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单元复习练习题(含答案)

上传人:丽*** 文档编号:145785279 上传时间:2020-09-23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18.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鄂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单元复习练习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鄂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单元复习练习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鄂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单元复习练习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鄂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单元复习练习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鄂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单元复习练习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鄂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单元复习练习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鄂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单元复习练习题(含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鄂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单元复习练习题 第一单元( 1 6 课) 一、填空题 1、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 2、土壤是植物的(家) 。 3、植物大多是由(种子)发育来的。 4、种子内有(胚根)和(胚芽)。 (胚根)会长成植物的根, (胚芽)会长成植物的茎和叶。 5、植物的根向有水的方向生长的特性,称为植物的(向水 性) 。 6、植物的茎在生长过程中具有向(光)生长的特性。 二、判断题(将你认为对的画错的画) 1、死亡的生物腐烂后会变成腐殖质() 2、土壤中只有空气没有水() 3、一粒种子发芽才能长成一株植物() 4、 植物的根只向有肥的方向生长,不向有水的方向生长 () 5、植物是靠根来

2、“喝水”,靠身体内的导管运送水分() 6、人们常说,大地是植物的母亲() 7、没有一定的温度,种子也不会发芽() 8、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现在有许多植物都可以进行无土 栽培() 三、问答题 1、土壤里主要有哪些成分? (土壤里有沙、黏土、空气、水分、腐殖质矿物质等。) 2、种子的身体一般分为哪几部分? (种皮、子叶、胚根、胚芽) 3、种子发芽一般需要哪些条件? (空气、水分和一定的温度。) 4、植物的根的生长有什么特点? (根向有水和有肥的方向生长。) 5、向阳处和背阴处的植物的生长有什么不同? (向阳处的植物长得高大茂盛,背阴处的植物长得矮小稀 疏。 ) 6、植物是怎样“喝水”的? (植物是

3、靠根来吸收水分“喝水”的。) 7、根吸收的水分在植物的“身体”里是怎样输送的? (靠体内的导管来运输水分的。) 四、实践技能题 1、认真做教材P2-P3 三个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 、将采集到的土壤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有什么现象发 生?说明土壤中有什么成分? (水中冒气泡,说明土壤中有空气。) (2) 、用玻璃棒搅拌停止后有什么现象发生?说明土壤中有 什么成分? (烧杯内物体分成几层,动植物碎片浮在上面,沙、土等渣 滓沉在杯底。 说明土壤中有沙、 黏土和动、植物尸体残渣等。 ) (3) 、将土壤放在酒精灯上烧会发生什么现象?说明土壤中 有什么成分? (冒烟、闻到一股臭气;说明土壤中有腐殖质

4、。) 2、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土壤,请你提出几条建议。 (参看教材P4 小知识) 3、 见教材 P6下面对比实验, 说一说种子发芽需要什么条件? (需要空气、水。 ) 4、认真做教材P9 的实验,完成表格内的内容,说一说种子 发芽后根向上长还是向下长。 (根向下长。) 5、做好教材 P10-P11的观察实验。 几天后, 两个盒中的菜豆 的根分别朝那边长?说明根有什么特性? (放棉线的盒中菜豆的根向棉线的方向长,另一盒中的菜豆 的根向下长;说明根的生长具有向水性。) 6、做一做教材P13 的实验,填好表格的内容,通过实验你 能得出什么结论? (植物的茎向有光的方向生长;说明植物具有向光性。) 7、认

5、真做好教材P15-P16 的实验想一想植物是怎样“喝水” 的? (过一段时间可以看到瓶内的水减少了;切开植物的茎,可 以看到茎内有许多被红水染红了的细管;说明植物是靠根吸 收水分,靠茎内的导管输送水分。) 8、上网查阅有关植物无土栽培的资料,把你最喜欢的一种 植物的无土栽培的方法介绍个你的同学和好朋友。 第二单元( 7 11 课) 一、填空题 1、学习用品是我们的(亲密伙伴)。 2、 (纤维)是构成纸的主要成分。 3、我们在拉弹簧等物体时,感觉到它们对手有力的作用, 这种力就是(弹力) 。 4、像橡皮筋等物体这样受到力的作用时形状发生变化,取 消受力后又恢复原状,这种特性叫(弹性)。 5、一个

6、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滑动时,在这两个物体的表 面会产生一种阻碍滑动的力,这是一种(摩擦力)。 6、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经常要用到各种各样的纸。 7、写毛笔字最好用(宣纸)。 8、 (木材和芦苇)等植物是主要的造纸原料。 9、为了减少对森林资源的消耗和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人们 (利用废纸)作为原料生产再生纸。 10、目前,全球每年纸张总需求量为(3.25 亿吨),人均用 纸量为( 52 千克)。 11、森林在(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维护生态平衡)等方面 起到重要作用。 二、判断题(在你认为对的提后画,错的画) 1、笔、橡皮擦是学习用品,小剪刀不是学习用品。() 2、圆珠笔芯能伸缩的原因是圆珠笔内

7、有根小弹簧。() 3、笔杆上的橡皮套的作用是为了增大摩擦力。() 4、橡皮套很光滑,所以它的摩擦力才较大。() 5、52 克的纸表示一张完整的纸有52 克左右的重量() 6、根据不同的需要,人们会选用不同的纸。() 7、造纸的原料只能用木材,不能用其他原料。() 8、节约 1 吨纸,就相当于少砍了17 棵大树。() 三、问答题 1、弹簧为什么能使笔芯很方便地伸缩呢? (因为弹簧具有弹性,可以伸缩) 2、生产生活中哪些地方利用了物体的弹性? (汽车钢板、气枪、篮球等) 3、笔杆上的橡皮套有什么作用? (增大摩擦,防止笔从手中滑落) 4、不同物体摩擦力大小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物体表面越粗糙,摩擦

8、力力就越大,反之越小) 5、 如果我们需要做装东西的纸袋子,用哪一种纸结实一些? (用牛皮纸或硬板纸) 6、各种各样的纸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各种各样的纸内都有大量的粗细不等的植物纤维,都有一 定的抗拉力和吸水性) 7、为了保护环境,减少资源的浪费,我们应该怎样节约用 纸? (见课本 P36 上的内容) 8、说一说圆珠笔芯内还有许多墨汁却写不出字来的原因。 (1、墨汁已干2、笔芯圆珠脱落3、纸上有油很光滑) 四、实践技能题 1、看课本 P20 的图,填下面的表格 (略) 2、做课本 P23 的实验,完成下面的表格 (略) 3、按照课本P27 的方法做实验并完成下面的表格 (略)摩擦力大小顺序为

9、:毛巾砂纸橡胶木板 玻璃 4、举例说说,生产生活中,人们是怎样根据需要,增大和 减少摩擦力的? (增大摩擦力:汽车橡胶轮胎、鞋底橡皮、水泥路面划绳印 等;减小摩擦力: 车轴上机油、 锁孔上油、 船体涂光滑剂等) 5、交流一下,卫生纸和餐巾纸有什么特点?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都较柔软,都有较强的吸水性) 6、做一做 P35 的实验造再生纸的方法和步骤 (略) 第三单元( 12 17 课) 一、填空题 1、跷跷板是小伙伴们喜爱的一项活动,像杠杆尺和跷跷板 这样的装置,叫(杠杆) 。 2、利用杠杆尺原理的生产生活用品有(杆秤、 扁担、天平、 吊车等)。 3、吹气球的方法很多,可以用(嘴吹)也可以用(

10、打气筒 打气) 。 4、空气的性质有(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 的,可以占据空间、可以压缩)。 5、降落伞主要包括(伞面)、 (伞绳)。 6、中国神舟五号飞船上的降落伞足有(1200)平方米,质 量仅有( 90)多千克,伞衣有(30)多米长,加上伞绳,一 副降落伞几乎有(80)多米长。 7、 ( “潜水艇”)就是科技活动中常见的一种有趣模型。 8、充到篮球中的空气具有(弹性)。 二、判断题 1、玩跷跷板小个子跷不起大个子。() 2、跷跷板和杠杆尺都是利用了杠杆的原理。() 3、空气是无处不在的。 () 4、篮球能弹起来是利用了空气具有弹性的原理。() 5、降落伞下降得慢是利用了空气的

11、浮力。() 6、空气的阻力使降落伞下降得慢。() 7、伞绳越长降落伞下降得越慢。() 8、悬挂的重物越大降落伞下降得越慢。() 9、伞面越大降落伞下降得越慢。() 10、 “潜水艇”靠是靠“舱”内空气的多少来控制上浮和下 沉。 () 11、大的物体在水中下沉,小的物体在水中上浮。() 12、比水重的物体在水中下沉,比水轻的物体在水中上浮。 () 四、问答题 1、在杠杆尺的两边怎样挂钩码,能使杠杆尺保持平衡? (移动钩码离杠杆尺中心的远近、挂钩码的多少等) 2、如果杠杆已经平衡,这时改变一边的物体离杠杆支点的 距离,会出现什么情况? (杠杆的平衡会被破坏) 3、怎样证明空瓶子里有空气? (将空瓶

12、子倒扣到水中,瓶子里有气泡冒出,说明空瓶子里 有空气) 4、篮球为什么能弹起来? (因为篮球里充满了空气,压缩空气具有弹性) 5、李小林同学做实验时为什么要“不改变伞面和伞绳”并 “在同一高度上投放降落伞”呢? (科学实验特别是验证性实验必须控制其他无关因素,只研 究一种变化的因素) 6、怎样控制“潜水艇”的下沉和上浮? (向“潜水艇”充入空气上浮,将“潜水艇”里的空气排出 下沉。 ) 7、用哪些办法能使马铃薯在水中浮起来? (将马铃薯中间掏空;将马铃薯绑在气袋子上;将马铃薯搁 在易上浮的物体) 五、实验技能题 1、认真做课本P41 上的实验说一说你有多少种方法可以使 杠杆保持平衡? (调节两

13、边砝码的个数;调节两边砝码离杠杆支点的距离) 2、做课本 P42 的实验,说一说杠杆有哪些作用? (可以省力; 可以改变用力方向;可以省距离 费力杠杆) 3、观看 P43 图,哪些地方应用了杠杆原理? (都应用了杠杆的原理) 4、认真做一做课本P45 下面的实验,该实验说明空气具有 什么性质? (该实验说明空气能占据空间) 5、注射器、篮球里面的空气被挤压后发生了哪些变化,这 是空气的什么性质? (空气被压缩后,感觉空气有一股弹力,说明被空气压缩后 有弹性) 6、做课本 50-P51 实验,完成P51 表格。 (略) 7、认真做课本P53-54 实验,是什么决定了“潜水艇“的沉 浮? (空气的

14、多少) 8、做一做课本P55-P56 实验,完成P56 表格。 (略) 第四单元 (1823课)复习题 一、填空题 1、声音是通过(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 2、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 3、手拍桌面能听到声音,那是桌面(振动)发出来的。 4、人说话发出的声音是(声带)振动引起的。 5、制作土电话,要求“电话绳”绷得(越紧越好)。 6、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看,凡是不利于人们正常休息、学 习和工作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7、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8、我们能够看到物体,那是物体(反射)光形成的。 9、彩虹是太阳的光通过(折射)而形成的。 10、 将水喷向空中, 迎着太阳,我们可以看到

15、七色的 (彩虹)。 二、判断题 1、声音是由物体移动而产生的。() 2、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3、声音可以在水下传播。 () 4、声音能够在地下传播。 () 5、在月球上两个人对面说话可以听得到声音。() 6、任何物体发出的光都是由七种颜色组成的。() 7、 我们能看到大山, 那是大山发出的光让我们看到的。 () 8、潜望镜是利用了光的反射和直线传播的原理。 () 9、由于光有七种颜色,所以我们才能看到舞台上多彩的灯 光。 () 10、唱歌的声音越大越好听。 () 三、选择题 1、钢琴发出的声音是由(A)振动而产生的。 A、琴弦 B、键盘C、手指D、琴体 2、风吹树叶发出的声音是(C

16、)振动而产生的。 A、空气B、树 叶 C、空气和树D、天空 3、我们能看到物体是由于(B) A、物体发光B、物体反光 C、物体折射光D、物体吸收光 4、彩虹形成的原因是(A) A、光的折射B、光的反射 C、光的直射D、光有重量 5、人潜入海底能听到声音是由于(D) A、海水能够发声B、海水能够吸声C、海水有能量D、 海水能够传播声音 6、舞台五颜六色的灯光是因为(B) A、光可以折射B、光有七种颜色 C、光能反射D、光走直线 7、要想听到远处火车的声音,我们可以(A) A、耳朵贴地听B、站在高处听 C、顺着风向听D、静静的听 8、钓鱼时要安静是为了防止(C) A、鱼看到人B、鱼看到天空 C、鱼听到人说话的声音D、鱼竿振动 四、问答题 1、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声音是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2、声音可以在哪些物体中传播? (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 3、怎样让土电话的效果更好? (听筒尽量做大一点、电话线要绷紧拉直) 4、噪声有哪些危害? (噪声使人感到烦躁、噪声影响休息、噪声刺激人的神经、 噪声能引发多种疾病) 5、舞台的蓝光是怎么形成的? (舞台的蓝光是将灯光用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