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税港区空港I49-3地块小学项目岩土工程勘察(一次性详勘)

上传人:liy****000 文档编号:145742739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4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保税港区空港I49-3地块小学项目岩土工程勘察(一次性详勘)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保税港区空港I49-3地块小学项目岩土工程勘察(一次性详勘)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保税港区空港I49-3地块小学项目岩土工程勘察(一次性详勘)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保税港区空港I49-3地块小学项目岩土工程勘察(一次性详勘)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保税港区空港I49-3地块小学项目岩土工程勘察(一次性详勘)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保税港区空港I49-3地块小学项目岩土工程勘察(一次性详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保税港区空港I49-3地块小学项目岩土工程勘察(一次性详勘)(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保税港区空港I49-3地块小学项目岩土工程勘察(一次性详勘)目 录1、前言21.1任务由来及工程概况21.2勘察目的与任务及技术标准21.2.1勘察目的与任务21.2.2执行的技术标准21.3勘察工作概况31.3.1勘察范围判定31.3.2勘察工作布置31.3.3工作完成情况31.3.4 勘察等级31.3.5 勘察质量评述32、工程地质条件42.1地形地貌42.2气象42.3水文52.4地质构造52.5地层岩性52.5.1地层岩性52.5.2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及基岩面起伏特征52.6水文地质条件62.7水、土腐蚀性评价62.8不良地质作用63、岩土物理力学参数确定63.1土层物理力学参数确定6

2、3.2岩石力学参数确定73.3场地内岩土物理力学参数取值推荐表74.场地的稳定性评价84.1场地的稳定性及适宜性评价84.2地震效应评价84.3地震稳定性评价85、工程地质评价85.1 环境边坡稳定性分析与评价85.2基坑边坡稳定性分析与评价105.3邻近建(构)筑物影响评价186、地基评价186.1地基均匀性评价186.2地下水对拟建物的影响评价186.3基础持力层的确定186.4特殊土评价196.5地基基础方案评价196.6成桩可能性评价197、结论与建议197.1 岩土工程勘察结论197.2工程设计和施工建议20附 表1、勘探点主要数据一览表 附表12、岩石物理力学性质测试数据统计分析表

3、 附表2-1、2-2附 图1、图例 NO.02、勘探点平面布置图 (1:5000) NO.13、工程地质剖面图 (水平1:200、竖向1:200) NO.02-01NO.2-294、钻孔地质柱状图 (1:200) NO.03-01NO.03-125 附 件1、工程地质勘察任务委托书2、岩土工程地质勘察纲要3、检测报告(岩石+土样)4、测量成果 1、前言1.1、任务由来及工程概况重庆保税港区开发管理集团有限公司拟定修建重庆保税港区空港I49-3地块小学项目,由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设计。建筑场地位于重庆市保税港区莲花空港大道旁,北侧为斜坡地带,东侧为斜坡地带,西侧为空港大道,南侧为已建轨道3号线与

4、空港大道。项目建筑面积44410.29 ,地下车库9499.51。整个场地交通条件较方便。拟建建筑物情况详见下表:项目序号名称设计地坪层数高度(m)安全结构基础荷载高程(m)等级类型形式1教学辅助楼353.453F24.00m二级框架-剪力墙结构桩基础11000KN2教学楼1354.954F/-2F16.45二级框架-剪力墙结构桩基础11000-13000KN3教学楼2354.954F/-2F16.45二级框架-剪力墙结构桩基础11000-13000KN4教学楼3354.955F/-2F20.45二级框架-剪力墙结构桩基础11000-15000KN5教学楼4354.955F20.45二级框架-

5、剪力墙结构桩基础15000KN6教学楼5354.954F16.45二级框架-剪力墙结构桩基础11000-13000KN7综合楼1354.952-4F16.45二级框架-剪力墙结构桩基础11000-13000KN8综合楼2354.952-3F16.45二级框架-剪力墙结构桩基础11000-13000KN11食堂及风雨操场354.953F/-2F16.45二级框架-剪力墙结构桩基础11000-13000KN12车库345.150-2F9.8框架-剪力墙结构1.2、勘察目的与任务及技术标准1.2.1勘察目的与任务为获取建筑地基基础设计和施工所需地质资料,建设单位特委托我公司对拟建项目进行工程地质详细

6、勘察工作,提供地质资料供设计和施工使用,其具体任务要求如下:(1)查明不良地质作用的类型、成因、分布范围、发展趋势和危害程度;(2)查明建筑物范围各岩土层的类别、结构、厚度、坡度、工程特性、评价地基的稳定性和地基承载力;(3)查明地下水的埋藏条件及地基土的腐蚀性;(4) 提供基础设计及环境边坡挡墙所需的岩土技术参数;(5)对基础型式和基础持力层提出合理的建议;(6)对场地进行地震效应评价;(7)对场地稳定性及适宜性评价。1.2.2执行的技术标准(1)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3)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7、(GB50330-2013);(4)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年版);(5) 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T-043-2016);(6)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7)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2015);(8)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9)建筑工程地质勘探与取样技术规程(JGJ/87-2012);(10)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11)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0版) ;(12)国家其它现行相关技术规范或标准要求。1.3、勘察工作概况1.3.1勘察范围判定

8、根据渝建(2013)346号文重庆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阶段判定表、重庆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范围判定表,对勘察阶段进行判定表,见附件。根据渝建(2013)346号文勘察阶段判定表,安全等级二级,场地为较复杂,无场地地形坡角30的自然土坡或地形坡角大于60的自然岩坡,可进行直接详细勘察。勘察范围按勘察范围判定表布设,满足环境边坡及其影响区域、基坑边坡及其影响区域。1.3.2勘察工作布置本次勘察工作主要采用钻探、工程地质测绘、室内实验等综合勘察手段对场地进行勘察。根据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T-043-2016),并结合场地地质情况,钻孔共布置125个,控制性钻孔深度要

9、求钻入基础持力层以下中等风化基岩10.012.0m,一般性钻孔深度要求钻入基础持力层以下中等风化基岩8.010.0m。1.3.3工作完成情况我公司接受勘察任务后,即组织工程技术人员现场踏勘,根据场地内地质条件、“工程地质勘察任务委托书”要求及现行 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T-043-2016)编制了“岩土工程勘察纲要”,于2018年09月08日进场施工,于2018年09月12日结束全部野外作业,采用6台北京-100型钻机回转全孔取芯钻进。共计钻孔125个,其中控制性孔65个,一般性孔60个。本次勘察完成的主要实物工作量详见下表:完成的主要实物工作量一览表 项目工程地质测绘工程测量工程钻探

10、试样采集室内测试水文观测钻孔放样实测剖面施工钻孔利用钻孔岩样土样土常规分析岩样抗压试验岩样三轴试验水位观测 单位Km2个Km/条m/孔m/孔组组组组组次工作量0.441255.02/293506.4/125042004221251.3.4 勘察等级 拟建工程按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T-043-2016)第4.1.5条第4.1.7条划分为一级,场地复杂等级和地基复杂等级分别按表3.1.2、3.1.3划分为二级,故岩土工程勘察等级按表3.1.4属甲级。1.3.5 勘察质量评述(1)工程测量本次勘察工作用图由建设单位提供1:500现状地形图作底图,采用罗盘、钢卷尺等半仪器法进行地质点、地貌点

11、、水文点等定位工作。对特殊地质现象采用经纬仪定点。其工程地质测绘精度和技术等均满足相关规范要求。控制点如下:X1点坐标:X=95011.705,Y=73360.773,H=359.74m; X2点坐标:X=95075.711,Y=73687.464,H=364.51m;X3点坐标:X= 94921.706,Y=73576.526,H=377.26m。 (2)水文地质调查 经现场调查未见井、泉点。(3)工程地质测绘工程地质测绘以1:500现状地形图为底图,采用罗盘、钢卷尺等半仪器法进行地质点、地貌点、水文点等定位工作。对特殊地质现象采用经纬仪定点。其工程地质测绘精度和技术等均满足相关规范要求。

12、(4)钻探、采样及试验钻探严格按钻探操作规程施工,采取率:土层大于6090%,强风化基岩5065%,中风化基岩7090%,钻探回次进尺严格控制在2.00m范围内,采用回转取芯钻进工艺施工,土层采用小水量钻进,由于填土为新近填土,厚度较大,孔壁极易垮塌,故在施工中对填土采用跟管钻进施工,避免孔壁垮塌。基岩采用清水回转取芯钻进。在钻探施工过程中地质人员及时进行地质编录、样品采集等工作,保证了本次勘察工作的质量。经野外验收钻孔符合规范要求,未出现质量事故。岩土样采集均在现场技术员指导下采取,岩样采用钻孔岩芯样,样品长度满足测试项目要求,样品按规程进行蜡封送重庆六零七岩土检测有限公司中心试验室测试,室

13、内岩石试验符合相关要求。(5)水文观测各钻孔终孔抽干钻探残留水后经24小时观测钻孔稳定水位,共125孔次,数据记录准确、真实可信,成果可靠。(6)作图软件作图软件采用北京理正岩土工程勘察软件、office办公软件、CAD2008、理正8.5等。(7)外业见证勘察外业见证工作由重庆南江地质工程勘察设计院见证。见证员:祝国庆,印章号:YKJZ-2310389-0021(6) 本次勘察施工期间,现场同时进行土石方开挖,存在钻孔的孔口标高与平面地形图相差较大的问题。钻孔的孔口标高在施工前进行实时测量,保证数据的精确无误。综上所述,本次勘察已完成了“工程地质勘察技术委托书”中提出的任务要求,勘察质量满足规范要求,现经室内资料综合分析整理后编制本报告供设计和施工使用。2、工程地质条件2.1地形地貌勘察区原始地形属构造剥蚀丘陵地貌,场地主要为斜坡和台地。地形起伏相对较大,地势总体南西侧高,东北侧低,东为带状低洼沟壑,北侧大部分被填土覆盖。场地最高点位于南西侧,高程为374.69m,最低点位于场地东北侧,高程为329.11m,相对高差约45m。属构造剥蚀浅丘地貌。地形坡角一般为520。2.2气象勘察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具有春旱、夏热、秋雨绵绵、冬暖而多雾,无霜期长,雨量充沛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公路与桥梁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