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医学)冠脉搭桥术

上传人:日度 文档编号:145794342 上传时间:2020-09-23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7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质医学)冠脉搭桥术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优质医学)冠脉搭桥术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优质医学)冠脉搭桥术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优质医学)冠脉搭桥术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优质医学)冠脉搭桥术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优质医学)冠脉搭桥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质医学)冠脉搭桥术(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冠状动脉搭桥术,1,冠状动脉,冠状动脉有左右、两支,开口分别在左、右主动脉窦。左冠状动脉有13cm长的总干,然后分为前降支和回旋支。前降支供血给左心室前壁中下部、心室间隔的前2/3及心尖瓣前外乳头肌和左心房;回旋支供血给左心房、左心室前臂上部、左心室外侧壁及心脏膈面的左半部或全部和二尖瓣后内乳头肌。右冠状动脉供血给右心室、心室间隔的后1/3和心脏膈面的右侧或全部。这三支冠状动脉之间有许多小分支互相吻合,连同左冠状动脉的主干,合称为冠状动脉的四支。,2,冠脉解剖图,3,冠心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或称冠状动脉性心脏病( coronary heart disease , CHD ),简称冠心病

2、,又称缺血性心脏病;包括粥样硬化病变导致的冠状动脉梗阻或狭窄。它是因供应心脏本身的冠状动脉管壁形成粥样斑块造成血管腔狭窄所致心脏病变。同时心肌缺血引致的左心室室壁瘤,心肌栓塞后心室间隔缺损和乳头肌缺血引起的二尖瓣关闭不全,是中老年常见多发的后天性心脏病。由于冠状动脉狭窄的支数和程度的不同,其临床症状也有不同,梗阻程度严重者可引致心肌梗塞。冠心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4,病因分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将影响心肌的供血。心肌的需血和冠状动脉的供血是矛盾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在正常情况下,通过神经和体液的调节,两者保持着动态的平衡当血管腔轻度狭窄时(50%75%),其对心肌血供

3、的能力大减,心肌发生缺血,是为冠心病。冠状动脉供血不足范围的大小,取决于病变动脉支的大小和多少,其程度取决于管腔狭窄程度及病变发展速度。发展缓慢者,细小动脉吻合支由于代偿性的血流量增大而逐渐增粗,增进了侧支循环,改善心肌血供,此时即使动脉病变为较严重,心肌损伤也不重;发展较快者,管腔迅速堵塞,心肌出现损伤、坏死;心肌长期血供不足,引起心肌萎缩、变性、纤维组织增生,心脏扩大。 此外,粥样硬化斑块的出血或破裂,粥样硬化的冠状动脉(亦可无粥样硬化病变)发生痉挛或病变动脉内血栓形成,均可使动脉腔迅速严重地狭窄或堵塞,引起心肌急性缺血或坏死。,5,冠心病分为五种类型:,1、隐匿型冠心病:亦称无症状冠心病

4、:病人无症状,但静息或心脏负荷试验后心电图有ST段压低,T波减低、变平或倒置等心肌缺血的改变。2、心绞痛型冠心病:有发作性胸骨后疼痛,为一时性心肌缺血所致。3、心肌梗塞型冠心病:症状严重,由于冠状动脉闭塞引起心肌缺血坏死所致。4、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型冠心病:表现为心脏增大、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为长期慢性心肌缺血导致心肌纤维化心脏扩大所致。5、猝死型冠心病:由原发性心脏骤停而猝然死亡,多为缺血心肌局部发生电生理紊乱引起严重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动过速、室颤等)所致。,6,冠心病有哪些临床表现?,1 、稳定型心绞痛是指在一段时间内心绞痛阈值保持相对固定。冠脉粥样斑块相对稳定,斑块无撕裂溃疡,出血或血栓

5、、动脉管腔狭窄比较固定。当心脏工作负荷一时加重时,发生暂时心肌缺血,负荷解除后则胸痛消失,冠状动脉血流障碍程度轻。诱因:( 1 )劳累;( 2 )情绪激动;( 3 )饱餐;( 4 )寒冷;( 5 )疼痛刺激。典型表现:发作性胸骨后上段或中段,心前区压迫性或闷痛、胸闷不适,可向左肩及左上臂内侧放散,达无名指或小指,持续 3-5 分钟,一般不超过 15 分钟,可伴心率快、血压增高、出汗、恐惧等交感神经兴奋表现,消除诱因,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类药物可缓解。,7,2 、不稳定型心绞痛该类病人冠脉病变程度较重,通常是在冠脉病变处不稳定斑块破裂的基础上,合并血栓形成所致。 有下列类型:( 1 )初发心绞痛;

6、( 2 )增重型心绞痛;( 3 )梗塞后心绞痛;( 4 )变异性心绞痛;( 5 )卧位性心绞痛;,8,3 、心肌梗死是指某支冠状动脉病变处突然完全阻塞,被这支冠状动脉供血的心肌因丧失供血而逐渐坏死并丧失功能, 90%AMI 在冠脉病变处存在血栓。表现:心前区或胸骨后有剧烈难忍的胸痛,呈压榨性,有濒死感,疼痛时间 30 分钟或更长,伴有大汗、面色苍白、恐惧,休息或服用硝酸甘油后症状不缓解。常有心衰、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等并发症,具有较高的死亡率。,9,并发症,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造成二尖瓣关闭不全,可引起心力衰竭。 心脏破裂:少见,常在起病一周内出现,引起急性心包填塞而猝死。 检塞:见于起病后

7、1-2周内。多发生于脑部、肠系膜、四肢等部位。 心室膨胀瘤:也就是室壁瘤,主要见于左心室,易致顽固性心衰、心律失常。 心肌梗塞后综合征:表现为心包炎、胸膜炎、或肺炎,有发热、胸痛等症状。 肩手综合征:肩臂强直、活动受限并有疼痛,主要是由于心肌梗塞后肩臂不活动所致,现已少见。 心室间隔穿孔:多发生于心梗一周内,表现为原有症状加重,出现心衰、休克,听诊可发现新出现的胸骨左缘收缩期杂音。,10,辅助检查,心电图:心电图是冠心病诊断中最早、最常用和最基本的诊断方法。与其它诊断方法相比,心电图使用方便,易于普及,当患者病情变化时便可及时捕捉其变化情况,并能连续动态观察和进行各种负荷试验,以提高其诊断敏感

8、性。无论是心绞痛或心肌梗塞,都有其典型的心电图变化,特别是对心律失常的诊断更有其临床价值,当然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动态心电图:是一种可以长时间连续记录并编集分析心脏在活动和安静状态下心电图变化的方法。此技术于 1947 年由 Holter 首先运用于监测电活动的研究,所以又称 Holter 监测。常规心电图只能记录静息状态短暂仅数十次心动周期的波形,而动态心电图于 24 小时内可连续记录多达 10 万次左右的心电信号,可提高对非持续性异位心律、尤其是对一过性心律失常及短暂的心肌缺血发作的检出率,因此扩大了心电图临床运用的范围,并且出现时间可与病人的活动与症状相对应。,11,核素心肌显像:根

9、据病史,心电图检查不能排除心绞痛时可做此项检查。核素心肌显像可以显示缺血区、明确缺血的部位和范围大小。结合运动试验再显像,则可提高检出率。超声和血管内超声:心脏超声可以对心脏形态、室壁运动以及左心室功能进行检查,是目前最常用的检查手段之一。对室壁瘤、心腔内血栓、心脏破裂、乳头肌功能等有重要的诊断价值。血管内超声可以明确冠状动脉内的管壁形态及狭窄程度,是一项很有发展前景的新技术。 心肌酶学检查:是急性心肌梗塞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临床上根据血清酶浓度的序列变化和特异性同工酶的升高等肯定性酶学改变便可明确诊断为急性心肌梗塞。,12,心功能的分级,I级:活动量不受限制,平时一般活动不引起疲

10、乏、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 II级:力活动受体到轻度的限制,休息时无自觉症状,但一般体力活动下可出现疲乏、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 III级:体力活动明显受限,小于平时一般活动即引起上述的症状。 IV级:不能从事任何体力活动。休息状态下出现心衰的症状,体力活动后加重。,13,心绞痛和心梗的区别,14,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CABG ),概念:是指利用病人自身的血管(静脉或动脉,称桥血管)以外科缝合技术,将阻塞远端通畅的冠状动脉连接到升主动脉上,使大血管血液流经桥血管灌注到远端冠状动脉,让缺血的心肌重新获得血供,改善了心脏功能。 目的:重建病变冠状动脉的血流,恢复心肌供血,改善缺血症状,提高

11、生活质量。,15,手术适应征,心绞痛的手术指征 稳定性心绞痛经内科治疗无效,明显影响劳动、生活能力或造影证实为左主干或多支血管近端病变的。 不稳定性心绞痛经内科治疗无效的。 变异性心绞痛伴中一重度冠脉阻塞病变,药物治疗、无效的。 心梗后心绞痛:内科治疗的同时行冠脉造影,如证实冠脉主干或主要分支有明显狭窄或阻塞的。,16,手术适应征,冠脉病变的手术指征 左主干狭窄阻塞50%。 左前降支近高位狭窄阻塞50%, 不宜作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者。 三支或多支病变且有明显症状者。 急性心梗: 于心梗发生后6小时内急诊“搭桥”。如心梗发生后已超过6小时则应在内科治疗1月后手术。,17,手术适应

12、征,急性心梗后并发症 左室室壁瘤 室间隔穿孔 乳头肌断裂 左室破裂 心梗后心源性休克经内科治疗不能控制者应行急诊手术。 隐性冠心病无症状,但心电图检查发现心肌缺血,应行冠脉造影检查,如确定冠脉主干或多支主要分支有明显狭窄病变者亦应手术,以防发生心梗或猝死。,18,术前准备,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是一种非常复杂,技术要求高,病人损伤大的高难度手术。手术前必须做冠状动脉,左心室和乳内动脉造影检查,以明确冠状动脉狭窄的部位和程度,据此决定搭桥的数目和准确的位置。同时还需要做超声心动图、心电图、血生化;肺、肝、肾功能及大小便常规等检查,了解全身各脏器的功能状况。手术前要严格控制感染。病人要进行腹式呼吸训练,

13、停止使用阿斯匹林等药物,做好术前准备。患者保持乐观开朗,心情舒畅,避免精神过度紧张,因精神太过紧张容易引起冠状动脉痉挛,产生心肌梗死而增加手术危险性。,19,手术方式,低温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 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冠脉搭桥 机器人辅助下冠脉搭桥,20,桥血管:,大隐静脉 桡动脉 乳内动脉,21,CABG:常规插管建立CPB,手术在常温或浅低温心脏停跳下完成远端血管的吻合。对老年或升主动脉有明显粥样硬化病变的患者,在升主动脉一次阻断下完成所有吻合。如须同期行瓣膜手术,则先完成冠状动脉的吻合同期行室壁瘤切除左心室成形手术,先处理室壁瘤,然后再行冠脉吻合。,22,OPCAB:显露靶血管,结合体位,充分

14、显露靶血管以便完全再血管化。采用心脏稳定器负压吸引系统。首先将左乳內动脉与前降支吻合,再将大隐静脉或桡动脉与其余靶血管吻合,吻合口在两个以上时用序贯式。,23,CABG术后处理及并发症防治,一.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快通道 在过去10年中,外科和灌注技术已有了明显改善,但术后复苏过程仍改变不大。快通道即通过改进麻醉、外科手术和重症监护,促进病人早期康复,缩短重症监护时间和住院时间,节省医疗费用,应用短效镇静剂和肌肉松弛剂麻醉,使病人早期清醒,早期拔管,早期下床活动。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搭桥术对机体生理影响极小,重症监护时间仅数小时,住院时间可缩短至34d,医疗费用降低30%50%,而病人的再次入院率

15、并不增加。,24,CABG术后处理及并发症防治,二、心脏手术后的呼吸管理 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应使患者尽早清醒脱离呼吸机。早期拔管有许多益处,可改善静脉回流,降低右心后负荷,并增加左心室充盈,从而增加心排血量。病人能更早咳痰,排出呼吸道分泌物,减少肺部并发症。拔管后,患者可早期下床活动和开始饮食。早期拔管还可明显减少心脏和肺部并发症。 三、补充血容量和水电解质平衡 心脏手术后应补充足够的血容量,以维持良好的灌注压平均动脉压MAP50mmHg和心指数CI2.0L/minm2, 保证心、脑、肾及其他重要器官的灌注。通常以中心静脉压(CVP)作为心脏前负荷指标,也可以作为补充血容量的参数 。,25,C

16、ABG术后处理及并发症防治,四、术后镇痛 对于大多数患者来说,手术麻醉时所给的麻醉药将会使他们在术后几小时内仍不觉疼痛。术后患者如果能很快地恢复自主呼吸,则通常不需要追加麻醉药物。术后止痛药物的剂量因人而易,应根据患者的体重作调整。对于年轻患者,尤其是年龄55岁,病人自行控制的止痛泵,将会更有效。 五、低心排综合征防治 由于心脏搏出减少引起组织灌注不足所引发的多种临床症状,临床上将心指数 低于2.0L/minm2定义为低心排综合症。对于心指数正常的患者, 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低于65% 则提示组织灌注不足。冠状动脉旁路手术后,低心排是非常危险的,它会引起血管收缩或移植血管的痉挛。另外,平均动脉压的下降将会引起血管移植物内血流量减少,从而加重心肌缺血,进一步减少心排血量,最后造成难以纠正的低血压状态。低心排可增加手术死亡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如呼吸衰竭、肾功能衰竭、神经系统并发症等。,26,CABG术后处理及并发症防治,六、出血和心包填塞防治 冠状动脉搭桥术后的出血的发生率约为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