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财务知识}以经济学的眼光看世界

上传人:蜀歌 文档编号:145779437 上传时间:2020-09-23 格式:PDF 页数:74 大小:1.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务管理财务知识}以经济学的眼光看世界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财务管理财务知识}以经济学的眼光看世界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财务管理财务知识}以经济学的眼光看世界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财务管理财务知识}以经济学的眼光看世界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财务管理财务知识}以经济学的眼光看世界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财务管理财务知识}以经济学的眼光看世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务管理财务知识}以经济学的眼光看世界(7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财务管理财务知识以经 济学的眼光看世界 财务管理财务知识以经 济学的眼光看世界 以经济学的眼光看世界以经济学的眼光看世界 序以经济学的眼光看世界序以经济学的眼光看世界 (本章字数:1077 更新时间:2010-1-1921:12:00) 一场出人意料的金融风暴在全球蔓延, 它如同一股寒流, 扇动着“蝴蝶的翅膀”从华尔街开始席卷全球,地球上的每 个男人、女人、老人、孩子,似乎都感到了这场“风暴”的 寒意,仿佛一夜之间,我们的生活被打乱了 在美国密苏里州,一名绝望的失业父亲为了资助一对双 胞胎女儿上学,竟然铤而走险连抢了 12 家银行;在西班牙 这个曾经是欧盟离婚率最高的国家人们为了省钱却 不敢离

2、婚;在比利时,人们发动了一整天的全国性罢工来表 达对政府的不满;而在冰岛,这个曾经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 家却在一夜之间破产了 假如你这时恰巧是从火星回来,当你目睹了地球上发生 的一切,你会发出这样的惊叹:这里没有山洪海啸,也没有 蝗虫袭击,机器和厂房完好无损,可是很多人却失去了工作, 无家可归。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还必须再次面对经济学 这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问,这门充满思辨的学科,这门 不精确的学科,这门和政治密切相关的学科要想走出经 济的困境、摆脱压力,人们最需要的就是用经济学的思想武 装自己的头脑,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正确的方法。 当我们面对这个世界时, 画家看到的是缤纷绚丽的色彩, 音乐家听到

3、的是美轮美奂的音乐,然而在经济学家的心中, 或许没有这么浪漫,他们看到的是一个更趋于真实的世界。 我们将借助经济学家的双眼, 揭开宏观经济神秘的面纱, 告诉你这里曾经发生的有趣的故事和产生的精彩的思想。在 这里,我们将了解一个国家的经济是如何运转的。汇率、利 率、税率、物价指数背后有什么秘密?通货膨胀是不是政府 的把戏?财经新闻和娱乐新闻,究竟哪个更加有趣? 伦敦劳埃德保险公司,波罗的海贸易海运交易所,黄金 仓单,写在奶牛背上的支票,石头货币,真正有价值的经济 理论正是来源于这些有趣的故事经济学中充满了智慧的 故事,它们使得理论更加生动,并且充分表现了经济学的强 大洞察力。这种洞察力来自对抽象

4、经济体制的概括,理论把 经济学家的术语和经济机制的知识结合到了一起。 经济学是一种方法,但不是教条,它是一种心灵的辅助 设备,一种思考方法,帮助人们得出结论,这里,最重要的 是“方法” ,而不是“教条” 。我们的首要任务不是记住答案, 而是学会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懂得如何在社会的框架下进 行思考。真正有意义的事情并不是记住明确的规则,而是通 过自己的观察,发现并最终改进这些规则。 当然,我亲爱的读者,请不要担心! 你仍然可以将本书的内容作为侦探故事或者小说来阅读, 因为经济学本身就是一门令人激动的学问。这里充满了知识 和挑战, 学习经济学的过程更如同一次惊心动魄的航海旅行, 或许这种惊心动魄的

5、经历我们一生中只有一次。 第一章宏观经济学的圣杯第一章宏观经济学的圣杯 (本章字数:8638 更新时间:2010-1-1921:13:00) 从大萧条走来的现代宏观经济学 本章导读: 今天的危机似乎很奇怪,没有蝗虫侵袭和山洪海啸,我 们的工厂还和过去一样,机器仍然完好无损地躺在那里,可 工人们却失去了工作,这一切究竟是怎么了?宏观经济学的 殿堂究竟是什么样,这里聚集的是严肃的思想家,还是江湖 骗子,为什么他们时而被奉若神明,时而又被另一些人深深 地踩在脚下 1929 年的那一场危机席卷了全球,也正是这次危机中诞 生了现代宏观经济学,让我们顺着历史的足迹,去探求那座 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圣杯。 只有

6、危机才能带来真正的变革。 米尔顿弗里德曼 一剂不错的清醒剂 2008 年 9 月 16 日,美国华尔街经历了近年来最黑暗的 一天。随着雷曼兄弟公司破产,金融海啸正式开始了。现在, 这场源自美国的金融危机已经演变成波及全球的金融海 啸 就发生在我们眼前的这场危机席卷了我们的生活,世界 各地的人们都在议论危机。就如同一个夏天的清晨,我们醒 来却看到了满地的白雪, 仿佛一夜之间就回到了 1929 年那个 令人难忘的萧条的冬季 人们在英国诺森罗克银行门前排队取款的情景与 1929 年时的场景如出一辙。黑白的场景,似乎在敲打着这个世界 对于未来的仅存的那份期待。 在人们的印象里,但凡出现经济危机,总是会

7、出现下面 的典型特征:经济剧烈波动、失业率暴涨、价格水平剧烈波 动、货币存量下降、国际贸易萎缩。有人曾开玩笑地说 : “如 果你的邻居失业了,那就是衰退;如果你失业了,那就是萧 条。 ” 在 1929 年大萧条期间,美国的工业生产下降了 50%,德 国下降了 40%,失业率史无前例地上升,美国有 1/4 的人找 不到工作,几乎整个世界的生产都急剧滑坡当时的一位 美国失业者留下了这样的自白: 我申请去盖屋顶,可他们不要我,因为没有那么多的工 作岗位。我寻找一份工作机会,从清洗汽车到任何事情,但 结果令人失望。回到家里,每个人也都变得有些紧张,我们 开始为一些蠢事而相互争吵,每个人都成天被囚禁在那

8、个空 间里,整个家庭气氛被破坏了 可我们真正好奇的是,在这场危机中,我们的灾害不是 来自于物质的失败,我们的工厂还和过去一样,机器仍然完 好无损地躺在那里,可是工人们却失去了他们的工作。蝗虫 并没有袭击我们,山洪海啸也没有光顾,战争也被我们遏制 了尽管我们变贫穷了,可我们脚下仍有大量的财富。正 如美国胡佛总统曾经说过的:“尽管经济萧条,国家的基础 资产并未受到损害,在许多地方,用于生产和分销的巨型设 备和无可比拟的组织甚至比前两年更坚强。 ”经济学家解释 说,大萧条真正的危害在于,破坏了人们对市场的信任,使 现代宏观经济学开始关注经济的需求方面。 同时,我们也是幸运的,尽管灾难给人类造成了难以

9、磨 灭的痛苦,但是,大萧条比任何其他事件都更有力地刺激了 宏观经济学的发展。1932 年是大萧条的谷底,而宏观经济学 正是在这片土壤慢慢生长了出来。正是这次大萧条,促成了 当代宏观经济学的创立。 今天的宏观经济尽管还处于争吵之中,实际上这反映了 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之间的矛盾。我们要做的是,尽可能全 面理解经济的运行方式,以及它是如何对特定的政策和可能 引起动荡的各种需求和供给的冲击做出反应。 所以,危机是不应该被轻易浪费的,因为它能转化成机 遇。因为我们的世界就是在危机中不稳定地前行,这些危机 不可避免地创造充分需求的问题。当我们一次次面对这些危 机的时候,我们对于经济的理解就会一步步加深。即

10、使在 1929 年的大萧条的时候,熊彼特在哈佛大学的讲堂上还是风 度翩翩地说道:“先生们,你们在为萧条而担忧,这大可不 必。对资本主义来说,萧条是一剂不错的清醒剂。 ” 宏观经济学的圣杯 关于大萧条产生的原因和蔓延的机制,并不存在一个标 准的答案,相反,似乎这里存在很多不同的解释,每一种解 释都来自于危机的一个不同方面,每一种解释都表达了复杂 宏观经济现象的一个部分。人类对萧条进行解释的历史同时 就是宏观经济学发展的历史,下面我们就回顾一下这简短而 又充满斗争的一段历史: 古典学派的没落: 大萧条之前,关于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可以看做是知识的 大杂烩,这里有奇异的思想,富有洞见的观察,但更多的是

11、混乱的表达。在凯恩斯之前,经济学家对大萧条的解答是: 工会阻碍了价格信息的传达, 影响了价格因素对市场的调节, 因此如果政府解散工会,那么工资会下降,失业会消失,大 萧条就会结束;显然,这样苍白的描述无力圆满地解释产出 和就业的下降,更无法解释为什么会出现萧条。 凯恩斯革命开始: 凯恩斯的中心观点是,市场经济不能平滑地自我调节, 而投资者信心不足是造成大萧条爆发的主要因素;因而这样 的经济萧条一旦出现,单靠市场的力量是不能迅速消除的, 只有依靠政府支出和税收政策的调整,才能阻止经济衰退, 保持经济稳定。 凯恩斯的这种观点逐渐被大家接受。在凯恩斯理论的指 导下,美国渡过了大萧条的难关,他的思想也

12、被公认为“凯 恩斯革命” 。然而随着资本主义社会滞胀的到来,人们发现凯 恩斯主义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 货币主义兴起: 货币主义者将经济波动看做是货币供应发生变化的结果, 基于此,他们认为只有稳定的货币供应才是宏观经济稳定的 真正关键,而萧条的发生是人为制造的繁荣时期投资过度的 必然结果。因此,货币主义者主张政府不应该干预市场,因 为以刺激总需求的方式干预只会使事态变得更加糟糕,只能 在现在的萧条和政府不恰当的干预下未来更严重的萧条之间 做出选择。 进一步,货币主义者认为,市场经济是自我调节的经济, 如果不加干预,经济会自行恢复到充分就业的状态;相反, 看似积极的宏观经济政策只会造成更多的问题,因

13、为治疗手 段带来的问题会比疾病本身更可怕,凯恩斯的稳定经济政策 正是经济不稳定的主要原因。于是,货币主义者提出了“反 凯恩斯革命” , 他们指责积极的政府政策本身就是滞胀的罪魁 祸首,其中最著名的代表就是米尔顿弗里德曼。 政治中心交替学说: 麻省理工大学的查尔斯金德尔伯格做出了更加 新颖的解释,在他看来,主要国家没有能够阻挡住 20 世纪末 的经济衰退,是因为没有一个经济上具有领导地位的国家, 因此,衰退变成了大萧条。 按照金德尔伯格的观点,大萧条发生的年代,英国正在 失去世界的领袖地位,而美国在 20 世纪 30 年代还未能接过 领导者的责任。因此,这种领导地位的缺失是历史的偶然, 并且,当

14、时也没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这样的国际 机构来为处于困境中的国家提供经济援助,因而这次萧条持 续了 10 年。 战争延续说: 彼得特朗则提供了另外一种有趣的解释, 他认为, 大萧条源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并且是战争冲击迟到的结果, 换句话,战争的冲突变成了和平的冲突。因为,当时的获胜 国与战败国就战争赔款、 国际贷款和其他金融问题争吵不休, 脆弱的战争欠债和战争赔款使得大部分欧洲国家将财力耗尽, 因而人们花费了 10 年才最终解决了这次萧条, 因为这次萧条 在相当程度上是各国之间的更深的恐惧和敌意的表现。 那么又是什么力量使得萧条在这些国家之间蔓延呢?特 朗认为,当时的金本位国际货币制度,是

15、使得经济崩溃得以 蔓延的主要因素,金本位制妨碍了各国独立的货币政策,或 许最早摆脱金本位的国家也能最先从大萧条的深渊中走向复 兴。 尽管我们还无法给上面的这些解释做出一个最终的评判, 但是必须再次明确的是,1929 年的大萧条原本是一次极为特 殊的历史事件, 关于大萧条的原因及讨论至今仍然没有停止, 难怪保罗克鲁格曼曾经不无感慨地说:“理解大萧条 是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圣杯。 ” 事实上,今天的宏观经济学仍然是一个富有争议且引人 入胜的课题。从长远的角度看,人们今天对宏观经济学的认 识不过是未来经济理论教科书的一段新的章节而已,因为经 济学家认识的过程就不平坦,因此许多谈论宏观经济学历史 的书中都

16、充满了“革命”和“反革命”这样的字眼。而我们 对宏观经济学的了解也在这场争论中不断深化,正如经济学 家马克布劳格曾经所说: 经济学的知识是由历史决定的今天我们所有的关于 经济体系的知识并不是今天早晨发现的东西,而是我们过去 所有的洞察、发现和错误出发点的总和。 没有庇古就没有凯恩斯,没有凯恩斯就没有弗里德曼, 没有弗里德曼就没有卢卡斯,没有卢卡斯就没有 你或许会感觉很诧异,在微观经济学内部人们有很强的 共识,然而在宏观经济学内部,争论从一开始就存在,并且 似乎永无止境。这是因为,正确的答案显然不会来自任何一 种纯粹的经济理论,经济学家的任务也正是通过推进研究, 从而进入新的更具争议性的领域,创立新的理论。 今天的宏观经济学更像是一场登山比赛,不同的登山队 按不同的路线攀登。然而,没有一个登山队看到过这座山的 山顶,因为它一直被云雾所遮掩着。不同的登山队有时会在 不同路线的交会处相遇,简单交流之后又分手继续前行;在 拂去尘埃之后,各队还可能偶尔发现前人留下的依稀足迹; 有时一个队员走失了,或从此失去踪迹,或加入攀登速度看 起来更快的另外一队;有些路线后来证明是死路,但这也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