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材料原理09第8讲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5740421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复合材料原理09第8讲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复合材料原理09第8讲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复合材料原理09第8讲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复合材料原理09第8讲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复合材料原理09第8讲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复合材料原理09第8讲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复合材料原理09第8讲课件(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复合材料原理,课程学科分类:材料学 课程授课人:成来飞 殷小玮 超高温结构复合材料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2009.3.31,第八讲 界面结合与模量匹配,1 界面结合与失效模式 2 模量匹配问题 3 模量匹配控制,引入无量纲参数表示界面结合强度,的取值范围为01, = 0,界面完全弱结合 = 1,界面完全强结合 01,界面介于强弱之间,界面结合状态最佳 = max,断裂强度最大,1.1 界面结合与增强效果,1 界面结合与失效模式,0 1,出现非积累型断裂 基体不能将载荷有效地传递给纤维,整个复合材料内部出现不均匀的积聚损伤 2 l,出现积聚型断裂 复合材料断裂主要集中在一个截面上,在断裂过程不存在

2、纤维的拔出 1 2,出现混合型断裂 在纤维与基体之间结合弱的部位发生非积聚断裂,而在结合较强的部位发生积聚性断裂,1.2 界面结合与失效模式,1 界面结合与失效模式,lc太长,非积累型破坏,强度低而韧性高; lc太短,积累型破坏,强度高而韧性低; lc在一定范围内,混合型破坏,强度和韧性匹配。,1.3 失效模式与临界长度,1 界面结合与失效模式,2 模量匹配问题,典型复合材料纤维与基体模量比与失效特征: 前提:界面不发生滑移,2.1 弹性界面的模量匹配,2 模量匹配问题,在复合材料界面不发生滑移的情况下:,基体模量必须低于纤维模量,纤维才有增强效果,2.1 弹性界面的模量匹配,多孔弹性基体可以

3、改善界面模量匹配:,Em:弹性基体的名义模量远低于理论模量,连续纤维/多孔基体 Al2O3/Mullite(Al6Si2Al13) 微结构特征: 基体孔隙率 60-85Vol% 纤维体积分数 42-48Vol% 总孔隙率 35-50Vol%,2.1 弹性界面的模量匹配,2 模量匹配问题,Al2O3/Mullite(Al6Si2Al13) 微结构特征: 基体孔隙率 30-50Vol% 纤维体积分数 42-48Vol% 总孔隙率 20-30Vol%,2.1 弹性界面的模量匹配,2 模量匹配问题,Walter Krenkel,Carbon Fibre Reinforced Silicon Carbi

4、de Composites (C/SiC, C/C-SiC),2.1 弹性界面的模量匹配,2 模量匹配问题,Walter Krenkel,Carbon Fibre Reinforced Silicon Carbide Composites (C/SiC, C/C-SiC),2.1 弹性界面的模量匹配,2 模量匹配问题,The 90 fiber direction strengths for the uni-directional samples, with dense structure and 0.15 m-thickness SiC coating (a), with porous str

5、ucture and 0.15 m-thickness SiC coating (b), with porous structure and 0.48 m-thickness SiC coating (c).,S. SUYAMA,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37 (2002) 1101 1106,2.1 弹性界面的模量匹配,2 模量匹配问题,多孔弹性基体可以改善界面模量匹配:,2.1 弹性界面的模量匹配,2 模量匹配问题,Gm / Gb 30%控制的弱基体可降低 Gm,弹性界面的裂纹偏转条件:,criterion for crack deflection,Tu e

6、t al., 1996,2.1 弹性界面的模量匹配,2 模量匹配问题,控制基体孔隙率控制纤维临界长径比:,2.1 弹性界面的模量匹配,2 模量匹配问题,低模量界面相可以改善界面模量匹配:,Ei:界面相的模量,2.1 弹性界面的模量匹配,2 模量匹配问题,弹性界面的裂纹偏转条件:,2.1 弹性界面的模量匹配,2 模量匹配问题,A. G. EVANS, F. W. ZOK,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29 (1994) 3857 3896,Gi / Gf Gi : 界面脱粘能 Gf : 纤维丝断裂能 由弱界面控制的纤维基体脱粘可降低 Gi (Py C, BN),弹性

7、界面的裂纹偏转条件:,纤维的断裂能 f20Jm-2 挑战:选择抗氧化界面层,Evans et al., 1994,criterion for crack deflection,2.1 弹性界面的模量匹配,2 模量匹配问题,控制界面层厚度控制纤维临界长径比:,控制基体孔隙率控制纤维临界长径比:,2.1 弹性界面的模量匹配,2 模量匹配问题,控制界面层厚度控制纤维临界长径比:,T. Nozawa,The Effects of Neutron The Effects of Neutron IIrrrradiiattiion on the IIntterrffaciiall Shearr Sttrre

8、ngtth off SiiC/SiiC Composiittes,2.1 弹性界面的模量匹配,2 模量匹配问题,控制界面层厚度控制纤维临界长径比:,2.1 弹性界面的模量匹配,2 模量匹配问题,Effect on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carbon coatings on Nicalon fibres in a SiC matrix. 临界长度影响复合材料韧性,T.W.Clyne, F.R.Jones, Composites: Interfaces, “Composites: MMC, CMC, PMC”, A Mortensen (ed.), Elsevier,

9、2001,2.1 弹性界面的模量匹配,2 模量匹配问题,低模量:缓解热膨胀失配; 低剪切强度:控制界面结合强度; 与纤维和基体共有化学组元:防止界面化学反应。,弹性界面的界面相,2 模量匹配问题,2.1 弹性界面的模量匹配,纤维临界长径比与纤维和基体模量比有关:,如果模量比太小,需要低模量界面层:,如果模量比太大,需要高模量界面层:,2.2 屈服界面的模量匹配,2 模量匹配问题,模量比和体积分数影响载荷传递效果:,2.2 屈服界面的模量匹配,2 模量匹配问题,纤维临界长度与纤维和基体模量比有关:,E-glass/Nylon-6复合材料,2.2 屈服界面的模量匹配,2 模量匹配问题,温度升高,基

10、体模量下降,纤维临界长径比增加:,E-glass/Nylon-6复合材料,2.2 屈服界面的模量匹配,2 模量匹配问题,模量比对纤维和界面应力的影响大:,2.2 屈服界面的模量匹配,2 模量匹配问题,模量比对界面剪切应力的影响(R=Em/Ef, : x=0, : x=L),模量比对界面剪切应力的影响(:0.001, :0.025, :0.1, :0.2 :0.3, :0.4, : 0.5),2.2 屈服界面的模量匹配,2 模量匹配问题,模量比对纤维径向应力的影响 (:0.001, :0.025, :0.1, :0.2 :0.3, :0.4, : 0.5),模量比对纤维轴向应力的影响 (:0.0

11、01, :0.025, :0.1, :0.2 :0.3, :0.4, : 0.5),2.2 屈服界面的模量匹配,2 模量匹配问题,R/rf,几何比对界面剪切应力的影响 (PMC:Steel/epoxy, :上部, : 底部),模量比越大,界面剪切应力越低,影响区域越大:,2.2 屈服界面的模量匹配,2 模量匹配问题,R/rf,几何比对界面剪切应力的影响 (MMC:SiC/Al, :上部, : 底部),模量比适中,界面剪切应力适中,影响区域适中:,2.2 屈服界面的模量匹配,2 模量匹配问题,R/rf,几何比对界面剪切应力的影响 (CMC: SiC/ZrO2 :上部, : 底部),模量比越小,界

12、面剪切应力越大,影响区越越小:,2.2 屈服界面的模量匹配,2 模量匹配问题,模量梯度可减小基体应力,抑制基体裂纹扩展:,3.1弹性界面模量梯度,3 模量匹配控制,密度和成分梯度均可形成模量梯度,形成混合拔出:,3.1弹性界面模量梯度,3 模量匹配控制,密度梯度造成模量梯度,形成分区拔出:,3.1弹性界面模量梯度,3 模量匹配控制,2D C/SiC复合材料及其改性A和B的性能,3D C/SiC复合材料及其改性A和B的性能,成分梯度控制模量梯度:,3.1弹性界面模量梯度,3 模量匹配控制,改性A的PyC层纤维束内部较薄,纤维束外部较厚,改性B的PyC层纤维束内部较厚,纤维束外部较薄,基体改性2D

13、 C/SiC的显微结构:,3.1弹性界面模量梯度,3 模量匹配控制,基体改性对2D /SiC性能的影响,3.1弹性界面模量梯度,3 模量匹配控制,基体改性对C/SiC应力应变的影响:,B,A,2D C/SiC,2D C/SiC的应力应变,3.1弹性界面模量梯度,3 模量匹配控制,A,B,2D C/SiC,2D C/SiC的弯曲载荷位移,基体改性对C/SiC载荷扰度的影响,3.1弹性界面模量梯度,3 模量匹配控制,基体改性对C/SiC综合性能的影响,3.1弹性界面模量梯度,3 模量匹配控制,2D C/SiC,改性,The first pull- out,The second pull-out,T

14、he first pull- out,The second pull-out,模量梯度造成两级拔出:,3.1弹性界面模量梯度,3 模量匹配控制,纤维束内基体的模量应该比纤维束外基体的模量低 纤维束内和纤维束外基体模量都应该比纤维的模量低 靠近纤维丝和束的基体模量应该比远离的基体模量低,界面和基体一体化,基体模量,低 高,3.2 界面模量匹配原则,3 模量匹配控制,弹性界面模量匹配原则,模量梯度可增加界面剪切强度,抑制界面裂纹扩展:,3.2 界面模量匹配原则,3 模量匹配控制,屈服界面模量匹配原则,屈服界面模量匹配原则,纤维束内基体的模量应该比纤维束外基体的模量高 纤维束内和纤维束外基体模量都应该比纤维的模量高 靠近纤维丝和束的基体模量应该比远离的基体模量高,纤维,基体,改性,界面和基体一体化,基体模量,低 高,3.2 界面模量匹配原则,3 模量匹配控制,思考题,纤维与基体的模量比对复合材料的性能有何影响?怎样控制这种影响?试分析为什么多孔C/SiC复合材料具有高强度?如何控制纤维的临界长径比?(基体致密度、界面),结合上一讲优化设计晶须增强复合材料。,The End,Thanks for your attentio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