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诗歌2)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5748449 上传时间:2020-09-23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1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语文(诗歌2)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大学语文(诗歌2)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大学语文(诗歌2)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大学语文(诗歌2)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大学语文(诗歌2)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语文(诗歌2)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语文(诗歌2)课件(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自考大学语文教案,早雁,杜牧,字牧之,唐代大诗人,与李商隐,人称“小李杜”,七绝最为人称道。 早年以济世之才自负,但当时唐王朝已经江河日下,其抱负无法实现。 其作品以深广的忧愤与旖旎的风情并存。他的古体诗雄豪健峭,骨气遒劲;近体诗情致俊爽,风调清朗。,早雁是七言咏物律诗。以“早雁”为题,托物言志,以描写大雁四散惊飞,喻指饱受骚扰、流离失所的边地人民,表达了诗人对边地人民的关切与同情。,1-2句: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想象鸿雁遭射四散的情景。金河,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南,这里泛指北方边地。“虏弦开”,是双关,挽弓射猎和发动军事骚扰活动。这两句生动地展现出一幅边塞惊雁的活动图景:仲

2、秋塞外,广漠无边,正在云霄展翅翱翔的雁群忽然遭到胡骑的袭射,立时惊飞四散,发出凄厉的哀鸣。比兴百姓的流离失所,纷纷逃难的痛苦生活。,34句: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颔联续写“惊飞四散”的征雁飞经都城长安上空的情景。清凉的月色映照着宫中孤耸的仙掌,这景象已在静谧中显出几分冷寂;在这静寂的画面上又飘过孤雁缥缈的身影,就更显出境界之清寥和雁影之孤孑。失宠者幽居的长门宫,灯光黯淡,本就充满悲愁凄冷的气氛,在这种氛围中传来几声失群孤雁的哀鸣,就更显出境界的孤寂与雁鸣的悲凉。暗示朝廷对百姓漠不关心。,56句: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由征雁南飞遥想到它们的北归,如今胡人的骑兵射手还纷纷布满金

3、河一带地区,明春气候转暖时节,你们又怎能随着和煦的春风一一返回自己的故乡呢?大雁秋来春返,故有“逐春风”而回的设想,但这里的“春风”似乎还兼有某种比兴象征意义,反映朝廷无能,以致百姓有家难回。,78句: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流离失所、欲归不得的征雁,何处是它们的归宿? 诗人深情地劝慰南飞的征雁,不要厌弃潇湘一带空旷人稀,那里水中泽畔长满了菰米莓苔,尽堪作为食料,不妨暂时安居下来吧。实为同情百姓而又无可奈何的宽慰。,这首诗通篇运用比兴象征手法,表面写雁,实际写时事与逃难的人民。 首联点明时间、地点,以雁的四散比兴百姓的流离; 颔联以失群孤雁飞过长安时的凉暗示朝廷对百姓的漠不关心, 颈联

4、用反问语气告诫大雁不要返回北方,反映敌人的猖獗、朝廷的无能; 尾联的叮嘱实为同情百姓而又无可奈何的宽慰。,1、 杜牧早雁中,暗示逃难民众有家难归的诗句是 (D) A云外惊飞四散哀 B长门灯暗数声来 C岂逐春风一一回 D水多菰米岸莓苔 2、早雁中,暗寓百姓纷纷逃难、流离失所的诗句是(A) A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 B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 C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 D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3、 杜牧早雁尾联“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的主要情感内容是 (C) A对入侵者的谴责 B对皇帝的讽谏 C对边民的宽慰 D对时局的忧虑 4、 杜牧早雁的中心旨意是 (B

5、) A忠君爱国 B关心民疾 C报国无门 D思乡念人,虞美人,李煜,字重光,号钟隐,又号莲蓬居士,五代时南唐最后一个君主,史称李后主。 李煜早期作品大多反映宫廷享乐生活,风格柔靡。亡国后的篇什追怀昔日帝王生活,感伤囚徒处境,言辞凄苦,感情深沉。其词多直抒胸臆,直率天然,且善以白描手法摹写景物象鲜明。 后人把他和其父李璟(中主)的作品合辑为南唐二主词。,“春花秋月何时了”:春天的花充满生机和美好,秋天的月象征团圆和光明,作者却希望它快完结,这不合常理的思想,表现了作者因痛苦而厌倦生命,及对故国的思念,对亡国的伤痛。 “往事知多少”:去日苦多,不可复返。同时厌倦来日,不敢思量。包含追忆,痛苦,悔恨,

6、不可企求等多种含义。,“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被囚禁之处东风又起,更进一步抒发了作者无穷的思念与伤痛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具有双重寓意:往日的“雕栏玉砌”还在,而它的主人早已憔悴不堪。实际是在比喻江山易主,国土更姓,物是人非的感伤,采用对比手法表现作者对故国的思念和亡国的伤痛。,“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把抽象的、看不见的哀愁,比喻成可知可感的江水。以春水之多、之大、之流动、之永恒来比喻自己的忧愁绵绵无期,永无边际。,这首词写在亡国之后,抒发了他的故国之思,亡国之恨。情调感伤低沉,情感真实,感触真切。 作者借“春花秋月”、“雕栏玉砌”等景物抒发物是人非、江

7、山易主的伤痛,内蕴丰富。,本诗借景抒情的句子 “开头春花秋月何时了”一句对景伤怀,表面上指良辰美景何时终了,实质上是哀叹亡国之痛何日了结。 “小楼昨日有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进一步抒发作者无穷的思念和伤痛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采用对比手法,表现作者对故国的思念和亡国之痛。,1、李煜虞美人“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的言外之意是(D) A美景依旧,故人已老 B岁月流逝,青春不再 C故国宫殿,令人牵挂 D江山易主,物是人非 2、 “春花秋月何时了”的情感内涵是(D) A赞春花秋月之美好 B叹良辰美景之易逝 C盼良辰美景之再来 D感物是人非之伤痛,3、 “春花秋月何时了”中李煜所表达

8、的情感有 (CD) A美景不常 B留恋时光的生命意识 C不堪忍受囚禁之苦 D生不如死的痛苦 E热爱生命 4、“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两句包含的意思有 (ACD) A在囚禁中又过了一年 B这种生不如死的熬煎还遥遥无期 C念念不忘故国 D故国之思使人更加痛苦 E对离人的美好祝愿,八声甘州,柳永,原名三变,福建崇安人。世称柳七、柳屯田。北宋第一个专力填词的作家,以词著称于世,是“婉约派”的著名代表。 其词描写都市繁华景象及青楼歌妓的生活,尤善于表达羁旅行役之苦,扩大了词的题材。制作大量慢词,对推进词体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柳词以铺叙见长,善于用通俗的语言传情物,雅俗共赏。有乐章集。,本诗是

9、一首慢词,状物传情、白描语言、雅俗共赏,是抒写羁旅行役之苦的名作。倾吐了诗人萍踪漂泊的苦衷,表现其因事业无成而产生的内心矛盾。 其中“苦”表现在: 遥望故乡之苦,归思难受 羁旅行役之苦 怀念妻子之苦,相思不相见,本词上片借景抒情,下片借事抒情,而词中“登高临远”四字,则是融贯上下片的过渡线索。 词的上片,以层层铺叙的手法,描绘登高所见之景。“红衰翠减”寄托了词人青春再、人生如寄的感伤。 下片以委婉曲折的笔法,抒写临远思归之情。,上片按照先总后分的层次展开,分为四个层次:(1)“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点明时间,季节,写秋景全貌;并制造了气氛;(2)“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写

10、无生命的事物,风,关河,残照;(3)“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写有生命的事物,花残柳败;(4)“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写长江,用一个“语”字给无生命的长江赋予了秋思。,(二)下片抒情,抒发思乡愁情。借事抒情。(1)“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不忍登高,却还要登高,描写自己复杂的心情;(2)“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不想浪迹他乡,却不得不在他乡淹留。(3)“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抒情角度转变,(重点)“想佳人,正任凝愁”,从自己转到佳人,又从佳人转到自己。写佳人对自己的思念,也是在写自己的思乡之苦。(4)“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从家人又回写自己,突出

11、自己心中的愁思深重。,1、下列柳永八声甘州词句中,言外有意,寄托青春不再、人生如寄感伤的是 (C) A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B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C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D想佳人、妆楼颐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2、 转换角度,驰骋想象,写心理的诗句是 (D) A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 B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C倚栏干处,正恁凝愁 D想佳人、妆楼颐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3、下列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的词句中,借景抒情的是(A) A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B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C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 D争知我、倚栏干处,正恁凝愁 4、 八声甘州

12、中反映借事抒情模式的诗句有 (BC) A不忍登高临远 B想佳人、妆楼颙望 C争知我、倚栏干处,正恁凝愁 D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E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鹧鸪天,贺铸,字方回,北宋著名词人。贺铸才兼文武,但秉性刚直,不肯逢迎权贵,因而一生屈居下僚,未尽其才。 其词题材较丰富,风格婉约、豪放兼善,长于融化前人成句,用韵严格,音律谐美。有东山词。 本词是贺铸悼念亡妻的悼亡词,表现了作者对亡妻赵氏的深挚追怀,词中通过旧地重游抒发感情,追念了作者与亡妻长期同甘共苦的生活中培育出来的深厚爱情。,鹧鸪天,词的上片“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两句,写他这次重回阊门思念伴侣的感慨。他再次来到阊门,一切面

13、目皆非。因为之前妻子尚在,爱情美满,便觉世间万事都是美好,这次妻子已逝,存者伤心,便觉万事和过去截然不同。 接着“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两句,写他孑身独存的苦状,“梧桐半死”,比喻丧失伴侣。我像遭了霜打的梧桐半死半生,白发苍苍,老气横秋;又像白头失伴的鸳鸯,孤独倦飞,不知所止。寂寞之情,溢于言表。,鹧鸪天,词的下片“原上草,露初晞”,指死亡。晞,干掉。用草上露易干喻人生短促。 “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写面对着故居新坟,他感慨万千,既流连于旧日同栖的居室,又徘徊于垅上的新坟,躺在空荡荡的床上,听雨打南窗,声声添愁。如今还有谁再为我深夜挑灯,缝补衣裳呢?这词末二句,应是全词的

14、高潮,也是全词中最感人的地方。 “旧栖”、“新垅”、“空床”、“听雨”,既善于描出眼前凄凉气氛典型环境,也抒发了寂寞痛苦深情。从末句“挑灯夜补衣”的典型细节往事描写上,可见妻子勤劳贤慧,对丈夫温存体贴。这种既写今日寂寞痛苦,复忆过去温馨,终见夫妻感情深厚,情意令人难忘。,艺术特色: 借事抒情:“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 借比喻抒情:“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借景抒情:“原上草,露初晞” 借举止抒情:“旧栖新垅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1、 鹧鸪天中“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的抒情手法是(C) A借景物抒情 B借比喻抒情 C借举止抒情 D借象征抒情

15、 2、 贺铸的鹧鸪天中,借比喻抒情寓意的句子是 (A) A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B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C原上草,露初唏,旧栖新垅两依依 D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3、 鹧鸪天(重过阊门万事非)中,既暗示夫人逝世不久,又是实写坟场景象的句子是(C) A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 B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C原上草,露初唏,旧栖新垅两依依 D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4、 鹧鸪天中,抒写物是人非之叹的词句是(A) A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 B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C原上草,露初唏,旧栖新垅两依依 D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5

16、、 对鹧鸪天的写作特点的理解,正确的有(ABCD) A在表现手法上,此词将赋、比、兴三者参酌运用 B以关合生者与死者为特点 C两次运用反诘句,把感情推向高潮 D以形象的比喻表达自己的丧偶之痛 E贯穿全篇的主要表达手法是铺陈,声声慢,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济南人。宋代著名女作家,女词人。 其词以南渡为界,分前后两期。前期词主要描写她出嫁前后的闺阁生活,词风清丽婉转;后期词多写国破家亡后的凄惨心境,词风沉哀凄苦。有漱玉词。 此词是李清照后期词代表之一,抒写了她晚年孤苦无依的生活境况及其内心深处的一种绝望的哀愁,情感是低沉悲痛的。,声声慢,1.上片:描写残秋时分的愁苦孤寂的心情。“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第一层:“寻寻觅觅(写行为),冷冷清清(写环境),凄凄惨惨戚戚(写心情)”描写孤寂冷清的环境,凄惨的心情。第二层:“乍暖还寒时候晚来风急”,描写残秋,天气变化无常,身体和情绪雪上加霜。第三层:“雁过也却是旧时相识”,描写大雁南飞引起对丈夫的思念,感慨无法返家。,声声慢,2.下片:描写苦愁的心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