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医学)盘状半月板

上传人:日度 文档编号:145744875 上传时间:2020-09-23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1.8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质医学)盘状半月板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优质医学)盘状半月板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优质医学)盘状半月板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优质医学)盘状半月板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优质医学)盘状半月板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优质医学)盘状半月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质医学)盘状半月板(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盘状半月板 Discoid Meniscus,盘状半月板又称盘状软骨,因半月板的宽度和高度异常增 大呈盘状而得名。其发病机制至今不明,主要有两大学说:即 先天性和后天性。 先天性学说是由SMILLIE提出他认为胚胎期间胫股之间被一 完整软骨板间隔,随着交叉韧带发育,软骨板中心吸收形成 内外侧软骨板,半月板中央部分受股骨髁压迫,出生后逐渐 发育形成半月形,如果受某种因素影响,中央部分未吸收或 吸收不全。则呈不同程度的盘状半月板,SMILLIE大体上将 盘状半月板分为3型。原始型、中间型和幼儿型。 后天学说由KAPLAN提出的,他认为外侧盘状半月板无后角 附着点,由半月板股骨韧带固定,半月板长期受

2、膝关节异常 运动和研磨的影响增生肥厚,成为盘状。,2,半月板发育的变异,外侧半月板发育过程中的变异比内侧多。 Smilie在1300例半月板切除患者中,发现盘状软骨29例,并由此提出盘状软骨系胚胎时期半月板发生的一个必由阶段,只不过出生后未能适应性地改变为半月板而遗留所致。其实这种观点从根本上缺乏理论支持。多个研究组的研究结论表明:外侧半月板尽管在发生发育过程中经历了诸多的变化,但是在任何阶段均未显示有盘状的结构。,3,进一步地深入研究表明:盘状软骨的发生绝对是一种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病理性形态,并且可能与力学因素有关。Clark和Ogden的解剖学研究发现:盘状软骨的发生可能系缺少半月板股骨连

3、系引发半月板不稳定所致。这种部稳定即使在非常轻微的情况下,也可造成其中央部最终为半月板组织所填充,从而形成盘状软骨。,4,盘状半月板是膝关节半月板的一种异常表现,我国盘状半月 板的发生率高于国外,达到 3% - 5% ,盘状半月板较正常半月 板容易发生损伤,国外文献报道,盘状半月板合并撕裂的发生 率为 38% - 88% ,国内报道的发生率较高 ,达到 92. 3% 和 10 0% ,临床对盘状半月板的手术治疗有赖于半月板的形态和损 伤范围 ,而盘状半月板多次手术的主要原因是存在不易观察 的水平撕裂 ,因此 ,对盘状半月板的损伤评估对于临床采取适 当的术式具有重要的作用。,5,盘状半月板损伤,

4、(1)正常半月板具有卷曲、收缩的变形能力,在膝关节屈伸活动过程中出现适应性微动,而盘状半月板其肥厚的部分缺乏韧带的制导,便不能随股骨髁的运动而相应形变,产生应力集中,滑液敷布不均;同时,外侧盘状半月板常常合并膝关节骨性及肌肉、韧带等的异常改变,导致了膝关节盘状半月板的临床发病。(2)从组织学的角度来讲盘状半月板与正常半月板有较大的差异。盘状半月板失去正常半月板径向和环形纤维的规则排列,更没有纵向排列的纤维,其纤维的排列杂乱无序,同时内部有许多均质的胶原结构。因此盘状半月板不能很好地完成负荷的传递和转化,承受负荷尤其是在膝关节运动不协调时半月板易撕裂。(3)半月板损伤与年龄及外伤有关。随着年龄的

5、增加,半月板的弹性减低,脆性增加,微小外力也可致半月板损伤。(4)任何运动引起突发性的膝关节外、内翻,过伸、过屈,旋转这3个致伤因素共同作用,使半月板受瞬时的巨大牵拉及张力作用而受到损伤,特别是中央部分,由于半月板活动减少,易受股胫之间冲压及周围牵拉而受损。,6,Watanabe分型,7,Hall分型,型:顿挫型,介于正常与板状之间。,型:不对称前角形,半月板前角异常增大。,型:楔形,外形和正常半月板相似,但大于正常者。,型:双凹型,为板状中心变薄的双凹盘型。,型:板状型,半月板均匀增厚,上下缘平行成板状。,型:以上各型伴撕裂。,8,盘状半月板形态分为楔形和厚板形,前者半月板的游离缘渐变薄,后

6、者半月板的游离缘和囊缘的厚度相近。,9,X线:对于盘状半月板的诊断 ,传统 X线平片对其诊断率很 低 ,主要依靠如股骨外髁变扁平、膝关节外侧间隙增宽、腓 骨头高位等间接表现来诊断。有鉴别诊断的意义。 MRI:具有软组织对比好 ,检查无创及任意方位成像等优点 , 能清楚地显示半月板的形态、大小及其内部信号的变化 ,成 为诊断盘状半月板及其撕裂的首选影像学方法。 关节镜:作为盘状半月板诊断的金标准。,诊断:,10,MRI诊断盘状半月板的主要依据,1、矢状面上层厚 45mm连续扫描 ,有 3 层或 3 层以上层 面显示半月板前后角相连 ; 2、 冠状面上 ,半月板体部的中间层面即半月板体部最窄处的

7、宽度大于 15mm或板/台比值大于 20 %,即冠状位半月板最小 横径与胫骨平台最大横径的比值 ; 3 、矢状面上前后角不对称性显著增大。 4、冠状面像上盘状半月板中部宽度显著增宽,与同侧胫骨关节面宽度的比率(板/胫比率)超过50%。板/胫比率在51%-75%间为小盘状半月板,大于75%的为大盘状半月板,有些小盘状半月板的环较小,呈小“C”或小“O”形改变。,11,12,13,小盘状半月板,A,B,冠状面(图A)见外侧半月板体部宽度增宽,横断面(图B)示外侧半月板环较小。,14,大盘状半月板覆盖75%以上的一侧胫骨平台,矢状面T2WI(图B)显示半月板覆盖整个一侧胫骨平台,形态不规则,信号不匀

8、,A,B,15,厚板型盘状半月板。矢状面T1WI(图A)和T2WI(图B)显示半月板前后角连续。冠状面(图C)见半月板体部的横向宽度明显增大,等同于外侧胫骨关节面的横径,半月板游离缘厚度基本与囊缘一致。,A,C,16,楔型盘状半月板。冠状面T1WI测量半月板体部的横向宽度超过外侧胫骨平台关节面宽度一半以上,半月板游离缘的厚度明显小于囊缘。,17,少见病例-内侧盘状半月板。关节腔造影前(图A)后(图B)冠状面T1WI均呈现楔型盘状半月板,其体部宽度明显超过内侧平台关节面宽度的1/2以上。,18,盘状半月板破裂,19,盘状半月板边缘已达髁间,20,1、疼痛、伸直受限是其主要、典型临床表现。 2、关节弹拨、持续的关节绞锁、股四头肌萎缩等。,临床表现:,21,各型盘状半月板的损伤均以盘状半月板成形术为主 要术式。 目前对盘状软骨的关节镜治疗术式主要有半月板修补成 形术、半月板部分切除术、次全切除术和全切除术。,治疗:,22,谢谢!,Thank you for your attention!,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