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重点总结

上传人:雨水 文档编号:145785853 上传时间:2020-09-23 格式:DOCX 页数:96 大小:1.4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重点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96页
最新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重点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96页
最新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重点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96页
亲,该文档总共9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重点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重点总结(9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重点总结笔记第一部分 经济学基础第一章 市场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考点一:需求和供给的含义含义备注需求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价格条件下,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市场需求是消费者需求的总和。需求构成要素:1.购买欲望(愿意)2.支付能力(能够)供给在某一时间内和一定价格水平下,生产者愿意并可能为市场提供商品或服务的数量。市场供给是所有生产者供给的总和。供给构成要素:1.愿意2.可能考点二:影响需求和供给的因素影响需求的因素影响供给的因素消费者的偏好 (一般同向)生产成本(反向)消费者的个人收入(一般同向)生产技术产品价格 (一般反向)产品价格(同向

2、)替代品的价格 (“煤气和电”一般同向)相关产品的价格互补品的价格 (“汽车和汽油”一般反向)预期 (是指消费者的预期)预期(是指生产者的预期)其他因素(国家政策、广告宣传、商品品种,质量等)其他因素(国家政策、生产要素的价格)影响需求最关键的因素还是该商品本身的价格。考点三:需求曲线及供给曲线需求曲线是需求和价格关系的曲线(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1)需求数量变动:假定其他因素不变,只考虑需求和价格的关系,需求量的变化是沿着既定的需求曲线进行的(曲线上点的移动)。(2)需求变动:由于消费者收入和消费者偏好等 因素的变化引起需求的相应变化,这种变化表现为需求曲线的位移)。一般来说,商品

3、价格不变,消费者偏好增强、收入增加、替代品价格上涨、互补品价格下降等因素导致需求曲线向右移动。P D D Q Q Q 供给曲线是供给和价格关系的曲线(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1)供给数量变动:假定其他因素不变,只考虑供给和价格的关系,供给量的变化是沿着既定的供给曲线进行的。(2)供给变动:由于价格以外的其他因素如成本变动引起供给的相应变动,这种变动表现为供给曲线的位移。产品价格不变,生产成本降低、生产技术提高等因素会导致供给曲线向右移动。P S S Q(供给量)考点四:均衡价格模型的应用均衡价格是市场供给力量和需求力量相互抵消时所达到的价格水平,即供给量和需求量相等时的价格,此时的供求

4、数量为均衡数量。最高限价保护价格(最低限价、支持价格)含义由政府为某种产品规定一个具体的价格,市场交易只能在这一价格之下进行。属于政府对市场的干预措施。由政府为某种产品规定一个具体的价格,市场交易只能在这一价格之上进行。属于政府对市场的干预措施。目的保护消费者利益或降低某些生产者的生产成本。(保护买方利益)保护生产者的利益或支持某一产业的发展。(保护卖方利益)影响最高限价低于均衡价格,因此会刺激消费、限制生产,导致供给减少、需求增加,结果是市场短缺。保护价格高于均衡价格,会刺激生产、限制消费,导致市场过剩。【保过】后果1.严重买方排队现象2.黑市高价3.生产者变相涨价1.严重卖方排队现象2.黑

5、市低价3.生产者变相降价措施行政措施和分配措施(配给制)只宜短期或局部地区实行。建立政府的收购和储备系统。只宜在少数农产品上实行。考点五:需求价格弹性、需求交叉弹性、需求收入弹性、供给价格弹性一、弹性系数的计算类型计算公式需求/价格弹性系数Ed【注1】在计算需求量相对变动和价格的相对变动时,(1)点弹性:分母是原需求量和原价格。(2)弧弹性:分母是平均需求量和平均价格。【注2】点弹性适用价格和需求变动较小的场合;弧弹性适用价格和需求变动较大的场合。需求/收入弹性系数Ey需求交叉弹性系数Eij=(涉及两种商品)供给/价格弹性系数Es=二、需求价格弹性的基本类型(1)需求价格弹性系数Ed1,表示需

6、求富有弹性或高弹性。(2)需求价格弹性系数Ed0替代关系煤气和电Eij1,供给富有弹性。(2)Es1,供给缺乏弹性。(3)Es=1,供给单位弹性。(4)Es=0,供给无弹性,现实的市场很少见到。(5)Es=,供给完全有弹性,现实的市场很少见到。八、影响供给价格弹性的因素影响供给价格弹性的因素对供给价格弹性的影响。时间(决定供给弹性的首要因素)短期内,供给弹性一般较小。生产周期和自然条件对于农产品来说,短期内供给弹性几乎为0。投入品替代性大小和相似程度投入品替代性大,相似程度高,则供给弹性大。第二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考点一: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经济人假设假定消费者是追求效用最大化的和理性的,是整

7、个经济学的基础。效用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或服务时所能感受到的满足程度,是人们的心理感觉,是主观评价,没有客观标准。基数效用论1.观点:该理论认为效用是可以直接度量的,存在绝对的效用量的大小,可以用基数,就是用1、2、3、4这些绝对数值来衡量效用的大小。2.基数效用论下效用是可计量的,所以效用分为总效用和边际效用。边际效用:消费者增加一个单位商品消费时所带来的满足程度的增加或者效用的增量。序数效用论该理论认为消费者可以知道自己对不同消费组合的偏好次序,用第一、第二、这些表示次序的相对数值来衡量效用。基数效用论与序数效用论的关系相同:均用来分析消费者行为,二者得出的分析结论基本是相同。不同:基数效用理

8、论运用边际效用论分析,序数效用理论用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约束线来分析;基数效用论下效用可加总,而序数效用论效用不能加总。考点二:消费者偏好的基本假定消费者偏好的基本假定备注完备性保证消费者总可以把自己的偏好准确的表达出来。可传递性可以保证消费者偏好的一致性。偏好于多而不是少消费者总是偏好数量较多的组合。也就是多多益善。考点三:无差异曲线的概念和特征一、无差异曲线的概念用来描述消费者偏好无差异曲线是一条表示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的曲线,在这条曲线上的所有各点的两种商品组合带给消费者的满足程度是完全相同的,消费者对这条曲线上各个点的偏好程度是无差异的。二、无差异曲线的特征特征

9、依据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消费者的偏好程度越高。偏好的“多比少好”假定。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都不能相交。偏好的可传递性,辅之以“多比少好”假定。无差异曲线从左向右下倾斜,凸向原点,斜率为负。由商品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决定的。商品边际替代率是指在效用水平不变的条件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商品时必须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注1】无差异曲线上某一点的边际替代率就是无差异曲线上该点的切线斜率的绝对值。【注2】商品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表明的经济含义是指随一种商品消费量的逐渐增加,消费者为了获得这种商品的额外消费而愿意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会越来越少,即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随着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的连续

10、增加,消费者为得到一单位的这种商品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量是递减的。考点四:预算约束线1.预算线的斜率是两种商品价格的负比率或两种商品价格的比率负值,斜率的大小表明在不改变总支出数量的前提下,两种商品可以相互替代的比率。2.影响预算线变动的因素是消费者可支配的收入m、两种商品的价格P1、P2。(1)在相对价格不变的情况下,收入改变,会使预算线出现平行移动。收入增加使预算线向右平移,收入减少使预算线向左平移。(2)如果只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动,而另外一种商品价格不动,且收入不动,会使预算线会发生旋转。如价格下降向右(外)旋转,价格上升向左(内)旋转。(3)两种商品的价格同比例同方向变化,会使预

11、算线平移,同比例上升使预算线向左移,同比例下降,预算线向右移。(价格同比变动,预算线斜率不变)(4)两种商品的价格,以及收入都同比例同方向变化,预算线不动。(端点不变)考点五: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1.商品边际替代率=商品的价格之比。经济含义是在一定的预算约束下,为了实现效用最大化,消费者应该选择商品的最优组合,使得两种商品边际替代率等于两种商品价格比。2.消费者均衡的前提条件(1)偏好不变(2)收入不变(3)价格不变3.“价格消费曲线”,表示消费者收入不变,与一种商品价格变化相联系的两种商品的效用最大化组合。需求曲线是通过价格消费曲线推导出来。消费者在需求曲线上消费可以实现效用最大化。考

12、点六:商品价格变化的两种效应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是由价格变化的两种效应决定的,即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1.收入效应:指在名义收入不变时,因为该商品价格的变化,而导致消费者实际收入发生变化,进而导致消费者所购买的该商品数量的变化。2.替代效应:指在实际收入不变的情况下,因为该商品价格的变化引起的相对价格变化所导致的该商品需求量的变化。效应正常品需求低档品需求收入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与价格成同方向的变动替代效应与价格的变动方向总是反方向的总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与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动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更平缓)向右下方倾斜(更陡峭)第三章 生产和成本理论考点一:生产者组织形式及企业形成理论一、生产者的组织形式1.生产者组织形式包括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公司制企业。2.依据“经济人假设”,生产者的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3.经济学家并不认为追求利润最大化是人们从事生产和交易活动的唯一动机;但从长期看,实现利润最大化是所有企业在竞争中求得生存的关键。二、企业形成理论1.美国经济学家科斯认为企业的本质特征是作为市场机制或价格机制的替代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