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术后功能锻炼-

上传人:索马****尊 文档编号:145739986 上传时间:2020-09-23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5.3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骨科术后功能锻炼-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骨科术后功能锻炼-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骨科术后功能锻炼-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亲,该文档总共3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骨科术后功能锻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骨科术后功能锻炼-(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骨科功能锻炼,骨二科,主要内容,回顾骨科专科护理记录的书写规范 了解功能锻炼的重要性、原则及要求 了解功能锻炼的分期 掌握各肢体常规功能锻炼方法 功能锻炼的注意事项,骨科专科护理记录的 书写规范,骨科专科护理记录的书写规范,患肢感觉,用“干洁、渗液、渗血”等描述,如有特殊情况,特殊栏需记录颜色、处理方法及效果,患肢体皮温,用“温暖、偏高、凉、冰冷”等描述,患肢颜色,用“正常、暗红、青紫、瘀黑、苍白、浅灰色、花斑状等”描述,用“正常、过敏、麻木、消失等”描述,用“无、轻度、中度、重度”描述,患肢肿胀,用“正常、异常”描述,必要时要在特殊栏做详细说明,石膏固定,伤口 敷料,牵引,骨牵引或皮套牵引,

2、有效、无效 注意:无效时需在特殊栏说明情况,疼痛,1、疼痛护理记录单(14-65周岁),2、上述年龄段的疼痛记录采用挂栏评估,用轻度、中度、重度或者无表示。对疼痛的处理在特殊栏记录,LOREM IPSUM DOLOR,骨科专科护理记录的书写规范,备注:护理记录书写参考于广东省护理文书规范,功能锻炼的重要性、原则 及要求,骨折治疗的原则是复位、固定、功能锻炼。,功能锻炼是骨科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肢体活动、功能恢复、预防并发症的重要保证。,功能锻炼能够加速局部血液循环,加速周围软组织损伤的修复,防止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并发症,三分治疗、七分护理,创伤骨科治疗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使受伤部位最大可能

3、的、尽快的恢复正常功能,功能锻炼的重要性,循序渐进、动静结合、主动和被动相结合,Lorem ipsum,主动活动为主, 被动活动为辅, 必须强调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功能锻炼的原则,上肢,上肢,要求在于恢复、促进手的功能,脊柱,脊柱是全身支柱, 腰背肌的锻炼很重要,下肢,主要功能是站立和行走, 要求各主要关节不仅要稳定, 而且要有一定的活动范围,功能锻炼的要求,下肢,脊柱,Lorem ipsum,功能锻炼的分期,早期阶段:骨折后l2周内,局部反应明显,肿胀 促进患肢血液循环,消除肿胀,防止肌萎缩。 功能锻炼:以患肢肌肉主动舒缩活动为主。 原则上:骨折上、下关节暂不活动,Lorem ipsum,功能

4、锻炼的分期,中期阶段:骨折36周,骨痂已逐步生成,骨折处已有纤维连接,日趋稳定 局部肿胀反应消失,骨折端已稳定,接近临床愈合。 功能锻炼:骨折上、下关节均可活动,活动的强度和范围逐渐增加,以防止肌萎缩和关节僵硬,必须限制不利于骨折连接和稳定的活动。,Lorem ipsum,功能锻炼的分期,后期阶段骨折已达临床愈合标准,外固定已拆除 是功能锻炼的关键时期。 关节活动范围已逐渐恢复正常,主要通过肌肉和关节锻炼,逐步恢复肢体功能,对于活动功能存在不同程度障碍的关节和肌肉,需要针对性进行锻炼,早日恢复正常功能,上肢骨折 锁骨、肱骨、尺桡骨等,脊柱骨折,下肢骨折 股骨骨折、胫腓骨、踝关节、髌骨骨折等,按

5、身体创伤部位分类,上肢骨折术后基础锻炼方法,握拳、伸指、分指:,上肢骨折基础锻炼方法,1、握拳、伸指、分指:五指实心用力握紧,以五指末端的血液感觉全部被挤出,握拳35秒钟后慢慢放松并伸直五指,以最大力量进行,每天不定时35次,每次30次左右。,握拳、伸指、分指:,上肢骨折基础锻炼方法,2、腕、肘屈伸:患侧上肢掌心向上伸直,指、腕、肘关节主动做屈伸活动,患肢不能进行主动活动时,可在健侧肢体辅助下进行患肢的被动活动,每天不定时35次,每次30次左右。,握拳、伸指、分指:,上肢骨折基础锻炼方法,3、前臂内、外旋转: 患侧上肢保持中立位,向内外做主动旋转活动,如果患侧上肢不能主动进行,可在健侧上肢辅助

6、下进行患肢的被动锻炼,每天不定时35次,每次30次左右。(尺桡骨骨折早期不可做前臂的旋转运动),骨折后两周可在以上锻炼的基础上,进行捏软球、抗阻力腕屈伸运动及被动或助力的肩外展旋转运动,握拳、伸指、分指:,上肢骨折基础锻炼方法,4、捏小球练习:取橡胶质地的软球轻轻放入手心,先用拇指用力挤压软球,用力持续35秒钟;再用五指指腹用力捏软球,持续35秒钟;除拇指外剩余四指用力向掌心挤压软球,持续35秒钟;用拇指下方大鱼际用力挤压软球,持续35秒钟;拇指与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分别用力挤压软球,持续35秒钟。加强手指的力量和功能。每天不定时35次,每次30次左右。,握拳、伸指、分指:,上肢骨折基础锻

7、炼方法,5、抗阻力腕屈伸:患肢掌心向下水平放在桌子上,腕关节靠近桌子边缘,手用力提起放下约0.5公斤左右的重物(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增加或减少重量),每天不定时35次,每次30次左右。加强腕关节的屈伸力量的练习。,握拳、伸指、分指:,上肢骨折基础锻炼方法,6、抗阻力肩外展、旋转 : 双脚打开同肩宽站立,健侧掐腰,患肢手握30CM长木棒水平打开,收回。每天不定时35次,每次30次左右。 双手握木棒两端,与腰部水平,分别向左右两侧做肩关节外展、内收锻炼,保持肘关节伸直。,握拳、伸指、分指:,上肢骨折基础锻炼方法,骨折后三周增加抗阻的前臂内外旋转活动; 仰卧在床上,头、双肘、双脚支撑床上,用力做挺胸

8、练习,每天不定时35次,每次30次左右,加强抗阻力肘关节力量。 骨折愈合解除外固定后,应开展全面的肩关节活动锻炼。,握拳、伸指、分指:,上肢骨折基础锻炼方法,骨折愈合解除外固定后,应开展全面的肩关节活动锻炼。 患者站立位,患肢肘关节屈曲,做肩关节前后的摆动,每天不定时35次,每次30次左右。或者身体前屈(即弯腰)上肢下垂,尽量放松肩关节周围的肌肉和韧带,然后做前后摆动的练习,幅度逐渐增大,做3050次,然后挺直腰,稍作休息,休息后再做持重物(0.52公斤),下垂摆动练习,同样做前后摆动3050次,以不产生疼痛或不诱发肌肉痉挛为宜,开始所持重物不宜太重,应从0.5公斤开始,逐渐增加到2公斤。,握

9、拳、伸指、分指:,上肢骨折基础锻炼方法,患肢上举爬肩梯,抗阻牵拉肩、肘屈伸练习 患者面向墙面站立,患肢上抬,扶于墙面上,用手指沿墙面慢慢向上爬动,使患者尽量高举,达到最大限度时,在墙面作记号,然后慢慢向下返回原处,反复进行,逐渐增加高度。每日35次,每次30次左右。,握拳、伸指、分指:,上肢骨折基础锻炼方法,回旋画圈运动: 患者弯腰垂臂,甩动患臂,以肩为中心,做由里向外,或由外向里画圈运动,用臂的甩动带动肩关节的活动,幅度由大到小,反复做3050次。,握拳、伸指、分指:,上肢骨折基础锻炼方法,梳头练习: 患者站立或仰卧均可,患者肘屈曲,做梳头动作,每日35次,每日30次左右。 摸背练习: 患者

10、站立,患肢置于背后,肘部屈曲沿着脊柱尽量向上或向下摸,以最大限度为准,反复练习3050次。,下肢骨折术后基础锻炼方法,握拳、伸指、分指:,下肢骨折基础锻炼方法,踝部运动:预防小腿肌肉挛缩 内固定术后,患者在麻醉清醒后即可做趾与踝关节的主动伸屈、旋转活动练习:患者仰卧位,足尖上抬,足背向小腿前面靠拢,通俗的讲就是脚尖用力往上勾,到最大限度后,持续35秒钟。与背伸相对的是跖屈,是指足尖用力下垂,达到最大限度,持续35秒钟。每天34次,每次10下。,握拳、伸指、分指:,下肢骨折基础锻炼方法,股四头肌静止收缩: 术后1天即可开始进行 方法:患者仰卧位,下肢伸直平放在床上,膝关节下垫软枕,主动下压膝关节

11、,尽可能大的力度绷紧肌肉,保持大腿肌肉收缩状态10秒,放松,重复20次/组,每天34组。因不移动下肢,不必活动关节,为此是一种非常安全的练习。 力度自我调控,疲劳或者疼痛时减小力度,甚至停下,下肢骨折及关节置换手术都适合做。禁止做抬举动作。,握拳、伸指、分指:,下肢骨折基础锻炼方法,术后第二周开始在保持股骨不旋转,不内收情况下做髋与膝关节主动屈伸活动。 方法:患者仰卧位,脚后跟在床上向臀部慢慢滑动后收,然后缓慢伸直,每天34次,每次10下。,握拳、伸指、分指:,下肢骨折基础锻炼方法,三周后可主动做屈伸患肢练习 方法:坐在床边,小腿下垂,双脚踩地或脚蹬地,练习用双臂撑起上身和抬起臀部,达到加强髋

12、和膝关节锻炼的目的 。,握拳、伸指、分指:,下肢骨折基础锻炼方法,在骨折恢复期,术后1个月加强髋、膝、踝部的肌力,以恢复行走能力,加强下肢的稳定性,主要方法是进行坐位与站位转换活动练习。锻炼髋关节,踝关节主动屈伸、旋转活动,以及下蹲起立。 方法:下床健侧先持重,上床时患肢先上;下蹲时保持髋关节处成90,站立时健侧肢体持重。,脊柱术后基础锻炼方法,握拳、伸指、分指:,脊柱手术术后锻炼方法,术后第一周:直腿抬高练习为主(麻醉过后即可进行) 术后一周后就开始腰背肌的功能锻炼了。 什么时间起床,手术方式类型及所使用耗材的决定,握拳、伸指、分指:,脊柱手术术后锻炼方法,脊柱骨折的后期, 应进行腰背肌锻炼

13、。 方法: (1) 挺胸练习, 仰卧位, 双肘支起胸部, 腰背 部悬空。 (2) 五点支撑法: 仰卧位, 用头部、 双肘、双足跟五点撑起全身, 使背部腾空后 伸。,功能锻炼的注意事项,握拳、伸指、分指:,功能锻炼注意事项,以患者为中心,向患者说明功能锻炼的意义及方法,使患者充分认识功能锻炼的重要性,主动的进行功能锻炼 认真制定锻炼计划,并在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的全身情况,骨折愈合进度、锻炼后的反应效果等各项指标,不断修订锻炼计划,增删锻炼内容 一切活动均在医护人员指导下进行,活动范围由小到大,次数由少到多,时间由短到长,强度由弱到强,循序渐进的进行锻炼 功能锻炼以患者不感到疲惫,骨折部位不发生疼痛为度 功能锻炼,不能干扰骨折的固定,更不能做不利于骨折愈合的活动,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