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政治专题冲刺复习心中有法含解析

上传人:雨水 文档编号:145767832 上传时间:2020-09-23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511.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政治专题冲刺复习心中有法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中考政治专题冲刺复习心中有法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中考政治专题冲刺复习心中有法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考政治专题冲刺复习心中有法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政治专题冲刺复习心中有法含解析(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心中有法 一、 选择题(本题共15 小题,每小题2 分,共 3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法律的认识,正确的是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法律仅对违法犯罪人员具有约束力 法律同道德一样,都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 ABCD 【答案】 C 【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法律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根据教材知识,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法律靠国家强制力 保证实施, 道德靠社会舆论的力量保证实施,法律具有保护作用和规范作用,正确; 错误,正确答案选C。 2由

2、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是法律的最主要特征。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我国农村将全面推进税费改革 B银行抢劫案主犯被判处无期徒刑 C环保部门倡导不随意丢弃废旧电池 D国家倡导公民讲普通话 【答案】 B 3散播限制新车牌照谣言的某汽车销售员,被拘留十天;因质量问题遭顾客起诉的某装修 公司,被责令赔偿损失。他们的行为分别属于 A一般违法和严重违法 2 B民事违法和行政违法 C行政违法和刑事违法 D行政违法和民事违法 【答案】 D 【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违法行为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运用能力。散布谣 言被拘留, 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属于行政违法;因质量问题被起诉,属于民事纠纷, 属于民事

3、违法,所以正确答案选D。 4 “法律是根高压线,谁碰上他谁触电;法律是个保护神,惩罚犯罪保护好人。”这句话体 现了法律 规范人们的行为保护公民的一切利益 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 制裁违法犯罪行为 ABCD 【答案】 C 【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法律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和运用能力。题文中的 观点表明,法律具有规范作用,法律通过制裁违法犯罪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均 正确;中“一切”的说法错误;故选C。 5青少年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非常容易遭受侵害。下列情境中青少年遭受了不法侵害的 是 A家长控制孩子上网的时间B学校规定学生上课不能乱说话 C高年级的学生向低年级的学生强行索要“保护费” D法律规定

4、营业性舞厅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不得未成年人进入 【答案】 C 6未成年人遇到不法侵害,应该 以牙还牙,用非法手段进行报复 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 忍气吞声,自认倒霉,以防遭到更大的侵害 敢于斗争,善于周旋,寻求法律保护,依法阻止不法侵害行为 ABC D 【答案】 C 【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未成年人怎样保护自己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运用 能力。当未成年人遇到不法侵害时,要运用法律武器同不法分子作斗争,学会寻求法律 的帮助,错误;正确;本题选C。 7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需要国家给予特殊的关注。下列属于专门 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法律是 A 未成年人保

5、护法和宪法 B 未成年人保护法和刑法 C 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义务教育法 D 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答案】 D 【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保护未成年人的专门性法律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 能力。根据教材知识,保护未成年人专门性的法律有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 年人犯罪法 ,所以正确答案选D。 8我国未成年人保护的基础是 A学校保护B家庭保护C社会保护 D自我保护 【答案】 B 【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的掌握情况。根据所学知识,家庭保护是我国未 成年人保护工作的基础。故应选B。 92016 年 2 月 4 日,我国出台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对 不依

6、法履行监护责任,情节严重或者造成严重后果的外出务工父母,必须要依法追究其 责任。这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 A家庭保护B学校保护C社会保护 D司法保护 【答案】 C 4 10为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民政部成立未成年人(留守儿童)保护处,建立完善未 成年人保护工作机制和服务体系。未成年人(留守儿童)保护处的建立有利于加强对未 成年人的 A社会保护B学校保护C家庭保护 D 司法保护 【答案】 A 11河南大学生闫某掏鸟窝,售卖国家保护动物燕隼,被当地人民法院以非法收购、猎捕珍 贵、濒危野生动物罪判处有期徒刑10 年半。这启示我们 A法律禁止做的,我们坚决不做 B只要不违法的,我们大胆去做 C法律要求做的

7、,我们必须去做 D法律鼓励做的,我们积极去做 【答案】 A 【解析】我国法律保护珍稀野生动物,严禁公民非法捕猎收购濒危野生动物。闫某的这 一做法违反了法律的规定,因此受到了法律的制裁。启示我们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 A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应入选。B的说法是错误的,法律允许的,才能积极去做。C、D 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12在法律上,警察接警不出,医生见死不救等行为的实质是 A应当享受的权利而不享受 B应当履行的义务而不履行 C法律鼓励人们做的事没有去做 D法律禁止人们做的事却去做了 【答案】 B 【解析】题目要求对警察和医生的行为进行法律上的评价,B 的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 因为警察出警、

8、医生救治病患都属于职业责任,是应该履行的义务。其他三个选项的说 法都是错误的。 5 13 关于依法处理监护人侵害未成年人权益行为若干问题的意见规定,公安机关在办理 监护侵害案件需要询问未成年人时,应当考虑未成年人的身心特点,采取和缓的方式进 行,防止造成进一步伤害。这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 A家庭保护B 社会保护C司法保护 D 学校保护 【答案】 C 【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的掌握情况。根据所学知识,司法保护是指公、 检、法等司法机关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对未成年人实施专门保护措施。材料中的 意见 要求公安机关对未成年人实施保护,属于司法保护,故选C。 14依法纳税 是公民的基本权利是公民的

9、基本义务 具有自愿性,可以行使,也可放弃 具有强制性,必须履行 ABCD 【答案】 B 【解析】依法纳税宪法规定的是公民的基本义务,具有强制性,是公民必须履行的。 说法正确,说法错误。故应选B。 15法律规定: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5000 次 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500 次以上的,应当追究刑事责任。这是因为 公民享有绝对的言论自由 公民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 公民在行使自己的权利时不得损害他人的合法权益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 ABCD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 小题,每题14 分,共 70 分) 6 16今年 9 月,任某在互联

10、网某论坛中发表言论称“有儿童在其居住的小区内被拐骗”, 该虚假信息经互联网传播,在部分市民中造成恐慌。网络谣言产生后,本市警方迅速开展走 访调查工作, 发现近期在该小区及其周边地区并没有发生过此类案件。经警方调查, 任某的 行为已经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任某被警方依法予以治安处罚。请回 答: (1)公民有言论自由,可是为什么任某却被警方依法予以治安处罚?(8 分) (2)在建设法治中国的过程当中,法律在我们生活中都起到了什么作用?(6 分) 【答案】 ( 1)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利,但行使权利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的规 定。 公民在行使自己的权利的时候,不得超越法律许可的范围,

11、不得损害国家的、 社会的、 集体的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利,不能在合法权利之外谋取非法利益。 公民的合法权利受到侵害,有权运用法律保护自己所拥有的权利,但必须采用合法的 方式,按照法定程序进行,不能采取非法手段。(8 分) (2)法律规范人们的行为,法律正是通过规定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来规范人们的行为 的。任何公民的合法权益受到非法侵害时,都有权根据法律规定,按照法定程序,向 有关部门、 机关和团体寻求保护。可以通过协商调解、提起诉讼等途径,依法解决纠纷 和制裁违法犯罪,从而使自己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6 分) 和保护作用,因此从这两方面回答即可。 17虽然都知道“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但

12、仍有人违反交通规则;虽然 都明白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但仍有人酒后驾车,甚至醉酒驾驶;虽然都清楚吸毒贩毒 属于违法犯罪, 但仍有人铤而走险这些现象从不同侧面折射出人们规则意识的淡薄和法 治观念的缺失。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人民是依法 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必须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守法光荣、 违法 可耻的氛围。 你校法治宣讲团将要举办一次“你我与法同行共创精彩人生”宣传活动, 请你参与并 完成如下任务: 7 (1)请给居民讲讲规则意识淡薄、法制观念缺失的危害。(8 分) (2)请围绕“守法光荣、违法可耻”这一主题向居民提几条合理化建议。(6

13、分) 【答案】(1)轻则导致违法,重则走向犯罪;影响家庭幸福;损害他人合法权益;扰乱 社会秩序; 败坏社会风气; 危害公共安全; 影响法治国家建设进程;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影响社会文明程度;影响国家形象;等等。(8 分) (2)认真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制观念;增强法治信仰,维护法律权威;依法规范自 身行为;自觉履行法定义务;尊重和维护他人的合法权益;不做有损国家、社会、集体 利益的事; 采取合法方式行使权利;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做到依法维权;及时举报 身边的违法犯罪行为;等等。(6 分) 【解析】 ( 1)居民规则意识淡薄、法制观念缺失的危害可以从对自身、对家人、 对他人、 对社会和国家的危

14、害等角度组织答案。 (2)围绕“守法光荣、违法可耻”这一主题向居民提合理化建议。可以从倡导居民怎 样依法行使权利的角度分析,也可以从学法、守法、用法、护法等方面分析。 18知法于心,守法于行。细心的小明收集了以下素材,请你阅读并探究相关问题。 (1)请你运用法治的相关知识,谈谈对这幅漫画的认识。(6 分) 一天, 15 岁的小海在回家路上,看到一歹徒正持刀拦路抢劫。他心想:新修订的中 小学生守则已删除了“见义勇为,敢于斗争”的内容,未成年人要学会自我保护。于是, 小海悄然离开了。 (2)请你运用所学的法治知识,对小海的行为进行评析。(8 分) 【答案】( 1)法律面前谁也没有特权,一律平等,一

15、旦违法,犯了罪,无论是谁都 要受到法律的制裁,不允许任何人超越法律之上,享有法律之外的特权。依法治国, 就要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6 分) (2)小海的做法是错误的,积极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小海可以在保护自己的前提下,采取机智灵活的方法与歹徒斗争,比如及时拨打 “110” 报警,主动向公安机关提供证据和线索,积极协助司法机关破案等,而不应该悄然离开。 8 (8 分) 19玉林市“ 5.29 ”火灾事故中, 广西玉林消防支队名山消防中队指导员杨科璋因火场 救人不幸坠楼牺牲。在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受到侵害时,杨科璋用忠肝义胆诠

16、释了消防卫士的 忠诚与光荣。 公安部政治部批准杨科璋同志为革命烈士,并颁发献身国防金质纪念章。公安 部、自治区和玉林市领导要求做好杨科璋同志先进事迹的宣传报道工作。 某校以此为契机,组织同学们走进社区,开展杨科璋先进事迹宣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 并完成任务。 (1)让消防员少流汗、少流血。我们应掌握哪些消防安全常识? 预防火灾的发生:_ (4 分) 发生火灾时:_ (4 分)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和民政部联合印发关于依法处理监护人侵害 未成年人权益行为若干问题的意见。该意见规定,有性侵害、出卖、遗弃、虐待、暴 力伤害未成年人等7 类严重伤害行为的监护人,法院可以判决撤销其监护人资格。 (2)与法同行,作为未成年人的我们应如何进行自我保护?(6 分) 【答案】(1)预防火灾发生:做好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外出时关闭电源和火源;注意 用火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