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共33张PPT)

上传人:gege****666 文档编号:145740754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PPTX 页数:33 大小:3.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共33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人教部编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共33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人教部编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共33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人教部编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共33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人教部编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共33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共33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共33张PPT)(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6课 北宋的政治,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一、北宋的建立与统一,1.北宋的建立,公元960年,赵匡胤 (宋太祖),陈桥兵变,东京 (开封),黄袍加身,2.北宋的统一(先南后北),3.识图辨析并思考: 找一找北宋统一的范围。 北宋是不是统一全国的王朝?,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一日,(太祖)召赵普问曰:“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十姓,兵革不息,苍生涂地,其故何也?”普曰:“陛下之言及此,天地人神之福也。唐季以来,战斗不息,国家不安者,其故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矣。今所以治之,无他奇巧也,唯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1、赵普认为五代更

2、替频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赵普提出了怎样的解决方案?,宋太祖即位后的一天,与石守信等大将饮酒,酒兴正浓时,宋太祖说:“我当上皇帝全靠你们,可现在我整夜都睡不安宁。”众将忙问其故,宋太祖答道:“如果有一天,你们也被部下黄袍加身,你们也会身不由己啊。”众将知道受到猜疑,便请宋太祖指明一条生路。宋太祖让他们回家置产,享受清福。第二天,这些大将纷纷称病辞职,交出兵权。这就是“杯酒释兵权”故事的来历。,二、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1、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控制了军队; 2、控制调兵权;,(使禁军将领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兵权,3、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军队驻防地3,军队驻防地1,军队驻防地2

3、,将,(割断将领与士兵和地方的联系),1、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控制军队; 2、控制调兵权,二、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相权,在中央,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 政事堂(宰相府)行政权 枢密院军权 三司财权,二、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地方(行政权、财权),1、文臣任州府长官(即知州、知府),三年一换、频繁调动; 2、设通判,分知州的权力; 3、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中央掌控税收; 4、设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宋史职官志记载,宋初“始置诸州通判”,“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 根据材料,说说通判的职权和作用。,职权地方一切行政和司法事务,值周发布的

4、各项官文需要通判一起署名才能生效; 作用分散知州(知府)等地方长官的权力并对其进行有效监督。,二、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但造成了机构臃肿,1、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 2、控制军队调动,统兵权和调兵权分离 3、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兵不识将,将不专兵”,1、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长官 2、设置通判分割知州权力 3、设置转运使,收缴地方财权,加强了皇权 但造成了机构臃肿,加强了对军队的控制 但是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1、在宰相之下又设相当于副宰相的若干人 2、分割宰相的民政、军政和财政大权,削弱宰相的权力,消除武将专权的积弊,作用:通过上述措施,宋朝把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

5、度,皇权大大加强。,三、重文轻武的政策,宋初的大将曹翰写下一首退将诗,有“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之句;当时有谚语曰:“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 武将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慨?为什么当时的人不以从军为荣?,三、重文轻武的政策,1.目的(原因):,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材料:宋太祖曾说:“五代时期藩镇强横残暴,百姓受苦。我现在选派100多名干练的儒臣分别取治理各个藩镇,即使他们全部贪污舞弊,也比不上一个武臣的危害大。”,1.目的(原因): 2.表现(措施):,为了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 抑制武将,提升文臣的地位; 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

6、了科举制。,三、重文轻武的政策,励学篇 宋真宗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神童诗 汪洙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宋人科举考试图,科举制的变迁 1、隋文帝: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2、隋炀帝:创立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 3、唐太宗:增加考试科目 4、武则天:创立殿试和武举 5、宋朝: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思考:如何评价宋朝的“重文轻武”政策?,影响: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 促进了

7、宋朝科技发达和文化昌盛; 有利于政权的稳定和社会的安定。,重文轻武的弊端,例:北宋年间政府的收入和支出表格,详见P32知识拓展,北宋的政治,北宋建立和统一 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作用是皇权大大加强) 重文轻武的政策,军事方面:控制兵权 在中央:削弱相权 在地方:分散削弱地方长官的权力,目的/原因为了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权的弊端重现。 措施/表现 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 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 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 影响有利于政治的稳定和社会的安定;但也有弊端。,宋朝政治的特点:,(1)重文轻武,文人治国。这是宋朝政治制度最明显的特点。 (2)分化事权,内外相制。“分权”是宋太祖

8、制定政策的基本原则之一,不仅分武将的权,也分文官的权,避免任何一个官职、官员权力过重。 (3)强干弱枝,守内虚外。有利于镇压地方和农民反抗,但造成边防空虚,成为宋朝在对辽、西夏等战争中屡败的原因之一。,拓展延伸,1.“无言烽火燃,五十年,陈桥驿站披旒冕。披旒冕,定 江山,杯酒之间销兵权。”所描绘的古代帝王是( )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宋太祖 2.宋朝采取重文轻武政策的原因是( ) A.防止武将专政弊端 B.统治者是文臣出身,因此重视文臣 C.文臣才能突出,堪当大任 D.武将无能,D,A,基础巩固,3、宋代通判“凡兵民、钱谷、户口、赋税、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通

9、判还有一个职责:“所部官有善否及职事修废,得刺举以闻。”由此可见。通判( ) A、单独掌握地方行政权 B、掌握地方军政财权 C、行使对地方的检察权 D、兼有 行政权、司法权和监察权 4、秦汉时期丞相一职由一人担任,到隋唐时期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而北宋时相当于宰相的官职更多了,这一现象反映了( ) A、皇权的不断加强 B、封建民主政治的发展 C、丞相权力的扩大 D、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D,A,基础巩固,5、下列关于宋朝重文轻武政策信息不正确的是( ) A、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 B、说明宋朝对军队十分不重视 C、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 D、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 6、“自秦

10、以下,文莫盛于宋。”出现这种历史现象是由于( ) A、统一文字 B、独尊儒术 C、创立科举 D、重文轻武,B,D,7、下列不属于宋朝科举发展影响的是( ) A、在宋朝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 B、促进了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 C、造就了宋朝的文治局面 D、促使文人投入诗词创作之中,D,8、“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毛泽东这一诗句中的“唐宗”“宋祖”分别指的是中国历史上的哪两位皇帝。 A唐高祖、宋太祖 B唐高宗、宋太宗 C唐太宗、宋太祖 D唐太宗、宋真宗 9、百家姓是我国影响极深的一种启蒙读书,据考证,该书前几个姓氏的排列是有讲究,赵是一个朝代国君的姓,理应为首,请问是哪个朝代?

11、A明代 B元代 C唐代 D宋代,C,D,10、一位学生在其研究性学习论文中出现“守内虚外、强干弱枝、重文轻武、积贫积弱、三冗局面”等语句,这典型反映了哪一王朝的统治状况?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宋朝 11、北宋初期的政治改革最终形成了“冗官”、“冗兵”、“冗费”的局面,从借鉴的视角,当今政府应 A加强军队建设 B重视精兵简政 C加强民主政治建设D大力发展经济,D,B,针对唐末以来“方镇太重,君弱臣强”的现象,大臣赵普提出了“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的治国建议。,“稍夺其权”:“权”是指节度使的行政权力。宋太祖委派文官担任地方的州县长官,从而剥夺节度使的行政权。 “制其钱谷”:“钱”是

12、指地方财权,即原来节度使在地方收取赋税的权力。宋太祖下令予以取消,除各州留一部分作为地方必要支出外,一切税收由中央掌控;后设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收其精兵”:“兵”是指节度使的兵权。宋太祖通过各种途径解除节度使的兵权,并对军队进行改编,经常调换军队将领,使得兵不识将,将不专兵;中央设枢密院掌握军队的调动、训练和供给之权。,宋初的大将曹翰写下一首退将诗,有“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之句;当时有谚语曰:“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 武将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慨?为什么当时的人不以从军为荣?,北宋为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一系列削夺武将兵权,抑制武将地位的措施,武将们不仅平日不受重视,而且带兵打仗都处处受到掣肘,感觉到英雄无用武之地,因此发出这样的感慨。社会上,人们看到武将不仅地位降低,而且打仗败多胜少,因此不再以从军为荣。,谢谢观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