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税务规划}大乘百法明门论

上传人:蜀歌 文档编号:145779679 上传时间:2020-09-23 格式:PDF 页数:76 大小:952.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务管理税务规划}大乘百法明门论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财务管理税务规划}大乘百法明门论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财务管理税务规划}大乘百法明门论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财务管理税务规划}大乘百法明门论_第4页
第4页 / 共76页
{财务管理税务规划}大乘百法明门论_第5页
第5页 / 共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财务管理税务规划}大乘百法明门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务管理税务规划}大乘百法明门论(7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财务管理税务规划大乘 百法明门论 财务管理税务规划大乘 百法明门论 大乘百法明门论大乘百法明门论 天亲菩萨造 唐三藏法师玄奘译 如世尊言。一切法无我。何等一切法。云何为无我。一切法者。略有五种。一者心 法。二者心所有法。三者色法。四者心不相应行法。五者无为法。一切最胜故。与此相 应故。二所现影故。三位差别故。四所显示做。如是次第。第一心法。略有八种。一眼 识。二耳识。三鼻识。四舌识。五身识。六意识。七末那识。八阿赖耶识。第二心所有。 略有五十一种。分为六位。一遍行有五。二别境有五。三善有十一。四根本烦恼有六。 五随烦恼有二十。六不定有四。一遍行五者。一作意。二触。三受。四想。五思。二别 境五者

2、。一欲。二胜解。三念。四三摩地。五慧。三善十一者。一信。二精进。三惭。 四愧。五无贪。六无嗔。七无痴。八轻安。九不放逸。十行舍。十一不害。四烦恼六者。 一贪。二嗔。三痴。四慢。五疑。六不正见。五随烦恼二十者。一忿。二恨。三恼。四 覆。五诳。六谄。七憍。八害。九嫉。十悭。十一无惭。十二无愧。十三不信。十四懈 怠。十五放逸。十六昏沉。十七掉举。十八失念。十九不正知。二十散乱。六不定四者。 一睡眠。二恶作。三寻。四伺。第三色法。略有十一种。一眼。二耳。三鼻。四舌。五 身。六色。七声。八香。九味。十触。十一法处所摄色。第四心不相应行法。略有二十 四种。一得。二命根。三众同分。四异生性。五无想定。六灭尽

3、定。七无想报。八名色。 九句身。十文身。十一生。十二住。十三老。十四无常。十五流转。十六定异。十七相 应。十八势速。十九次第。二十时。二十一方。二十二数。二十三和合性。二十四不和 合性。第五无为法者。略有六种。一虚空无为。二择灭无为。三非择灭无为。四不动灭 无为。五想受灭无为。六真如无为。言无我者。略有二种。一补特伽罗无我。二法无法。 五位百法简表五位百法简表 (一)心法八(有主动支配能力)(一)心法八(有主动支配能力) 1.眼识(能观) 2.耳识(能听) 3.鼻识(能嗅) 4.舌识(能尝) 5.身识(能触) 6.意识(能知诸法) 7.末那识(又名传送识、染污识、染净依,即根本意识能分析诸法)

4、 8.阿赖耶识(又名无没识、含藏识、能藏诸法,永为种子) (二)心所有法五十一(受心王指挥)(二)心所有法五十一(受心王指挥) 1.遍行五(通善性、恶性、无记性) 1.作意(心生境界,作意境) 2.触(由境生心) 3.受(由触生受) 4.想(由受生想) 5.思(想生思,筹谋支配着心) 2.别境五(个别境界) 1.欲(欲望) 2.胜解(审解后之决定) 3.念(铭记不忘) 4.定(专注) 5.慧(拣择性) 3.善法十一(助于修行) 1.信(信心) 2.精进(勇猛心) 3.惭(惭于过错) 4.愧(愧不如人) 5.无贪(不贪) 6.无嗔(不恨) 7.无痴(不昏暗) 8.轻安(身心自在) 9.不放逸(守

5、规矩) 10.行舍(舍行蕴中与道不相应之念) 11.不害(克己不损于人) 4.根本烦恼六(五钝使和五利使) 1.贪 2.嗔 3.痴 4.慢 5.疑 6.不正见 a.身见(执身是我) b.边见(不合中道) c.见取见(非果计果) d.戒禁取见(守牛狗戒、非因计因) e.邪见(染污法、邪知邪见) 5.随烦恼二十 小随十种 1.忿(嗔心遽发) 2.恨(嗔藏心内) 3.恼(恨之极点,恼怒形于外) 4.覆(忿恨藏于心,待时暗害人) 5.诳(假仁假义) 6.谄(谄媚) 7.憍(自负) 8.害(损害于人) 9.嫉(妬忌) 10.悭(悭吝) 中随 11.无惭(不知惭,自视太高) 12.无愧(不知愧不如人) 大

6、随八种 13.不信(无信心) 14.懈怠(懒惰) 15.放逸(不守规矩) 16.昏沉(常睡懵懂) 17.掉举(烦燥不安) 18.失念(失正念,存邪念) 19.不正知(所知皆邪见) 20.散乱(心不在焉) 6.不定四 1.睡眠(闇昧、无智慧) 2.恶作(后悔) 3.寻(粗思惑) 4.伺(微细思惑) (三)色法十一(三)色法十一 1.眼 2.耳 3.鼻 4.舌 5.身 6.色 7.声 8.香 9.味 10.触 11.法处所摄色(五尘落于意识之影子) (四)心不相应行法二十四(四)心不相应行法二十四 1.得(由贪心起) 2.命根(生命) 3.众同分(同类) 4.异生性(类同报异) 5.无想定(外道外

7、执未破) 6.灭尽定(外道法执未破) 7.无想报(生第四禅非想非非想处天) 8.名身(名显用) 9.句身(句显法) 10.文身(字显体) 11.生(成) 12.住(住) 13.老(坏) 14.无常(空) 15.流转(轮回) 16.定异(因果定理与报之差别) 17.相应(相应于定异之间) 18.势速(迁变不停) 19.次第(法之次第) 20.时(时间性) 21.方(方位性) 22.数(数目性) 23.和合性(二乘执着于因缘和合) 24.不和合性(外道执着于自然) (五)无为法六(五)无为法六 1.虚空无为(空于四相) 2.择灭无为(权教菩萨所证涅槃境界) 3.非择灭无为(有为缘缺,实教菩萨所说)

8、 4.不动无为(定不动,生有色界天) 5.想受灭无为(苦乐不动心,生无色界天) 6.真如无为(如来藏,圆成实性) 编者的话编者的话 这本大乘百法明门论浅释,乃是在一九七年时,宣化上人对一班美国青年弟 子讲述的。这些弟子,虽然拥有硕士或博士学位,可是对中文和佛学的了解却一窍不通。 所以,上人用最简单的字句来表达最难解难明的百法。其中反复解说,更加入训勉之词, 上人用心良苦,为度初机,斯可见矣。 此书是由讲述现场记录的录音带重新笔记下来,所以尽量保持口语,使我们看书如 身在讲堂,俨然灵山会上。 中文数度用鸽子作因果与报应的譬喻,乃是因为当时的讲堂就在美国加州旧金山中 国城,屋檐上住的是鸽子。上人以

9、现实境界来引喻,多方诱导,难怪美国青年从此种下 深因。美国佛教由此兴起,是厚望焉。 为使有缘看到此论的人,不要单执着于百法的名相,而是要明白一切法无我去 彻底修行,所以更将这百法列为简表,使曾看过此书的人,只要翻阅此表,在数分钟内 就清晰地记忆每种不同的法,而对每种法脚踏实地去实諓修行。例如我们能明白心 法,明白了眼根的机能使我们看到色尘的鸽子,眼识使我们能分辨这东西的形状,再 加上末那根本意识从第八识储藏的数据显示,告诉我们这件东西就是一只鸽子。这一切 法都是虚假的,要我们能认识清楚,离一切法,绝一切相,久而久之,自能断惑证真。 又如所有的烦恼、随烦恼、不定法等,我们若认识这每一种法,加以调

10、治,所谓断 一分无明,证一分法性,由小悟而大悟,直至成就无上菩提。愿与读此论者共勉之! 前言前言 美国万佛圣城宣化上人讲述于美国加州旧金山佛教讲堂 一九七年五月十七日至六月七日 佛所说的法,谓之经学;所订的戒律,称为律学;祖师们所作的文章,汇集而成论 学。经所显现的是定学;律所显现的是戒学;论所显的是慧学,是培养智慧的。 自本堂开办以来到现在,正式讲百法明门论,可说是第一次,以前虽然有人讲 过这个论,但只是很简单地讲述,现在却是很慎重地详加解释。这样的讲解,在西方国 家来说是非常稀有,因为少有人讲这个论,所以你想研究的话,就没有机会去研究明白 ; 你不明白这个论,你就不会修行;你不会修行,就不

11、会成佛;不会成佛,就永远在六道 轮回里转来转去,生了又死,死了又生。生的时候很胡涂,不知道怎样就生出来,等到 死的时候,想要明白,但是时间又不能等待你,又是糊胡涂涂地死去了。为什么你始终 弄不明白呢?就是你没有想到这个百法明门论啊!没有得到这个百法明门论的 意旨,所以你就胡涂生、胡涂死,就这样生生死死,死死生生地在六道里打圈子啦! 现在我们开始讲这个百法明门论。什么叫百法明门论呢?也许你会说: 我以前不但没有见过这个论,我连听都没听过呀!不错,你说的是很老实的话,很 坦白的话,你知道就说知道,不知道就说不知道,这样的人还可以教,只怕的是你不知 道说知道,待会儿人家问你知道什么,你就说:哟,我忘

12、了咧!那就糟糕了。你不 知道而说知道,这就是自己骗自己不是骗别人,而是骗自己。不知以为知,不能以为 能,这种人,我告诉你,是最愚痴的人,最笨的人!例如自己根本没有听见过这百法 明门论,可是当有人问你:你知不知道百法明门论这本书呢?你却说:唔, 我知道啊!人家再问:那么这本书写的是什么?你看,头一句你说你知道,再详 细一问内容,你却说忘了,这就叫不知以为知,不能以为能,不懂以为懂,不明以为明, 这是最愚痴的。为什么会投胎做猪呢?就是因为前生尽是冒充,说甚么都说知道,结果 就做猪去了,所以我见到猪,我就觉得牠们太可怜了!一点也不听教,一点也不依法修 行,所以就堕落猪身。 这个法,不只是百法,本来是

13、六百六十法,也不只是六百六十法,算起来最初是八 万四千法这么多。佛陀最初说的八万四千法门,门门都是成佛的通路,后来因为众生的 根性太愚痴,八万四千法门实在是太多了,所以弥勒菩萨就慈悲地造成了瑜伽师地 论,把这八万四千法门编为六百六十法。六百六十法还是很多,单说名相也要费几年 功夫才能把它记下来,后来天亲菩萨一观察,未来的大乘根性众生欢喜简略,于是乎把 瑜伽论 六百六十法中最重要的提纲挈领(纲就是一个网中主要的绳,提纲是拿着这条 纲就可以把网提起来 ; 挈领就是拿着衣服的领子,整件衣服也就整齐了)。也就是把六百 六十法中的重点编成一百法,以一百个法门来造成一部百法明门论,好令所有世界 的大乘根性

14、众生容易记忆,容易明白,不用单记名相便要发几年长的时间。这部论,要 是一个钟头才能把它背出来的话,那就是最笨的人;要是聪明的人呢?十分钟就可以把 这一百种法都明白了,你说快不快?我们要明白这一百种法,由这一百种法的门径来入 佛法之门。 在未讲百法明门论之前,我有一些意见。在西方有一些讲佛法的人,是我所看 见的,听到的,你要是问他甚么是百法明门论,他会怎样答你呢?并不是像文殊师 利菩萨问维摩居士什么是第一义谛,维摩居士什么话也不说,这不说就是第一义谛,说 出来就把第一义谛赶跑了,这就是真的第一义谛。可是这个百法呢,与第一义谛不同, 一定要说的,要是不说,闭上口、闭上眼睛,装模作样,说我学第一义谛

15、,这就错啦, 为什么呢?这一百种法一定要说的, 不说就没办法再讲百法了。 那么, 为甚么他不说呢? 那就是他心里头不明白,不要说一百法,连一法也不懂,因为他一法不懂,所以就无法 可说。你要问他说些甚么,他只有瞪瞪眼睛,做一个鬼脸,在不,就张张口。唉!这样 子,你说可怜不可怜!但是他一法不懂,一法不说,还是在百法之外去说法,左说右说、 横说竖说、前说后说、上说下说,不明白佛法的人就说:咦!这个人会说法。明白 佛法的人一听便说:嘿!胡说八道,在讲些甚么呢?就好像一个做伪币的人携着伪 钞票到乡村去使用,没有人能分辨这些钞票是真是假,等到造币厂拿来比对的时候,才 证明出真伪。听法也是一样,我们要有择法

16、眼。甚么是择法眼呢?就是知道是法、非法、 染法、净法、善法、恶法、邪法、正法。你明白了这些,那你就有择法眼了。择法的意 义并不是说你见到一个说法的人,声音大,会唱歌,并且唱得不错,你就给迷住了,连 晚上睡觉也睡不着,总想他柔扬的歌声在你耳边叫唤,你说这多可怜!我现在呢?不会 唱歌,只会说几句话给你们大家听听。 大乘百法明门论浅释大乘百法明门论浅释 美国万佛圣城宣化上人讲述于美国加州旧金山佛教讲堂 一九七年五月十七日至六月七日 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全篇分四部份来讲:一、总释名题,二、造论者,三、译者,四、别解文义。 壹、总释名题壹、总释名题 百法就是一而十,十而百 之百,由一到十,十到百这么多法。百法可分为心法、 心所有法、色法、心不相应行法及无为法五种。现在先讲题目,要解释这个论题,就要 先解释这个百法。心法八种,心所有法五十一种,色法十一种,心不相应行法二十四种, 无为法六种,合起来就是百法。其中的内容,讲论文时会详细解释,现在只听听名词就 好了。 明门的明字就是明白的意思,也就是不胡涂了,不愚痴了,明了。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