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上第1章质点运动学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5745250 上传时间:2020-09-23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1.4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物理上第1章质点运动学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大学物理上第1章质点运动学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大学物理上第1章质点运动学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大学物理上第1章质点运动学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大学物理上第1章质点运动学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物理上第1章质点运动学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物理上第1章质点运动学课件(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章 质点运动学,一、运动的绝对性和相对性,例如,观察表明:,v地日30kms-1,v日银25kms-1,v银银600kms-1,这说明,一切运动都是绝对的,因此只有讨论相对意义上的运动才有意义。, 1.1 参考系 坐标系 物理模型,二、参考系,为描述物体的运动而选择的标准物叫做参考系.,选取的参考系不同,对物体运动情况的描述不 同,这就是运动描述的相对性.,三、坐标系,为定量地描述物体位置而引入。,常用的有直角坐标系、极坐标系、自然坐标系、球面坐标系或柱面坐标系等。,四、物理模型,对真实的物理过程和对象,根据所讨论的问题的基本要求对其进行理想化的简化,抽象为可以用数学方法描述的理想模型。,

2、坐标系是参照系的数学抽象。,可以将物体简化为质点的两种情况:,质点:可忽略形状和大小的物体。 抽象成有质量而无形状和大小的点。,实际问题,物理模型,数学处理,质点,参照系,钟,坐标系,(尺),1、位置矢量(矢径或位矢),或,位置矢量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关系称运动方程。,或,运动方程,消去t ,得(x、y 、z 之间关系)轨迹方程。, 1.2 位矢 位移 速度 加速度,( 、 为常量),求轨迹方程。,解: 消去 t 得轨迹方程,例1:质点在平面上运动方程为,二、位移,直角坐标系中,位移:由初位置 A 指向末位置 B 的有向线段,大小,即在 t2-t1 时间间隔内位矢的增量,显然:,a ) 为标量,

3、为矢量,b ),位移(位矢增量)的大小,位矢大小的增量,如图,一般情况下,位移:矢量,表示质点位置变化 的净效果,与质点运动轨 迹无关,只与始末点有关。,AB 两点间的路程不是唯一的,可以是 或 而 位移 是唯一的.,路程:标量,质点通过的实际 路径长,与质点运动轨迹有关.,但,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平均速度的极限值。,(沿 方向),速度是位置矢量对时间的 一阶导数.,速度大小,直角坐标系中,瞬时速度,平均速度,平均速率,瞬时速率,讨论:,(4),表示速度变化的物理量,平均加速度:,瞬时加速度:,指向轨迹曲线凹的一侧。,直角坐标中,或,在曲线运动中,加速度的方向总是指向曲线凹进的一边,如果速

4、率是减小的,则a与v的方向夹角为钝角,如果速率是增大的,则a与v的方向夹角为锐角,如果速率不变,则a与v的方向夹角为直角, 1.3 曲线运动的描述,一、一般的平面曲线运动 切向加速度 法向加速度,指向轨道的凹侧,指向物体运动方向,法向加速度,切向加速度,引入曲率半径,反映速度大小的变化率,反映速度方向的变化率,解由图可知,例1-3:以速度v0平抛一小球,不计空气阻力,求t时刻小球的切向加速度量值a ,法向加速度量值an.,方向:,相互垂直的单位矢量,指向轨道的凹侧,指向物体运动方向,自然坐标系,坐标原点:轨道曲线上任一点. 坐标轴: “弯曲轨道” 。,P处的坐标: 轨道的长度s (自然坐标),

5、二、 圆周运动,自然坐标系中,圆周运动:,极坐标系中:,角位置,*角位移,方向为右手螺旋法则,角速度,角加速度,匀速圆周运动(是恒量),匀角加速圆周运动(是恒量),对于作曲线运动的物体,以下几种说法中哪一种是正确的: (A)切向加速度必不为零; (B)法向加速度必不为零(拐点处除外); (C)由于速度沿切线方向,法向分速度必为零,因此法向加速度必为零; (D)若物体作匀速率运动,其总加速度必为零; (E)若物体的加速度 为恒矢量,它一定作匀变速率运动 .,线量与角量的关系,同一种运动的两种描述方法,二者必有联系。, 1.4 运动学中的两类问题,一、由已知的运动方程可以求得质点在任一时刻的速度和

6、加速度;,二、 已知质点的加速度以及初始条件, 可求质点速度及其运动方程 .,初始条件 t 0, = 0可确定,初始条件 t 0,x = x0可确定,一维情况:,30,例1.3一质点作匀减速圆周运动,初始转速n1 500转每分(r/min),经t50 s后静止.(1)求角加速度和从制动开始到静止飞轮的转数N;(2)求t25 s时质点的角速度;(3)设圆的半径R1 m,求t25 s时质点的速度和加速度.,解(1)由题知 , 当t50 s时0,故:,从开始制动到静止,质点的角位移及转数分别为:,31,(2)t25 s时质点的角速度为:,(3)t25 s时质点边缘上任一点的速度为,相应的切向加速度和

7、向心加速度为:,x = 3t ,y = -4t2,解将运动方程写成分量式,消去参变量t,得轨道方程: 4x2 9y0 , 由速度定义得,其模为 ,与x轴的夹角,由加速度的定义得,即加速度的方向沿y轴负方向,大小为,例3.一质点由静止开始作直线运动,初始加速度为a0,以后加速度均匀增加,每经过秒增加a0,求经过 t 秒后质点的速度和运动的距离。,(直线运动中可用标量代替矢量),解:据题意知,加速度和时间的关系为:,练习、一质点沿x轴运动,其加速度 a=kv2,式中k为正常数,设t=0时,x=0,v=v0; (1)求v和x作为 t 的函数的表示式; (2)求v作为x函数的表示式。,分离变量得,解

8、(1)因为,再由dxvdt,将v的表示式代入,并取积分,(2)因为,所以有,例1-5: 一质点沿半径为1 m的圆周运动,它通过的弧长s按st2t2的规律变化.问它在2 s末的速率、切向加速度和法向加速度各是多少?,解由速率定义,有,将t2代入上式,得2 s末的速率为 1429 (ms1),法向加速度,81 ms2,切向加速度, 4 ms2 ,为一常数,则2 s末的切向加速度为4 ms2.,物体运动的轨迹依赖于观察者所处的参考系, 1.5 相对运动,飞船,月球,地球,对 t 求导,若运动参考系只是作平动,再对 t 求导,得,速度变换式,加速度变换式,例:如图所示,河宽为L,河水以恒定速度u流动,岸边有A,B两码头,A,B连线与岸边垂直,码头A处有船相对于水以恒定速率0开动.证明:船在A,B两码头间往返一次所需时间为(船换向时间忽略不计):,当船由B返回A时,船对岸的速度模亦由上式给出.,解:船相对岸 ,方向AB, 水相对于岸为 , 船相对于水,在AB两码头往返一次的路程为2L,故所需时间为,讨论: (1)若u0,即河水静止,则,(2)若u0,则t,即船由码头A(或B)出发后就永远不能再回到原出发点了. (3)若u0,则t为一虚数,这是没有物理意义的,即船不能在A,B间往返. 综合上述讨论可知,船在A,B间往返的必要条件是: 0 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