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考―烛之武退秦师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5759954 上传时间:2020-09-23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9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考―烛之武退秦师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学考―烛之武退秦师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学考―烛之武退秦师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学考―烛之武退秦师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学考―烛之武退秦师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考―烛之武退秦师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考―烛之武退秦师课件(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左传,相传为鲁国的史官左丘明所著。是我国第一部叙事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与公羊传谷梁传一起,被称作“春秋三传”。左传叙事委婉详尽,写人鲜明生动。它以春秋的叙事为纲,时间(起于鲁隐公元年,终于鲁哀公二十七年)为序,详细地记述了春秋时期各国内政外交等大小事件,同时也较为具体地描绘了一些人物的活动,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和政治状况。,烛之武退秦师选自_,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叙事完整的_(体裁)历史著作,相传为鲁国史官_所著,与 并称为“春秋三传”。,左传,编年体,左丘明,公羊传,谷梁传,同步练习,背景,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 630 年(鲁僖公三十年)。导致战事发生的原因有二点。其一,郑国曾两次得

2、罪过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公元前 632 年,晋、楚爆发城濮之战,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是以楚国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结果以楚国失败告终。后郑国虽然即派人出使晋国,与之结好,但最终没有感化晋国,还是在两年后发动了这次战争。其二,晋、秦两国联合围攻郑国,是因为晋、秦都要争夺霸权,向外扩张。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自然要寻找秦国为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秦、晋联合也成必然。,春秋时期形势图,烛之武退秦师,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3、”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

4、;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秦军氾( )南 佚( )之狐 夜缒( )而出 共( )其乏困 若不阙( )秦 秦伯说( ) 使杞( )子、逢( )孙、杨孙戍( )之 微夫( )人之力 失其所与,不知( ),Fn Y Zhu Gng Qu Yu Q Png Sh F zh,读准字音,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对的一组是( ) A.秦军汜(s)南 夜缒(zhu)而出 佚(y)之狐 B.共(gng)其乏困 若不阙(ju)秦 许君焦瑕(xi) C.秦伯说(yu) 杞( q )子、逢孙、杨孙戍(sh)之 D.微夫(f)人之力不及此 失其所与(),不知(zh),同步练习,通假字 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共

5、其乏困。 夫晋,何厌之有。 秦伯说,与郑人盟。 失其所与,不知。,已通“矣”,语气词。 共通“供”,供给。 厌通“餍”,满足。 说通“悦”,高兴。 知通“智”,明智。,梳理实词,2.古今异义词 贰于楚也。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敢以烦执事。,古:从属二主;今:“二”的大写。 古: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人;今:请客的主人。 行李:古:出行的人;今:出门所带的包裹。乏困:古:缺少的东西;今:疲劳。 古:那人;今:一般人的妻子的尊称,多用于外交场合。 古:对对方的敬称;今:掌管某项事情(工作)的人。,梳理实词,3.词类活用 烛之武退秦师。 以其无礼于晋,且

6、贰于楚也。 夜缒而出。 越国以鄙远。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朝济而夕设版焉。 晋军函陵。 阙秦以利晋。,动词使动用法,使撤兵。 数词用作动词,从属二主。 名词作状语,在夜间。 鄙:名词意动用法,把当作边邑。远:形容词作名词,远国,指郑国。 东、西:方位名词用作状语,向东、向西。封:名词使动用法,使成为疆界。 名词活用为状语,在早上、在晚上。 名词作动词,驻军。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获利。,梳理实词,3.词类活用 共其乏困。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因人之力而敝之。 以乱易整,不武。,形容词用作名词,缺少的资粮。 动词作名词,恩惠。 形容词用作动词,变雄厚

7、,变薄弱。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灭亡。 形容词用作动词,损害,衰败。 名词用动词,符合武德。,梳理实词,1.下列加粗的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B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C舍郑以为东道主 D敢以烦执事,同步练习,2.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失其所与,不知。 B.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C.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D.秦伯说,与郑人盟。,同步练习,3.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与“烛之武退秦师”中的“退”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B. 越国以鄙远C.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D. 既东封郑,同步练习,判断句 是寡人之过也。 译文:这是我的

8、过错! 倒装句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译文:这是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依附于晋的同时又依附于楚。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译文:佚之狐对郑伯说。 夫晋,何厌之有? 译文:那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文言句式,夜缒而出 译文:在夜里,用绳子拴着烛之武从上往下送出城。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译文:如果使郑国灭亡因而对您有好处,怎敢拿这件事来麻烦您。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译文:况且您曾经施恩给晋惠公,(他)答应给您焦、瑕两地,(可是他)早晨刚刚渡河回国,然而晚上就在那里筑城防御工事,您是知道的。,重点句子翻译,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译文:使

9、秦国受损害来对晋国有利,希望您考虑这件事。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译文:依靠别人的力量又反过来损害他,是不仁道; 失其所与,不知; 译文:失去自己的同盟者,是不明智; 以乱易整,不武。 译文:用混乱相攻取代联合一致,是不符合武德的。 吾其还也。 译文:我们还是回去吧。,课文探究,越国鄙远,不现实,厚邻薄己,不划算,存郑为友,好处多,晋国忘恩,不足信,动之以利,晓之以理,烛之武是怎样说服秦伯的?,课文探究,1. 试析文中的人物形象,挽狂澜于既倒的中心人物。虽然“臣之壮也,犹不如人”,长期得不到重用,满腹的委屈和牢骚,但在国难当头的时候,能深明大义,这使他的形象更显得有血有肉。烛之武以捍卫国家主

10、权的使命感,只身赴敌营。他不卑不亢,胸有成竹,对秦、晋郑三国的关系和矛盾了如指掌,只字不提郑国的利益,似乎处处都在为秦国打算。说辞具有很强的感染性和说服力。终于凭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消除了郑国的危机。,烛之武,慧眼识英才的伯乐。“若使烛之武见秦军,师必退”,说明佚之狐对烛之武的外交才能有足够的了解,对郑、秦、晋三国的形势也有充分的洞察力和预见性。,佚之狐,临事的勇于自责者。当郑国所处危险境地,需烛之武退秦师时,烛之武流露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的委屈与牢骚。面对此,郑伯先以“是寡人之过也”自责,从谏如流,情真意切;并欲扬先抑,设想假如郑国灭亡的话,对烛之武也无好处。,郑伯,这种透彻的分析,诚意的

11、表白,感动了烛之武,使之临危受命,义无反顾身赴敌营。,1. 下列对原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佚之狐的话“师必退”,表现了佚之狐对烛 之武的了解与信任,使读者未见其人,先知其才,从反面表现了烛之武的才能。B.文中的主要人物是烛之武,作者通过他的语言,不管是牢骚,还是说辞,都表现了他不仅能言善辩,而且深明大义、机智勇敢。C.秦晋围郑的原因有二:一是郑“无礼于晋”,二是郑“贰于楚”。D.本文除去主体说辞部分层层深入、步步紧逼之外,首尾几个自然段的叙事,尽管文字简洁,情节的推进变化却是波澜起伏,扣人心弦。,2.对上段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烛之武开口就说“秦、晋围郑

12、,郑既知 亡矣”,目的是想博取秦伯的同情。 B.夜缒而出的烛之武“敢以烦执事”,在大敌面前,表现了英勇无畏的精神。 C.文中借烛之武之口,说秦伯曾给晋君恩 惠,指的是“许君焦、瑕”这件事。 D.围绕“阙秦利晋”这个中心,烛之武说服了秦伯,终于使秦国撤军而去。,答案:D/A.是想消除秦伯的戒心;B.是一种委婉的外交辞令;C.指秦穆公曾派兵护送晋惠公回国的事。,1. 下列句子中“以”字的用法不同于其它三句的一项是( )A.以其无礼于晋。 B.以乱易整,不武。C.敢以烦执事。 D.越国以鄙远。,同步练习,2.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臣之壮也,犹不如人。A.公从之。 B.烛之武退秦师。C.夫晋,何厌之有。 D.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同步练习,3.下列各句中的“其”不作人称代词的一项是( )A.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B.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C.君知其难也 D.失其所与,不知,同步练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