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2020年六年级上册音乐7.2日出 教案

上传人:lb2****090 文档编号:145740880 上传时间:2020-09-2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45.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音版2020年六年级上册音乐7.2日出 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音版2020年六年级上册音乐7.2日出 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人音版2020年六年级上册音乐7.2日出 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人音版2020年六年级上册音乐7.2日出 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人音版2020年六年级上册音乐7.2日出 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音版2020年六年级上册音乐7.2日出 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音版2020年六年级上册音乐7.2日出 教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基本信息课题日出学科音乐学段 高年级六年级教材出版社:人民音乐出版社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依据音乐课程标准中感受与欣赏领域的相关建议,从听觉入手感受音乐塑造的意境,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因此本节课以“聆听音乐涵养美感 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为主题,展开教学设计。二、教学背景分析(一) 教学内容分析:1. 作品背景: 管弦乐组曲大峡谷共有五个乐章。其中第三乐章羊肠小道为四年级下册第1课欣赏作品,本课是第一乐章日出,这是一幅表现山谷中日出的风景画。2.作品分析:E大调,6/4拍,小行板,三部曲式,有较长的引子与尾声,乐曲的力度由弱到强。引子由定音鼓的滚奏开始,小提琴用泛

2、音随入,然后单簧管奏出缓缓上行的音阶,第一个主题动机由短笛演奏带有装饰性的旋律通过尖锐有力的声响表现了小鸟面对冉冉升起的太阳发出清脆的鸣叫声;第二个主题动机有所发展,音调线条延伸,由长笛奏出歌唱化得旋律,好似小鸟面对初升的太阳唱起了歌曲。由引子的两个动机综合发展而成A段完整主题素材。先由双簧管再由长笛奏出表现日出的主题音乐。随后,主题变奏重复,仍由双簧管和长笛相继奏出。B段主题在延续A段主题相同节奏型的基础之上,打破了乐曲的平衡,由弦乐奏出明亮而富有朝气的主题旋律,像晨曦闪烁的光芒。再现部A将乐曲逐步推向高潮。高潮采用B主题素材,和声依然是上升的音阶模式,但在节奏形态上实现了三次紧缩,增加乐曲

3、紧张度,展示出高潮的效果,似乎骄阳已升到天际光芒万丈,耀人夺目。乐曲的结束使用了级级上升的音阶,以乐队全奏的形式在辉煌的音响中结束。(二) 学情分析1 听赏经验: 知道羊肠小道。对聆听音乐的情绪把握比较准确,能够用恰当的语言进行描述。有聆听魔法师的弟子波斯市场小河淌水等管弦乐作品的经验,对音乐要素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能够听出部分管、弦乐器的音色。2表现能力通过聆听能够记忆模唱主题旋律,但对于较长的旋律还有一定难度能聆听旋律划旋律线,设计简单的肢体动作表现音乐。 三、教学目标(含重、难点)(一)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愿意聆听管弦乐作品日出,乐于参与实践活动,并在音乐中体验自然美景。2过程与方

4、法在引子部分通过划旋律线感受小鸟叫声的节奏特点 在A段主题的欣赏过程中通过模唱旋律知道旋律变化重复,在听辨乐器音色的基础上,通过师生对唱体会回声的意境。在感知B段主题时采用肢体动作表现作品情绪。 3知识与技能知道管弦乐日出选自大峡谷组曲,由格罗菲创作能够记忆音乐主题能听辨乐器音色(二)教学重点: 感受音乐塑造的意境 教学难点: 听辨乐器以及表现主题四、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设计(可附教学流程图)(一)导入1.介绍作曲家格罗菲及最著名的作品大峡谷组曲。2.聆听全曲感受乐曲的情绪及作品塑造的意境。【设计意图:通过作曲家及作品的简单介绍,使学生了解创作背景,激发聆听欲望并且在一定的情境中展开联想。】(二

5、)分段聆听引子1. 聆听引子,感受意境,边听边划旋律线。2. 通过划旋律线,分析音乐基本表现手段的节奏因素,以及上下行对称回旋的旋律特点,引起对不同鸟鸣的情感体验。3. 聆听片段,判断演奏乐器,回归音乐再次感知并领会作曲家的创作意图。【设计意图:充分挖掘学生聆听与表现的能力,使他们能够用线条表现旋律特点;通过音乐片段对比聆听辨别演奏乐器,突破难点。】分段聆听-A1. 整体感知A乐段,模唱主题、感受音乐情绪、想象音乐塑造的意境。2. 记忆模唱主题,分析主题变奏,虽然旋律重复时某些节奏和音符改变了,但旋律的基本轮廓保持不变。3. 分辨乐器音色,总结主题出现的次数,同时模仿乐器演奏的姿势。4. 师生

6、对唱主题旋律,感受音乐的意境,营造峡谷回声的氛围。【设计意图:通过对比范唱,了解变奏,从而确定主题出现次数;在对唱环节中通过力度、音高、师生角色的对比感受峡谷回声,体会作曲家的创作意图。】分段聆听-B1. 整体感知B乐段,感受音乐塑造的意境。2. 观察模唱曲谱,感受主题开始下行旋律以及乐句大线条的起伏的创作意图,按照6/4的律动特点用肢体参与表现。3. 对比观察主题A、B,引导学生发现创作特点:同一小节内均采用前长后短的节奏型;第一小节的后半部分采用长持续音延续到第二小节。【设计意图:在理解6/4节拍特点的基础上进行身体的律动表现,感受乐段开始的下行旋律以及中间部分跌宕起伏的旋律带来的情感体验

7、,紧扣本节课主题。】分段聆听-A1. 在对比AB主题后,聆听第三乐段,旋律是新素材还是再现,感受作品意境。2. 通过对比聆听、模唱乐谱、击打节奏来感受旋律在节奏上的三次紧缩,展示出乐曲高潮段的效果。【设计意图:通过剖析旋律使学生对作曲家的创作手法有了更进一步的认知,也进一步的加深学生对主题旋律的记忆和理解,使得学生能轻而易举的听出主题。另外用听、唱、演三种形式能够加强学生对高潮的切身感受,更有助于理解作品。】分段聆听-尾声【设计意图:通过感受级级上升的音阶效果加强终止感,引导学生想象此时的意境。】(三) 完整视听 拓展延伸播放视频(听:日出 视:大峡谷风貌)【设计意图:通过聆听全曲,整体感知各

8、乐段情绪,建立完整日出画面;通过观看视频,使学生身临其境,体会作曲家的创作意图:想把这峡谷的奇景表现在音乐里;深度挖掘文化内涵,使学生懂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理。】五、学习效果评价设计(一) 形成性评价在乐器听辨环节中,学生对音色以及乐器的判断相互评价。在模唱主题、划旋律线环节中,学生对音准及节奏进行自评和互评。(二)终结性评价欣赏视频过程中通过举手的形式,检验学生对作品结构的认知。欣赏结束后,以问答的形式检验学生作品名称、作者及体裁。六、 教学设计特色说明与教学反思教学设计特色说明:(一)直入主题,引起聆听兴趣。 导入的过程是为新内容的呈现搭桥、铺路的过程,是引发学生学习兴趣,诱发求知欲望,

9、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心理准备和知识准备的过程。因此本节课,从音乐本体出发,从教学目标出发,直接介绍作曲家及大峡谷组曲,用作曲家创作的初衷“用音乐来表现奇景”引起聆听兴趣,创造想象的空间。(二)关注音乐本体,剖析音乐要素与音乐表现之间的关系。 本节课从音乐本体出发设计教学环节。例如,引子部分划旋律线分析旋律的特点体会小鸟的鸣叫与歌唱; 第一乐段A通过旋律的变化重复、乐器音色的对比感受峡谷回声并以对唱主题旋律的方式表现意境。 第二乐段B肢体感受三拍子的大线条下行旋律的气势以及跌宕起伏的旋律特点,想象清晨太阳初升时霞光万道、山峦尽染的壮美景观。 教学反思:机智应对教学生成本节课在聆听感知A乐段、模唱主题旋律后,让学生背唱主题旋律时却一致的唱出了变奏主题。此时,我没有唱出主题也没有让孩子们重新再听,而是肯定他们抓住旋律特点记住了主题,但是紧接着让他们听听老师唱的和他们唱的有什么不同?在对比聆听与分析后,学生明白了主题与变奏,了解了演奏顺序,实现了教学目标。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