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复习课件:文言文断句(共33张PPT)

上传人:gege****666 文档编号:145794295 上传时间:2020-09-23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语文复习课件:文言文断句(共33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高三语文复习课件:文言文断句(共33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高三语文复习课件:文言文断句(共33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高三语文复习课件:文言文断句(共33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高三语文复习课件:文言文断句(共33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语文复习课件:文言文断句(共33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语文复习课件:文言文断句(共33张PPT)(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言文断句,苏 满,勤动笔墨习句读 逐类旁通得妙法,文言文断句指津,断句的基础在于领会全篇的文意,因此断句前先要读几遍原文,力求对原文内容有个大致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分析难断的句子。断句时还要注意文章的体裁、语言风格等。语感对断句有很大的帮助,除此之外,还可以借助一定的条件及方法。,文言断句的基本步骤,第一步:通读文句,理解大意。,第二步:凭借语感,先易后难。,第三步:借助方法,突破难点。,第四步:检验句读,判断正误。,一、语法,1:名词(代词)断句,阅读中,要随时标出文段中的重要的名词和代词,特别是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事名、物名、官名、族名、国名、器物

2、名、动物名、植物名、朝代名、官职名、时间等。 这些名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在它们的前后往往要进行断句。,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举事亦然为其后可复者也则事寡败矣。,找出句中几个名词,句子基本就断开了。,方法运用,断句: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举事亦然为其后可复者也则事寡败矣。,1.汉 六 年 正 月 封 功 臣 良 未 尝 有 战 功 高 帝 曰 运 筹 策 帷 帐 中 决 胜 千 里 外 子 房 功 也 自 择 齐 三 万 户,/,/,/,/,/,/,/,小试身手,9,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 夫 明 六 经 之

3、 指 涉 百 家 之 书 纵 不 能 增 益 德 行 敦 厉 风 俗 犹 为 一 艺 得 以 自 资 父 兄 不 可 常 依 乡 国 不 可 常 保 一 旦 流 离 无 人 庇 荫 当 自 求 诸 身 耳。 颜氏家训勉学,小试身手,2、找出动词,明确句意,古汉语中,句子多以动词或形容词谓语为中心。找出了动词或形容词谓语,也就区分出独立的句子,明确了语句的意思,从而正确断句。比如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句中动词有“亡”“入”“吊”,因此可区分出两个句子。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句中动词有“将”“归”“贺”,可区分出两个句子。,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

4、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例题分析,12,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历王厉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及厉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和为诳而刖其右足,解题方法,13,上(刘邦)尝从容与信(韩信)言诸将能各有差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君何如曰如臣多多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小试身手,/,14,3、找虚词,定句读。,句首发语词:夫、盖、至若、若夫、表敬词:窃、请、敬等常用于一句话的开头,在它们

5、的前面一般要断开。 句尾词:也、矣、耳等经常用于陈述句末尾;耶、与(欤)、邪(耶)等经常用于疑问句末尾;哉等经常用于感叹句末尾。它们的后面一般要断开。,疑问语气词:何、胡、安、曷、奚、盍、焉、孰与、何如、奈何、如之何、若之何等词或固定结构之后,一般可构成疑问句,只要贯通上下文意,就可断句。 复句中的关联词:虽、虽然、纵、纵使、向使、假使、苟、故、是故、则、然则、或、况、而况、且、若夫、至于、至若、已而、于是、岂、岂非,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例如:,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

6、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游褒禅山记),看蓝色的虚词,可置于句末的有:焉、也、焉、也;句首的有:夫;分句首的有:以、则、则、而、而、故。这一段标点,如果顿号不计,共12处标点,有10处可依据以上虚词断开。“游者众”后的分号,可根据文言句式整齐的特点断开。“非常之观”是由于主语较长而作的停顿。,断句口诀:,“曰”后冒,“哉”后叹, “夫”“盖”大都在句前。 “于”“而”一般在句间, “矣”“耳”后面画圆圈。 “耶”“乎”经常表疑问, “也”“者”作用要停顿。,天 下 事 有 难 易 乎 为 之 则 难 者 亦 易 矣 不 为 则 易 者 亦 难 矣 人 之 为 学 有 难 易 乎 为 之 则

7、难 者 亦 易 矣 不 为 则 易 者 亦 难 矣,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小试身手,襄子曰不及纣二日耳不亡何待优莫曰桀纣之亡也遇汤武今天下尽桀也而君纣也桀纣并世焉能相亡然亦殆矣!” (句首而 焉 然 句末耳 也 矣),小试身手,二、依据修辞,文言中常用对比、对偶、排比、顶真、反复等修辞方法,抓住这个特点断句,常能收到断开一处,接着断开几处的效果。,1、顶真,顶真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形式。句子前后相承,前一句作宾语的词,在后一句中又作了主语。例如:“具告沛公,沛公大惊。”“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

8、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可以在文中找出紧密相连的相同的词语,按顶真句式来考虑句读。,2、反复,反复,特别是间隔反复,在文言文中是相当常见的修辞方法。 邹忌讽齐王纳谏中“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吾孰与徐公美”“我与徐公孰美”这几句在文章中间隔反复出现,抓住这一特点,自然有助于断句。,3、排偶,排比、对偶、对称是文言文常见的修辞方法,句式整齐,这一特点,又为我们断句提供了方便。 庖丁解牛中“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 劝学“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9、”,三、依总分,定句读,文言文中,也往往有总分、分总的形式,我们可以据此进行断句。 例如: 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再如: 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而无告者也。,四、对话、引文定句读,文言文中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道”等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出现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根据上下文判断对话双方,以确定使用的标点。,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子曰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友直 /友谅/友多闻 /益 矣 /友便辟 /

10、友善柔 /友便佞 /损矣,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也有三种。与正直的人交朋友,与守信的人交朋友,与见多识广的人交朋友,是有益的。与谄媚逢迎的人交朋友,与两面三刀的人交朋友,与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是有害的。”,再如,五、固定句式,文言文中的句式特别是文言文的固定结构可 以帮助我们断句。比如:“者,也”是 典型的判断句式 。“不亦乎”“孰与乎” “其乎”“安哉”“何为”等反问 句式;“为所”“受于” “见于”等被动句式;还有“如何” “况乎”“何(以)为”等固定句式。 例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课堂小结,三、 对话标志断句法,一

11、、名词断句法,二、虚词断句法,一、前提: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五、特殊句式断句法,二、巧用方法 先易后难,四、修辞方式断句法,三、题目做完回头看,根据要求细检验。,文言断句步骤及方法,六、 总分断句法,随堂练习,1、阅读语段,为画横线的句子断句并翻译。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 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 “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 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 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韩非子),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2、为下列语句断句。,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