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上传人:i**** 文档编号:145740548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2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 总 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研究中国古代社会,必然要关注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两大层面。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影响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制度的创建和运行是其中的关键,因而制度史研究是认识古代中国的一把钥匙。 “制”和“度”两个字,虽然在上古文献及甲骨文和青铜器铭文里面就可以见到,但将它们合在一起,形成“制度”这个概念则比较晚,可能是在战国秦汉时期。当然,有的文献认为黄帝创建制度,也有文献认

2、为夏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都在制定制度。 制度具有普遍性和重要性。在社会生活中,大至国家行政,小到民众日常,无不与制度相关。我国古代有识之士对此有着十分深刻的认识。战国时期的儒家学者说,治国须有“絜矩之道”。所谓 “絜矩”,就是规矩制度。宋代的思想家朱熹说:“如礼乐刑政,文为制度,触处都是。”明清之际的思想家王夫之引当时人的说法认为:“天下之大,兆民之众,须有规矩制度,使各守其分”。 制度的创建,往往是那个时代的政治家、思想家根据人民群众实践和社会发展实际反复研判权衡的结果。例如,周代以礼乐文明著称,其礼乐制度主要保存于“三礼”之中。周礼讲王朝官制和政治制度,仪礼记述有关冠、婚、丧、祭、乡、

3、射、朝、聘等礼仪制度,礼记则阐释各种礼仪制度的精神和意义。 制度是经过长期社会实践形成的,有些制度可以运行数百年之久而无大的变动,主要原因是其顶层设计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例如,源起、发展于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适应社会选拔人才的需要,是古代中国相对公平的人才选拔方式。相比之前的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等,科举制度对于社会各个阶层的人而言体现了一定的公平性,所以尽管其弊病不少,但运行了上千年之久。 还有一些重要制度必须依照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不断进行调整,所谓“世异事变,治国不同,不可不察也。夫制度损益,此古今之不必同者也。”春秋战国是中国古代社会形态发生根本变革的时期,这一时期许多诸侯国都在进行的“变法

4、”,实际上就是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而进行的制度变革。拿著名的商鞅变法来说,其核心内容就是以国家授田制代替传统的井田制、以军功爵制代替传统的世卿世禄制。如果对于这些具有根本性意义的制度变革没有认识,要了解当时社会的巨大变革是不大可能的。 王国维认为:“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这是一个很精辟的观点。制度是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发展实践、发展理念的结晶,认识某一历史时期的社会发展状况,了解其制度可以说是最佳门径。 (选自晁福林认识古代中国的一把钥匙,人民日报,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经济基础受到上层建筑多方面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影响是制度的

5、创建和运行。 B.从上古文献、甲骨文和青铜器铭文看到,战国秦汉时期终于形成“制度”这个概念。 C.朱熹、王夫之等古代的有识之士对制度的普遍性、重要性有着非常深刻的认识。 D.以礼乐文明著称的周代,其礼乐制度大多保存于周礼仪礼礼记中。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项是(3分)A.文章开篇谈及制度史的研究,接着介绍了制度的产生、概念及共普遍性和重要性。B.文章分别从制度的保持与改变两方面,论证了制度在运行中要适应社会发展需要。C.文章末段引用王国维的观点是为了证明了解社会制度是认识社会发展的最佳途径。D.文章主要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如第5段,先提出观点再举例证明,增强了说服力。3.根据原

6、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只有反复研判、权衡人民群众实践和社会发展实际,才能创建出符合时代的制度。B.科举制度是相对而言比较公平的选拔制度,因此,它虽不完美却运行了很长时间。C.商鞅变法发生在社会形态产生根本变革时期,可知当时诸侯国大都在进行“变法”,D.如果对某一历史时期的社会制度有了深刻认识,就能大致了解当时社会发展状况。(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材料一: 2018年1月底,全国教师收到了一份特别的礼物一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未党中央出台的第一个专门致力口强教师队伍建设的

7、里程碑式文件,对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作出顶层设计,其意义之大,不同以往。 像这样的“大礼包”还有很多。2012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要求到2020年,形成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2015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旨在造就一支素质优良、甘于奉献、扎根乡村的教师队伍: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吹响了推进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集结号: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要求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 党的十八大

8、以来,一系列关系教师待遇、教师发展的政策不断出台。面向现代化的中国,教师队伍建设的宏伟蓝围已徐徐展开。(摘编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教师队伍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人民日报)2019年9月10日)材料二:2009-2018年我国中小学专任教师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比例变化趋势 (摘编自中小学教师数据画你,光明日报2019年9月10日)材料三: 20092018年间,“语数外”课程的小学专任教师占比下降较为明显,由2009年的76.1%降至 2018年的71.9%,下降4.2个百分点;“音体美”课程的小学专任教师所占比例出现了明显增长,由 2009年的9.3%提高到2018年的14.0%,增加4.7个百分

9、点。“语数外”课程的初中专任教师占比略有降低,由2009年的51.7%降至2018年的50.4%,下降1.3个百分点;“音体美”课程的初中专任教师所占比例由2009年的9.5%增至2018年的11.0%,提高1.5个百分点。“语数外”课程的普通高中专任教师所占比重由2009年的47.1%降至2018年的45.2%,下降1.8个百分点;“政史地、物化生、音体美”课程的普通高中专任教师所占比重合计提高1.7个百分点。 (摘编自中小学教师数据画像,光明日报2019年9月10日) 材料四: 教师队伍活力直接影响教育教学质量。一方面要打破编制壁垒,实现编制教师和临聘教师同工同酬;另一方面参照高校教师管理

10、模式,尝试建立评聘分开制度,能上能下。同时,可以尝试建立职级制,给教师职业成长创造更多机会。通过举办各种层次类型的教师基本功大赛、教师技能大赛等,促进教师交流、竞争。试行新聘教师试用期考核制,激发新入职教师工作热情与动力,新招聘教师必须有1-2年完整教学经历(待遇与正式教师相同),经试用学校或第三方评价机构考核合格以上,才具备资格参加招聘考试和录用。 (摘自王标改革开放40年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成就、经验与发展建议) 4.下列对材料二、材料三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由材料二可知,20092018 年,我国中小学专任教师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比例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 B.由

11、图表可知,2018 年,与初中和小学相比,我国普通高中的本科及以上学历专任教师占比最大,人数最多。 C.由材料三可知,20092018 年,“语数外”课程的专任教师所占比重在不同教育学段均呈下降态势。 D.20092018年,“语数外”专任教师占比下降最多的、“音体美”专任教师占比增长最多的,都是小学教师。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是党中央对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作出顶层设计的文件。 B.2015 年审议通过的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 年),目标是要提高乡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C.只要打破编制壁垒,实现编制

12、教师和临聘教师同工同酬,就能激发教师活力,造就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D.材料四建议,新聘教师若无教学经历,未通过试用学校或第三方评价机构的考核,则不能参加招考和录用。 6.如何建设一支有活力的教师队伍?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6分) (3) 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明亮的河卢一萍 (1)这是我见到的第二条澄明之极的河流。第一条是帕米尔高原的塔什库尔干河。它是至美的帕米尔高原的组成部分,它与那景象是协调的。而叶尔羌河却在大荒凉中保持着自己的品性。只有褐色的岩石和山顶的千年积雪与它相伴。深蓝的河流得不到大地的呼应,只有黄羊偶尔去饮几口水,只有走单的狼不经

13、意地到了河边,在水里映下自己孤独的面容;呼应它的只有天空白昼里湛蓝的天空和夜晚有月色星光的天空。 (2)在这无边的荒凉中,流动的河是唯一能使人感觉到生命存在的物象。它在鹰飞翔的高度,以其蜿蜒的身姿、孤寂的流水以及没被玷污的、源自久远的深蓝,足以让人感动并得到安慰。 (3)我特意到了河边,掬起一捧水来,饮下,然后把凉而湿的双手捂在脸上。水润着我的肺腑,清醒着我的头脑,而我的口中留下了河水忧郁的味道。 (4)这种忧郁的味道源自孤独吗? (5)不是的。因为它从一条溪流成长为一条大河,一直在孤独地战斗。 (6)我曾去过这条河的源头,除了零星的草甸,稀少的红柳,就只有亘古荒凉。 (7)孤独是它与生俱来的

14、东西,是它固有的品性。 (8)这忧郁来自它对自己命运的无奈。 (9)在这土地与河流构成的大地上,土地一直是个现实主义者,他坚守着自身的原则,有什么便向世界提供什么食物和美,丑陋和贫穷;而河流却是个理想主义者,它以飘逸的流动之姿,以不停的歌唱,毫不停止地奔波,直到自己应该到达的宽度和广度之中。 (10)而这条以不可想象的力量,劈开了喀喇昆仑山的河流,却在山下的大漠中消失了。 (11)沙漠不让河流本身死亡,而让它的理想泯灭。 (12)这种活着无疑是受刑、受辱。它是沙漠的囚徒,不能到达海,这条河流就只能说是在苟且偷生。 (13)然而,它具有成为一条大河的条件,帕米尔高原和喀喇昆仑山是它的源头。假如没

15、有塔克拉玛干沙漠,就会有一条横穿新疆,经蒙古,奔东北或华北而入太平洋的大河。果真如此,这片大地该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形呀,它又会孕育出什么样的文明呢? (14)但具有劈山之力的它,却被尘沙囚禁了不知多少年。现在,它没有前进,反而不得不退却。 (15)我终于明白,它的忧郁是一个理想破灭者的忧郁,它仅仅是一个遥望大海怅然哀叹的囚徒。 (16)难怪它的流水声里夹杂着叹息。 (17)我以为我理解了这条河,至少看出了它明澈之中包含的忧伤。不想,当我因困顿而入睡之际,却听到一个十分洪亮的、从远处传来的声音说:“每条河流都有自己结束的方式,在外力让它结束的地方,河流才真正开始。你要认识它,只有成为这条河的养子,在它的岸边垒一间石屋,住下来,听它的语言。” (18)“这么说,这条河流连忧郁都没有了?”我小心地问道。 (19)“这是一条明亮的河,像没有云彩遮蔽的太阳一样明亮。” (20)“哦,明亮的河”我一遍遍喃喃自语。(21)“它知道自己前景绝望,但它不愿放弃它岸边的一株草、一棵树、一畦庄稼、一个村庄、一片绿洲,它为此前往,认为完全值得,认为那在它浇灌下生长着的生命本身就是一片大海,所以这河有一颗母亲那样明亮的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