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第二讲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5782956 上传时间:2020-09-23 格式:PPT 页数:62 大小:5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第二讲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第二讲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第二讲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第二讲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第二讲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第二讲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第二讲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课件(6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讲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蔡玉平,2015.3,引 言,2014年12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正式提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 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改革35年来发展回顾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 如何适应引领新常态 新常态下的文化重构,目录,35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国民财富总量已经居世界第二,成为名副其实的经济大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中国经济发展已经登上了一个更高更广阔的台阶。下一阶段中国经济在这一新的平台上扬帆起航。,一、改革35年来发展回顾,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长情况,2000年我国GDP为8.9万多亿元,首次

2、突破1万亿美元;2005年,突破2万亿美元;2009年超过5万亿美元。从跨入GDP万亿美元俱乐部到成功突破10万亿美元大关,我国用时14年。,GDP总量不断攀升,(一)快速增长取得巨大成绩,568845,2013,2014,636463,占世界份额,人均GDP,41805,2013,46535,2013,财政收入,129143,2013年,外汇储备余额,38200,2013,三次产业结构,46.1,43.9,10,2013,10,9.2,42.6,48.2,2014,城镇化水平,53.7,2013,2014,54.8,高速公路里程,2013,2014,10.4,1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

3、8844,26955,2013,2014,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013,2014,8896,10489,(二)国际比较,中美日GDP增长比较(单位:万亿美元),中美日GDP增长比较(单位:万亿美元),16.67,9.4,6.0,2013,30年来中国改革发展的成就是巨大的,这是我们分析中国经济问题的基础和出发点,任何时候都不能否定!,基本观点,(三)困惑和问题,我国1978-2012年35年间快速增长,人均GDP只达到目前美国的1/8。 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别呢?,伴生的问题实在不少,分配不公贫富分化 假冒伪劣诚信危机 发展粗放环境污染(第4讲) “城市病”问题严重(第5讲) “三农”问题很严

4、重(第6讲) 货币超发通货膨胀(第7讲) 全民炒房房价飞涨(第8讲),(四)近年来经济增速大幅度下滑,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中国经济经历了巨大波动,随后增速持续显著下滑,由2010年的10以上,下滑至2014年的7.4%。,近年来经济增速大幅度下滑,如何判断这种下滑的趋势?,观点一:增速下滑是经济危机的表现,不是正常趋势,未来增速还会回升。 观点二:增长到了增速下滑阶段,增速下滑是正常趋势,未来增速还将下降。 观点三:增速下滑是各种原因所致,未来增速将保持在中高速一段时间。,二、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中国经济呈现9大阶段性特征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内涵 “新常态”与“四期叠加” “新常态

5、”与“战略机遇期” “新常态”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中国经济呈现九大阶段性特征,消费需求 投资需求 出口和国际收支 生产能力 生产要素 市场竞争特点 资源环境约束 经济风险 资源配置模式和宏观调控方式,过去我国消费具有明显的模仿型排浪式特征,现在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阶段基本结束,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保证产品质量安全、通过创新供给激活需求的重要性显著上升,必须采取正确的消费政策,释放消费潜力,使消费继续在推动经济发展中发挥基础作用。,1.从消费需求看,,经历了30多年高强度大规模开发建设后,传统产业相对饱和,但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一些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投资机会大量涌现

6、,对创新投融资方式提出了新要求,必须善于把握投资方向,消除投资障碍,使投资继续对经济发展发挥关键作用。,2.从投资需求看,,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前国际市场空间扩张很快,出口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动能,现在全球总需求不振,我国低成本比较优势也发生了转化,同时我国出口竞争优势依然存在,高水平引进来、大规模走出去正在同步发生,必须加紧培育新的比较优势,使出口继续对经济发展发挥支撑作用。,3.从出口和国际收支看,,过去供给不足是长期困扰我们的一个主要矛盾,现在传统产业供给能力大幅超出需求,产业结构必须优化升级,企业兼并重组、生产相对集中不可避免,新兴产业、服务业、小微企业作用更加凸显,生产小型化、

7、智能化、专业化将成为产业组织新特征。,4.从生产能力和产业组织方式看,,过去劳动力成本低是最大优势,引进技术和管理就能迅速变成生产力,现在人口老龄化日趋发展,农业富余劳动力减少,要素的规模驱动力减弱,经济增长将更多依靠人力资本质量和技术进步,必须让创新成为驱动发展新引擎。,5.从生产要素相对优势看,,过去主要是数量扩张和价格竞争,现在正逐步转向质量型、差异化为主的竞争,统一全国市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是经济发展的内生性要求,必须深化改革开放,加快形成统一透明、有序规范的市场环境。,6.从市场竞争特点看,,过去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空间相对较大,现在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必须顺应人民群众对良

8、好生态环境的期待,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7.从资源环境约束看,,伴随着经济增速下调,各类隐性风险逐步显性化,风险总体可控,但化解以高杠杆和泡沫化为主要特征的各类风险将持续一段时间,必须标本兼治、对症下药,建立健全化解各类风险的体制机制。,8.从经济风险积累和化解看,,全面刺激政策的边际效果明显递减,既要全面化解产能过剩,也要通过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探索未来产业发展方向,必须全面把握总供求关系新变化,科学进行宏观调控。,9.从资源配置模式和宏观调控方式看,,(二)“新常态”的基本内涵,经济增长速度将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 经济发展方式将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 经济结

9、构将从增量扩能为主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的方向调整 经济发展动力将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增长点,“新常态”意指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新”是指前面提到的9大新趋势 “常”这种新趋势会持续较长时期 在这个时期,整个经济将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 “新常态”的四个内涵实质上是经济发展方式的持续转变。,“新常态”的“中高速”如何理解,7-8%? 6-8%? 6-9%?,传统增长点和新增长点,传统增长点:投资、出口、房地产、城市基础设施、制造业; 新增长点:城乡公共基础设施、绿色环保产业、服务业、消费。,(三)“经济新常态”与发展阶段,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没有改变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

10、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判断,改变的是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和条件;没有改变我国经济发展总体向好的基本面,改变的是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1.“经济新常态”与“四期叠加”,增长速度处于换挡期 结构调整面临阵痛期 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 运行机制加速消长期,向新常态的过渡期,2.“经济新常态”与“战略机遇期”,中共十六大报告中提出: 综观全局,21世纪头二十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战略机遇期既包含“旧常态”、也包含“新常态” 。 新常态究竟有多长。,3.“新常态”与“初级阶段”,中共十三大报告: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

11、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即从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21世纪中叶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的整个历史阶段。,“新常态”的历史定位,三、如何“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全面深化改革,激活新增长点 全面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 加快城市化进程,壮大经济发展新载体 全面解决“三农”问题,克服经济短板 高度重视物价稳定,解决好通货膨胀 高度重视房地产稳定,解决好房价问题,(一)全面深化改革是新常态的保证,35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最大源

12、泉乃是体制改革。 每一次体制改革的提速和深化,为以后几年的快速发展提供动力、激发活力。 朱镕基强力改革的制度红利已经消失。 近几年经济减速,根源上乃是体制机制约束所致。,又到了改革推动发展新阶段,今后几年,体制改革将会提速,从而为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创造激发新增长点主要靠改革,我国存在大量新的增长点,潜力巨大。发现和培育新的增长点,一是市场要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主要靠市场发现和培育新的增长点。二是创新要实,推动全面创新,更多靠产业化的创新来培育和形成新的增长点。三是政策要宽,营造有利于大众创业、市场主体创新的政策环境和制度环境,政府要加快转变职能,创造更好市场竞争环境,培育

13、市场化的创新机制,在保护产权、维护公平、改善金融支持、强化激励机制、集聚优秀人才等方面积极作为。,全面改革、大胆改革、精准改革,要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敢于过深水区,加快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要围绕解决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推进改革,推出既具有年度特点、又有利于长远制度安排的改革举措,继续抓好各项改革方案制定。要加快行政审批、投资、价格、垄断行业、特许经营、政府购买服务、资本市场、民营银行准入、对外投资等领域改革,使改革举措有效转化成发展动力。要尊重和发挥地方、基层、群众首创精神,从实践中寻找最佳方案。以政府自身革命带动重要领域改革。,(二)转变发展方式是新常态的关键,“新常态”下的发展主旋律乃是

14、转变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发展质量。今后一个时期一切工作都要围绕此任务展开。之所以转变发展方式如此紧迫: 首先是因为我国人口众多、生态环境资源有限,严重短缺。 其次更因为30余年来粗放化发展导致严重恶果。,(三)加快城市化是新常态的支撑,城市是现代工业的集中地 城市是服务业的依托 城市是国民经济的主阵地 加快城市化才能创造新的增长动力、才能真正提高国民经济质量、才能提高人口质量,才能真正建成市场经济。,(四)解决“三农”是新常态的重点,到2020年还有短短六年时间,要完成: 3-4亿农民市民化; 农地市场化交易; 以农户为基础的农业规模化生产; 农村村庄整合、基础设施完备; 基本实现绿色、环保、健

15、康农业生产。,四、新常态下的社会文化重构,35年来,主要精力投入到经济发展,忽视社会文化建设,轻视法律规制建设。整个社会沉浸在追求金钱的狂欢之中。传统文化中优秀成分黯然失色,糟粕东西大行其道,整个社会文化在发展中不断扭曲,又在扭曲中挣扎发展。信仰缺失、行为失范、心态失衡等问题十分严重。,(一)中华民族精神光辉灿烂 源远流长中原文化核心价值观,(1)道法自然。 (2)家国责任。 (3)和谐共处。 (4)以人为本。 (5)知行并重。 (6)有所作为。 (7)重德守信。 (8)尚俭节用。 (9)求真务实。 (10)兼容并包。,习近平论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

16、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学伦理可以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年月日在中央党校建校周年庆祝大会暨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9月24日,习近平主席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二)中国传统文化大冲击 大嬗变,中国传统文明面临冲击和挑战: 近现代西方文明的冲击; 我国空想色彩计划经济理念冲击; 我国现代工业化、市场化的冲击。 这种建基于农业生产方式的文化,是否还能为中华民族精神提供了基本的价值支撑?,(三)社会文化糟粕还不少,忘却历史 迷失传统 金钱至上 物欲横流 文化复古 迷信盛行 生活方式 依然陈旧 诚信危机 职业操守堪忧 理念迷失 社会责任淡漠,(四)我国的社会文明仍有巨大进步,大方向明确,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