一项传统美德。你能举例吗? 学生举例:文成公主入藏、昭君出塞。 教师:那我国各民族为什么一定要团结在一起呢? 学生回答: (齐读)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

12、我国各民族之间建立了平等的关系,有着共同的根本利益,因此各民族能够团结在祖国统一的大家庭里。 教师: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民族团结,采取一系列措施,你能列举一些人和事? 学生举例。(孔繁森等) 教师总结: 问: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的共同繁荣之间的关系如何?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归纳: 坚持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 坚持民族团结是实现民族平等、各民族共同繁荣的保证; 坚持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是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基础。 只有真正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才能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才能真正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 附板书: 五十六

13、个民族是一家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巩固、发展 处理原则 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前提、保证、基础)第二课美丽富饶的民族地区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少数民族生活的地方,地大物博,不仅有迷人的自然风光,有吃名单旅游胜地,而且拥有富饶土地和丰富的宝藏。教学重难点:让学生了解少数民族的地方特色。教学时间:四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1、谈话引入新课。同学们,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祖国各地都居住着我们的少数民族兄弟姐妹。少数民族生活的地方,地大物博,不仅有迷人的自然风光,有吃名单旅游胜地,而且拥有富饶土地和丰富的宝藏。让我们一起去走访这些辽阔美丽的地方。2、阅读与思考。(1)阅读教材第9页

14、秀丽的山河,思考:少数民族地区有哪些旅游胜地?你游览过哪些地方?(2)阅读后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3)指名说一说。(4)师生小结:在我国少数民族居住的地区,有许多风景秀美的旅游胜地,如,湖南的张家界 贵州的黄果树瀑布 四川的九寨沟云南的西双版纳 吉林长白山的天池 青海的青海湖及鸟岛新疆吐鲁番的千佛洞3、小组内交流这些旅游胜地的优美风景,展示准备的旅游景点的照片。4、欣赏学过的课文桂林山水。谈话:桂林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 这里生活着壮族、瑶族、苗族、侗族等少数民族兄弟姐妹,他们共同建设着这座著名的风景城市。桂林山青、水秀、洞奇、石美,因此赢得了“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名。欣赏名句: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玩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来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我攀登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