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发展经济学经典课件第一章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5744347 上传时间:2020-09-23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发展经济学经典课件第一章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大学发展经济学经典课件第一章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大学发展经济学经典课件第一章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大学发展经济学经典课件第一章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大学发展经济学经典课件第一章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发展经济学经典课件第一章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发展经济学经典课件第一章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经济增长与发展,一、经济增长 (一)经济增长的定义 经济增长是一个国家生产商品和劳务能力的扩大。是一个偏重于数量的概念,表明的是产出的增长和生产的速度,意味着一个国家国民收入,或人均国民收入,或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可以用GNP和GDP的增长来计算。广泛意义的经济增长可以理解为一个存在增量结果的长期持续过程,它包含着结构变迁。,(二)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1、直接因素 (1)资源,包括资本、自然资源和劳动力。 劳动力的数量人口规模 劳动力的质量技术、知识、纪律、阅读能力、健康程度 人力资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在当前是在增长还是下降?如何发挥人才的作用? 耕地、石油、天然气、森林、水力、矿产资

2、源 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在当前是增长还是减小? 如香港、日本、新加坡的经济成就;相反,俄罗斯、巴西等国的情况又怎样? (2)资源的使用效率。部分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2、间接因素 间接因素是指那些既影响资源的数量也影响资源的使用效率的各种因素。这些因素中有些是经济因素,有些是非经济因素, 另外一些则兼有二者的性质。在间接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有两类:一是技术,二是制度。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认为,经济发展的根源在于二者的相互作用。 区域经济增长过程不仅受现存的空间结构(如区域经济活动聚集程度)和现有产业结构(如工业化程度)的影响,而且特别受到空间结构和产业结构变化的影响。国家的产业政策和区域政

3、策有助于消除经济增长的障碍和瓶颈。政治体制、社会体制、法律和意识形态、文化历史形态,也会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因素是多个方面的。在一个封闭的国民经济或区域内,国民生产总值Y是现存的生产能力O和需求D的函数,即:Yf(O,D)。从供给方面看,产出取决于生产要素劳动L,资本K和土地Q等的数量和质量。即:Of(L,K,Q); 从需求方面看,总需求是由私人的消费需求和公共的消费需求C 与私人和公共投资I需求两部分构成的。即:Df(C,I)。 经济增长还取决于其他一系列因素,其中包括技术进步T、空间结构(产业布局)R、产业结构SE、基础设施IN、政治体制PO、社会体制SO以及这些因素随

4、时间而发生的变化。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决定了一个国民经济或区域经济的内生增长。,(三)中国经济增长的代价,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失去土地的价值至少达8万亿元。 牛文元院士说,中国每创造1美元所消耗的能源,是美国的4.3倍,德国和法国的7.7倍,日本的11.5倍。 中国20多年来盛行的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粗放扩张型经济增长方式,使得能源浪费大、环境破坏严重等问题日益凸显。,根据我国官方建立的空气污染指数(API),1999年在中国335个空气受到定期监测的城市中,只有33%达到一级和二级水平,超过40%以上的城市只能达到四级和五级水平 。 IBRD的世界发展指标表明,世界上受污染最为严重的20

5、个城市中,有16个是中国的城市。 我国大陆人均石油消耗量不到美国人均水平的5.6%,日本的7.7%,台湾的9.1%;人均钢铁消费量不到韩国的14.3%,日本的20%,美国、加拿大、德国的25%;人均有色金属消费量不到我国台湾的5.9%,美国、德国、韩国的10%。 经济增长-人均GDP-劳动生产率-成本代价,(四)经济增长理论,1、哈罗德多马模型 假设条件:(1) 全社会只生产一种产品,不用于消费部分都用于投资;(2) 只有劳动、资本两种生产要素,且资本劳动比与资本产出比不变;(3) 规模报酬不变;(4) 不存在技术进步。,模型核心: (1) 储蓄率s : s=S/Y (2) 资本产出比率v:v

6、= K/Y (3) 有保证的增长率gw :gw = Y/Y 它指在s和v既定的条件下实现稳态增长所要求的收入或产量的增长率。 基本方程:gw =s / v =s 实现充分就业的均衡增长的条件是:ggwgn 评价:优点是简洁;缺点是均衡条件难以满足,而且该模型不具备自身调节能力。,2、索洛模型 3、新增长理论 (1)外部性与经济增长理论 阿罗假定技术进步或生产率提高是资本积累的副产品,即投资所产生的溢出效应,不仅进行投资的厂商可以通过积累生产经验而提高生产率,其他厂商业可以通过“学习”而提高生产率。 罗默认为内生的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唯一源泉;卢卡斯则认为全国经济范围内的外部性是由人力资本的溢出

7、造成的。 新增长理论允许存在外部性和规模收益递增,这就使特定的空间和历史的给定条件获得了重要的意义。这些给定的条件在共同确定发展路径过程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新增长理论并没有为在效率观点上实施均衡的区域经济政策提供支持,空间发展的不平衡是可能的,甚至是有序地向趋异的方向发展。但从均衡的观点出发,它可以为通过区域经济政策干预发展过程提供基础。,(2)收益递增和经济增长理论 由于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主要是依靠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投入,亦即以知识为基础的增长,而知识本身就是不断积累、不断丰富、具有自我学习、自动更新的一种要素,由于知识的投入而带来的经济增长的收益是不断递增的。 克鲁格曼将空间的观念引入了规

8、范的经济学研究框架中。他认为区域的发展是一个在外部规模经济驱动下的经济空间的自我强化过程,某些偶然性和不确定性的因素、历史和特殊事件、某种偏好、某种生产要素的天然的可获得性等,都可能在自我强化的过程中趋于不断放大而对区域格局的形成和区域经济的发展产生决定性的作用。但经济格局一旦形成,又会通过生产的前向和后向关联以及要素的流动产生积累效应,使得非理性的经济分布具有“锁定”(Locking in)效应。因此,在现实世界中,自动向最优空间格局发展的趋势并不存在。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很强的路径依赖(Path dependence)。,4、创新与经济增长理论 发达地区经济增长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创新的存在。创

9、新概念最早是由熊彼特(J.Schumpeter)提出的,他认为创新是“间断出现的实现生产手段的新的组合,”包括新产品的引入 (生产创新)、制造现有产品的技术变革(生产方式创新)、开辟新的市场或新的原材料来源以及引入新的生产组织方式。 熊彼特的创新理论,是发达地区经济增长理论的基础。人力资本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之后,创新就成为左右经济增长的关键性行动,而人力资本的开发是通过创新表现出来的。熊彼特不仅看到了就是变革积极的一面,而且业看到了它的消极一面,把创新视为一种破坏性的,彻底变革的异己力量;现存的产品和生产方法被废弃,生产要素 (劳动力、资本和土地)被重新组合,一部分被闲置不用;大多数就业群

10、体的劳动条件可能会变得更为糟糕。一般情况下,艰难的部门、社会和区域的结构转变是同创新过程相联系在一起的。,何为经济发展?,在贫困中长大的布登洛克家的第一代在寻求物质金钱,出生在有钱人家的第二代在寻求社会地位,而出生在有钱有地位人家的第三代,他寻求的却是音乐体育。 Thomas Mann, Die Buddenbrooks 托马斯曼:布登洛克一家,二、经济发展 (一)经济发展的定义 经济发展则是一个既包含数量又包含质量的概念,不仅强调产出的增长和生产的速度,而且更为强调随着产出增长和生产加速而出现的生产、就业、消费等结构上的变化和体系、分配上的变革。 托达罗(M.P.Todaro)认为这三个指标

11、可以代表发展。即满足基本需求;人的自我尊重;自我决策的自由,不受外来支配。诺伦等建议运用五个指标。即增长;劳动;平等与公正;参与;不依附与独立 诺贝尔获得者、印度经济学家阿玛迪亚森(A.sen)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一种评价发展的新方法,强调发展应该以人为核心。,根据森的思想,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提出了人类发展(Human Development)概念,认为发展的核心问题就是人的发展,发展的进程应该为人们创造一种有益的环境,是他们能够独立地和集体地去发挥他们的全部潜力,不断扩大他们的选择范围。从1990年起,世界人类发展报告每年发行一期,根据人类发展指标(HDI)对各国进行评估。人类发

12、展指标由人的预期寿命、成人识字率、总入学率和人均GDP四项指标合成。 在联合国2001年人类发展报告中,中国名列第87位,香港特区名列第24位。按照人类发展指数分类,高等在0.800以上,中等在0.5000.779,低等在0.500以下,中国属于中等水平;如果按照人均GDP分类,1998年的数字为高等9360美元以上,中等为7619360美元,低等在760美元以下,中国仍然属于中下等水平。,(二)经济发展的内涵,(1)经济增长 (2)制度变革 政治制度:资义与社义;专制与民主;封闭与开放 经济制度:市场与计划;美国市场经济与日本市场经济 收入分配制度:贫富悬殊指标(基尼系数) 二元经济体系:城

13、市与乡村;体力与脑力;工业与农业,(3)结构调整 经济结构,如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 政治结构,如政权结构,政党结构 社会结构,如社会阶层结构,收入阶层结构 (4)社会转型 封闭社会 VS 开放社会 专制社会 VS 民主社会 人治社会 VS 法治社会 P.R.CHINA:经济增长 + 体制变革 + 结构调整 (= 社会转型),产业结构的国际比较,物质福利的增进(生活水平的提高) 低收入阶层的减少(贫困人口的减少) 教育的普及与文盲的减少(教育机会的均等) 疾病与夭折现象的消失 收入与产业结构的改进 民众参与经济政治事务权利的保证与增长,(三)两者关系 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是“小圆”和“大圆”

14、的关系。经济增长是“小圆”,经济发展是“大圆”。经济增长是指一国或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人均实际产出量的增加和实际生产能力的增加。经济增长特指更多的产出,而经济发展不仅指更多的产出,还包括随着产出的增长而出现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结构的变化。经济增长是一个数量概念,而经济发展是一个既包含数量又包含质量的概念,所以经济发展包含经济增长。而增长不同于发展,更重要的区别在于发展必须体现出结构性的经济质态的转变,结构变化则是长期的,是由于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而发生的转变。单纯的增长可以在技术不变、制度不变,进而效率不变的情况下依靠要素投入量的增加,在经济结构不变的条件下,实现产出量的增长。 总的说来,区分发展

15、与增长是有益的,这种区分可以使我们对增长以外的一些因素予以注意。但需要注意的是,增长仍然是发展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可以说,增长是发展的前提。增长和增长以外的变化是同一过程的不同方面,而且往往是密不可分的。,三、经济发展理论 (一)均衡增长理论 均衡增长的基本命题是:由于不发达地区存在着生产与消费的低水平的均衡状态,这些地区的经济要增长,就必须打破这种均衡状态,使整个区域的经济同时得到增长。 1.低水平均衡的描述理论 赖宾斯坦的临界最小努力命题理论。不发达经济中存在人均收入提高的趋势,如通过要素投入促进经济的增长;也存在相反的趋势,如人口无限的增加。如果要想使区域经济获得增长,必须使投入能够

16、足够大,克服相反的趋势带来的影响。赖宾斯坦认为应当有一个临界点,突破临界点,区域经济就能够增长。,内尔森的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不发达经济中的人均收入提高和降低的趋势,将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生产影响,既便在一个短期内经济有所增长,但经济增长又导致人口的增加,从而使人均收入的水平又回复到原来的状态,或者降到更低的水平。内尔森从人口和经济增长的关系来看这个问题的,指出,如果不从制度上进行变革,不能靠国家进行投入,这种状态很难被打破。 贫困恶性循环理论。纳克斯则是从需求与供给的关系方面,论证同一个问题。不发达地区的低收入意味着低储蓄率,低储蓄则资本形成不足,于是生产率低下,又造成低收入。这是从供给的角度来看的,如果从需求的角度来看,低收入则购买力低,低购买力无法吸引资本的进入,投资不足生产率难以提高,又会引起低收入,如此形成恶性循环。,2.打破低水平循环的增长理论 纳克斯认为,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