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材《无机及分析化学》PPT之07-解离平衡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5744683 上传时间:2020-09-23 格式:PPT 页数:101 大小:1.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教材《无机及分析化学》PPT之07-解离平衡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01页
大学教材《无机及分析化学》PPT之07-解离平衡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01页
大学教材《无机及分析化学》PPT之07-解离平衡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01页
大学教材《无机及分析化学》PPT之07-解离平衡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01页
大学教材《无机及分析化学》PPT之07-解离平衡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0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教材《无机及分析化学》PPT之07-解离平衡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教材《无机及分析化学》PPT之07-解离平衡课件(10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解离平衡,1 酸碱理论,酸是有酸味的物质,碱是抵消酸味的物质,人们对酸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一、酸碱质子理论,1923年,布朗斯特劳莱,,酸:给出质子的分子或离子。如HCl、HAc、NH4+。 给出质子的能力越强,酸性越强。,碱:接受质子的分子或离子。如Cl-, Ac-, NH3, OH-, CO32- 。 接受质子的能力越强,碱性越强。,两性物质:即能给出质子又能接受质子的物质。 如:HCO3-,HPO4-,H2O。,酸 质子 碱,可见,酸、碱的种类很多,可以是中性分子、正离子或负离子。,酸 碱 质子,得失一个质子而相互转变的一对酸碱,【问】,Ac-,H2PO4-,OH-,优点1:

2、扩大了酸碱的范围,且能把中和、解离、水解等反应概括为质子传递反应。,【酸碱质子论的优缺点】,酸碱质子论认为,酸碱反应就是酸碱相互作用,发生质子转移,分别转化为各自的共轭碱和共轭酸的反应。,HCl(酸1)+ NH3(碱2) = NH4+(酸2) + Cl-(碱1),优点2: 酸碱质子论不仅适用于水溶液,也适用于非水溶液,不全面,对许多没有质子的物质的酸碱性无法说明。 如SO3呈酸性; CaO为碱性。,【缺点】,二、酸碱电子论,美国化学家路易斯提出。,酸:接受电子对的物质(分子、原子团或离子)。,碱:提供电子对的物质。,H :OH HOH,AlCl3 Cl AlCl4 ,Cu2+ + 4:NH3

3、Cu2+4(NH3),酸碱反应的本质是什么?,电子论认为酸碱反应的本质是形成配位键。碱提供电子对,酸以空轨道接受电子对。,Lewis的酸碱电子论的优缺点:,优点:,一切化学反应都可概括为酸碱反应。,缺点:,太笼统,不易掌握酸碱的特性。,很难判断酸碱性的强弱。,三、硬软酸碱规则(HSAB),1963年美国化学家皮尔逊在总结Lewis酸碱电子论的基础上,根据实验观察,提出了HSAB原则(Hard and Soft Acids and Bases)。,该原则一提出,立即受到化学界的普遍关注,在无机化学、 有机化学、 催化反应、 化学键理论研究、分析化学等领域取得了广泛应用。,将Lewis酸碱分为“硬

4、”、“软”两类。,体积小、正电荷高、变形性低,与硬酸相反。,体积小、负电荷高、变形性低,与硬碱相反,硬酸、硬碱: r小、电荷高、变形性低,软酸、软碱:r大、电荷低、变形性高,1、HSAB规则,硬碱优先与硬酸配位,软碱优先与软酸配位。,“硬亲硬、软亲软”,所谓“亲”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生成物稳定性高 反应过程速度快,2、HSAB的应用,(1) 判断化合物的稳定性,硬酸硬碱,软酸软碱,Al3+(硬酸)+ 6F-(硬碱) AlF63-,稳定,Hg2+(软酸)+ 6SCN-(软碱) Hg(SCN)42-,稳定,硬酸软碱,软酸硬碱,Al3+(硬酸)+ S2O32-(软碱) 不能反应。,Fe3+ 是硬酸

5、,而碱的硬度: F- H2O SCN- 稳定性:FeF63- Fe(H2O)63+ Fe(SCN)63-,稳定性? FeF63- Fe(H2O)63+ Fe(SCN)63-,稳定性? Cd(CN)42- Cd(NH3)42- Cd(H2O)42-,Cd2+是软酸,而碱的硬度:H2O NH3 CN- 稳定性:Cd(CN)42- Cd(NH3)42+ Cd(H2O)42+,F-,OH-,H2O,Cl-,NH3,Br-SCN-,S2O32-, I- , CN- 。 硬度减少、软度增加,稳定性? Ag(CN)2- Ag(S2O3)23- Ag(NH3)2+ AgCl2-,Ag+是软酸,而碱的硬度: C

6、l-NH3 S2O3 2- CN- 稳定性: Ag(CN)2- Ag(S2O3)23- Ag(NH3)2+ AgCl2-,当M为硬酸时,B越硬,MB越稳定,溶解度越小; B越软,MB越不稳定,溶解度越大。,溶解度: AlF3 Cl- ),(2) 判断化合物在水中的溶解度,如AgX的溶解度次序:,当M为软酸时,B越硬,MB越不稳定,溶解度越大; B越软,MB越稳定,溶解度越小。,AgF AgCl AgBr AgI,(3) 在定性分析中的应用,定性分析中用于检测Cl-、Br-、I-的实验如下:,不难看出,与软酸Ag+反应的碱,依次由软度大的取代软度小的。符合“更软的酸与更软的碱结合”的原则。,2

7、弱酸、弱碱的解离(电离)平衡,【电解质溶液如何导电】,定向运动,自由移动的离子,电解质溶液,如NaCl,水溶液导电,且导电能力强,HAc:水溶液也导电,但导电能力弱,为什么导电能力有差别呢?,解离程度不同。NaCl在水中几乎完全解离,而HAc则部分解离。,【因此】按照解离程度的不同,将电解质分为:,能全部解离成离子的电解质。 强酸、强碱、大部分盐,能部分解离成离子的电解质。 弱酸、弱碱、水,一、一元弱酸的解离平衡,一元弱酸HB,存在如下解离平衡,HB H+ +B-,其标准平衡常数,【注】水溶液中H+应为水合离子:H3O+,为了方便简写成H+。,解离常数,标准解离常数,【注意1】 Ka 与电解质

8、溶液的浓度无关。,【注意2】同温度下,同类型弱电解质(如均为HB)的Ka 大小可以表示电解质的强弱。,如18oC,KHClO =2.95 10-8, KHAc =1.76 10-5,说明后者酸性比前者强。,c mol/L的HB溶液,H+的浓度=?,HB H+ + B-,起始浓度 c 0 0,平衡浓度 c-H+ H+ B-,H+2 + KaH+ Kac = 0,精确计算法,当H+ 380),c-H+ c(忽略电离的H+),近似计算法,对c mol/L的HB,,c/Ka 380时,,二、一元弱碱的解离平衡,一元弱碱MOH: MOH M+ +OH-,其标准解离常数Kb 为:,其解离常数Kb为:,对c

9、 mol/L的MOH,,c/Kb 380时,,HAc H+ + Ac-,Ac- + H2O HAc +OH-,思考:共轭酸碱对的解离常数有何关系?,【因此】某酸的酸性越强(Ka越大),其共轭碱的碱性就越弱(Kb越小)。,三、电离度(解离度),【显然】 和电解质的本性有关。,【那么】 和浓度有无关系呢?,HB H+ + B-,起始浓度 c 0 0,变化浓度 -c +c +c,平衡浓度 c- c c c,溶液的电离度与其浓度的平方根成反比,即浓度越稀,电离度越大稀释定律,若 5%,1-1,,同理,对一元弱碱MOH:,若 5%,1-1,,从 解离度()和解离常数(Ka或Kb)的定义不难看出,二者均可

10、表示酸碱的强弱。,孰优孰劣呢?,在一定温度下,随浓度而变。而解离常数不随浓度而变,因此其应用范围比电离度广。,四、同离子效应和盐效应,HAc 溶液中加入NaAc固体,溶液的酸性如何变化?,酸性降低,NaAc Na+ + Ac- HAc H+ +Ac- 平衡左移,在弱电解质溶液中加入一种含有相同离子的强电解质后,使电离平衡发生移动,降低弱电解质电离度的作用,称为同离子效应。,HAc 溶液中加入NaCl固体,其溶液的酸性又将如何变化?,在弱电解质溶液中加入一种不含相同离子的强电解质后,由于离子间相互牵制作用增强,离子结合成分子的机会减小,故电离度略有增加,这种效应称为盐效应。,【注意】发生同离子效

11、应时,必然伴随着盐效应的发生。但是同离子效应显著得多,一般情况下,可以不考虑盐效应。,多元弱酸的电离是分步进行的,每步都有电离常数,一级电离常数,二级电离常数,五、多元弱酸(弱碱)的电离平衡,# 上面公式中的H+和HCO3-表示溶液中总的H+ 浓度和HCO3-浓度。,# Ka1Ka2, 第一步电离出来的H+ 大大超过第二步电离出来的H+ 。,# 从同离子效应来看,第一步电离出来的H+ 抑制了第二步中HCO3- 的电离。,# 因此溶液中的 H+可按第一步电离来计算,并且可认为H+HCO3-。,多元弱酸、弱碱的电离以第一步为主,3 强电解质溶液,一、强电解质在溶液中的状态,依数性:只取决于溶质粒子

12、的数目,与溶质本性无关,c mol/L NaCl、c mol/L 非电解质: 依数性:NaCl应是非电解质的2倍。,实际上是1.81 倍,说明什么?,氯化钠并没有完全解离,另外,对许多化学反应,用物质浓度代入平衡常数表达式进行计算,所得的结果有偏差,对于强电解质偏差更大。为什么?,【因为】假设溶液处在理想状态,忽略溶液中各物种间(离子或分子)的相互作用。,【说明】一切溶液都是非理想的。 对于弱电解质,解离程度不大,忽略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所引起的偏差较小。 对于强电解质,忽略离子之间较强的吸引显然是不合适的。,说明什么?,二、离子氛和表观电离度,1923年,Debye 及Hckel提出离子氛概念

13、。,强电解质在溶液中完全电离,离子浓度很大,离子间距离较小,离子间的吸引和排斥相当显著。,因此每个离子周围分布着较多带相反电荷的离子,彼此相互牵制(即每一个离子都受到相反电荷离子的束缚),使得溶液中的离子并不完全自由。,从而导致溶液导电能力下降,电离度下降,依数性异常,如18 oC, 0.1 M HCl 的解离度0.92; H2SO4 为0.58, KOH为0.89, NaOH为0.84。,而且浓度越大,影响越显著,18 oC 0.1 M KCl解离度0.862, 1 M时解离度 0.756, 2M 时解离度 0.712。,并非完全解离,有效浓度,即电解质溶液表现出来的离子有效浓度,也就是扣除

14、了离子间相互作用后的浓度。,:活度系数( 1); 极稀溶液中, 接近1。,三、活度与活度系数,活度:,实验表明,活度与溶液的离子强度有关。,I:溶液离子强度 bi :第i种离子的质量摩尔浓度 Zi:第i种离子的电荷,离子强度表示离子在溶液中产生的电场强度的大小。,I越大,离子间相互作用越显著,活度系数越小,4 溶液的酸碱性,一、水的电离,Kw:水的标准离子积常数,22oC,【注意】Kw与温度密切有关。 如60oC时Kw9.610-14,二、溶液的pH值,稀溶液中,活度约等于浓度,于是:,同一溶液中,H+OH-=110-14,(1) 溶液的pH值一般在114之间。pH为负值或者大于14不常用。,

15、(2) 测定pH值的方法有:,(3)了解溶液的pH值,在农业、生物、医学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pH试纸,酸碱指示剂,pH计,三、盐的水解(盐溶液的酸碱性),0.1 M NaCl, pH =7.0 0.1 M NaAc, pH =8.9 0.1 M NH4Cl, pH =5.2 0.1 M NH4Ac, pH =7.0,这些盐本身既不电离出H+,也不电离出OH-,但它们的溶液为什么呈现出不同的酸碱性呢?,由水的电离可知,纯水中H+OH- ,而盐溶液显示出酸碱性,说明溶液中H+ OH-,即水的电离平衡发生了移动。,CH3COONa = CH3COO- + Na+,H2O H+ + OH-,C

16、H3COOH,水电离出的H+被结合,水的电离平衡被破坏,造成H+OH-,pH7 。 盐的水解,盐的水解:,盐的离子和溶液中的H+或OH-之间的反应,盐水解的实质:,水的电离平衡被破坏,使盐溶液呈现不同的酸碱性。,1、一元强碱弱酸盐(如NaAc),K h 为标准水解常数,常写成Kh。,H2O H+ + OH- (1) Kw,HAc H+ + Ac- (2) Ka,(1) - (2): Ac- + H2O HAc + OH- Kh,可见,Ka 越小(生成的酸越弱),K h 越大,即盐的水解程度越大。,Ac- + H2O HAc + OH- Kh=?,原始浓度 c 0 0,当OH-380, c-OH- c,平衡浓度 c-OH- HAc OH-,如何求溶液的pH? Ac- + H2O HAc + OH-,2、一元强酸弱碱盐(如NH4Cl),一定温度下,K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