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简介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5756457 上传时间:2020-09-23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4.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简介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简介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简介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简介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简介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简介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简介课件(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威宁彝族回族苗族回族自治县,百鸟之都阳光威宁欢迎您,概况:,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是贵州西大门,位于贵州西北部,北,西,南3面与云南省毗连。全县总面积6296.3平方公里,平均海拔2200米,森林覆盖率33.28,县境中部为平坦开阔的高原面,四周低矮,是贵州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少数民族自治县,属于毕节市管辖,是国家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全县辖35个乡镇,620个行政村(居)委会,据统计,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23.1,三个主体少数民族彝族占8.9,回族8.2,苗族5.6.县人民政府驻草海镇。,高原草场面积大,畜牧业发达。特产威宁荞酥,火腿,盛产黄梨和苹果,有美味的洋芋,小粑粑,还有可口

2、的正宗黔西羊肉粉。农收产品加工业发达。县城西边有美丽的草海,中河区发现有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止。,森林面积18万公顷。有煤,石膏,铅、锌、铜等矿产资源。产玉米,马铃薯,小麦,水稻,豆类,荞麦,甜菜。工业以煤炭,地毯工业为支柱。贵昆,贵大铁路过县境。名胜古迹有石门坎教堂,双霞洞摩岩石刻,黑颈鹤草海保护区,凤山寺,百草坪,马摆大山等等。,威宁全景观图,夜色中的威宁会展中心,马摆大山位于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麻乍乡境内,距县城 40公里,326国道从西北脚经过,交通便利。主峰海拔2763米,山顶平缓,东西宽5.8公里,南北长7公里,面积约40平方公里。该山地处滇黔交界,隶属乌蒙山脉,是重要的地理

3、分界线,冬季日照居威宁之首,风和日丽;夏天气候凉爽,绿草如茵。乌蒙山脉在威宁史上曾为彝族土司乌撒家统治,而马摆大山一带属乌撒侄子马摆家的地盘,故名叫“马摆大山”,这在古彝文献彝族源流等书籍中还能找到佐证。 马摆大山风光奇异独特,大山上集万亩草坪、高山流水、千亩杜鹃、千年“趴地松”岩格新村等景观于一体,这里可谓“山有多高,水有多高”,并有“一山一湾,一湾一滩”的奇景,溪流还汇成高海拔的“马摆天池”和众多瀑布。在大山的山腰、峡谷间,是长年翠绿的树木,其中生八角树、江子树和野竹林,真可谓是“一座具有复合型景观的高山大草原”。大山虽然山顶平缓,但山势陡峭,其山体庞大,巍峨雄壮,因特殊的地域地貌,马摆大

4、山的高山草原,代表了乌蒙山脉的一种有别于西藏、新疆及内蒙的草原景色,被人称作“最后一片美丽得让人落泪的草原”。万亩草场在大山上没有明显的脊梁,广博而空旷的原野,看上去同想象中“天苍苍野茫茫”的北方大草原完全一样。在南北长7公里,东宽5.8公里的山顶上铺满了软绵绵的、厚厚的、各种各样野草,其间还夹杂着一些叫不上名的野花,夏秋绿草茵茵,草花盛开,富有高山草原特色,诺大个平实且具有高低徐缓错落的天然草原,虽可以远望却一眼无法穷尽,地势的起凸隐显令人难以预想和捉摸不透, 每走一小段,就会呈显出不同的一幅新画面来。,威宁马摆大山,位于马摆大山东、西、北山腰之间,有各种野生杜鹃上千亩。每到中春至中夏近三月

5、的时间里有余,马摆大山又变成一个花的世界、花的海洋,在种类繁多的杜鹃花中,要数白杜鹃甚是可爱,清纯如芙蓉。每年四五月间开放时,就像给马摆大山系上一条白色的腰带。这里的杜鹃花较大方的“百里杜鹃”,花期要晚得多。在欣赏完大方的“百里杜鹃好有“百里杜鹃”的余韵,正是欣赏的好季节。在马摆大山南部黑龙潭梁子周围,生长着近千亩的马尾松,高不过一尺五,多数一尺来高,枝条间却缀满了累累松果,当地人称长不大的小松树,所以又有“小矮松”、“趴地松”之名,人们还戏称其为“侏儒松”。据说,这种“趴地松”在乌蒙山地区仅马摆大山有成片生长,虽成片不成林,但属大自然中的一大奇观。据当地七八十岁的老人讲,这片小矮松在他们还小

6、的时候了,在他们道之前也不知道长了多年,现在还是这样大。据说有上千年的历了。这连片的小矮松密密麻麻地趴在马摆大山的山顶,犹如毡子一般,穿行于其中,你会感受到她的热情与好客,总想将你挽留做客。不时“扑哧”一声飞起的野鸡会吓你一跳,抑或是一只直上云天的叫天子云雀,叽叽喳喳叫个不停。马摆大山四周山势陡峭,多悬崖绝壁,其山体庞大,仿佛是一只巨大的鳄鱼从可渡河向草海爬去,头朝草海,尾在河沿,四肢是山峰周围不规则的几列山脉。马摆经过大自然的风化雕琢,使东缘山谷悬崖万丈,峡谷沟壑幽深,险峻异常。一年四季时有云雾缭绕,风起云涌,景象万千,其奇特之处在山与山之间形成的无数山涧,山涧溪流纵横,树木茂盛,植被繁多。

7、岩格新村位于马摆大山西北部,326国道从村中经过,村中居住着数十户回民,一些土制墙的瓦屋错落有致座落在大山脚下,在绿树成荫的土墙瓦屋旁,一些钢筋混凝土的“新农村”房屋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新颖独特的样式加上雪白的瓷砖和漆得铁红的门窗,和绿树交相辉映。清真寺旁还有数株千年枫树,据林业专家测定,树龄有1200年以上的,堪称枫树中的老祖宗。岩格箐新农村属毕节地区回民村寨新农村试点村,古木尚多,高大的黄松、青松成林,生态良好,民 风纯朴,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这给巍峨的马摆大山增添了特有的风韵。,马摆大山图展,灿烂光辉下的百草坪,黑颈鹤之乡草海,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贵州省威宁彝族苗族回族自治县境内

8、,面积1.2万公顷,1985年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1992年晋升为国家级,主要保护对象为黑颈鹤及高原湿地生态系统 。它是全球十大最佳观鸟湖泊区之一和全球重要的鸟类研究基地。,草海是贵州最大的天然淡水湖,海拔2171.7米,覆盖面积保持在30平方公里以上,以水草繁茂而得名。区内有高等水生植物37种,其中海菜花为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有鱼类10余种,鸟类178种或亚种,其中27种为国家重点保护动物,48种属中日候鸟协定保护鸟类,并为一级保护动物黑颈鹤的主要越冬地之一。草海四面青山环抱,林木茂密。湖中盛产鱼虾、蒲草等水生动植物,栖息着 100多种珍奇水鸟,中国特有的高原候鸟黑颈鹤,每年都要在这里越

9、冬。主要保护以黑颈鹤为主的湿地鸟类。草海素有“鸟的王国”之称,共有鸟类100余种、珍稀鸟类70余种,特别珍稀的鸟类有黑颈鹤、灰鹤、丹顶鹤、黄斑苇雉、黑翅长脚鹬和草鹭,还有大量的大雁和野鸭,是世界人禽共生、和谐相处的十大候鸟活动场地之一,是冬春观鸟,夏秋避暑的最佳选择地。,据方志记载,原有东西南北四海,后成陆地。至清咸丰七(1857年)春夏间,霪雨为灾,山洪暴发,潜流水道淤塞,西郊平原的汪汪积水无从排出,遂使这海拔2000米的盆地形成高原海子。后以湖内多芦苇、蒲草等水生植物,故名草海。出产的威宁细鱼,长12厘米,质嫩味鲜,驰名全国。并产长尾雉、白腹锦鸡、鹭鸶、大雁、野鸭等数十种涉禽、游禽。也是丹

10、顶鹤、黑颈鹤和白鹳的栖息之所。人工饲养的海狸鼠、猞鼠、水貂、银狐之属,繁殖率高。湖中盛产鱼虾、蒲草等水生动植物,栖息着100多种珍奇水鸟,世界上孓遗的唯一的高原鹤类-黑颈鹤,每年都要在这里越冬。 草海冬季温暖,气候宜人。暮春时节,草海周围开放着大面积千姿百态、绚丽动人的杜鹃花。秋天的草海最美,湖中的水草在碧水中开出一朵朵、一串串、一片片的黄花、红花和白花,船行其中,花随水波浮动,如入仙境。草海的冬天,则是观赏黑颈鹤等的最好季节。每当风和日丽,站在岸边极目了望,水天一色,烟波浩淼,苍花云树,鸢飞鱼跃,大雁横秋,使人心旷神怡。 草海不仅资源丰富,而且四时佳景,晴雨皆宜。登上城郊观海楼,周围层峦叠嶂

11、,阡陌纵横,山村依稀。湖中碧波万顷,水天一色,渔舟点点。有一蓬莱小岛,孤立湖心,林木郁郁,翠阁玲珑,蛱蝶穿花,人称“水上公园”。草海不仅是开展旅游活动的好地方,而且是科学考察的理想场所。国内外专家已对草海地区的地形、地貌、土壤、水文 、气候、水质、陆生植被、水生植被、浮游动物、浮游植物、两栖动物、鱼类、鸟类、两栖爬行类等进行了考察,草海已成为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WWF)和国际鹤类基金会(ICF)关注的重点,北方飞来的黑颈鹤,鸟的天堂 草海,威宁草海图展,草海晚霞,草海码头,鸟的天堂,美丽草海,古迹遍布节日多彩风情独特文化灿烂 巍巍乌蒙,淼淼草海。在威宁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彝、回、苗、汉、布依等1

12、0多个民族躬耕劳作,繁衍生息。特殊的地理环境、多元化的文化层次,造就了多元化的历史文化内涵。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令人叹为观止。各兄弟民族在长期的劳动和斗争中,用自己的智慧和心血,浇开了朵朵文化奇葩。它们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 威宁的名胜古迹历史悠久。这里有草海东山旧石器文化遗址,吴家大坪新石器遗址、盐仓土府官衙遗址:有被誉为“中国的金字塔”的彝族向天坟、中水汉墓群、柏格理和高志华墓;有明惠帝朱允炆居住过的双霞洞;有“醉饮葡萄沽美酒”的葡萄井;有“六桥烟柳遇神仙”的六洞桥;还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风山寺和玉皇阁。光是县城内就有古迹46处,大佛寺、万寿宫、黑神庙,大多数都是明清时代的建筑。 威宁的

13、民族节日丰富多彩。彝族的“彝年”,是祭祖的节日,同时开展打“鸡”、荡秋千、磨磨秋、蓝球等传统体育项目比赛;农历六月二十四日的“火把节”,则是为了欢庆丰收。回族的“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姑太节”,源于伊斯兰教,是传统的纪念性节日。苗族的“花山节”,又名“阿依奥”、“南丽劳”,时间为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一年一度最隆重的节目。原为祭祀活动,随着历史的变迁,现在主要开展赛马、射驽、绩麻、唱歌、吹芦笙等文体活动,还加上了谈情说爱的色彩,又叫“花山”。 1985年6月,来威宁参加“全国苗族作家首届文学创作座谈会”的老红军作家陈靖将军,面对“花山节”感慨万千。他在念奴娇,威宁跳花节感慨中写

14、道:“乌蒙之巅,纵情望,人山人海烂漫。端阳佳节跳花会,芦歌丽舞翩跹。八方宾朋,七省族友,共聚草海湖畔,同心同步,共绘历史画卷。回忆征战当年,长征途中,呈现新局面。红旗起处山花怒,黔大毕威四县。苗汉彝回,五千健儿,踊跃把军参。抛汗洒血,赢得今日狂欢!”苗族的节日还有“仙水节”和“阿卯庶节”。布依族的“蚂螂节”,是青年男女谈情说爱,开展体育活动的节日;古历的十月初一是“牛王节”,是布依族祭祖、敬供牛王菩萨的日子。这天,要用米肉喂牛,表示对辛勤劳作牛的慰劳。,威宁文化,威宁的民族风情别具一格。彝族的婚俗从恋爱到结婚,要经过“雀各”(对歌)、“扶菊”(媒人)、“嘎确组”(烤鸡吃)、“打偷合”(拜年)、

15、“妻扣”(婚仪)等,热闹独特。回族的婚俗从恋爱、提亲、订婚、送期程到结婚,简朴隆重。吹芦笙、奏箫笛、弹口弦、对歌、盘歌是苗族男女青年交往的主要方式;睡寨房、吃年饭、耍花山、踩月亮是苗族男女青年倾吐衷肠的场所。迷人的苗族婚俗耐人寻味。彝、回、苗的丧葬习俗,也具有各民族鲜明的特色。 威宁的民族文化灿烂夺目。艺术是生活的反映。根植在威宁这块丰沃土地上的民族文化,给人以全新的面貌,全新的感觉。彝族的火劲,回族的纯真、苗族的古朴、布依族的秀气又给威宁增添了一份神秘的色彩。彝族的民间文学有彝族源流、洪水潮天、放鹅娄记、一双彩虹等;音乐、戏曲有口弦曲、月琴曲、唢呐曲、酒礼歌,舞蹈有出嫁舞、接亲舞、撤麻舞、铃

16、铛舞、阿西里西等。特别是古傩戏撮泰吉,反映了彝族祖先迁徙、垦荒的艰难历程,它为研究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提供了许多有力的证据,对彝族的社会文化、民族学、民俗学、戏剧学、美术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史料。回族的民间文学有老蛇和人、蜜蜂的传说、佃户和东家、聪明的荞花等。回族的刺绣、剪纸,题材丰富,图案逼真,有象征吉祥如意的走兽飞禽,有象征勤劳朴实的牛马家畜,有象征丰收喜悦的林粮果实,有象征青春活力的花卉草木,表达了回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苗族的民间文学有创造天地万物歌、洪水滔天歌、主世老歌、打猎歌等。苗族的情歌曲词优美,旋律动听,抒情性强,他们用歌声互表爱慕以及对过去包办婚姻的不满、控诉,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苗族的古歌,叙述了苗族人民艰辛的历程,乐曲忧伤低沉。苗族的芦笙舞,有“三角倒立”、“倒爬杆、“过天桥”、“滚三珠”、“蚯蚓滚沙”、“托肩吹笙”等动作。特别是芦笙迁徙舞,数百人甚至是上千人表演,阵容整齐,气势磅礴,曲词复杂,动作难度大,它以音乐和舞蹈,再现了苗族人民艰难迁徙的历程。布依族的民间文学有铜鼓、保白马祖、兄妹成婚、手提钩钩枪等,民族乐曲有野马过河、公鸡啄架、大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