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发展情况及工作思路

上传人:丽*** 文档编号:145785276 上传时间:2020-09-23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52.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发展情况及工作思路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发展情况及工作思路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发展情况及工作思路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发展情况及工作思路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发展情况及工作思路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发展情况及工作思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发展情况及工作思路(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发展情况及工作思路 近年来,我们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深化农村产权 制度改革, 切实抓好农村集体资源利用工作,拓宽集体经济收入 来源,消除集体经济空壳村、薄弱村;大力推进农村承包地“三 权分置”工作,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培育新型农业 经营主体, 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 发展有机衔接;切实加强农村集体财务和农民负担的监督管理, 完善乡村治理体系,各项工作已取得明显成效。 一、进一步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为了盘活农村集体资源,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促进集体 经济发展壮大, 提升农民群众获得感,我市把村级集体资源发包 工作作为深化农村集

2、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的着力点,认真谋划、 大力推进 , 取得阶段性成效。 (一)扎实推进农村集体资源发包工作 1. 理清工作思路,科学制定实施方案。根据农业部关于 进一步加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指导的意见、省农村集 体“三资”管理办法 ,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了市农村集体资 源发包工作的实施方案 ,明确了资源发包工作必须坚持“依法 依规 尊重历史民主公开有偿使用”的原则。按照组建工作专 班、开展业务培训、开展政策宣传、制定实施方案、建立资源管 理台账、全面审查分类处置原签订合同、开展村级资源发包、做 好合同签订鉴证备案登记、加强承包费管理、资料归档备案、组 织考评验收等十一个步骤进行推进,为全面

3、推进村集体资源发包 2 工作提供了具体办法。 2. 坚持问题导向,完善资源管理制度。根据省农村集体 “三资”管理办法省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办法 省村级非生产 性支出管理办法(试行) 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我们牵头 起草了关于加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的若干意见(试 行) ,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市委常委会审议后下发执行。意见中 围绕原签合同审查、分类处置和规范村级资源管理作出了14 条 具体规定,为全面推进村集体资源发包工作提供了政策依据。 3.聚焦精准施策,大力推进资源发包。一是全面进行宣传动 员。我们在全市资源发包工作会上进行了广泛动员,各镇(区) 也相继召开了专题会议,进行动员部署。各村在召

4、开“三会”的 基础上,还采取了发放公开信、办宣传专栏、拉挂横幅、张贴标 语、宣传车、建立微信群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政策。使广大农户 澄清错误认识, 树立集体资源必须有偿使用的观念,进一步统一 思想,为推进资源发包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二是认真组织骨干 培训。为确保资源发包工作的顺利进行,3 月份对全市村支部书 记进行了专题培训, 4 月份在市委党校分两期对全市财政(经管) 干部及村会计进行了业务知识轮训,重点对农村集体资源管理相 关政策、 发包的工作程序及工作要求等方面进行深度解读。各镇 (区)采取以会代训的方式,对包村国家干部、包村财干、村干 部及村务监督委员会负责人进行培训,确保村有“土专家”

5、,组 有“明白人”。三是层层细化操作方案。各镇(区)以我市的实 施方案为基础, 制定了具体的细化方案, 各村根据上级政策精神, 结合本村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制定了具体操作方案,通过村 3 民代表会议审议后报镇(区)审查、批复后组织实施,解决了操 作方案让大多数老百姓满意的问题。四是切实加强督办指导。我 们组织开展了3 次督查,对15 个镇(区)村资源发包工作采取 听汇报、查资料、走访农户等形式督办检查。召开全市农村集体 资源发包工作调度会4 次,听取各镇(区)工作进展情况的汇报, 研究解决工作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安排部署各环节的工作。 印发了 4 期工作简报,通报了各镇(区)工作进展情况,

6、指出了 存在的问题,提出明确的工作要求,有效推动了工作的开展。 截止到 11 月底已完成农村集体资源清理工作,全市 15 个镇 (区)农村集体资源共有495207 处,总面积 200.72 万亩,审查 原签合同 7688 份,处置原签合同7586 份,其中继续履行3358 份,占 44.3%;修订完善 2512 份,占 33.1%;依法解除 75 份, 占 1% ;发包集体经营性土地资源112.22 万亩(集体经营性土地 资源为 132.09 万亩) ,占 84.97%。比上年提高了40.07 个百分 点 (上年度为 44.9%) 。 新签定合同 2977 份,新增发包面积13.53 万亩,已

7、收取新发包资源承包费500.24 万元。预计 2019 年集体 经济收入比 2018 年增长 20% 以上。 (二)大力开展扫黑除恶治乱专项整治 根据市扫黑办、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开展农村集体“三资” 领域扫黑除恶专项行动的实施方案, 对标上级农村集体 “三资” 领域扫黑除恶工作要求,结合我中心2019 年村集体资源发包工 作的调研情况,制定了农村集体“三资”领域扫黑除恶方案, 将 “扫黑除恶专项治理”调整为“扫黑除恶治乱专项治理”,将 农村乱象一并纳入此次专项治理活动。组织召开了 全市农村集 4 体“三资”领域扫黑除恶治乱专项行动动员会,要求各乡镇分 管农业副书记、 副镇长及市直相关成员单位主要

8、负责人务必提高 政治站位, 扎实推进扫黑除恶治乱专项整治活动。建立信息月报 制度,要求各镇(区)每月25 日前报告“三资”领域扫黑除恶 线索月报表和“三资”领域扫黑除恶线索台账等工作情况。 我们先后上报涉黑涉恶涉乱线索12 条,正在跟进相关部门工作 开展情况。 (三)认真抓好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刹尾工作 1.集中开展清产核资数据上线工作。按照省经管局要求,根 据股份权能改革配股单位及组建股份经济合作社单位进行核对, 先后组织我市农经干部3 批、52 人次进行集中学习及数据录入 修正等工作, 顺利将我市股份权能改革中清产核资数据录入“全 国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管理系统”,并通过省市验收。 2

9、.妥善开展登记赋码证书发放。制定了市农村集体经济组 织登记管理办法 (试行) ,收集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相关信 息和资料,切实按照分步实施颁发股份经济合作社组织登记证书 和社会统一信用代码赋码的工作要求,将录入全国农村集体经济 组织登记赋码管理系统。现已将全部行政村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登记证打印并发放至村级组织。 二、切实推进农村承包土地“三权分置”工作 今年以来,我市以农村土地承包法(修订)宣传为契机, 结合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回头看”活动,在进一步稳 定农户承包权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农村土地流转,促进农村土地 规模经营,推进农村土地“三权分置”,保证了农村经济健康发 5 展。 1.

10、加强政策宣传,引导土地流转。一是开展业务培训。今年 4 月下旬,我市分两期分批对全市农经干部、村集体经济组织财 务管理人员 400 多人开展了一次法律法规和政策业务培训,重点 培训了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农村土地流转、 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 证、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进一步提高了基层干部依 法行政水平。二是印发政策汇编手册,将新修订的中华人 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 、 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关于 规范土地流转行为防范土地流转风险的意见 等关于农村土地流转最 新政策汇编成册,印制千余册,下发到镇、村干部和全体农经干 部手中,引导基层干

11、部创新土地流转形式,规范土地流转行为, 强化土地流转服务,防范化解土地流转风险。三是印发了致农 民朋友的一封公开信12 万份,将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农村土 地确权登记颁证、 农村土地流转等相关政策进行宣传,真正做到 让政策进村入户,深入人心。 2.完善管理制度,规范土地流转。年初,我市出台了关于 规范土地流转行为防范土地流转风险的意见,建立健全了土地 流转各项管理制度, 为进一步规范全市土地流转行为、促进土地 规模经营、 防范化解土地流转风险提供了制度保障。一是实行资 格审查制度。土地流转前,由各镇人民政府负责,对流转双方进 行资格审查。 二是实行项目准入制度。对新型经营主体流转农户 承包地的,

12、严格准入门槛,首次流转面积不得超过500 亩。三是 实行合同管理制度。引导流转双方签订书面流转合同。采取入股 6 方式流转土地的, 合同中必须约定采取保底分红方式。四是实行 合同鉴证备案制度。 新型经营主体流转土地的,必须签订书面流 转合同,经镇财政所(经管站)鉴证并存档备案。五是实行履约 保证金制度。 对于新型经营主体流转农户承包地的,先缴纳一年 的流转费用或者保证金,统一纳入财政所专户管理。对于不能按 合同约定支付流转费用的,由承包方收回流转土地经营权,确保 流出土地的广大农户利益得到保障。 3.调处矛盾纠纷,保障土地流转。为了维护农村土地流转双 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我中心高度重视对农村

13、土地流转矛盾纠纷 的调解、仲裁工作。一是落实工作责任。按照“属地管理、分级 负责”的原则,落实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矛盾纠纷工作责任,畅 通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渠道,及时有效排查和化解 了土地承包经营纠纷,维护了农村社会稳定,保障了土地流转。 二是及时受理调处纠纷。今年以来, 全市共调处农村土地承包纠 纷 6 起。 通过调处矛盾纠纷, 维护了土地流转双方当事人的权益, 促进了我市土地流转工作顺利开展。 截止目前, 全市土地流转面积73.85 万亩,占承包耕地面积 106.58 万亩的 69% ,其中:转包35.79 万亩,转让1.69 万亩, 互换 12.85 万亩,出租 9.5 万亩,

14、股份合作9.4 万亩,其他方式 流转面积 4.62 万亩。全市规模经营面积达58.86 万亩,其中农 户规模经营面积23.48万亩,农民专业合作社规模经营面积 18.47 万亩,土地股份合作社规模经营面积9.39 万亩,农业企 业规模经营面积7.52 万亩。 三、切实强化农民负担监督管理 7 1.坚持农民负担监督卡制度。监督卡既是明白卡,也是农村 政策的宣传卡。各地严格执行农民负担及补贴政策监督卡制度, 由各镇财政所(经管站)集中测算、集中审核、集中打印,由包 村财干直接发放到户,确保了10.5 万份农民负担及补贴政策 监督卡在 9 月 15 日前高标准、高质量落实到户。 2.规范筹资筹劳管理

15、。在“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管理上,我 们严把政策关,先由村委会提出申请,经镇审核,市农监办批复 后,报市农监办备案。 2019年,全市共审批一事一议筹资527.83 万元,人平 14.9 元,一事一议筹劳201.94 万个,劳平10 个, 筹劳折资 167.16 万元,并填入农民负担及补贴政策监督卡, 接受群众监督。 3.严格落实惠农补贴政策。一是认真核实耕地地力保护补贴 面积。按照“农户申报、村委会核实、镇政府审核、张榜公示、 农户签字确认、镇政府汇总上报”的程序,以确权登记颁证实测 面积为依据, 全市共核实农业支持保护补贴用于耕地地力保护补 贴面积 108.39 万亩, 发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

16、资金1016.45 万元, 亩平 93.77 元,补贴资金全部由包村财干以“一卡通”的形式发 放到户,无截留、挪用和抵扣现象。二是积极配合做好稻谷补贴 面积核实工作。我们与市财政局、农业局紧密配合,对全市稻谷 种植面积进行了摸底调查,特别是对新型经营主体种植水稻面积 进行了重点抽查,按照“谁种植谁得补贴”的原则,严格落实稻 谷补贴面积 86.53 万亩,发放稻谷补贴资金3868.12 万元,亩平 44.7 元。三是稳步推进非承包地面积核实工作。各镇结合集体 资源发包工作,对非承包地面积进行调查摸底,完善承包合同, 8 并按规定收取承包费,为非承包地补贴面积落实奠定了基础。 四、切实抓好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工作 1.全面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空壳社”清理。一是制定实施 方案。年初根据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提 升行动的要求,我们及时召开时了会议,专题进行了研究,成立 专班,印发了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空壳社”专项清理工作实施 方案。二是开展全面摸底排查。通过摸底,全市在市场监管部 门合作社 1495 家,调查摸底 1375 家,其中无农民成员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