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72物联网工程导论20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45738770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51.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2572物联网工程导论20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12572物联网工程导论20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12572物联网工程导论20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12572物联网工程导论20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12572物联网工程导论20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572物联网工程导论2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2572物联网工程导论20(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 料推荐高纲 1485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12572物联网工程导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编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办公室1精品 料推荐课程性质与课程目标一、课程性质和特点物联网工程导论课程是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物联网专业(本科段)的必修课,是为培养和检验考生掌握物联网技术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而设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从物联网的感知识别层、网络构建层、管理服务层和综合应用层这四层分别进行阐述,其中包括:物联网基本概念,物联网体系结构;物联网关键技术:射频技术、传感器及检测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网络、无线通信技术、数据融合技术、云计算技术等。因此,它是一门理论联系实际、工程性较强的课程。

2、二、课程目标(评价目标)作为物联网工程专业的基础课,要求学生在了解当今信息化社会的发展的基础上,掌握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了解物联网的关键技术,为以后学习物联网关键技术打下基础。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物联网技术的定义和基本原理及应用,了解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了解物联网的关键技术和方法。本课程的目标:1了解物联网相关技术基本概念、定义和工程方法;2掌握感知层、传输层、管理层等应用的典型关键技术;3熟悉智能交通、智能家居、智能医疗和智能物流等综合应用项目实现方法。三、与相关课程的联系与区别物联网工程导论是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物联网工程专业(本科段)必修的专业课程,与物联网工程专业的许多其他课程

3、有着密切的关系。计算机技术基础是本课程的基础。四、课程的重点和难点本课程的重点是掌握物联网技术的基础理论知识以及在工程应用中采取的典型技术方法,难点是理解物联网时间同步、定位和信号处理的典型算法。考核目标本大纲在考核目标中,按照识记、领会、简单应用和综合应用四个层次规定其应达到的能力层次要求。四个能力层次是递进关系,各能力层次的含义是:识记():要求考生能够识别和记忆本课程中有关物联网的相关名词、概念、知识的含义,并能够根据考核的不同要求,进行正确的表述和选择。2精品 料推荐领会():要求考生能够领悟和理解本课程中有关物联网的概念、理论和方法技巧的内涵及外延,理解相关物联网知识的区别和联系,并

4、能根据考核的不同要求对相关物联网知识进行论证,做出正确的解释和说明。简单应用() :要求考生能够根据已知的物联网技术的一个知识点,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物联网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并得出正确的结论。综合应用() :要求考生能够根据已知的物联网知识的多个知识点,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物联网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并得出解决问题的综合方案。课程内容与考核要求第一章物联网概述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了解物联网的起源和发展,理解物联网的相关概念;掌握物联网的理论基础,掌握物联网的体系结构和主要特点;了解物联网的核心技术和体系标准;了解物联网的应用前景。二、课程内容(考试内容)1.1起源与发展1.2核心技术1

5、.3主要特点1.4发展趋势1.5应用前景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1.物联网的起源与发展识记:智慧地球概念;感知中国概念。2.物联网的核心技术和主要特点识记:感知识别层;网络构建层;管理服务层;综合应用层。领会:感知识别普适化;异构设备互联化;联网终端规模化。3.物联网的应用前景领会:智能物流;智能交通;智能电网;环境监测。四、本章重点、难点3精品 料推荐首先,了解物联网的起源与发展。其次,熟悉物联网的核心技术和主要特点,以此了解物联网的学科背景和知识层次。最后,理解物联网的应用前景和实际工程应用案例。第二章自动识别技术与RFID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掌握目前常用的自动识别技术,了解R

6、FID 的历史和现状;掌握RFID 的工作原理,RFID 系统的构成和工作过程;掌握 RFID 的技术特点和解决标签冲突的常用方案;理解 RFID 在物联网中的地位。二、课程内容(考试内容)2.1自动识别技术2.1.1 光符号识别技术2.1.2 语音识别技术2.1.3 生物计量识别技术2.1.4IC 卡技术2.1.5 条形码技术2.1.6 射频识别技术2.2RFID 的历史和现状2.2.1 历史2.2.2 现状2.3RFID 技术分析2.3.1 阅读器2.3.2 天线2.3.3 标签2.3.4 频率2.4RFID 和物联网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1.自动识别技术识记:光符号识别技术;语音识别技

7、术;生物计量识别技术;IC 卡技术;条形码技术。4精品 料推荐领会:一维条形码技术;二维条形码技术;射频识别技术。简单应用:条形码技术的工程应用。2.RFID 的历史和现状识记: RFID 的历史; RFID 的现状。3.RFID 技术分析识记:阅读器;天线;标签;频率。领会: RFID 标签的优点;标签的存储方式;标签的分类;RFID 常用频率和典型应用场合。四、本章重点、难点本章重点是常用的自动识别技术、RFID 的工作原理、系统构成、工作过程、技术特点。关键难点是 RFID 系统构成和工作过程。第三章无线传感网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了解传感器发展历史,掌握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硬

8、件平台,理解无线传感器网络典型操作系统,掌握常用无线组网技术,理解无线传感网的应用。二、课程内容(考试内容)3.1发展历史3.2硬件平台3.2.1 传感器3.2.2 微处理器3.2.3 通信芯片3.2.4 供能装置3.3操作系统3.3.1 TinyOS3.3.2 Contiki OS3.4组网技术3.4.1 选路指标ETX3.4.2 路由协议CTP5精品 料推荐3.4.3 数据分发协议3.4.4 路由协议的新挑战3.5无线传感网的应用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1.发展历史识记:智能尘埃;Mica 系列节点;军事监测VIGILNET ;智能楼宇LOCAL 。领会:医疗监测Mercury 的典型特征

9、。2.硬件平台识记:常见传感器;微处理器功耗特征;微处理器唤醒时间;微处理器供电电压;微处理器运算速度;微处理器内存大小;通信芯片CC2420;供能装置。简单应用: Mica 系列节点的工程应用。3.操作系统识记: Contiki OS 基本概念及优缺点;Contiki OS 系统组成。领会: nesC 开发语言; TinyOS 关键服务; TinyOS 任务调度机制;简单应用:操作系统的比较。4.组网技术识记:选路指标ETX ; 路由协议CTP; 数据分发协议。简单应用:无线传感网的应用。四、本章重点、难点本章关键问题分为:传感器节点的硬件平台与操作系统;无线传感器网络与移动自组织网络的区别

10、和联系;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典型MAC 层协议和协议设计思想;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拓扑控制原理和代表性协议;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能耗效率问题;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节能路由方法。第四章定位系统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和掌握定位系统基本知识和常见的定位系统和定位技术;掌握基于距离的定位技术、 基于距离差的定位技术和基于信号特征的定位技术;理解物联网环境下定位技术的挑战和发展。二、课程内容(考试内容)6精品 料推荐4.1基于位置的服务4.2定位系统4.2.1 GPS 卫星定位系统4.2.2 蜂窝基站定位4.2.3 室内精确定位4.2.4 WIFI 基站定位4.3定位技术4.3.1 基于距离的定位

11、4.3.2 基于距离差的定位4.3.3 基于信号特征的定位4.4定位技术的新挑战和发展前景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1.基于位置的服务识记:位置信息的定义。2.定位系统识记: GPS 卫星定位系统基本概念;蜂窝基站定位基本概念;室内精确定位基本概念;WIFI 基站定位基本概念。领会: GPS 定位三大组成部分;GPS 定位的工作原理;GSM 定位方法;ToA / TDoA测量法; A-GPS 定位方法。简单应用: GPS 定位技术典型应用;城市移动通信网定位。3.定位技术领会:基于距离的定位测量方法;基于距离的定位计算方法;基于距离差的定位测量方法;基于距离差的定位计算方法;基于信号特征定位方法。简单应用:定位的新挑战和发展前景。四、本章重点、难点重点是定位系统的基本知识和常用的定位技术,难点是常用三边测量法和RSSI 拟合定位方法。第五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管理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