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青冈实验中学校2019届高三历史12月月考试题[含答案]

上传人:i**** 文档编号:145740452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青冈实验中学校2019届高三历史12月月考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青冈实验中学校2019届高三历史12月月考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青冈实验中学校2019届高三历史12月月考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青冈实验中学校2019届高三历史12月月考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青冈实验中学校2019届高三历史12月月考试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青冈实验中学校2019届高三历史12月月考试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青冈实验中学校2019届高三历史12月月考试题[含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哈师大青冈实验中学2019届高三12月份考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共34题,每题1.5分1.在考古发掘中,商代晚期的都城安阳殷墟、西周王朝的丰镐、周原和洛邑都没有发现外郭城墙,构成了中原早期王都“大都无城墙”的鲜明特色。对此解释最有可能的是A.皇权至上的强大吸引力 B.经济能力不足无力修建城墙C.尚未掌握城墙修建技术 D.王都的强大实力和文化自信2.自两汉以来,对孔子的褒封日益隆重,孔子由子而圣,由凡圣而神圣,最终在汉代公羊学中成为后世立法的神。促成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仁政观念深入人心 B.儒家思想的神学化 C.儒家思想的官学化 D.经学之士积极推动3.据史籍载,刘邦分封诸王时,中央管辖的十

2、五郡主要在关中地区,而九个同姓王和长沙王辖封的四十二个郡,约相当于关东六国故地。封国自行制定度量衡,发行适合本国特点的铸币,推行适合各地传统的文化教育。由此得出汉初分封A.利于西汉政权的建立和巩固 B.是吸取秦朝灭亡教训的产物C.使中央集权受到了巨大挑战 D.对各地的文化传统比较尊重4.据考证,南宋的都城临安,与以往都城的方正格局截然不同,南北长,东西窄,皇宫位于城市的南端,从皇宫北面的宁和门往北通向城市中心的是一条用石板铺成的御街,最引入瞩目的是在御街中段新设立的“金银盐钞引交易铺”,生意兴隆。这可以佐证,南宋时期A.都城设计不再体现皇权至上 B.都城布局出现革命性的变化C.“钞引”成为普遍

3、流通的货币 D.“市”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5.算经十书是指汉、唐一千多年间的十部著名的数学著作,书中用过的数学名词,如分子、分母、开平方、开立方、正、负、方程等等,都一直沿用至今,有的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了。这反映出汉唐时期中国科技A.存在理论总结影响深远 B.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C.主要为各代政权服务 D.受主流思想发展影响 6.19世纪70年代以来由中国人创办的近代资本主义企业中,“买办”资本的比重非常可观。“买,办”受雇予洋行,又投资或主办独立的近代工商企业,同包括外国资本在内的其他企业争利于市。对材料主旨理解正确的是A.买办完全依附于外国商业资本 B.买办资本不属于近代民族资本C.近代民

4、族工业的产生源于买办 D.买办性与民族性既对立又统一 7.20世纪30年代,面对日本的侵略,胡适不赞成“提起铁匠铺打的大刀”去与“最惨酷残忍的现代化武器拼命”,却主张“多交朋友,谨防疯狗”。这表明胡适A.认为中国没办法抗拒日本 B.力劝政府实现与日本妥协C.主张借国际支持对付日本 D.建议蒋介石联合中共抗日8.柏拉图认为,财产最大的好处是有了钱财不至于存心作假或不得已而骗人了,从而不用担心鬼神的惩罚。这着重反映了他A.追求享乐主义 B.支持神灵崇拜 C.强调人文精神 D.宗教观念浓厚9.文艺复兴并不是对古希腊文化亦步亦趋的简单模仿,而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创新,是欧洲社会转型时期意识形态领域的一场

5、大地震。此处的“创新”体现在A.否定了古代希腊城邦的直接民主 B.将解放欲求注入人文主义复兴C.文学艺术作品与宗教的融会贯通 D.借人文主义否定了宗教信仰自由10.顾炎武认为,唯有合理地配置天子与公卿大夫、百里之宰之间的各种权力,充分发挥朝臣和各级政权的作用,才会有利于富国裕民,才能真正地把天下大权归于天子,从而使天子的地位更加尊崇。该思想A.动摇了儒学在文化上的统治地位 B.强调了尊重君权前提下的“分治”C.体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D.发展了传统“民贵君轻”思想11.“内阁”是明朝初年设立的皇帝咨政机构,后来权力逐渐增大,最终实际上成为明朝行政中枢。据此对明朝“内阁”理解正确的是A.协助宰相

6、为皇帝提供顾问 B.实为解决中央集权弊端而设C.批答奏章代皇帝决策政务 D.虽无宰相之名却有宰相之权12.有学者统计,1950年至1958年中国共派出留学生16152人,在7778名去社会主义国家留学的学生中学习工科的有5179名。如按照苏联论著中的几个数字计算,中国留苏人员超过了20000名,其中包括在苏联企业里学习的人员。这一状况的出现,其主要原因是当时我国A.实行“科教兴国”战略 B.确立国家发展计划C.文化教育全面彻底中断 D.建立市场经济体制13.近代某歌词中写到:“五龄女子吞声哭,哭向床前问慈母。母亲爱儿自孩提,如何缚儿如缚鸡。儿足骨折儿心碎,昼不能行夜不寐。”此歌词意在A.提倡裹

7、足 B.推行断发 C.废止缠足 D.婚姻自主14.建国初,年画和宣传画的创作,往往具有比较明显地政治意义。右图绘制于1953年,该宣传画反映的主题是A.农民参加民主选举 B.志愿军从朝鲜凯旋C.群众投身工业化建设 D.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展15.罗马法分为公法与私法,私法调整的是个人之间的关系,公法是限制、规定公权力,国家的公权力不能进入私权利或私人的法律关系空间,国家公权力在私法领域仅仅发挥保障私权的功能即可。这说明A.罗马法内容十分完备 B.罗马法私法比公法更重要C.罗马法维护平民利益 D.罗马法注重调整民事关系16.关于我国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有学者总结如下:在所有制问题上没有建立

8、纯而又纯的大型国有企业一统天下的所有制结构在计划经济的组织方式上表现出了更多的灵活性、有限性和分权性在工厂的经营管理方式上强调平等联合基础上的群众动员和民主管理 由表格信息可知,该学者试图以此说明A.中苏建设模式的本质相同 B.苏联模式对中国影响不大C.中国的企业管理制度科学完善 D.中国的工业化道路具有独特性17.中国近代通行原则源于英法联军在中国制定并实行的租界规程中载明的条文:车辆超过时必须靠路左。1945年左右蒋介石政府迫于美国的压力,把靠左通行改为靠右通行,并特地发布了近代中国第一部交通规则城市交通规则。这说明A.近代中国人主动学习西方文明 B.中国近代交通发展带有殖民色彩 C.交通

9、规则最早出现于甲午战争后 D.中国近代交通规则发生根本变化18.有学者研究认为,十六、十七世纪的欧洲哲学家对世界的研究是描述性的,即世界实际上是如何的。 十八世纪则不同,欧洲哲学家考虑和讨论的却是世界应该是怎样的,而不是实际上是怎样的。这一转变反映了欧洲A.封建君主专制逐步松动 B.生产方式发生革命性变化C.宗教改革运动影响深远 D.社会思想正发生深刻变化19.康有为把西方的资产阶级的进化论和中国儒家经书的“三世”说附会在一起,认为社会历史是沿着“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的顺序前进的。据此可知,他眼中的“升平世”是建立A.君主专制 B.君主立宪 C.民主共和 D.人民民主20.美国17

10、87年宪法规定:总统享有行政大权,可以否决国会的立法,还是军队的最高统帅;国会有权调整国际及州际贸易;最高法院可以行使最高审判权。这些规定的主要意图是A.强化总统权利 B.断绝个人独裁 C.建立联邦制国家 D.加强国家权力 21.1996年1月,由150名委员组成的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委会在北京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组成并在深圳首次正式亮相。这标志着A.香港问题已经得到解决 B.“一国两制”全面落实C.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D.香港回归已进入实施阶段22.爱因斯坦被人们称为20世纪的哥白尼、20世纪的牛顿,其主要依据是A.提出外力能够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观点 B.证实物体运动速度与质量没有

11、关系 C.正确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 D.发现了能量辐射的运动原则及其规律23.“在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工业化只局限在大不列颠。不列颠的企业家和政府官员意识到自己的领先地位,禁止机器、制造技术以及技术工人的出口。”这主要表明英国A.奉行重商主义政策 B.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C.维护工业垄断地位 D.推行专利保护制度24.北约建立时,政治协商制已成为北约成员国联合与合作的重要纽带。然而,在朝鲜战争的政治与军事中,北约并没有发挥作用。在古巴导弹危机中,大多数盟国只是在美国总统宣布对古巴实施封锁前45分钟被告知这一事件的进展。由此看出A.政治协商制受制于成员国力量对比 B.北约成员国合作的基础丧失C

12、.美国与北约盟国之间既合作又斗争 D.西欧与美国之间的矛盾激化25.甲午战争时,日本以“文野战争”之名,举国之力上下整体动员起来对中国作战。而黄海战后,李鸿章曾试图调南洋舰队北上,没成。李鸿章说:“以北洋一隅之力,搏倭人全国之师。”郭嵩焘也说:“中国官民之势,隔悬太甚,民气常郁结不能上达。”这反映出A.日本已经成为资本主义强国B.中日之间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备战上C.中国缺乏现代民族国家意识D.洋务运动未能实现中国的富强民主26.美国伊里诺大学校长詹姆士在1906年给罗斯福的一份备忘录中声称:“哪一个国家能够做到教育这一代中国青年人,哪一个国家就能由于这方面所支付的努力,而在精神和商业上的影响取回

13、最大的收获。”从1909年起,美国将庚子赔款的“退款”用于办学。可见美国资助中国留美学生的目的是A.推动中国教育发展B.培养中国精英控制中国发展C.建立中美友好关系D.树立其主持正义的国家形象27.1936年,历史学家范文澜以通俗的语言写成大丈夫一书,以“道德与事业并重,而着重点更在道德”的标准,选取了从西汉到明代的25位具有崇高民族气节,勇于为国捐躯的大英雄,并“希望每个读者也都学做大丈夫”。这表明A.道德标准有助于理清历史人物的功与过 B.史家应适应时代需要不断调整历史解释C.呼应世俗趣味的历史写作才能体现其价值 D.史家对叙事对象的选择彰显了其价值取向28.20世纪末,反全球化反精英主义的“民粹主义”再次掀起高潮,并在许多西方发达国家成为影响政治活动的重要力量。这反映了A.精英主义严重阻碍民主政治的发展 B.西方社会普遍反对全球化的心理C.全球化加剧了西方社会阶层的分化 D.西方发达国家公民意识开始觉醒29.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流价值观发生明显变化,一元价值观与多元价值观,整体价值观与个体价值观、理想价值观与世俗价值观、精神价值观和物质价值观各自形成了一种张力关系。发生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社会结构的变迁和经济结构的转轨 B.改革开放后文化开放和文化碰撞C.人民主体意识的觉醒 D.社会主义运动遭遇挫折30.第一家咖啡馆出现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