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的色彩分析报告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45742398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建筑的色彩分析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古建筑的色彩分析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古建筑的色彩分析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古建筑的色彩分析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古建筑的色彩分析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建筑的色彩分析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建筑的色彩分析报告(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建筑的色彩分析课程名称 设计心理学 专 业 建筑学 班 级 建筑1301班 学 号 133300104 姓 名 苑 莹 指导教师 佟 璐 琰 目 录一、古建筑色彩应用发展31.1我国古建筑色彩应用的发展历史3 1.1.1西周3 1.1.2春秋31.1.33 1.1.4汉31.1.5唐3 1.1.6宋41.1.7元明清41.2国外古建筑色彩应用的发展历史4 1.2.1古希腊41.2.2古罗马4二、园林建筑的色彩特点52.1南方园林建筑的色彩特点52.2北方园林建筑的色彩特点5三、古建筑对现代建筑的影响53.1现代建筑艺术53.2古代建筑艺术风格对现代建筑的影响6四、结论:古建筑的继承和发展6参

2、考文献7前 言营造法式中,对中国古代建筑的色彩应用曾有这样的描述:“色调以蓝、绿、红三色为主,间以墨、白、黄。凡色之加深或减浅,用叠晕之法。其方法亦自唐至清所通用也。”中国古代建筑的色彩不仅仅有装饰作用。它是作为对建筑物基本构件的保护而存在的,是因为中国传统建筑大都采用木制结构而产生的。色彩反映着那个年代人们对艺术的欣赏水平和用色的考究程度。当时人们对于建筑彩画有着独特的规定和要求。建筑的色彩和彩画的不同,反映着建筑等级的高低,体现着社会的等级制度和那个朝代独有的建筑文化。色彩及其描绘的场景已远远超越了单纯的视觉艺术畴,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它也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载体。它统一了色彩的表现美学、文化涵

3、、建筑的功能属性等诸多要素,成为中国古代建筑在世界建筑艺术中的鲜明特色。一、古建筑色彩应用发展1.1 我国古建筑色彩应用的发展历史随着阶级等级的逐步发展,色彩渐渐沦为政治和的服务工具。周礼记载:“以玉做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壁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皆有性币,各放其玉之色。”1.1.1西周西周:正色【青、赤、黄、白、黑)、间色【绀(红青色)、红(浅红色)、缥(淡青色)、紫、流黄(褐黄色)5种正色混合而成的颜色】颜色已有“明贵贱、辨等级”之用。1.1.2春秋春秋时期宫殿建筑的柱头、护栏、梁上、墙上都有着彩绘。并使用朱红、青、淡绿、黄灰、白、黑等色。

4、1.1.3“别黑白而定一尊”。史记是黑色为主色的开始。代继承了战国时的礼仪,更加重视黑色。始皇统一后,把服饰的颜色和旗帜的颜色变成了黑色。1.1.4汉汉代,发扬继承了周代的阴阳五行理论,五种颜色各自代表着不同的方向,并有着不同的代表象征。青色象征青龙,代表;朱色象征朱雀,代表南方;白色象征白虎,代表西方;黑色象征玄武,代表北方;黄色象征龙,表示中央。这种思想一直延续到清末。汉代民间一般用砖制造泥木房,室比较朴素。但是宫殿楼台用色极为丰富。天花一般为青色调,栋梁为黄、红、金、蓝色调,柱、墙为红色或大红色。显得富丽堂皇,极具奢华之感。1.1.5唐盛唐时,受到佛教的影响巨大。奢华攀比之风极度盛行。色

5、彩的运用比以前更加大胆和丰富,不但用大红、绿青、黄褐及各层晕染的间色,金银玉器是必用的材料之一。绿色、青色琉璃瓦盛行,深青泛红的绀色琉璃瓦也逐渐开始使用。从汉至唐代,木制建筑外露的部分一律涂朱红色,墙面刷用白粉,采取赤红与白色组合方式,红白衬托。显得简洁明快,赏心悦目。1.1.6宋宋代比较喜爱素雅,品位是表现的重点。建筑彩作和室装饰色调追求安稳宁静,这是受到了宋代儒家和禅宗的哲理思想的影响。这个时期,往往将木质构件进行雕饰,用青绿色为主的彩画和朱金进行装修,辅以白石台基和红墙黄瓦的综合运用。显得色彩明朗却不失稳健。1.1.7元明清元明清三代是少数民族与汉族的政权更迭时期,这个时期吸取了少数民族

6、的成功之处,明代也继承了宋代素雅的传统风格,而清代则走向了繁华富丽的风格。l 元代室色彩丰富,装修彩画用以红、黄、蓝、绿等色。l 明代的色泽浓重明朗,用色多见富丽堂皇之感却又不失清秀典雅之意。l 清代的油漆彩画,民宅多用材料本色为漆。北方以灰色调为主,南方多用粉墙,青瓦,梁柱多用深棕色、褐色油漆,与南方常绿的自然环境相互协调。1.2 国外古建筑色彩应用的发展历史1.2.1古希腊在古希腊的建筑群中,几乎到处都能看到艳丽的色彩。从现存的石顶部残物色迹推测,那里有最早的红、黄、蓝、绿、紫、褐、黑和金等色彩。神庙的檐口和山花及柱头上不但有精美的雕刻,还有艳丽的色彩。如立克式柱头上涂有蓝色与红色。爱奥尼

7、式建筑除蓝与红外,还用金色。科林新式则对金色的使用较为盛行。帕提农神庙(立克式)在纯白的柱石群雕上配有红、蓝原色的连续图案,还雕有金色银色花圈图样,色彩十分鲜艳。希腊的色彩也是他们观念的反映,使用的色彩已具有象征意义。红色象征火,青色象征,绿色象征水,紫色象征空气。通过色彩表现着他们的信仰。他们多运用红土为底色,黑色为图案或相反使用。这种对比产生了一种华贵之感。1.2.2古罗马古罗马继承了希腊的文化但却没有创新。罗马贵族喜好奢华,为了装饰宏大的公共建筑和华丽的宅邸、别墅等,运用了各种装饰手段。室多用华丽耀眼的色彩,红、黑、绿、黄、金等。还利用色彩在墙面上模仿石的效果,并以此为基础用细致的手法绘

8、制窗口及户外风景,常常以假乱真。艳丽奢华的装饰风格在当时影响了整个欧洲。当时的建筑十书所介绍的建筑色彩运用非常丰富,有黄土色、灰黄、胭脂、淡红、红褐、鲜红、朱红、灰绿、蓝绿、深蓝、白、红白、黑、金等色彩。 二、园林建筑的色彩特点2.1南方园林建筑的色彩特点 当人们步入江南园林之时,看到的多是粉墙黛瓦,绿树碧水。南方的建筑均以淡雅为主,传统园林的色彩处理是非常讲究的。 长物志有云:“桃不可植庭际,似宜远望”、“红梅绛桃俱借以点缀衬中,不宜多植”,是指出在园林设计中要十分小心的运用花草树木,不能喧宾夺主,破坏了整体的环境效果。园林中无论是拙政园还是留园、网师园、西园。它们的建筑,从尺度较大的厅堂、

9、楼阁到较小的亭台、门廊都是白墙黑瓦,赭石色的门窗隔扇,门空和漏窗也都是白色,没有大红大绿,没有彩画。建筑周围的植物,讲究四季常青。最爱用竹子,或连绵成片,或于庭前屋后散植数植。水边植垂柳,水中漂睡莲等等。从色彩的总体效果来看,这类园林与宫殿建筑相反,它们追求鲜明而强烈的效果但也要协调与平和,它不求给人以刺激的感觉而要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 2.2北方园林建筑的色彩特点 北方园林多呈宏丽之势,就是集各地名园胜景于一园。如避暑山庄有康熙三十六景和乾隆三十六景;玉泉山静明园有三十二景。在建筑中利用了江南园林的雅致淡雅的小景致,但是建筑的颜色还是继承了皇家的威严和崇高之感。在古代,只有皇家才能拥有园林,

10、所以北方园林中的建筑色彩也多是以红色和黄色为主。与郁郁葱葱的绿色环境相结合起来,繁华紧促,富贵繁荣。这与南方的私家园林有很大差别,北方的色彩更加强烈、鲜明。 三、古建筑对现代建筑的影响3.1现代建筑艺术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我国古代建筑中的重要设计理念。现代建筑更注重人们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充分利用。 现代建筑简洁明朗,将设计元素、色彩、照明、原材料简化到最少程度,但对色彩、材料的质感显露要求很高。讲求艺术效果,注重造型美、象征美、和谐美。 3.2古代建筑艺术风格对现代建筑的影响 古代建筑是现代建筑设计和创作的重要源泉。从建筑文化思想到实践都有极其深远的影响。古建筑是先人为我们留下的珍贵文化瑰宝,

11、它具有历史、文化、科技、艺术等多方面价值。一座保存完好的古建筑,既是研究某一阶段历史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又是社会、文化变迁的历史见证。 无论是北方的传统建筑还是江南的自然林园,都有许多能体现出古人对生态资源的利用和让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设计理念。古代如此,现在也更是如此。可持续发展、生态城市、保护环境等等,这充分展现了我们开始高度重视城市生态环境的价值。同时现代建筑也更注重对人们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充分利用。四、结论:古建筑的继承和发展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和旅游开发的深入,一些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传统聚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传统建筑聚落独特的文化形态正在逐步丧失。但是中国建筑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管是

12、古代建筑还是现代建筑它们都在历史的长河中存在发展。而中国古代建筑对现代建筑从建筑文化思想到建筑实践都有极其深远的影响。现代建筑继承传统建筑的结构优点,吸收西方建筑的可取之处,并且运用现代建筑技术予以表现。传统建筑赋予了现代建筑的历史文化背景,现代建筑在秉承传统建筑文化、建筑工艺的同时,又向其中融入时代气息,使其发展变化。即中国现代建筑对古代建筑既有继承又有发展。参考文献1蔡美龙 灿,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年第12期2大伟,美术观察,2006年第10期3敦桢,中国古代建筑史【M】,:中国建筑工业,1980年4 福煦,中国古代建筑文化史【M】,:古籍,2001年5 紫晨,中国民俗与民俗学【M】,:人民,198566 梁思成 , 中国建筑史 百花文艺 2005年1月 7 梁思成 , 梁思成谈建筑 当代世界 2006年9月 8 梁思成 , 中国建筑艺术图集 百花文艺 2007年1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