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财务知识}仪器仪表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如何的呢

上传人:蜀歌 文档编号:145780456 上传时间:2020-09-23 格式:PDF 页数:19 大小:678.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务管理财务知识}仪器仪表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如何的呢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财务管理财务知识}仪器仪表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如何的呢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财务管理财务知识}仪器仪表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如何的呢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财务管理财务知识}仪器仪表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如何的呢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财务管理财务知识}仪器仪表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如何的呢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财务管理财务知识}仪器仪表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如何的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务管理财务知识}仪器仪表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如何的呢(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财务管理财务知识仪器 仪表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和作用是如何的呢 财务管理财务知识仪器 仪表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和作用是如何的呢 陷。由于不适应时代要求,必然被淘汰。 从以上论述可看到,仪器和机器有着不同的属性,所以仪器不是机器。这里有必要改变一些习惯概念。例如 : 认为仪器只是一种机械,是为机器配套的,是从属于机械的 ; 仪器工业为是机械工业的一个组成部分,这种 概念,也许是因为国家把 仪器工业归口机械部管理而形成的习惯印象;仪器仅仅是为科研服务的一种技术后勤;在学科上仪器科技只 是机械学科的一个分支,或从属于有关工程学科,是配套技术等等。 从概念上看, 今天对待仪器的看法和过去有很大的改变,

2、 正确的概念应当是把仪器和机器放在同等的地位上 来看待,把仪器工业与机械工业同等看待,因为它们都具有独立性,都是为各行各业服务的工业体系,仪器 工业已是信息工业的主要组成部分。 仪器不是机器, 绝大多数也不是简单的机械结构 ; 不是单纯的精密机械, 也不是单纯的光学加精密机械,而是机、电、光、算、材、物理、化学、生物等先进技术的高度技术综合 高技术。 现今在制造行业中盛行着机电一体化的说法, 实际上是机械化与信息设施的集成, 但绝不能因此就把仪器看 做是机器的从属设备或配套设施。如果那样,就等于看一个人的活动,只见躯体,不见人头。 仪器也是国家科技发展水平的标志。 特别是在今天高技术发展的信息

3、化时代, 仪器完全是现代化的综合因素 之一。因而仪器科技在学科上也应具有适应时代发展的独立的科技地位。在学科分类上也应有这样的体现。 只有对仪器的地位和作用树立了正确的观念,才能有利于仪器事业的发展。 二、仪器的作用 在现代化的国民经济活动中,仪器有着比以前远为广泛的用途,涉及所有人类各种活动和需求。这是由于现 代化所促成的必然趋势,因为认识世界已成为有意识的或自然的生活活动的普遍需求。 1.在工业生产中,仪器仪表起着把关者和指导者的作用。它从生产现场获取各种生产参数,运用科学规律和 系统工程的做法,综合有效地利用各种先进技术,通过自控手段和装备,使每个生产环节得到优化,进而保 证生产的规范化

4、,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满足需求。有许多重要工业,如石化、冶金、电力、电子、 轻纺等工业,如果没有先进的仪器仪表发挥其检测、显示、控制功能,就无法正常连续生产。例如 : 在现代 化的宝钢技术装备投资中, 就有三分之一是用于购置仪器和自控系统。 即使原来认为可以土法上马的制洒工 业今天也需严格的温度控制才能创出名牌。 仪器与测试技术已是当代促进生产的一个主流环节。 这是现代生 产从粗放型经营转变为集约型经营必须采取的措施, 是改造传统工业必备的手段, 也是使产品具备竞争能力, 进入市场经济的必由之路。 2.进行科学实验,人们的创新探索思想是极其重要的。然而“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以至

5、科研之成败 决定于探测实验方法及仪器。有些科研工作可以用现成的商品仪器来完成,这时对仪器的配置,可认为是技 术条件后勤工作。 但是当需要靠仪器装备的创新开发来解决科研或生产问题时, 则探索研究实验方法和仪器 设备的研制,就应该是科技发展工作,是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是简单的技术条件后勤工作。在诺 贝尔物理和化学奖中,大约有四分之一是属于测试方法和仪器创新的,例如电子显微镜,质谱仪,CT 断层 扫描仪,X 光物质结构分析仪,光学相衬显微镜和新开辟领域的扫描隧道显微镜等等。说明科学仪器不仅仅 是探索自然规律,积累科学知识,在科学技术上的重大成就和科学研究新领域的开辟,往往是以检测仪器和 技术

6、方法上的突破为先导。为此有些科学仪器越来越复杂,性能越来越先进,规模也越来越大。仪器的进展 也代表着科技的前沿。科学仪器的发展和创新也应看做是我国科学发展的支柱。 3.仪器在产品质量评估与评证计量等有关国家法制实施中,起着技术监督的“物质法官” 作用。依靠仪器能 有效地鉴别产品的优劣真伪;校验市场、医院等部门的计量器具;检验仲裁进出口商品;监测环境污染;检 查安全防护设施;侦破刑事案件等等。在这些方面,仪器和人们的权益密切相关。 4.仪器对于国防建设,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诸多方面,如防灾减灾,资源利用,国土利用,国土管理,人口 控制,环境改善等以及文化教育,保健等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5.仪器用

7、于千家万户,和人们的工作、生活、健康休戚相关,这是显而易见的,需求越来越大,用途、质量 和价钱更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三、如何发展我国的仪器仪表事业,我有以下几点建议: 1.根据两个转变和两个国策要求,所有部门都应考虑仪器需求和科研问题,据此制订全方位规划。仪器仪表 事业是国家的大事,需要大家共同来办,不是哪一个部门注意这个问题就行了,包括规划实施、政策制订、 人才培养等等方面的工作。 2.加快发展速度,以适应信息化时代及信息高速公路发展的需要,要与信息技术发展同步。 3.在引进及合资经营上,要保持技术的自主权,严防先进技术为外商所垄断并卡我们的脖子。 4.必须以高技术为导向,看准市场最大限度地

8、保住部分国内主要市场,力争进入国际市场。 5.把高档仪器的研究当做科研任务来安排,在“863”计划、自然科学基金等规划中,应合理安排发展仪器 的比例。 6.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的仪器仪表全然是靠自己研制的,但涉及技术基础和国力的项 目,必须有所安排。 7.加强薄弱环节的发展与产业化,如新型仪器的元器件及材料;通用保健及生物试验仪器;注意可持续发展 方面现代化仪器仪表及其系统的需要。 8.有条件、有目的地建立若干新型仪器开发中心,促进仪器的产品化和商业化。 9.历行质量监督制度, 在仪器仪表行业认真贯彻 GB/T19000-ISO9000 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系列国家标准, 开

9、展质量体系认证和产品认证,尽快与国际接轨。 10.军民结合。我国在“两弹一星”方面高技术上所取得的成就,没有仪器及测试技术是难以实现的。在国 防工业和科技方面, 有仪器技术方面的人才和技术基础, 应本着军民结合的原则很好地发挥这批力量的作用。 如何提升仪器仪表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如何提升仪器仪表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 仪器仪表产业其产值虽然在国民经济总产值中所占比例很小, 据统计在美国约占 4%, 在我国不到 1.5%, 但现代仪器仪表在当今社会的重要作用怎样评估都不为过。 现代仪器仪表是信息产业的源头和重要组成部分, 又是信息产业带动其他产业发展的桥梁。现代仪器仪表的应用领域,已经涉及到“

10、农轻重、海陆空、吃穿 用”,无所不在。因此,发达国家都把发展仪器仪表产业提到战略高度,充分予以重视和支持。 我国仪器仪表工业的发展还处在脆弱和幼稚的阶段,而且面临着三重压力:一是国际上现代仪器仪表 正向着微型化、集成化、智能化和总线化迅速发展,必须快速跟上 ; 二是国内市场被外商挤占,特别是我国 即将加入 WTO,竞争将更趋激烈,必须争夺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三是我国仪器仪表工业的发展还受制于“瓶 颈”的制约,必须尽快挣脱“瓶颈”的约束加快发展的步伐。如果我们不能在跨入 21 世纪,加入 WTO 的 5 到 10 年内振兴我国仪器仪表工业,那么我国仪器仪表工业将在三重压力下被彻底压跨,其后果不堪设

11、想。 因此,加快发展仪器仪表产业是紧迫的历史使命。 李岚清、吴邦国、温家宝三位副总理对王大珩、杨嘉墀等十一位院士提出的振兴我国仪器仪表工业的 建议等有关文件作了三次圈阅和批示 ; 国家计委、经贸委和科技部共同决定开展调研,拟定向国务院提出振 兴我国仪器仪表工业的对策和建议。同时,国务院办公厅在核报三位副总理的文件中明确指出,国家计委、 国家经贸委、科技部、财政部等有关部门共同协商制定必要的扶植政策,纳入“十五” 规划分别实施。国家 对振兴仪器仪表工业的重视和支持,是仪器仪表工业能够得以振兴的重要保证。 我国仪器仪表产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和重点领域 1、战略目标 通过政策引导,鼓励资金和人才等资源投

12、向仪器仪表产业,加快仪器仪表产业的发展,力争在 5 到 10 年内,实现如下战略目标: 我国仪器仪表产业,包括工业自动化仪表与系统、科学仪器、医疗仪器、各类测量仪器仪表以及相 关的传感器、元器件和材料,研究开发和生产能力达到或接近 21 世纪初期国际水平; 2005 年,我国仪器仪表产业中的工业自动化仪表与系统、科学仪器能够占领国内市场 45%以上的份 额,医疗仪器和其他仪器仪表能够占领国内市场 30%以上的份额 ; 2010 年,工业自动化仪表与系统、科学仪 器能满足国内市场 60%以上的需求;医疗仪器和其他仪器仪表能满足国内市场 50%以上的需求; 在仪器仪表各主要领域,新建设一批,约 1

13、8 至 20 个工程技术中心和产业化基地,大力推进仪器仪 表科技创新,加快实现创新成果产业化; 在仪器仪表各主要领域,培育和发展总数不少于 30 个具有综合实力与相当规模的生产基地和重点 企业。在带领和推动我国仪器仪表产业发展中,生产基地和重点企业将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支持和发展一批仪器仪表系统集成公司,5 到 10 年内迅速集聚力量,能在钢铁、石油、化工、电力、 环保等多种大型重要的工程中承包自动化项目,促进我国仪器仪表产业的迅速发展。 为了实现上述战略目标,国家必须加大对发展仪器仪表产业的资金投入。 2、重点领域 “十五”期间,我国仪器仪表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是: 工业自动化仪表与系统 A.

14、新一代主控系统及其综合自动化开发和产业化,主要包括集散控制系统、现场总线控制系统和以工 业计算机为基础的开发式控制系统等; B.先进控制、优化软件开发与产业化,主要包括先进控制技术、过程优化技术、实时监控软件平台、 信息集成软件平台、系统集成技术等; C.智能仪表、执行器与变送器、成套专用控制装置和成套专用优化系统的开发与产业化; 科学仪器 A.色谱仪器,提高分离技术,研制具有国际水平的微型专用色谱仪; B.光谱仪器,重点放在研制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量大面广的等离子光谱仪、近红外光谱仪、小型光度 计; C.农业和食品专用仪器,着重攻克提高品质和农药残留检测水平的专用仪器及相技术; D.环境与能源

15、专用仪器,重点包括在线、预警在内的成套环境检测仪器,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 磁共振测井设备; E.生命科学仪器,重点放在芯片实验室、高灵敏度试剂盒的攻关; F.软件平台的开发,实现仪器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方法的标准化、规范化、提高科学仪器的整体设 计水平; 医疗仪器 A.研究开发各种自动化生化分析测试仪器; B.研究开发各种诊断,包括物理观察和成像,如激光、超声、射线、核磁共振等诊断仪器;电子、 电工测量仪器仪表 A.集成电路自动测试系统; B.通信、计算机、网络测量技术及测试系统; C.微波、毫米波测量及测试系统; D.电工自动测试系统及设备; E.可大量出口的电工仪器仪表,如电度表、数字

16、万用表等; 传感器、元器件及仪表材料 A.用于现场总线及智能化仪表的压力、湿度、流量、液位传感器;用于环保等领域的多功能传感器; 航天航空领域需求的微传感器等; B.特殊弹性元件;用于数控机床、纺织机械、自动化仪表及民用汽车等领域的各种计数器;半导体专 用电路(ASIC)和厚膜电路; C.仪表材料重点研究开发薄膜化、小型化、纤维化、粉体化、复合化、多功能化、材料-元件一体化、 智能化等各种新材料; 加强仪器仪表基础技术,尤其是提高稳定性和可靠性共性技术的研究。 振兴我国仪器仪表产业的对策与建议 1、振兴仪器仪表产业需要国家鼓励发展的政策 为了振兴我国仪器便衣产业,国务院决定由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科技部、财政部等有关部门共同 协商制定必要的扶植政策。扶植就是鼓励发展,国家需要尽早制定出鼓励仪器仪表产业发展的有关政策。 在鼓励发展的政策中,建议必须包括以下内容: 建立仪器仪表产业风险投资机制,鼓励对仪器仪表产业的风险投资。 降低仪器仪表企业的税赋, 尤其是增值税, 使企业能够积累较多的资金用于科技创新和扩大再生产。 允许企业提取上年销售总额 10%用于科技开发,计入当年成本,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